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来源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政府部门通过转换职能、整合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地方文化和乡土知识以及通过农业的专业化、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组织化来培育农民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农民对科学素质行动的态度和自身行为都得到了转变。
  关 键 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主体地位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将农民作为提高科学素质的四大重点人群之一。为此,由农业部与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7个部委启动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简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公布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科学概括了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标准,并以此为指导深入开展了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农村科普、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建设等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工作局面[1]。为此,国内学者围绕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张超(2009)在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学素质内涵等理论上进行了探索,促进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研究水平的提高[2],并对农民科学素质测平的方法进行了归纳[3]。滕明雨(2010[4],2011[5],2012[6])分析了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农民科学素质与农民生计资本的关系,并提出了改善农民科学素质的对策建议,张磊(2011)[7,8]列举了国外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特点,归纳了我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方式与成效。
  总体而言,农民科学素质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以前,我国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尚未出台,国内大多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任务和目标并不明确,往往混杂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科普和各类培训中,农民在上述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006年以来,农民在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提高农民的主体性问题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一、农民在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为了发展和提升农民,同时也要依靠农民。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农民主体就应该是,一切关于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都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农民应当是科学素质行动路径选择、过程实施的决定者和成功与否的检验者和裁决者;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过程中外部的支持和帮助,应当只是为农民提供服务。将农民作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主体,是因为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青少年、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三大群体存在根本不同,农民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数量庞大、受教育水平低、科学素质基础薄弱、属弱势群体等特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不可能是把针对其他群体的行动照搬到农民身上,其本质应是农民利益诉求的概括和表达。政府的主导作用虽然是必要条件,但只有通过农民主体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必将伴随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始终。
  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的措施及效果
  (一)主要措施
  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调动农民接受科学素质行动的积极性。农民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加以正确引导很难保证其参与科学素质行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特别强调政府的引导职能,使农民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理解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对农民科学素质问题高度重视,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国家和相关各部委、各级政府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加强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工作,制定和完善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了相关保障机制,推动和促进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开展,调动农民参与科学素质行动的积极性。
  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机制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作用,使农民逐渐融入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去,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下,农民不断接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变化的冲击,对主动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产生紧迫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收致富的意义,只有尽快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三是注重地方文化和乡土知识,肯定农民群众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特别重视农村的文化和农民积累的乡土知识与技术技能,将其作为农民参与科学素质行动的起点。开展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注意考虑地方文化习俗,尊重农民自己的决策,按照参与式的程序和方法,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具体分析,开展农民认为最迫切、可行性最强的活动,替农民操心,不替农民做主。
  四是通过农业的专业化、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组织化来培育农民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专业化生产,使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投资主体和市场经营的主体,有效激发农民的科学素质教育需求;通过农村现代化发展充分体现出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的巨大作用,農民亲身感受到自身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改变,主动寻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自己科学生活的主体地位;通过社区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组织形式的建立,使之成为农民主体作用体现和发挥的重要载体,随着农民组织的健全,越来越多的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先进技术推广、科学方法运用通过农民组织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强化农民组织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是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重要途径。
  (二)效果分析
  一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科学素质行动政策机制逐渐健全。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后,中央各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农民是科学素质行动的主体,积极制定和完善围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等专项行动。2006-2014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农民科学素质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各县(市、区)有关成员单位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任务,广泛深入基层,把农民作为直接的工作对象,将政策、知识、技术、方法直接带给广大农民,农民从行动中直接受益的机会明显增多,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从内心深处拥护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据《中国农业经济年鉴》对我国2006-2014年农村成人教育统计:我国农民技术学校每年都有4300万以上的毕业生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中学的毕业生每年也在75万人以上,这些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农民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为我国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科学生产和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科学素质教育与培训,以及科学文化常识普及活动的开展,农民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有了正确的认识,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以及顺利向二三产业转移,依靠发展非农产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以我国农村环境状况为例,农民科学素质提高以后,积极采用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2006年至2014年,我国农村地区在改水、推广沼气、卫生厕所普及、节约使用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观,为保护农村环境而采用科学生活方式的农户数量逐年增加的比例在3%-5%。
