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上)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m181512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也许您不太熟悉本文作者魏智渊的名字,但如果您经常浏览教育在线“铁皮鼓”的文章或“铁皮鼓”的博客,一定会被其深刻、凝练、充满真性情的文字所打动。“铁皮鼓”即是魏智渊的网名。魏智渊,35 岁。十几年来,他以不断求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一个中师毕业生成长为一位独树一帜的名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断地追问生命的意义与职业的价值。本文即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坦露。读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触摸到他的苦闷和幸福、矛盾和裂变,同时,也不由得与他一同思考那个永恒的问题——“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
  
  一
  
  1991 年,当我中师毕业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不更事的青年。像许许多多师范毕业生一样,我其实并没有经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师范训练,还不知道成为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就带着对教育学、心理学的轻视与厌倦,像一粒发育不完全的种子,被撒播到了一片贫瘠的土壤中。
  那是一个山村小学,只有十个教师却秩序井然,校长至高无上,老教师享有天然权威,三四个中师生既天然地服从这种秩序,同时又是学校中的活跃元素,可以让自行车从十里长坡上一泻而下,可以到处去赶场看电影,也会在学校的红薯地里偷红薯,还学会了借助朋友的力量相互取暖,失意愤懑中有单纯的甚至以后再也无法复制的快乐。
  学校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讨论,开会无非就是研究如何应付上级检查。基本上是给你一群学生你随便去涂抹,然后在磕磕绊绊中慢慢获得一些所谓的经验。这里的教师其实是一群非常善良又非常弱势的教师,尽管如此,对学生的体罚也还是相当普遍并被视为理所当然,对特别顽劣的学生,一帮青年教师还会集合起来找个房间给他“治病”。我教二年级,一个学生撒谎成性并且喜欢偷窃,于是每次事发,他便免不了被体罚。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我用一根宽约两寸长约一尺半的木条狠狠地抽他,他无处可逃,只能抱着头被打,在我狠打了数下之后,当我再一次扬起木条的时候,木条突然在半空里折断了!
  我只在第一年里体罚过学生,到现在一直疑惑的是,为什么当时会觉得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在成为一个教师之后,我还对许多教育行为缺乏必要的反省?
  一年以后,我考入咸阳教育学院地理系,开始了比较自觉刻苦的学习。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开始学习英语,并在以后数年间不断地学习又不断地放弃直到彻底放弃。
  1994 年毕业后,我被分派到一所乡中学任初中地理教师。非常不幸的是,在我成为初中地理教师的那一年,初中地理会考被取消了。而在乡村,取消会考意味着这门课的工具性价值彻底丧失,沦为所谓的“副科”。尽管我的地理教得很出色,也画得一手好图,但这又有什么意义?我很快融入到学校的亚文化之中,一群教师,无论男女老少,都打牌成风,学校屡禁不止。牌友们经常到校外去玩通宵,有时候难免会被派出所逮住。我在这里学会了打牌并且几乎输掉了全部的工资,且经常饮酒过量。即使在这种环境下,我的班主任工作仍然非常优秀。在农村,其实要做一个好教师非常容易,在学生普遍不受尊重的环境里,你只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在真正关心他们就足够了。
  到乡中学的第一年,我想考本科,但是乡里不允许脱产学习。等到第二年(1996 年),政策终于宽松了一些,我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在过着一种堕落的生活,于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开始发愤读书,刻苦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最终,咸阳教育学院地理系专科毕业的我,居然以陕西省成人高考中文专业专升本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陕西教育学院。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院是许多教师混文凭的地方。但就是这个地方,成为对我一生影响甚大的读书之所。在这里,我读到了一批非常好的书籍和报刊,如《南方周末》、《读书》、《文史知识》等。这些书刊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许多同学忙于各自的琐事以及混日子的时候,我却花了两年时间,通过刻苦努力,在中文方面打下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基础。作为这一年级里最出色的学生,我受到了系主任的赏识并差点留系任教。
  当时我最大的梦想是考上研究生,为此我再一次努力攻读过外语,系主任甚至动员我学日语。但最终,我还是不得不放弃。1998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所县城高中(是省级重点中学),开始了一名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
  
