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自1910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出版开始,山西方言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1910-1980年间,山西方言多是零散的调查研究,1980年到现在,山西方言研究进入了发展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并逐渐走向成熟。1957年的汉语方言普查和随后继续开展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使人们认识到山西方言大部分地区及周边一些地区保留入声,李荣先生以“入声”作为分区标准,首次提倡晋语独立。晋语独立的提出,立即引起了方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晋语入声更是学者聚焦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研究概况
(一)入声的揭示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北方方言包括山西方言,无入声。赵元任在谈到北方方言入声情况时说“大概除掉河北的西南跟山西东部一个小区域有入声之外,北方各省都没有入声,入声都分散到其它四声了。”①20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山西调查了晋方言七个方言点的语音,遗憾的是他只记录了当地的单字音而没有记录声调。最早发现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入声的是太原学者刘文炳,他的《徐沟方言志》(1939)详细分析了徐沟的声韵调,指出入声现象,同时还讨论了山西省入声的分布范围;之后他还发表了《入声研究与太原盆地人之读入声》(1941)、《山西中部无鼻音之古韵别读音考证》(1944),但当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全国汉语方言普查,田希诚执笔的《山西方言概况》(1961)第一次大面积地揭示了山西方言的语音特点,入声现象被反映出来。1982-1991年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志丛书》,1993年温端政、侯精一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进一步揭示出山西除南区和东北区(仅广灵一处)以外大部分地区及其毗连地区的方言有入声。在此情形下提出晋语分立的主张,使得晋语入声备受关注。
(二)入声的研究
“晋语入声研究有两点比较集中,一是晋语入声的特性,二是晋语中的舒声促化现象。”②具体来说,前人对晋语入声的研究多集中在入声调、入声韵、演变方式、发展趋势、舒促相互转化等。既有晋语入声自身特性的研究,又有与非晋语入声的比较研究。
最早对晋语的入声做出科学概括和总结的是杨述祖的《山西方言入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982)。他指出入声的特点“声调大部分短促;有[]尾;入声韵自成系统”,他根据山西各地方言入声的发展趋势,分析入声的演变方式:入声喉塞尾脱落后声调发生变化,与普通话相同分派到其他三声中;入声韵母系统保留一段时间之后也逐渐发生变化;入声韵向高元音和圆唇元音发展。他认为现代山西方言入声会向普通话靠拢。
温端政在《试论晋语的入声》(1986)中进一步丰富了杨述祖的论点:晋语入声有的分阴阳,有的不分阴阳;多数读得短促,也有的拉得较长;入声韵最少有四个,一般为七八个,多的达十个以上;收喉塞尾[],有舒促相互转化现象。同时还指出入声有稳定的一面、也有逐渐削弱的一面,提出入声有合并的趋势,他还预测了入声进一步演变会采取的三种方式:1.阴入、阳入先行合并,之后并入调值接近的平声;2.阴入、阳入分别向调值接近的平声、上声合并;3.按北京话的路子变。
侯精一在《晋语的分区(稿)》(1986)中提出“入声多带有明显的喉塞音”,之后他在《晋语研究十题》(1999)中又指出晋语入声有的分阴阳,有的不分。“入声收喉塞尾及入舒同调型”,这种“入舒同调型”“不仅表现在单字调,也表现在连调”上。
温端政在《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1997)一文中又将晋语入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入声调类有进一步合并的趋势;入声的调值多和舒声某调接近;入声韵母系统趋向简化;程度不同的存在古入声今舒化和古舒声今促化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系统的存在入声音节两分现象。”最后一点是他在该文中提出的新观点。作者认为晋语入声的喉塞尾明显而稳定和入声音节里有系统的构词能力很强的不表义音节,是晋语入声的两大特点。
有的学者探讨晋语入声演变方式和发展趋势。潘家懿《从交城方言看汉语入声演变的历史》(1982)从交城方言入声喉塞尾不明显;入声字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入声调出现调值变体;阴入、阳入混读,界限不清四方面得出入声消失是必然趋势。王洪君《入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1990)探讨了“因主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变化而造成的韵类归并与分化”的原因。李如龙《晋语读书札记》(2004)总结侯精一和温端政的结论,重申自己在《汉语方言学》中的结论“入声在晋语并没有表现出弱化的趋势”,“不但没有弱化,反而还在强化,繁化着”。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入声韵的演变》(2004)对山西北区方言入声韵演变的过程、规律及趋势等进行了探讨。范慧琴《从山西定襄方言看晋语入声的演变》(2005)探讨入声从喉塞尾到零塞尾的具体演变过程。她提出看待入声演变要结合“入声韵的主元音、塞音韵尾、声调”三个方面,才能理清其“渐变的特点及变化的独特方式”。沈明《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的演变》(2005)分析了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类的合并和入声舒化的方式。
