初任期校长的三种不良心理及对策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校长上任,都想干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往往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但有时候却事与愿违,越忙越乱,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外,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在初任期校长中往往存在以下三种不良心理:
  
  一、过度自省心理
  
  自省是一种律己行为,对于初任期的校长来说,自省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把握不住度,过于自谦,就容易丧失自信心,妨碍创造力的发挥,在工作上处于被动。对于来自各方面的议论,初任期校长往往比较敏感,惟恐别人不满意自己,从而产生自责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显得底气不足。在行为上表现为“两怕”,一是怕“老”,在老同志、老上级、老同事、老熟人面前,犹如“小媳妇”,不能恰当的履行自己的角色身份,面子放不下,思想打不开,处理问题时难以果断、公正;二是怕“新”,对不熟悉的工作,总认为自己不懂没有发言权,立足于回避,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和敢说敢讲、勇于调查研究、大胆决策的决心,往往靠文件、材料和数字来熟悉情况,结果越怕“新”越胆小,就越缺乏创造性的工作举措。
  
  二、急树权威心理
  
  初任期校长大多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他们能把自己个人得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但当他们走上校长岗位后,有些人极易产生为了“压阵”和不失“体统”而急树权威的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三气”,一是“官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是否贴近官位,热衷于编织和巩固自己权力的人事网,喜欢别人戴高帽,抬轿子,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和“尊严”;二是“洋气”,衣食住行摆阔气,言谈举止装文雅;三是“傲气”,总认为自己事事最大,能力最强,总想表现自己的才华,遇到对自己的否定意见和挫折便面红耳赤或牢骚满腹。有些校长可能求得表面上的一呼百应,但实际上往往连工作局面都打不开。
  
  三、求稳怕乱心理
  
  初任期校长开始时往往都是为了稳定而回避矛盾,只图保全位置。他们在走上校长岗位前,绝大多数都是勇于面对困难、面对现实的实干者,有强烈的竞争和成就意识。在担任校长后,有些人便从是否影响个人威信、政绩的角度审视工作,而害怕矛盾,害怕纠纷,极力试图创造一个“太平盛世”的小天下,企望获得上级和教职工的好评。这往往使他们以前的敢说敢为敢于面对现实的秉性荡然无存。这在行为上表现为“三压”:一是“压人”,为了掩盖矛盾,对敢于揭露矛盾、喜欢提意见的同志,要么是排挤,要么是许愿;二是“压事”,对暴露本单位问题的事上瞒下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压才”,害怕副手功名在前,动摇自己在上级领导和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对有才华、工作能力超过自己的部属,实行工作上抑制,权力上限制。这种心理,十分容易导致他们不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干好党和人民的事业,而是用于个人的投机钻营上。
  以上三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长的成长。作为初任期校长,如何克服不良心理,走上成功校长、名校长的道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一)先进、明确的教育理念是校长成长的航标。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创造先进、明确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实际勾画出科学、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并通过与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社会的沟通,使人们普遍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并将之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采取一系列行动去达成这个目标。
  
  (二)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校长成长的催化剂。
  校长的成长,是建立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校长在其成长过程中,想获得成功就应该善于学习。在认真把握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应随时随地关注各地(包括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关注科学事业上的最新发现和发明,关注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进步的态势。
  同时,校长在学习过程中,应强调学以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通过实践,获得管理的经验;通过学习,掌握理论,使经验得到概括,使原有的认识得到提高,并将概括了的经验和深化了的认识返回到管理实践,使实践更具自觉性。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促使自身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成长为成功的校长。
  
  (三)勇于改革创新是校长成长的突破口。
  成功的校长应不满足于既得的荣誉,不甘于平庸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昨天的辉煌、今天的灿烂,不等于明天的美好。只有不断否认明天、否认自我,才能不断前进,再创辉煌。因此,在熟练、有序地进行学校日常管理的同时,初任校长应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建学校特色。有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只有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革的行为,才能不断铸就名校的诞生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
其他文献
老师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家准备好了吗?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新的学期,请用“心”准备。    一、用心读书  今年,学校把建设“书香校园”列入了计划。建设“书香校园”,师生都要用心读书。学生阅读,在我校有着良好的传统:建图书角,开阅读课,写读书体会……那么,老师自己的读书热情怎样呢?常听有的老师讲:想读的书很多,不过没有时间。其实,时间在你的手中,阅读在你的行动中。
期刊
一所学校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是外延的扩长。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增长、适应性的增强是学校内涵的发展。如何协调并解决好外延和内涵发展的关系,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参照“管理组织学”的科学理论和各校自身办学实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从微观层面上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创新。  无锡洛社综合中学是一所有60年历史的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使学校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得到社会各
期刊
高吾林,中学高级教师,海宁市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近十五年的校长生涯中,他积极倡导“为学生的卓越表现而教,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而办学”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卓越教育” 为鲜明特色的办学风貌。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并荣获了浙江省文明学校、示范小学、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科研兴校200强等荣誉。由高吾林校长主持的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荣获浙江省
期刊
误区之一:课改管理“条件化”    随着新课改实验的启动,不少学校新课改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新课程的理念非常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遇到了种种困难,于是有人提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似乎一谈到新课改,一些人就抱怨什么学校新课程资源、经费的不足而带来教学设备的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化;什么新课改难以建立教师公平评价机制;什么新课改课堂情感态度、
期刊
金利兴, 1969年6月出生,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8月任浙江省海宁市许巷初中校长,2005年8月任海宁市实验初中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激发教职员工工作潜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实验初中”的总体目标,开展“特色校、
期刊
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学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部分,一个子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其子系统。要想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个子系统必须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影响力。所以,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德育场”。  所谓“德育场”,是受物理学中磁场的启发而提出的,德育场就是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经过整合的、多维的、立体的德育网络。 “德
期刊
海宁市高级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学校以“办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育道德与文化底蕴深厚的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坚持优秀学校就是优秀的学生群体的思想,始终不渝地为培养优秀拔尖的学生努力,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作为海高教育的主旋律。在探索、追求、奋斗中不断发展、日益突现其鲜明优秀的文化特征。  学校现有32个班,学生1800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23名,其
期刊
当今教育改革呈现四个走向:走向生活、走向多元、走向文化、走向校本。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从2003年6月开始,确立了省级课题《城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操作体系研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完善了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界定    校本课程,这里的 “校本”,顾名思义,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具体说来它有三
期刊
一、开体制改革之先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是丹阳市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的产物。2004年初,根据省教育厅“名校办民校”的精神,依托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由市政府创办的全市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2.5亩,总投资1.3亿元。一期工程50000平方米于2004年7月底竣工,2004年8月首期招生41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2005年扩招为55个教学班,2700多名
期刊
校本培训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更应着力于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此,我们提倡“五子”办法,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充电子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以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就无法使实践活动得到升华。所以,我校重视组织年轻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