  二
  
  网上流传一句话: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我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语文教师的生涯确实与痛苦相伴,对我尤其如此,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教师,拙于言辞,是流行观念所认为的那种不适合做教师的人。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要想站稳讲台,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讲课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二是指导应试技术过关,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这两方面,我都做不到。我做不到讲课生动有趣,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材过于陈旧,意识形态色彩较重,我简直不知道怎样去处理。我做不到指导应试技术过关,是因为我没有读过高中,没有接受过应试方面的训练。初期教书的时候尴尬较多,喜欢读诗、写诗的我,甚至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也经常漏洞百出。
  在经历了第一年的痛苦之后,第二年我开始调整自己。这种调整主要是深挖教材,把每一篇课文都当成专题,特别是对作者以及主题进行研究,这恰好是我的长项。这种研究的结果是,全面质疑甚至颠覆教参,我将研究的过程演绎给学生。同时,一面大胆删减了一些过时的课文,一面补充了大量课外文章。经过这种努力,我的语文课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我在应试方面领悟得也比较快,逐步适应了高中的教学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这种调整相对应的是大量的专题阅读,比如关于鲁迅,我几乎买来我所能找到的一切有关他的书,包括传记以及国内外研究资料等等。
  第三年,我被派到重点班做语文教师并担任班主任,第四年又被派到了实验班。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积累,在教材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孜孜不倦地学习,并且开始尝试进行专题教学。西部的学生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许多人几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缺乏基本的理解,更缺乏自我认同感。简单粗暴的“应试教育”不但扼杀了许多学生身上美的细胞,而且导致了他们人性的单调贫乏和对世界以及对他人的简单的功利化态度。因此在许多时候,我致力于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与世界、与他人以及与自我的关系,推荐优秀作品给他们,同时鼓励他们写随笔。最多的时候,我带3 个班的语文课,仍然坚持让所有学生都写随笔,我每两周批阅一次,通过随笔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事实证明,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沟通非常重要,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彼此信赖的关系。
  第五年,我开始兼任学校火箭 班、青云班以及实验班的语文教师。火箭班和青云班是学校最好的两个班级,都各只有一个班。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全县约7000 名学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好,思维很活跃,也不大迷信教师,因此对任何任课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也使我的语文教学向深度延伸,这种深度成为我教学的基本特色。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接手新班一个月后自行开展问卷调查。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指出我的错误,因此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也有一些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我的课堂的看法。火箭班一位同学就写过这样几段话:
  亲爱的魏老师:
  您好!如此称呼您,是因为在我所有的语文老师中,您是最优秀的,您的教学方式是最创新的,您的思想是最新潮的,您是最能打动我的。
  上了您的第一节课后,我觉得我这十几年是白活了,真的。上课听您讲人生的境界,下课后便和同学、朋友一起讨论,讨论我们自己的人生境界。我都几近疯狂。我对舍友们说:“要是语文老师一直带我们,我一定会‘疯的’。”听您讲课时,感觉您好伟大,而我好渺小,渺小得像空中的一粒尘埃。对您,我很敬佩!
  ……
  您的知识很渊博,所以我对您很崇拜。您讲三国、春秋战国总是很生动,可我无法理解,无法开怀大笑,因为我对三国、春秋战国知道得很少,了解得更少。那次下课后,我感觉很忧伤,有种被人遗弃的感觉,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但我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觉自己是个异类,而我却生活在人群中;感觉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我却在这个社会中生活。我很矛盾,您的出现让一些矛盾解决,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我读《庄子》,感觉自己与庄子有点相似,但庄子是深刻的,而我却是肤浅的。
  类似这样的信很多,大抵可以看出我在许多方面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很多时候,我是有意粉碎他们原有的经验,然后迫使他们重新思索很多问题的,关于文学,关于人生……许多问题是不提供答案的,仅仅是激活他们的思维而已。
  但是这种教学对文本的要求很挑剔,一些直白的抒情性散文、政治性文本以及古文,深度开掘和延伸的空间不大,于是这些课也就上得很一般了。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我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做得不太好,过于迁就学生常常会导致班级出现秩序问题、纪律问题,不如别的班级控制得好。
  
