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用于肝肿瘤射频消融患者清醒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对比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41~73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30例患者。D组患者10 min内静脉输注负荷右美托咪啶0.5 μg/kg,随后以0.2~1.0 μ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直至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4分;R组患者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瑞芬太尼1 μg/kg,随后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4~10 μg·kg-1·h-1和丙泊酚1~2 mg·kg-1·h-1,直至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4分。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T0)、穿刺时(T1)、射频消融开始后15 min(T2)、射频消融结束退针时(T3)以及术后30 min时(T4)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痛数字评分(NRS)。评估麻醉效果,记录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

结果

R组患者T2时刻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为(92.2±15.7)mmHg和(69.7±15.3)次/min,低于D组的(102.4±16.7)mmHg和(79.4±17.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2.271,均P<0.05)。R组患者在T1、T2和T3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0.1±1.9)、(10.8±1.5)和(13.4±1.6)次/min,低于D组的(12.3±1.7)、(13.6±1.6)和(14.5±1.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6、-6.993、-2.834,均P<0.05)。术中R组舒芬太尼用量为(23.2±8.3)μg,明显少于D组的(35.5±11.7)μg,R组T2和T3时NRS分别为(2.4±1.1)和(2.4±1.3)分,低于D组的(3.5±1.2)和(3.6±1.1)分,R组T4时NRS为(3.4±1.1)分,高于D组的(2.1±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6、-3.701、-3.860、5.010,均P<0.05)。D组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23.3%)低于R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D组麻醉效果差的发生率(20.0%)高于R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均可成功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清醒镇静麻醉,瑞芬太尼在术中镇痛方面以及改善术者操作条件方面具有优势,右美托咪啶在减少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和控制术后疼痛方面更好。

其他文献
期刊
医院通过优化ICU检验医嘱执行流程,并对其进行全程信息化监控,有效预防了检验前不良事件,提高了护士对检验医嘱执行流程满意度。护理管理者亟需严密监控掌上电脑执行的依从性,并基于原因分析实施整改措施,从而进一步强化闭环式执行检验医嘱潜在错误的拦截功能,最终降低检验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介绍了国外医师能力评价的4个模型及其评价维度和方法,并就目前医师能力培养和评价的新热点,即"美国Milestone"项目进行了简述,建议我国在医师评价维度方面,要建立国家级评价框架,促成行业共识;在医师评价方法方面,不仅要关注新评价工具的开发,更要重视评价工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检验;在医师评价阶段方面,应建立动态性、过程性的医师能力评价体系。
目的对我国省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微博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应用情况。方法2017年9月29—30日,通过网络爬虫软件,爬取全国24家省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的102 899条微博,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爬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结果除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官方微博在活跃度、互动方面表现略优外,总体上各省级官方微博在运营管理方面处于较差水平,尤其在传播力方面;微博内容以宣传科普类为主(59.50
总结归纳了日本无医地区制定准入标准、定期调整名单、实施偏远地区医疗服务专项计划、规范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提供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设立自治医科大学、发挥社会团体作用等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精准公布和调整偏远无医地区名单、精准实施偏远地区"服务全覆盖"计划、完善筹资和支付机制、加强卫生队伍建设、优化区域资源统筹等建议。
介绍了医疗服务联合供给模式下的全科医学分级诊疗实践,打破以医院为中心的分级诊疗思维,实现医联体内慢性病综合有效的分级管理,建立综合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疗协助指导方式,提升了社区全科医师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
介绍了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启动6年来的情况与进展,提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及修订思路与内容,以使其能够真正引领和规范行业未来的发展。
介绍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2013年至2016年在市属22家公立医院中,开展以角色互换为特色的"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活动情况。通过角色换位体验,从坚持医院公益性、医院服务、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院管理6个维度加以体验、反馈、改进,增加医患互信,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介绍了无锡市探索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地区内基层医疗体系完善的实践,指出医联体建设应当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需求,构建上下贯通的医疗组合模式;医联体要在避免过多核心利益触及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约束框架和激励机制;医联体应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基础之上,其整体医疗服务的核心流程应是与信息流程的无缝对接。
介绍了医院开展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及精细化评估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情况,并利用PDCA管理工具,优化了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建议医院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实现大数据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绩效管理,提升医患友好度及忠诚度,赢得患者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