  三是农民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农民积极投身于科学素质教育与培训,积极参与各类农村科普活动,在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表达内心诉求、提高自我意识的能力明显加强,一些农民在自身科学素质提高后,充分展示自己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才能,不仅率先致富,还成为当地的科技示范户,在群众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获得了更多尊重,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四是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自觉性逐步养成。通过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中坚持农民主体,“经济上的需要”逐渐成为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直接原因,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逐步由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由被动变为自觉。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主动在生产生活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随着自身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带来的农户经济利益增加,又激发农民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形成了“学习科技——致富——再学习”的良性循环,农民提高科学素质自觉性逐步养成。
  三、农民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转变
  农民主动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是现代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的一大特点,与传统农民小富而安、不思进取的观念相比,现代农民为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影响着农民行为改变,农民行为改变的程度也相应地反映了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程度。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任何贡献,必须通过具体的人来应用和推广,没有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农民,再先进的技术也缺乏必要的载体,无法用农业科技来武装农民,技术的推广传播也难以实现,也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采用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而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才能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农民态度的转变
  每个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中,都拥有他自己积累起来的态度。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中,农民的态度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农民在提高科学素质行动中,是积极、主动还是抵触、回避,都要通过态度来表现。同时农民态度具有社会功能作用,因为农民的态度对农民是否参与提高科学素质行动具有支配作用。总的看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实施,农民对在科学素质行动中的态度有以下变化:一是危机感增强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与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等的比较,清晰的看到科学技术在提高农业产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的作用,深刻感受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农业现代化要求下,不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终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二是对学习和采用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的态度由被动为主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科学知识,尤其是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有了清醒的认识,从最初被动接受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推广,逐渐发展为根据自身需要学习和采用科学技术的认知态度,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三是对科技的认识由封闭到开放。随着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民大量增加,一部分农民对科学知识的看法由最初的读书无用论发展到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多的农民感觉到科学知识的缺乏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到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将会被社會淘汰,封闭自守只能是越来越贫困。农民的思想日渐开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为自己脱贫致富寻找方向。
  (二)农民行为方式的转变
  一是农民主体地位确立前后,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实现了主客体角色互换。以往针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工作,农民作为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接受者被置于科学素质行动的客体位置,行动过程完全由政府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途径,农民处在依附地位。政府为满足其对科学素质行动的目标要求,承担了科学素质行动的全部成本,但政府对科学素质投入的财政十分有限,极大地限制了科学素质行动的有效性。2006至2014年,随着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和客体角色实现了转换,农民通过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取得了预期效益,成为科学素质行动的最终受益者,开始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积极主动参加与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有关的活动,由以往的政府主导转变为农民对科学素质的需求为主导。
  二是农民开始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生产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投入。农民在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后,纠正了过去认为的提高科学素质是政府任务的错误思想,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消极行动方式,意识到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实现这一要素的合理投入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益和自身的长期利益,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是提升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农民表现出对科学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始在生产生活中有意识的跟踪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主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使用科学技术。
  三是农民开始由分散的行为方式向有组织的行为方式过渡。2006年以前,农民在科学素质行动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农民在科学素质行动中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农业生产组织的有效性建立在家庭为基本单元这一简单层面上,而家庭与家庭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表现出传统社会所特有随意性、人为性、社会功利性、机会的非均等性等特征,在这种环境下农民意识不到自身科学素质提高对自我发展的意义,农户行为方式极其分散。2006至2014年,农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农民成为科学素质行动的主体,通过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中参与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活动,意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增强自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有效抵御风险,农户逐步由分散的行为方式向有组织的行为方式过渡,这也成为农户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的一种表现。
  四、结语
  在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工作原则,特别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并通过相应措施实现农民态度与行为的改变。2006至2014年,我国逐步建立起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相关机制,即为了确立农民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农民通过自身主动参与形成对科学素质教育的接受与拥护,自觉自主地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强调政府资源的共享,将实施教育的各部门分散行动整合成统一行动,在政府资源仍然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重要性,形成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磊,简小鹰,孙哲.中国农民科学素质的国际比较与制约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11(8):16-19.