  三
  
  曾经以为,自己的一辈子会在这样的县城中学度过—我挺喜欢县中。一般而言,教学优秀的教师也会受到重用,不大可能受到排挤。而且学校非常看重问卷调查,只要学生喜欢就一切OK,教师之间没有过于残酷的成绩比拼。
  但是在第五年、第六年里,发生了几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一是张峰(化名)事件。
  张峰是我班上一个行为习惯和成绩都不太好的学生,对他,我一直很头疼,但私下里我俩的关系还不错。我觉得他为人善良、重感情。我知道他喜欢上网,喜欢聊天,他自己也知道不对,经常悔恨,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有一天,我在班上“诈说”有人上网聊天,被我通过QQ 发现了。张峰(张峰在QQ 里是被我加为网友的)误以为自己上网被发觉了,便主动“投案自首”,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在上学期间上网了,并且把他的QQ 密码告诉了我,我当时很感动,告诉他我只是暂时替他保管而已。放寒假那天,我找张峰想把密码还给他,但他已经离开学校了。
  在寒假里,我偶然间发现,虽然根据我与他的协议我暂时修改了密码,但他依然在使用!我有些恼火,没想到他居然会利用找回密码功能拿回QQ(虽然本来就准备还给他的)。更令我恼火的是,他居然在开学第一天旷课了!我上网打开QQ,他在线!我警告他立刻返回学校,他告诉我10 分钟以后就离开。我火冒三丈,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便将他上网的事情告诉了学校,并建议学校给其警告处分,希望借此能够让他猛醒,毕竟他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学校将他列入了缓报到的名单中。开学的时候,他没能报上名。他的父亲很快就来校和我进行了沟通。他非常沉痛地向我道歉并做了解释:原来那天晚上张峰是约好和一个在高校读书的同学相聚,不好意思回绝,就去了网吧。我接受了他的道歉,因为学校还没有给处分,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
  过了两周,开学典礼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教导处的干事告诉我,学校要处分一批学生,张峰在开除之列。我听后如五雷轰顶,我知道在高三开除一个学生将会给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且处理我们班上的学生,事先居然没有跟我打招呼!在领导还没有宣布的时候,我跑上主席台,反复向领导解释,要求暂时不要公布对张峰的处分,但遭到拒绝。
  开学典礼之后,我很快打印了一份《关于请求撤销对张峰同学处分决定的报告》,交给了校长。但校长说处分决定是行政会研究通过的,为了维护校纪校规的严肃性,凡是发出的处分决定,一律不做任何改动。校长又进一步做了解释,说现在上网的学生比较多,学校准备杀一儆百,正好张峰撞到枪口上了。
  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这个决定对张峰的伤害是由我直接造成的,而且无法挽回,我的良心因此备受折磨。不但如此,这件事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反省,动摇了我对学校以及学校制度的信心。
  二是借班上课事件。
  我带高三的时候,全县每年都有高三复课会议,复课会上各学科都要有一节展示课,学校指定我去上“诗歌鉴赏”课,时间定在上午的第四节课。
  但是由于前面的会议太长了,所以上第四节课时听课的老师没来。依照我的习惯,我自行在班上把这一课上了。不料下午大家又要来听课,这时候离上课只有10 分钟了,教务处临时安排,借另一个同事的班来上这节展示课。这个同事是学校最优秀的青年教师之一,我虽然从来没有听过她的课,但是一直很尊敬她。结果到了晚上,她打电话给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让我非常尴尬。
  过了一段时间,类似的事件又发生在另一位老师身上。学校举办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听课,每一科选一位教师开一节公开课。因为我带的高三班已经进入到全面复习阶段,所以已没有课文可讲。征得学校同意后,我决定借高二最优秀的班级—火箭班来上一节高三的语文课。这位语文教师非常优秀和敬业,是学校很器重的骨干教师,和我关系也不错。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我提前征求了她的意见,她立刻就同意了。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离上课只有40 分钟的时候,她委托我的一位好朋友来转告我:不能借她的班级上课。我的头嗡的一下,因为课文已经提前一个晚上发到他们班上让学生预习了!幸好有好朋友解围,临时调来他的班上课,总算没有造成更难堪的局面。
  从内心来讲,其实我一点儿也 不责怪她,反而有一种深深的理解。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一种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孤寂。我不敢随便听同事的课,许多人对自己的课堂讳莫如深。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大多流于形式。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对于语文教学,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仍然心存恐惧。要走多长的路,我们才能够触摸到语文教学的真谛?
  这样过一辈子?我有些不敢想象。
  
