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代科技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科技成果都在不断造福人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少實用的科技成果都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福祉。
  走近中国古代科技,一起领略中国古代科技的魅力。
其他文献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刀耕火种”,远古时期,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又叫“迁移农业”或是“打游击农业”。农民将地面的树木、干草等用火焚烧后,利用草木灰作为肥料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种植。当这片地的肥力减退、越来越贫瘠后,就换一片新的土地进行耕种,一般一年就要换一次,农民也随着土地的改变而迁移。  这种耕作方式非常原始,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土壤中的养分不断被消耗、越种越贫瘠的现象却一
期刊
|演讲者|李 勍  |推荐单位|北京护理学会  洗手是我们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您大概每天会洗几次手?8次还是10次?请您猜一猜,作为医护人员,我每天要清洁多少次双手?  在短短30秒的日常工作中,护士就清洁了两次双手,第一次使用的是免冲洗手消毒液,喷在手上,搓揉,待干就OK了。第二次使用的是肥皂液和流动水。而他这样频繁清洁双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将手上沾染的病菌传递给其他的患者。因为这些病菌可能是具
期刊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涌动着激动与自豪!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协频道”在学会和其会员单位中发起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活动,受到了不同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团结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奋勇前行,最终形成了由拥有“硬核”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们共同唱响的《我和我的祖国》MV
期刊
三维互联网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的跨越。而裸视3 D技术的发展,将全面推进三维互联网和3 D显示的普及,进而满足大众的3 D视觉需求。  在影視娱乐方面,借助三维互联网打造的移动3 D院线,让三维影像更真实,观众体验更震撼;在网络社交方面,3 D裸视技术将应用于网络社交,立体记录精彩瞬间;在网络购物方面,产品3 D展示,实现完美的商业交易;在网络游戏方面,游戏场景更
期刊
韩济生  1928年出生,神经生理学家、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曾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针灸原理研究,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电子学会 转化作者:倪凯  2020年10月17—18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电子學会、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20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竞赛的核心在于“看谁能驯化出更聪明的机器人”。该项比赛是世界大学生在人工智能高级领域的大比拼,吸引了来自德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9支参赛队参赛
期刊
2020年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多个城市试运营,无人配送车开始落地……虽然离大规模普及还很遥远,但自動驾驶已经从概念照进现实。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将鼓励加快5 G通信基站、C-V 2 X 路侧设备部署,推动智能化道路升级改造,鼓励引导车载无线通信终端的装配,重点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互融协同发展,强化需求应用牵引,促进跨行业创新和资源整合,合力打造分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电子学会 科研代表:王志华 转化作者:张科  在2020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賽中,机器人在赛道上跨越障碍,向终点进发。它们不需要选手操控,而是自主调整动作和姿势,自主前进,它们看起来会观察、能跑、能跳,有的还会翻滚。据大赛执行主席、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王志华介绍,他们曾经试图在2020年挑战赛规则中设计考察机器人复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能力,也就是说要让机器人根据选手的语音
期刊
桥梁,是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从古至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不同,造就了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桥梁建筑。行走于我国大江南北,你会看到许多桥梁。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上,涓涓细流的高山平原中,一座座桥梁宛如彩虹,让人们禁不住回望历史,仰叹历代桥梁建设者的聪明智慧。  古桥建造成就辉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体现的是人们联通道路的要求和决心。隋唐时期,我国
期刊
时值冬季,各种美轮美奂的冰雕又要出场,西湖大学科研团队展示了一种“冰雕”绝活儿。他们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冰雕”上,该研究团队已经可以实现从精确定位到精准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为模具制作结构、加工器件——一种新型三维微纳加工系統雏形初现。对应光刻胶,科研人员给这层水冰起名“冰胶”,给冰胶参与的电子束光刻技术起名“冰刻”。  从全球范围来看,冰刻技术的研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