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招法”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在的家庭多注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素质发展,忽视了孩子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却不知只有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在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成功,也才能稳步地发展。
  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主要有几个方面:1.依恋父母,适应新的环境时间长;2.缺乏主见,喜欢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别人安排;3.上课很少发言,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小;4.不敢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往往畏缩、回避、独处或独自游戏;5.遇到问题轻言放弃,而不是努力解决;6.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逃避可能有难度或挑战的活动;7.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如“老师,我做得对吗?”8.在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经常说“我不会”。
  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那么,孩子自信心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内因——孩子的先天气质
  美国心理学家卡根,把儿童气质划分为行为抑制型和行为非抑制型。
  1.行为抑制型(高敏感型、内向型)的孩子: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而且经常又有高度的情绪性和低社会交往性,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敏感、退缩、胆怯。这类孩子的优点是细致、谨慎、观察能力强,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并给予助力。
  2.行为非抑制型(高度放松型、外向型)的孩子:活泼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特征是不怕生、善于交际、善于适应新环境。这类孩子的缺点是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不稳、而且专注力弱。
  外因——家庭教育环境
  1.不当批评与否定。
  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2.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致,横向比较,如拿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对比,往往使儿童认为自己很差,怀疑自我价值,严重影响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3.父母盲目赞扬。
  儿童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进而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评估过高而实际能力不足,评价与实际严重不符,从而导致自信心不足。
  4.过度保护与照顾。
  过度保护、父母包办,实际是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扼杀了其主动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家长的过度照顾,同样使儿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活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长期这样会造成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有较强的依赖感,遇到困难缺乏进取心,进而导致自卑。
  父母如何进行干预
  自信心是孩子面对各种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在需求,一个性格健全、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行动,进行过程干预,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获得健康的品格。
  1.亲子关系安全可靠
  儿童与父母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给儿童营造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接触外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
  2.身体健康心理阳光
  健康的体魄是孩子参加一切活动的基础条件,是树立自信心的根源所在。儿童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往往先从体能的竞技开始,所以,身心健康是儿童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3.家庭氛围宽松适宜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在爱与肯定的包围下,孩子才能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自我价值。以此为基础,才能积极地进行一切活动。
  4.充分肯定积极鼓励
  由于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自己不具备完整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认知往往依赖于外界的评价,所以,家长在平时应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需要对孩子表示肯定和鼓励时,一定不要吝啬。同时,表扬应针对具体的事件,而不是笼统地说“你真棒、你好聪明”等。
  成人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儿童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是可以做到的。给孩子认识自己的机会,从而提升孩子自信心及战胜困难的勇气。
  5.抗击挫折正视失败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与失败,挫折是自信心发展遇到的障碍,也是培养自信心必须跨越的鸿沟。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时,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要教会孩子如何抗挫折。
  6.适当引导主动引领
  如果孩子因搭积木失败而暴躁不已,特别是当看到其他孩子的成果时,更是气急败坏,这时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问题:首先,要安抚、平静孩子的情绪;其次,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最后,在成功搭好积木的过程中,让孩子重拾自信。
  7.言传身教良好示范
  儿童处于模仿期时,父母是孩子首个模仿对象,如果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得体大方充满自信地应对各种事件,无形中也会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
  8.大胆放手独立操作
  孩子能力是在動手操作中获得发展的,没有锻炼机会,孩子独立性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家长在孩子行动上必须解放其手脚,为孩子提供实践机会,放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达成目标时,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9.扬长避短体验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点,有的唱歌好、有的跳舞好、有的画画好、有的动手能力强,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优点,扬长避短,善于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树立“我也行,我很好”的信心,从而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会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10.调整预期不盲目攀比
  在孩子面前,忌讳说“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可以做到,你却不行?”“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会,你啥也做不好”等。
  每个孩子发育水平不同,发展先后亦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和做对比,更不能盲目攀比,父母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期望值,从而保证孩子在自信心建立过程中不屡受打击。
其他文献
青春期,家长如何和孩子更好地相处呢?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难题。  青春期孩子需要怎样陪伴  陪伴孩子的第一个层次:人在吗?家长不断努力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爱,工作变成了无法陪伴孩子的理由。其实我们忘了,孩子的幸福从来都不仅仅是由财力决定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陪伴孩子的第二个层次:心在吗?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不努力学习就着急,经常开口就对比,谈自己的过去,说“别
期刊
1+1=1是两个不同部门配合做同一件事情,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1+1=100是两个(或以上)部门捆绑在一起,付出全部的努力,最后得到百分之一百的满意。这正是项目制的优越性。背景: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紧,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事实上,这是相当错误的,因为上课不注意听课,课后复习往往要花数倍于课上听课
期刊
有时大人之间谈话,一旁的儿子感到好奇就老会问为什么,刨根究底。谈论着正经事或是正忙的时候却经常被儿子打断,感到不耐烦的我就呵斥道:“大人说话小孩懂什么,一边玩去!”“说了你也不懂,别插嘴!”多次碰壁后,儿子“听话”了许多,不再老是一脸新奇地问这问那,这可让我舒心了许多。  可我现在发现,这些呵斥却把儿子的好奇心给扼杀了。其实,我只是脱口而出的。因为说着正事却被幼小的儿子打断,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叫儿子
期刊
近日,一名武汉妈妈因急性心梗人院抢救,“心病”是由青春期儿子的教育问题引起的。据了解,这位妈妈的经历并非个例,一位南京妈妈前不久也因为陪孩子深夜写作业,被气到突发脑梗住院。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已然成为年轻家长们心中的痛点、难点、泪点。那么,究竟该怎么陪?有没有一个“正确姿势”呢?  说实话,遇上一个在学习上磨磨唧唧的孩子,家长确实很恼火。同情之余,我还是建议家长先做一些反思。  我们都知道,学
期刊
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中总是喜忧参半.因为当孩子成长到不同阶段时,父母会不由得忧心起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孩子在能力上的差异.当父母发现自己孩子的某些能力比同龄孩子弱
期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凸透镜:放大物体、照相机照相、投影仪镜头等。怎样实现本节课的高效学习,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利用凸透镜满足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需要,是本节微课主要探究的任务。  本节微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物与像、物距与像距、实像与虚像的关系。动画演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由重现到重演的转化。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总结
期刊
那天,我和儿子看了一部动画片《妈妈咪鸭》。  影片讲述了雁群往南方遷徙的途中,总是白诩为“最棒飞行家”的大鹏桀骜不驯爱捣乱,因为不愿受家庭的束缚,而拒绝和女友晶晶结合,远离雁群去追求自由,却因为不小心摔断了翅膀而无法独自南飞。不愿意吃亏的大鹏迫不得已,和两只落单的小鸭子淘淘、憇憇组成了“临时亲子档”,踏上了一路乌龙和搞笑的寻亲和南迁之旅,同时也经历了一连串惊险、刺激又有趣的冒险。在这个过程中,大鹏
期刊
我在医院的挂号大厅等一个熟人。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戴着口罩的小男孩,斯斯文文的,看上去只有八九岁的模样。他一动不动地坐着,目不斜视,只看着水泥地板。  “小朋友,你是感冒了吗?”  他缓缓抬头看了看我,没应声。  “你和谁一起来的?”  他依然沉默不语。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提着一袋早餐朝小男孩快步走来。  “这位大姐,他是你孩子吧?”  “是呀……”女子满脸的忧愁,把早餐递给小男孩,“喝点粥,好
期刊
洋芋病毒性退化是当前洋芋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摸清我区洋芋病毒性退化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寻找出防止或延缓洋芋退化的有效措施,遵照毛主席“调查研究”的有关教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