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东游”记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三藏玄奘生前曾西游印度取经,吴承恩根据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创作了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公元661年,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11月被发现,后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9处寺院分藏供奉。
   玄奘的遺骨竟然分藏在九处,真是神奇啊!没想到还东渡了日本,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前的就不说了,就从明朝说起吧。明朝建都南京后,玄奘骨灰被转移至南京雨花台建塔安放,后该塔毁于战火,遗骨不知下落。1942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雨花台构筑工事,从地下挖出一个长约二尺,宽约一尺,厚三寸多的石匣,上刻“玄奘法师灵骨”六字。日军福田大佐大喜过望,连忙将石匣运往日本。消息传开后,爱国人士纷纷抗议。当时的汪伪政府不得不派人赴日交涉。日本人只得把玄奘骨灰一分为二,一份退还中国,一份留在日本。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又把留下的一半玄奘骨灰还给了台湾。初存在狮子头开善寺内。1964年又在台湾日月潭的青龙山上建造了一座玄奘寺,用来安放玄奘骨灰,宣扬他去印度取经的功绩。这就是玄奘东游的坎坷经历。
  【王冠/供稿】
其他文献
通过观察,阿吉发现这棵仙人掌脚下的泥土看起来不像其他地方的那么干燥,摸起来還有些潮潮的感觉。   难道说仙人掌下面有泉水?要是有泉水,那就不用离开了!想到这儿,阿吉异常激动,立即跑回去告诉爷爷自己的发现。爷爷也不想离开,马上扛着锄头跟着阿吉来到发现仙人掌的地方。他们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挖起泉眼来。可是,不管他们把坑挖得多宽,挖得多深,挖出来的都是干巴巴的泥土,甚至越往下挖就越干燥,一点水的迹象也没有
期刊
记忆里,童年的村庄是美好的,这些树活着的时候,是人们眼里的风景;死了的时候,可以利用,成为各种农家用的材料。村前村后村子中央,种有桉树、柏树、皂角树、桃树、李树和那一蓬蓬的竹子,还有一些熟视无睹,直到现在都叫不出名字的树,有的高,有的矮,泥墙灰瓦茅草房就掩映其中,鸡狗猫鸭穿梭其中,小孩子们赤着脚在石板路上跑。   村庄的前面是一排排高大的桉树,其中的三棵两个人才勉强合抱得过来,二十多米高,没有过多
期刊
为什么王昌龄非得另辟蹊径呢?  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聊聊唐朝选拔官员的两条道路。  在唐朝,写诗就是官员的必备技能。所谓的找前辈举荐,其实就是你拿着自己的诗,厚脸皮凑到当时的诗坛前辈面前,求人家评价。前辈一夸:“好!”在当时就算拿到了顶级流量,能上诗坛新闻的那种。从此以后你就能够平步青云了。同學们别觉得不公平,当时有很多诗人都是这么干的。但是前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就算是见到了,也不一定
期刊
《祖父的园子》一文,讲述了祖父的一幅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花草树木、有庄稼、有昆虫、有小鸟、有风雨、有阳光等,作者在这里充满生气,充满自由。那么,作者是怎样在园中过着自由自在、快乐的童年生活呢?   一、花園富有童话般的色彩。“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这段话中,作者写了自己拥有一个童话般色彩的大花园。写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
期刊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都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在作品中赋予人物性格化的语言,“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这样一位利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大师,我们不妨细细品读“草船借箭”这一章节的语言描写: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
期刊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
期刊
【选段一】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
期刊
范成大是宋代的进士,做过几任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副宰相。他曾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后来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却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却又无能为力,因此创作了许多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四时田园杂兴》就是他退居家乡后随性写出的一组大型田园诗,一共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個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期刊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图,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
期刊
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篷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   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