有些文章侧重于研究晋语与非晋语的比较。如侯精一《晋语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与晋语区的分立》(1999)讨论了晋语入声韵母在语音历史演变中不同于非晋语的特殊表现。文章认为,通摄三等入声精组字与曾摄开一、梗摄开二入声帮组字今韵母多读细音是晋语与非晋语区的区别特点。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2003)提出晋语入声保持独立的韵类,他将晋语入声与官话的入声做比较,从入声的来源与发展上论证晋语与官话是平行发展的。
晋语入声舒促相互转化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大同方言舒声字促变》(1985)、《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1984)、马文忠《大同方言入声字两读详例》(1994)、张益梅《介休方言的入声字和古入声字的比较》(1986)、王希哲《左权方言古入声字今舒化现象》(1996)、曹瑞芳《山西阳泉方言入声舒化的初步分析》(1996)、邢向东《小议部分“舒声促化字”》(2002)、张光明《忻州方言的舒声促化现象》(2006)、贺巍《晋语舒声促化的类别》(1999)、孙玉卿《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2005)等针对晋语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进行了穷尽描写和综合分析。
另外,一些文章还就晋语某方言点的入声进行综合分析,如《大同方言的入声》(2001)及《五台方言的入声》(2004)。有的学者对晋语入声保留做了解释性研究,如李小平《从音系的辅音含量看晋语入声保留的原因》(1999)。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分四点总结前人主要研究成果:
1.晋语入声的特点有:收喉塞尾[],[]爆破明显;“入舒”同调型;入声调类趋向合并;韵母系统趋向简化;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并存;“入声音节两分”现象。
2.入声演变方式可从主元音、喉塞尾、声调三方面考察。
3.晋语入声的发展趋势,以温端政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入声弱化乃至消亡是必然趋势,仅李如龙一人认为晋语入声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强化,繁化了。晋语入声舒促互相转化同时存在,入声舒化预示着入声走向消亡,舒声促化则反映了入声在较长一段时间还继续保留,这也是李如龙论点的依据之一。
4.从入声韵的发音特点和入声的来源与发展看,晋语入声自身有独特的特点。
前人对晋语入声的研究经历了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过程。近年来已不再局限于对入声特点的揭示,在描写事实的同时,也侧重于自身演变规律的历时探讨或同其它方言的共时比较。总体而言,更多的学者仍着力于晋语入声特点或演变规律的微观挖掘,而在与其他方言的共时比较上还显得用力不足。另外,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均采用传统方言学的方法来研究当地入声,入声在汉语方言里(北方方言除外)是普遍存在的,而其它方言点已见相关文献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其入声,如《关于广州话-k塞尾入声变化的调查实验》(侯兴泉2005)从动态考察广州话-k塞尾入声在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南京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宋益丹2006),从静态揭示入声喉塞尾的声学表现,这种新的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多个角度来研究晋语入声,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晋语入声,而且方便各方言间的共时比较。
注释:
①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75.
②刘俐李,《汉语声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0.
参考文献:
[1]侯精一 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2]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刘坚 侯精一.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4]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温端政.《方言》和晋语研究[J].方言,1998,(4).
[6]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温端政.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8]温端政.试论晋语的入声[J].中国语文,1986,(2).
