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如何涨粉?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几乎不可能忽略这个现象—一颗在距离地球50亿公里的太空孤独旋转的星球,一时成了社交网络上的明星。
  这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13日下午4时拍摄的照片(如图1所示)。在此以前,人们从来没能如此清晰地观察过这颗已经遥望了85年的星球。
  7月14日早上7时49分,差不多飞行了10年,新视野号终于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位置。随后NASA很快在官网上宣布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并发布了这张意味重大的照片。
  但这绝不是它的首次亮相。官网发布一小时前,这张照片就出现在NASA的官方Instagram账号上了,几分钟就收获超过了10万个赞。如果你当时打开Facebook、Twitter,或者随后翻看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上面全都是冥王星。
  这显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加少不了周详的计划。
  NASA的社交媒体经理John Yembrick显然非常懂得社交传播的策略。“我们想让大家先睹为快,”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这么说道,“我们在这个图片分享平台上有390万粉丝,让这些用户先兴奋起来,制造早期话题。”
  几乎不用怀疑它的传播效果。这个曾经面目不清的星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更令人兴奋的是,它上面还有一个“爱心”图案—好像没有人不会被这玩意儿打动。《国家地理》杂志有计划地在一周前登载了寻找冥王星的封面故事。
  尽管如此,作为政府机构的NASA还是得想个充满新意的方式让冥王星出场。它得打破科学和公众之间的障碍—这个世界上的nerd可不像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那么多。
  最终,在Instagram上首发,这是Yembrick和他的团队在编辑部会议上仔细商议后的决定。这样的会议每天早晨都会在NASA的通信办公室里进行,他们从当天或接下来要发生的新鲜事中,挑出有新闻价值的或大众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再发布到社交平台上。
  没有这样的会议,局面可能会失控。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家航天机构拥有超过12个平台上的500个社交媒体账号,包括175个Twitter账号和51个YouTube频道。NASA的社交媒体团队,除了在总部工作的Yembrick和社交媒体副经理Jason Townsend,还包括下属各中心的社交媒体主管。大部分账号由10个中心的主管来运营,而Yembrick要做的是每天协调他们的工作。
  这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商业公司的做法。通过这些账号,NASA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人们的关注。“历史上,NASA只是因为一些大项目才被人们记住—航天飞机、国际太空站、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等等。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些事了。但对那些小项目,像空中交通管制和在飞行器上的努力,却一无所知。”Yembrick说。他并不介意目前账号太多,要是有人提出想为某个小项目专门开设一个新的账号,他还是会完全支持。
  “真正全心投入在社交媒体上的,只有我和Yembrick两个人。”Townsend强调道。那些主管的真正身份是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或项目的工作人员,运营社交平台不过是他们的随机行为,占工作内容的5%或10%。“但他们是项目的直接参与者,所以更有发言权。”
  无论如何,这太不像阿波罗时代的NASA了。它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急切地想要和大众建立起联系。
  “时代变了。”Bob Jacobs也察觉到这一点,他是NASA通讯部的行政管理员。还有什么比直接和观众对话更好的方式吗?为什么总要依赖新闻稿和媒体询问这种传统形式呢?
  社交媒体的流行的确提供了这样的机会。NASA从2008年开始接触社交媒体,它开设了自己的Twitter账户。2009年就有宇航员在太空中发推文。这时候甚至多数商业公司还没意识到这点,只有少数的明星在上面,连Twitter这个名字对公众而言都显得很新鲜—《连线》杂志在描述它的时候,用的是“一个微型博客网站”。
  和商业公司不同,NASA这样的公共机构往往负有宣传和教育的任务,寻找新的方式,激发公众对太空探索和科学的兴趣,这也非常自然。
  但它更加关心的,是这种新的社交方式所凝聚的大量年轻一代用户—他们是社交媒体的一代。Dittmar Associates公司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在18到25岁的这一代人对太空探索漠不关心,51%的年轻人认为NASA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NASA这个曾经在1990年代树立起强大声望的品牌开始老化,对年轻人来讲它不再那么酷了—尽管这看上去和《星际迷航》等科幻电影的风靡并不相符。同时,更多人开始认为政府不该把纳税人的钱浪费在太空探索上,而应用于解决更现实的社会问题。
