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生独立学习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途径,留有让学生提问、表达、质疑、讨论的时机,通过操作、实验、归纳、验证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拓展未知领域的重要工具,也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其技术先进,能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
  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数学探究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大搞题海战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信息单向流动,强调机械模仿,对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学生在被动状态下生硬地接收,无法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被工具化,教师一味地机械灌输,学生疲于被动应付。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沉闷的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了形象、生动、交互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为深入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
  3.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海量的教育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之间的融合,其应用于探究活动,实现了传统教学的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先导,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传递内容的载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整理和研究信息,探索研究结论。
  2.以民主为前提。教师要改变“纪律严明”的课堂氛围,做到松弛有度,善于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各抒己见,勇于质疑,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迸发灵感。民主也不等于自由主义,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提高对课堂的掌控和管理能力,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保证数学课堂教学不偏离正常轨道。
  3.以问题为导引。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探究式教学始于问题,终于解决。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际基础上,具有挖掘和拓展的空间,要具有一定的障碍性,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调动学生自主思维,难度适中,过于复杂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丧失信心,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
  1.实验探究。在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喜爱动手操作的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验证等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计算机与数学学科整合,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注入了更广泛的内容,为学生搭建了动手实验的平台,让学生摆脱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和演绎推理,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进行实验探索。其次让学生绘制系数相同而常数不同的一次函数(如y=2x与y=2x 1)的图像,并加以区别。再次让学生绘制系数不同而常数相同的一次函数(如y=x 1与y=2x 1)的图像,并加以区别。最后由学生猜想和发现结论,并提出困惑或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一步深入探究。数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
  2.过程探究。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重结论而轻过程,生动的探究过程被机械、程式化的条文所替代,使数学课堂缺少生气,学生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借助于辅助教学软件的动态演示,将呆板、生硬的讲授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抽象的空间维度问题,教师运用FLASH软件向学生展示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举出生活中点、线、面、体关系的例子。
  3.协作探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如果学生缺乏同伴之间的互助协作交流,往往会目光短浅,知识面狭隘。教师要以网络为载体,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竞争、辩论等活动构建丰富而生动的互动舞台。基于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针对某一学习任务进行对话交流,也可采用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软件跨越时间进行交流,可以让部分后进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布置如下学习任务:(1)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2)勾股定理的证法;(3)勾股定理的名题;(4)勾股定理的应用。由于任务多,学生单凭个人力量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目标。教师将学生按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情况进行异质分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有的负责上网搜集中外勾股定理发现历史,有的负责查阅历史上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有的负责收集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法,有的负责寻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当学生完成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争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无法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4.创新探究。网络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大搞题海战术而创新力匮乏的现状,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猜想、综合等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平面图形的镶嵌”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并强迫他们机械记忆,则学生往往感到厌倦,而且记忆效果差强人意。如果教师借助于FLASH实验平台,让学生任意选取图形,并可对图形进行移动、翻转、旋转和拼接,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总之,开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学探究式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时代的成人经济数学教学不再是僵化的照本宣科,从事成人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要依靠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技术,根据成人经济数学学习风格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测试内容,以服务于成人经济数学教学。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成人经济数学教学 设置关键  传统成人经济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集中面授辅导。虽然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比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课堂监控能力强,但是其结果会产生课堂灌
我矿是日处理原矿300吨的小矿山。选别流程为先浮选铜,再磁选铁,磁选尾矿用摇床选得钨锡混合粗精矿。原来用浮选-重选-浮选流程处理混合粗精矿,生产指标不理想。为此,改用重
本文运用大体解剖学、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测定22-31周龄卢氏绿壳蛋鸡鸡蛋壳中胆绿素含量、鸡蛋品质、壳腺部绒毛高度、壳腺部胆绿素含量、壳腺部血红素加氧酶-1的mRNA
1、前言炸药爆炸引起瓦斯燃烧和爆炸主要有三个原因,即爆炸气体产物的直接作用;爆炸产物中炽热固体颗粒的作用;爆炸形成空气冲击波的作用。这三个原因都与炮孔的堵塞情况有
摘 要: 自主探索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做独立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把自主探索学习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学的发展功能将得到充分落实。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索欲望;张扬学生个性,强化探索意识。  关键词: 自主探索学习 数学教学 探索欲望 探索意识  所谓自主探索是指以学生
防滑计算是保证摩擦提升安全运行的关键工作。本文移植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理论于摩擦提升来分析当前防滑计算的可靠度。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等变量的随机性质使摩擦提升的设计
锑资源及产销从1977年到1982年的六年中,全世界锑的产量一直处于平稳的下降状况。总产量下降了28%,1982年的产量为50987吨。近两年的情况也没有好转,1983年又下降到47049吨。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少生虽然初中数学成绩优异,但是在进入高一学年后出现卡壳现象,成绩出现滑坡。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解决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教学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高、初中数学教材容量和培养目标的调整。一方面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的严谨阐述较少,而到了高一后,数学教
摘 要: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 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及目标的首要环节。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奠定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
摘 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青少年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初中所学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