(和红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自1910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出版开始,山西方言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1910-1980年间,山西方言多是零散的调查研究,1980年到现在,山西方言研究进入了发展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并逐渐走向成熟。1957年的汉语方言普查和随后继续开展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使人们认识到山西方言大部分地区及周边一些地区保留入声,李荣先生以“入声”作为分区标准,首次提倡晋语独立。晋语独立的提出,立即引起了方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晋语入声更是学者聚焦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研究概况
(一)入声的揭示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北方方言包括山西方言,无入声。赵元任在谈到北方方言入声情况时说“大概除掉河北的西南跟山西东部一个小区域有入声之外,北方各省都没有入声,入声都分散到其它四声了。”①20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山西调查了晋方言七个方言点的语音,遗憾的是他只记录了当地的单字音而没有记录声调。最早发现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入声的是太原学者刘文炳,他的《徐沟方言志》(1939)详细分析了徐沟的声韵调,指出入声现象,同时还讨论了山西省入声的分布范围;之后他还发表了《入声研究与太原盆地人之读入声》(1941)、《山西中部无鼻音之古韵别读音考证》(1944),但当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全国汉语方言普查,田希诚执笔的《山西方言概况》(1961)第一次大面积地揭示了山西方言的语音特点,入声现象被反映出来。1982-1991年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志丛书》,1993年温端政、侯精一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进一步揭示出山西除南区和东北区(仅广灵一处)以外大部分地区及其毗连地区的方言有入声。在此情形下提出晋语分立的主张,使得晋语入声备受关注。
(二)入声的研究
“晋语入声研究有两点比较集中,一是晋语入声的特性,二是晋语中的舒声促化现象。”②具体来说,前人对晋语入声的研究多集中在入声调、入声韵、演变方式、发展趋势、舒促相互转化等。既有晋语入声自身特性的研究,又有与非晋语入声的比较研究。
最早对晋语的入声做出科学概括和总结的是杨述祖的《山西方言入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982)。他指出入声的特点“声调大部分短促;有[]尾;入声韵自成系统”,他根据山西各地方言入声的发展趋势,分析入声的演变方式:入声喉塞尾脱落后声调发生变化,与普通话相同分派到其他三声中;入声韵母系统保留一段时间之后也逐渐发生变化;入声韵向高元音和圆唇元音发展。他认为现代山西方言入声会向普通话靠拢。
温端政在《试论晋语的入声》(1986)中进一步丰富了杨述祖的论点:晋语入声有的分阴阳,有的不分阴阳;多数读得短促,也有的拉得较长;入声韵最少有四个,一般为七八个,多的达十个以上;收喉塞尾[],有舒促相互转化现象。同时还指出入声有稳定的一面、也有逐渐削弱的一面,提出入声有合并的趋势,他还预测了入声进一步演变会采取的三种方式:1.阴入、阳入先行合并,之后并入调值接近的平声;2.阴入、阳入分别向调值接近的平声、上声合并;3.按北京话的路子变。
侯精一在《晋语的分区(稿)》(1986)中提出“入声多带有明显的喉塞音”,之后他在《晋语研究十题》(1999)中又指出晋语入声有的分阴阳,有的不分。“入声收喉塞尾及入舒同调型”,这种“入舒同调型”“不仅表现在单字调,也表现在连调”上。
温端政在《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1997)一文中又将晋语入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入声调类有进一步合并的趋势;入声的调值多和舒声某调接近;入声韵母系统趋向简化;程度不同的存在古入声今舒化和古舒声今促化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系统的存在入声音节两分现象。”最后一点是他在该文中提出的新观点。作者认为晋语入声的喉塞尾明显而稳定和入声音节里有系统的构词能力很强的不表义音节,是晋语入声的两大特点。
有的学者探讨晋语入声演变方式和发展趋势。潘家懿《从交城方言看汉语入声演变的历史》(1982)从交城方言入声喉塞尾不明显;入声字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入声调出现调值变体;阴入、阳入混读,界限不清四方面得出入声消失是必然趋势。王洪君《入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1990)探讨了“因主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变化而造成的韵类归并与分化”的原因。李如龙《晋语读书札记》(2004)总结侯精一和温端政的结论,重申自己在《汉语方言学》中的结论“入声在晋语并没有表现出弱化的趋势”,“不但没有弱化,反而还在强化,繁化着”。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入声韵的演变》(2004)对山西北区方言入声韵演变的过程、规律及趋势等进行了探讨。范慧琴《从山西定襄方言看晋语入声的演变》(2005)探讨入声从喉塞尾到零塞尾的具体演变过程。她提出看待入声演变要结合“入声韵的主元音、塞音韵尾、声调”三个方面,才能理清其“渐变的特点及变化的独特方式”。沈明《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的演变》(2005)分析了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类的合并和入声舒化的方式。