  政府希望更多商业公司参与到航天项目中来,NASA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2011年它彻底停止了航天飞机项目,并投入了15亿美元来补贴包括SpaceX、Blue Origin以及内华达山脉公司在内的私人创业公司,同时不断将地球轨道运输外包给它们去做,就在去年9月SpaceX和波音还与NASA签下了68亿美元的合同—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与年轻人的联系只是第一步,更理想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加入这些太空征程。
  Yembrick找到了戳中年轻人兴奋点的方法。“如果你准备讲述一个太空探索的故事,别忘了,只有真正的技术迷才会对探测车这类东西感兴趣,大部分人只想知道外星人和宇航员是怎么回事。”另一个微妙的技巧是,NASA发现在Twitter等媒体平台上,用“第一人称”的效果会更好,它让人们觉得跟自己关系更密切。
  如今,NASA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Twitter账户的第104位,拥有超过1130万粉丝。最相近的政府机构白宫也只有650万粉丝。有33名NASA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发推文。除了在Instagram上有390万粉丝,它还在Facebook上拥有1150万粉丝。如果你打开Snapchat的Discover功能,你能看到NASA的一些新使命。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让“太空”在年轻人心目中变酷,看看YouTube上来自加拿大的Chris Hadfield那支来自太空的音乐视频《太空怪人》(Space Oddity)—它在YouTube上有2600万次点击,以及Reid Wiseman在视频社交应用Vine上展示的一段有关太空燃烧的火焰视频好了。不少人看到后又惊讶又兴奋。
  一个好故事可以呈现全部细节。2011年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开展探测任务时,NASA创建了账号@ MarsCuriosity。第一次,这个账号被设定成了一个“真实的人”—她通过一条条推文讲述在太空中的故事,并分享拍下的图像和视频。你可以尽情提问,不过别指望她回答什么正经内容,大多是一些没实际意义的玩笑。
  管理这个账号的实际上只有3个人。“我们3个人会互相练习讲笑话,”其中一位在描述这段经历时说道,“只要其中有一个人笑了,我们就知道手头又有一条好推文了。”
  “我们试图打破人们对政府的刻板印象,”Yembrick说,“它其实也有个性化的一面”。已经开始讲笑话的NASA正通过社交平台摆脱那个权威、严肃的形象,并希望通过这种娱乐方式向千禧一代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MarsCuriosity给NASA带来了好几百万的粉丝。
  它正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一番讨论后,Yembrick的团队决定把冥王星的照片通过Instagram率先展示出来。这种提前将重大历史事件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以前并没有过。
  Instagram这样的图片分享平台具有最直接的感染力。“这就是我们初期要达到的效果,想先给人们展示一下这张伟大的照片,不做过多的复杂的解释,只做一些简单说明,观众产生兴趣后再到我们的网站上去仔细了解。”Yembrick对《第一财经周刊》解释道。


  不同以往的是,在社交媒体上讲故事的人除了John Yembrick这些NASA的工作人员,还有每一个NASA的粉丝。2013年10月美国政府停摆两周,其间NASA Social的一群人创建了#WhatNASAMightTweet的标签,把太空中的近况更新到社交媒体上。
  NASA虽然在意这些狂热的粉丝,但更不会放弃任何和普通大众接触的机会。举凡和技术及创造力相关的重要公共活动,NASA都会积极露面。
  无论是圣地亚哥动漫展、西南偏南大会(SXSW),还是创客大会(Maker Faire),它都不会缺席。它向人们解释科幻片里的那些科学原理,也带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3D食品打印机这些炫酷产品,也会用宇航员在太空无聊时的自拍照来拉拢下和年轻人的关系,还出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这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并让大家记住它。
  每年,NASA还有面向大众的挑战赛,比如从2005年开始举办的Centennial Challenges,欢迎来自大众的任何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或者是关于NASA技术问题的创新方案。
  这些年轻人参与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创造新的故事。他们可能最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NASA的信息,但在这些线下活动巩固了彼此的关联。
  如今NASA变得更酷、更加开放了。每年10月11日是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的公众开放日。2014年10月18日,它还首次开放了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吸引不少孩子参与。
  他们会邀请一些意见领袖到现场见证一些重要事件,比如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这些人同样也是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他们可能是儿童书作家、职业摄影师、时尚设计师或者学校校长。他们还可以参观NASA内部,和工程师及宇航员见面交谈,在现场拍照,然后上传到各自的社交平台上。至于明星—当贾斯汀·比伯转发了NASA的冥王星照片后,大批年轻女粉丝立马就跟着关注了。
  社交媒体虽然在普及科学和创新上取得不了多大效果,不过它至少为那些不懂科学的年轻人,开启了乐于研究NASA的兴趣,而不再觉得对它望而生畏。
  毕竟,星际漫漫,NASA还有很多故事可讲。
