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阅读要让学生“走进去、说出来”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去”是学生通过眼睛、大脑等器官将文本输入的过程。“说出来”是读有所思、读有所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将内化的文本经过思考输出的过程。要真正让学生“走进去、说出来”,以下几点是我们要做到的:
  精心设计自学提示,引领学生深入阅读
  教师要搭建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就要寻找学生与文章的切入点,设计具有一定深度、能够实现引领作用的自学提示。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我提出:“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进行了怎样的思想斗争?”根据提示,学生只快速浏览了课文就很快得出了答案。但这样的提示过于浅显,会使学生的阅读浮于表面,阻碍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样的提示过多,学生无法形成整体深入、多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把自学提示换成:“默读课文,想想桑娜抱回孩子后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就引领学生结合上下文,由桑娜的一系列想法体会出贫穷的现实和高贵的善良之间的强烈对比。
  寻找学生思维与文本内容的切合点
  “说出来”是实践语言的过程,也是阅读后整理的过程。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灵魂,学生要想抓住这个灵魂就要调动自己的情感世界。只有情感得到充分的调动,才可能有感而发,乐于表达。而老师在此时必须找准学生与文本最佳的切合点,才能实现这样的自然转化。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提出:“如果你是老教授,当你平静地望着‘我’的时候你的内心在想什么?”这样的问题一出来,学生的情感世界马上被打开。“我第一次平静地望着你,是怕你因为拉不好就不拉了。”“我第二次平静地望着你,是因为我害怕你对自己失去信心,鼓励你继续练下去。”“我第三次平静地望着你,是因为我真的感到你拉的很优美,心里很高兴,感到欣慰。”三次综合起来就展现了老教授一路陪伴“我”的良苦用心,也体现了她对“我”不露痕迹的指导。抓到文章的核心,那种真诚的帮助、用心的良苦、对教育方法的精通随着学生的发言应运而生。
  语文课堂不要急于追求实现目标,找准契机,调动情感,让学生自然地流露,如汩汩清泉由内而发,才应该是我们课堂所要追求的。
  关注学生表达过程,实现新语言的生成
  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交流的内容,更要关注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是否准确、清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听众,让他们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只做引导,只做积极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思考的持续性。例如在教学《深山风雪路》时,学生既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谈感受,也可以从老吕的角度,甚至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闪现的一个又一个亮点进行语言交流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实实在在“走进去”,漂漂亮亮“说出来”
  关注文本与学生生活的差异,做到根据文本扎实做好铺垫工作。
  关注尖子生在阅读引领中的优势,发挥生生互带的作用,在阅读方法、批注方法、思维方法等方面形成完整的帮带链条。
  关注学困生的参与和进步程度,使班级全员得到提升。
  关注阅读材料的及时补充,实现阅读和思维的不断拓展。培养生生互问,阅读层层深入,教师退出主场,寻找契机适时点拨。
  关注自身参与程度,避免过度参与。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并且提供再次发言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准确、清晰的表达,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其他文献
课堂的精彩应该来自于学生的“真实”,提出真问题、解决真困惑、感悟真情感,返璞归真,在自主学习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在思考中提出“真”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中结合核心概念,尊重自己真实的想法,大胆提出的疑问,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  在研磨《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知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如果在这种情形下直
一、引言rn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方案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由于决策问题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决策者的最好表达方式就是自然语言.关于决策者的
自主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学生自主的、自发的、原始的学习状态,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为了达到学生学习状态的自然呈现,达到自主课堂的原生态,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敢于放手,敢于组织学生大胆尝试学习、体验学习,放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放手”与“组织”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这里的放手并非漫无目的地放,而是需要教师智慧性地、艺术性地放。通过多次自主课堂的尝试,我深感这个放手让学生探究也是讲究其原则
研究过很多课例后,我渐渐发现虽然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方式不同,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不变的,我想这就是实现自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问题”引发的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自主课堂研究的真问题  现在的课堂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提出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好问题,教师要善于甄别、捕捉学生提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才是自主课堂研究的真问题。这是对
围绕学校确定的“聚焦课堂,推进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综合组老师们以“设计并使用学习报告单”为切入口,在研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合作分享、互助共进。我们为学生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而感到欣喜,为自身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
围绕学校确定的“聚焦课堂,推进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综合组老师们以“设计并使用学习报告单”为切入口,在研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合作分享、互助共进。我们为学生呈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而感到欣喜,为自身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
经过两年来“自主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我的感受是思维能力、自主习惯的培养需从“常”计议,从每一节常态课中开始,在日常的常态课中做到以下七个“一”。  一个能激发冲突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发生在学生生活中,能让学生产生探究需求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情境首先要真实,能唤醒学生生活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共鸣;第二,要让学生放下心,说真话,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同学们领略到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三,有争论点
通过自主课堂的研究,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已逐渐把教学理念转变成为了教学行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研究教师怎么教发展为思考学生如何自主地去学;课堂教学目标从以往的以知识为出发点,变为了从学生问题出发,自主发现与自主建构。教师的教是由学生的学而产生的。教师的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教师对教
随着“自主课堂”理念的实施,我逐步认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个看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问题,其实是在给孩子“搭桥”,其实是扶着孩子过桥,而要想让课堂成为真正的“自主课堂,”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建桥”。怎样教学生“建桥”呢?  理解一:了解学生“建桥”的能力  只有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了学生有哪些“建桥”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做最重要的事情,老师
关于古代人类的音乐感知,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研究人员在历史中寻找远古人类能够产生音乐的迹象,从而大致上了解音乐才能进化的时间表.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考古学.毫无疑问,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