有些文章侧重于研究晋语与非晋语的比较。如侯精一《晋语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与晋语区的分立》(1999)讨论了晋语入声韵母在语音历史演变中不同于非晋语的特殊表现。文章认为,通摄三等入声精组字与曾摄开一、梗摄开二入声帮组字今韵母多读细音是晋语与非晋语区的区别特点。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2003)提出晋语入声保持独立的韵类,他将晋语入声与官话的入声做比较,从入声的来源与发展上论证晋语与官话是平行发展的。
晋语入声舒促相互转化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大同方言舒声字促变》(1985)、《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1984)、马文忠《大同方言入声字两读详例》(1994)、张益梅《介休方言的入声字和古入声字的比较》(1986)、王希哲《左权方言古入声字今舒化现象》(1996)、曹瑞芳《山西阳泉方言入声舒化的初步分析》(1996)、邢向东《小议部分“舒声促化字”》(2002)、张光明《忻州方言的舒声促化现象》(2006)、贺巍《晋语舒声促化的类别》(1999)、孙玉卿《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2005)等针对晋语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进行了穷尽描写和综合分析。
另外,一些文章还就晋语某方言点的入声进行综合分析,如《大同方言的入声》(2001)及《五台方言的入声》(2004)。有的学者对晋语入声保留做了解释性研究,如李小平《从音系的辅音含量看晋语入声保留的原因》(1999)。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分四点总结前人主要研究成果:
1.晋语入声的特点有:收喉塞尾[],[]爆破明显;“入舒”同调型;入声调类趋向合并;韵母系统趋向简化;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并存;“入声音节两分”现象。
2.入声演变方式可从主元音、喉塞尾、声调三方面考察。
3.晋语入声的发展趋势,以温端政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入声弱化乃至消亡是必然趋势,仅李如龙一人认为晋语入声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强化,繁化了。晋语入声舒促互相转化同时存在,入声舒化预示着入声走向消亡,舒声促化则反映了入声在较长一段时间还继续保留,这也是李如龙论点的依据之一。
4.从入声韵的发音特点和入声的来源与发展看,晋语入声自身有独特的特点。
前人对晋语入声的研究经历了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过程。近年来已不再局限于对入声特点的揭示,在描写事实的同时,也侧重于自身演变规律的历时探讨或同其它方言的共时比较。总体而言,更多的学者仍着力于晋语入声特点或演变规律的微观挖掘,而在与其他方言的共时比较上还显得用力不足。另外,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均采用传统方言学的方法来研究当地入声,入声在汉语方言里(北方方言除外)是普遍存在的,而其它方言点已见相关文献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其入声,如《关于广州话-k塞尾入声变化的调查实验》(侯兴泉2005)从动态考察广州话-k塞尾入声在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南京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宋益丹2006),从静态揭示入声喉塞尾的声学表现,这种新的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多个角度来研究晋语入声,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晋语入声,而且方便各方言间的共时比较。
注释:
①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75.
②刘俐李,《汉语声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0.
参考文献:
[1]侯精一 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2]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刘坚 侯精一.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4]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温端政.《方言》和晋语研究[J].方言,1998,(4).
[6]温端政.方言与俗语研究: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温端政.晋语区的形成和晋语入声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8]温端政.试论晋语的入声[J].中国语文,1986,(2).
(和红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