其他文献
邹斌上广州地铁3号线,结束了在燕塘一带的扫楼,准备到天河路附近的一栋大厦为一位客户办理信用卡。  这是多年来信用卡业务拓展的惯有路数—到商务集中、公司人集中的地方向消费者推销银行服务的卖点,比如,飞机延误2小时以上获赔1000元,周三或周六在公司附近餐馆消费打折,9积分换购一杯星巴克等。  这些优惠与便利正好符合了公司人的部分需求,填一张表,获得一张有一定消费透支额度的信用卡,还能从这张卡的消费中
期刊
在3月2日于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的第8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导演阿方索·卡隆凭借《地心引力》获得最佳导演奖。而《地心引力》也同时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除最佳导演,还获得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配乐6项大奖。阿方索·卡隆2004年因为执导《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而声名大噪。  阿伦·雷乃  3月1日,曾执导过《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法国
期刊
2015年3月28日,广州一家叫做SD的LiveHouse里,高虎弹着吉他,在大声唱着这支乐队的成名曲。台下观众处于狂热状态,他们尽可能挤到舞台前,在满身大汗和烟酒味中,感受最近距离的灯光和有点儿刺耳的音效。他唱到那首《西湖》的时候,还拿过观众的GoPro,在这个有点拥挤的舞台上玩起自拍,现场的观众随即发出一阵尖叫。  从去年10月开始,这只名叫痛仰的乐队跑遍了全国将近30个城市的LiveHous
期刊
2月9日,一个名为“太平洋垃圾涡流”的公益组织、美国海洋保护协会和仿生纱公司在纽约时装周期间一起亮相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向到场的300位时尚界专业人士和媒体宣布了一个计划,表示“太平洋垃圾涡流”在着手清理回收海洋中的塑料碎片的同时,还将重新利用这些塑料,将其制作成纱线、织物和消费品中的其他产品。该组织由一批热爱海洋的人组成,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尽力清除漂浮于海洋内的大量塑料垃圾。当前,塑料正以前所未有的
期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月25日来到斯坦福大学以未来的创新与技术话题展开了一番演讲,对于如何面对这个新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给出了她的建议。  “亚布拉罕·林肯说过:‘过去平静的教条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暴风骤雨……我们碰到了新的情况,所以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开始行动。’怎么确定我们现在的新思考和新行动?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座桥梁,把我们带去未来,然后在桥的另一端收获新的视野。而
期刊
在线视频会成为亚马逊侵蚀的下一个领域吗?  在最新的一个传言中,就在这个3月,亚马逊要发布它基于Android系统的机顶盒,而且亚马逊的金牌(Prime)会员用户很可能将免费获得。  大约在一年之前,关于亚马逊即将推出机顶盒的说法就开始流传。考虑到它在此之前对影音方面的投入,这个行为本身丝毫不让人感到惊讶。如果要说这件事还有什么值得困惑的话,那反倒是亚马逊为什么拖到现在还没有踪影。  作为全球最大
期刊
一年前,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接受GQ访问时曾经说,“相比HBO模仿我们的速度,我们要更快地成为下一个HBO。”  那时候《纸牌屋》第一季刚刚放映不久,整季播出的战略和自制剧成为了电视业最热门的话题。但即便如此,这样一番话也令人觉得未免言过其实。至少从创作层面,这两家公司就像大卫与歌利亚,并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  看上去我们要重新思量Sarandos的这番话了。如果你不
期刊
当老板这事儿我以前干过,赔了。当初和同学凑了10万元注册资金,注册了一个营业范围广泛的咨询企业,我是企业法人,同学是总经理,总共两个人的皮包企业。结果一年下来,一笔单子没做成,年终一算账,企业注册代理费2000元,注册地址费6000元,代理记账6000元,银行基本户和网银等银行服务费用1200元,10万元注册资金一年在企业账户闲置损失的利息3000元,单这些成本一年就1.82万元。企业零收入自然零
期刊
陈晨发现自己最近的睡眠质量有点糟。  5月底,她刚从门户网站跳槽到一家O2O服务平台担任产品经理。新环境带来的高压让她略不适应,她需要在高压下反复修改产品方案,每到这种时候,她就很难入眠,往往凌晨两三点都还睡不着。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不太熟悉的工作内容,则让陈晨的睡眠质量更差了。  “睡眠不好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导致公司人过度疲惫、压力过大或者过度亢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期刊
也许是拥有了足够多的“互联网思维”,艾伦·马斯克的讲故事能力肯定会让汽车业同行望尘莫及。每当有人预言特斯拉未来黯淡时,他总是能适时站出来讲个新故事来蛊惑投资者的想法,现在制造业巨头松下就要成为这个故事的新配角。  松下在去年11月刚刚赢得特斯拉未来四年价值接近70亿美元的锂电池订单。最近《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松下将考虑对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GIGA Factory”进行10亿美元的投资。  看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