  [2] 张超,何薇,李秀菊.科学素质研究中国实践解读[J].科普研究,2009(5):40-44.
  [3] 张超,任磊,何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度解读[J].中国科技论坛,2013(7):112-116.
  [4] 滕明雨,奉公.提高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的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0(12):46-49.
  [5] 滕明雨,张磊,奉公.农民科学素质与生计资本关系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6-29.
  [6] 滕明雨,奉公,张磊.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3-36.
  [7] 张磊,简小鹰,滕明雨.国外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1(1):53-56.
  [8] 张磊,简小鹰,孙哲.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方式分析及评价[J].职教论坛,2011(21):37-41.
其他文献
再一次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了,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并着眼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聚焦必须坚决完成的多项硬任务,系统讨论和科学谋划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计。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不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形成《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以《高绩效团队建设》课程开发为依托,运用有序 模型和实证数据,探索研究讲授、研讨、实践三种教学方式在一门课程中综合运用的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学员对讲授、研讨、实践三种教学方式在《高绩效团队建设》中综合应用效果“比较满意”,三种教学方式在团队建设类课程中的综合应用具有可行性;(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适应、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间的紧密型、教师引导有效性对学员
期刊
摘 要:公共性是乡村社会的重要属性和建构基础,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战略作用。面对城镇化所造成的乡村公共性流失与变异,雅安灾区自2013年来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在党建引领下围绕乡村公共性建构深入探索乡村治理模式,立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五大领域的协调发展,从公共空间、公共利益、公共权威和公共价值四个维度的出发创新形成了“自建”、“自管”和“1+8”三治融
期刊
摘要: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东部发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也应成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者”。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总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法与经验,探讨东部发达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路径选择,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可为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农业废弃物;路径;可行性;东部
期刊
摘 要:建设淘宝村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两条主要路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可复制性强。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一个共生系统,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4种共生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要维护共生系统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当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各方开展合作争取更多资源;通过差异化定位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对策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即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农业领域看,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粮食连年丰收,“菜篮子”产品琳琅满目,供给质量得到提升。但也应该看到,农产品供给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特别是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服务)供给跟不上,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农业结构,首
期刊
摘要:转型期的农村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在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背景下,汕头市濠江区充分发挥祠堂和神庙的载体作用,将侨居他乡的乡贤凝聚起来,成为濠江区农村社会多元共治的重要力量。其探索实践和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乡贤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关 键 词:农村基层治理;乡贤;祠堂  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被转移到城市,农村失去了大量的劳力。留守儿
期刊
摘要: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省基层乡镇党委书记的问卷抽样调查,具体分析了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状态、管理机制以及乡镇财政状况,并进行了区域比较与分析。调查显示,我国基层乡镇党委书记的日常工作压力比较大,乡镇的管理需要制度创新以及基层的财务支出与债务的形成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等结论。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进基层政治的良好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  关 键 词:乡镇党委书记; 工作状态; 管理体制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五大”新发展理念,突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开启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既是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的全新的现代理念和价值观念,其思想理念和精神内涵一脉相传;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为追求
期刊
农业走出去的主体是农业企业。从1985年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开赴西非海岸,到目前各类农业主体在国外实施农业各领域的投资和兼并等,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国有企业是农业走出去的先行者。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接轨的不断推进,国际并购已成为促进中国农业“走出去”和国际化的重要模式,中粮和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在这方面已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模式。  农业“走出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