  四
  
  在这无边的苦闷中,网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最初我借钱买电脑,纯粹是因为越来越承受不起巨额的购书费用,想用电子阅读来解决这些问题,后来却成了县城里第一个安装个人宽带网的教师,那是2002 年年末。
  2003 年5 月5 日,我正式在“教育在线”注册,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时至今日,我一直认为,“教育在线”是中国最好的教育论坛,而2003 年正是“教育在线”的兴盛时期,那上面有专家学者如朱永新、李海林、王晓春等,有全国名师如李镇西、韩军、窦桂梅等,更有无数一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偏居于西北一隅的我,时常为同道者少而慨叹,但BBS 改变了这种状况,原本孤独的个体,突然发现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里,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我就像盆中的鱼儿突然游进了大海,内心深处潜藏的激情突然迸发出来。
  从宏观教育问题到微观教育技术,从德育问题到课堂问题,从具体的一个学生到一节课甚至一个细节,凡是教育所能够涉及的问题,都可以坦诚地在网上进行讨论。在那里,大家既以帮助别人为乐,从中体会成就感,更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无穷的智慧。
  网络改变了我的阅读领域和阅读方式。在接触网络之前,我的阅读一直是在暗中摸索,依靠纸媒上有限的信息来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但是从网络,我一下子从那些真正出色的人那里看到了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以前,我阅读的作品以人文类为主,极少涉及教育学,接触网络以后,我的阅读逐渐转向了教育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理论,这种转型非常重要。网络的另一个好处是新出版的好书会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地域不同但志趣相投的老师可以迅速共享并进行讨论。
  网络促进了我的写作。在上网以前,我基本上是不写作的。或者说,我的作品一直是写在学生的作文本和随笔本上,写在给学生的书信中的,平时顶多也就写写下水作文。除了在教育学院时在学报上发表过一篇小说评论之外,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但在上网后的第一年,我的写作量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而且丝毫不觉得是负担。公开发表的作品在两年内也迅速达到了百篇左右,并为报纸撰写专栏,这些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2004 年上半年,我每个月的稿费收入甚至超过了工资。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自从进了“教育在线”,我才正式算有资格的网民,我几乎从不打游戏。网络对我而言,成了非常好的学习工具。通过网络,我加入到了由一批理想主义者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我的课堂实录可以在网上同步发布,接受网友的批评并不断改进。当然,网络上人与人之间坦诚、毫无利益冲突、毫无芥蒂的关系也让我内心时时感觉到温暖,这对于一个人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要。事实上,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张万祥老师等一批师长也一直奖掖提携后进,在这种氛围中,我的成长确实是加速度的。
  但是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来在县中,自我感觉渐渐良好,而网络交流让我感觉到天外有天,感觉到自己有越来越多的缺陷。而所有这些缺陷中最重要的,是我发觉自己在教育教学理论这一块缺乏自觉,课堂上依靠的仍然是自己本身的阅读积累。教育教学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还没有真正入门。因此,我内心滋生出一种渴望,要去听名师们的课,要去探一探教育教学中潜藏的无穷的奥秘。
  这时候,学校领导找我谈话,安排我继续带高三甚至高考补习班。在县中经常是这样,最优秀的教师总会一直留在高三“把关”,这似乎是一种“荣誉”。但是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最好不断地经历从高一到高三的循环。我的意愿抵抗不过领导的意志,再加上前文所述的几件事情,我心生去意。
  因为在网络上渐渐有了一些所谓的影响,所以几个东部名校开始邀请我,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学校。正在我犹豫的时候,非常凑巧的是,李镇西老师离开成都市教科所,去成都一所私立学校担任副校长。因为李镇西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是,在他的热情邀请下,我终于下定决心,挈妇将雏,离开家乡前往成都,师从李镇西老师。
  这次选择,让我的内心饱受折磨。除了父母尚在家乡这个因素之外,我和妻子都不是愿意漂泊之人。更重要的是,在县中的经历,使我和妻子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优秀教师对于西部教育发展的意义(我妻子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虽然我们穷其一生能够影响的学生终究有限。
  无论如何,我的“教育吉普赛之旅”正式拉开了帷幕。
  (未完待续)
  (编辑许丽艳)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采购已经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经济活动中的热点问题,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每年在产品采购和服务采购上的支出可以占到企业总支出的70%以上。从这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误认为传统很多方面的环节都可以省略了,其实不然。本文从教学设计、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的引导参与、教师的教学热情、德育
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本文所述成人高等教育脱产班毕业生就业,指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入成人教育高校,或者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学历的学生考入成人教育专升本,他们通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而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Developing a low-carbon economy is an urge
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德智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时期。班主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期老师在孩子们眼里都是超人,是榜样,孩子们
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我国教育教学素质的要求越来愈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小学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启蒙的阶段,不管是对于以后的学习还是整
近些年来,中国PC厂商联想一系列的产品创新和推广、合并等动作不断,在2012年成功晋级为“全球之王”。除了外在的推广和扩张计划,联想内部强有力的管理和运营也根据形势“与
1922年5月1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次大会是在全国工运高潮已经到来的形势下,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召开的。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
鲍曼氏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专性好氧、广泛存在于外界的腐生菌。作为条件病菌,它成为现代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我科的同一床单元短短3个月时间连续发生3例鲍曼氏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为了实现对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素养的有效培养,就需要提高对小学生数学计算知识内容的重视程度,借助多种训练方式的有效运用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