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彰显学生的尊严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年前,我应邀到一所乡镇小学作《拉萨的天空》一课的教学观摩。课前10分钟,我走进该校的电教室,第一次与即将共同学习40分钟的学生见面。虽然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但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第一课时是与该班语文老师商量后请他代劳的。教室里50多位学生在挤满一堂的教师的注视下鸦雀无声,端坐肃然。看来,这个班学生很是文明守纪啊,相信今天会有一次良好的合作。
  为了活跃气氛,兼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照例我要走一遭课前谈话的程序。“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40分钟的快乐时光,你们高兴吗?”讲台下没有出现齐声地应和,可能是第一次的缘故,我暗自思量。“有点紧张啊,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下面依然如故。这可有点问题了,我模糊着闻到了一丝别样的气味。不着急,慢慢来。“还是紧张,那好,不做游戏了。待会儿上课希望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或提问,好吗?”沉寂。“你们会举手吗?”沉寂。“会举手的同学举手。”沉寂,无人举手。“敢举手的同学举手。”沉寂,还是无人举手。“不敢举手的举手。”沉寂,依然无人举手。
  从教以来,从校内到校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尚未遇到如此境况,坐在下面的教师大概也与我一样,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但我知道,如此情景必然会有原因,但肯定不是学生的问题。于是,我适时调整了预设的目标、学习过程、感悟方式和教学评价。课后的谈话,我了解到平时的课堂他们是不需要交流发言的,只要听,只要做,习惯了;况且前一天语文老师还警告过,上课的是市里的“名师”,为免丢“名师”的脸,课堂上没把握、不能保证回答正确不准举手回答,否则就要被痛骂。
  我知道,该班语文教师的做法有着美好而朴素的愿望,但课堂上学生的胆怯、畏缩、消极与被动却能够从一节课窥见一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质是缺少作为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个人的尊严情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传统的教育主张是“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但如果“严”的强调是以教师的“君临天下”的权威,牺牲了学生作为学习者基本人格的尊严,丧失的将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意义。对于致力于培养人的教师而言,课堂是“育人”的温室,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课堂是“育己”的暖房,因此,在课堂的教与学中培植学生的尊严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 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尊严,首要的是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人格平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做的就是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人格平等是要把学生真正视作“人”,承认作为人的地位,确保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些,教师都明白,但实际的教学,却往往背离此道。笔者执教的该班学生平时是不需要交流发言的,甚至是习惯了,连交流、讨论的意识都已流失,此种“一言堂”表现出的就是师生人格上的等级制。上课前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提醒”,更是将人格上的等级制推向了极致。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约定,课堂上教师是沉默者,任由学生“交锋”;或者对课堂的无效教学、不能保证学生喜爱的教学进行一定抑制,不知教師会作何他想。
  
  二、学生体验尊严,还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欣赏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必然会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缺点。教师要学会理解孩子,并进一步去欣赏孩子。理解是欣赏的前奏,欣赏是理解的深入。一位老师特别气愤一学生语文课上的随意插嘴,曾向我倾诉。经了解,此生的随意插嘴既有自我表达的欲望,更有希望吸引老师注意的意识。因为老师平时极少关注他,偶尔的关注也只是因为其纪律的涣散、规范的忽视。但因为该教师与其缺乏沟通和理解,更谈不上某种欣赏了,冲突也就顺理成章。理解与欣赏是人格塑造上的,是思维方式上的,是个性发展上的,更是情感沟通上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漠然是基于教师长久的理解与欣赏上的缺失造成的,要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方式、教学主张,更迫切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心灵。只有告诉学生“你很棒!”永远做学生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自信,欣赏学生的才华,他们才会自豪地回答“老师,我能行!”
  于永正老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师者典范了,请看他教学《翠鸟》一课的片段: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也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为了一个需要关注的学生,于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宽容、理解、鼓励、欣赏,无不是为了树立他学习的自信心,呵护他幼小成长的心灵。孩子的胆子由“怕”到“敢”,声音由“小”到“大”,姿势由“站”到“坐”,见证了他沐浴于理解与欣赏下的“茁壮”成长。接下去,于老师还请了三位同学来读,分别用了“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读得太好了!我都不敢读了”、“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这样不同却同等价值的语言来赞赏学生。也许他们远没有达到如此评价的位置,可这又有什么可追究的呢。
  
  三、学生体验尊严,更要拥有展现自我价值的时空
  高境界的尊严不是他人施舍的,是靠自己的表现争取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尊严的最高层级,自我价值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选择。学生参与不能是空话,如果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但学生还没有读完就说好了,现在开始交流讨论问题,或者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却漠然于有的活跃,有的静坐,参与的力度显然就成了问题,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展现。人人参与,才能人人发展。人人发展必须允许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如学习《船长》一课中“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是忠于职守、责任感强烈的表现;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的自我牺牲是盲目的,成为英雄并不排斥可贵的生命,主动地以身殉职也不能成为英雄的判断标准。两种观点的选择都是源于生活积累基础上对文本语言的独特感悟,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因为这不仅是学生个体阅读的行为,是个体思维的呈现,更是学生自我学习尊严的体验。诚如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所说,“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
  
   (葛跃东,溧阳外国语学校,213300)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观念,已
目的定位分析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依据家系图、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电生理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主题。STEM教育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四个主题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更
上海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一大重镇,在北京第一拨如火如荼的大拍之后,掀起了南方市场的第二拨大拍,南北两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因而在艺术品市场中也呈现出略有不同的特点。
期刊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青少年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为我国青少年打好基础的第一关,在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在小学教育当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环。如何利用好小学科学对其他学科的正面影响,则是小学授课老师们需要互相探讨的事情。  一、利用小学科学的趣味性带动学生的综合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对于學习来说有极大的影响力,而我们经常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内敛的特征,但在女性妆容时尚上,我们却可以看到,古代女性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大胆、开放,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产生了“额黄”、“斜红”
与高本大相识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光虽过去将近20年.但初次相见时的情形依然恍若眼前。那时,因《吴县报》复刊,我从一所中学调入报社工作。报到不久,我便去拜访曾为同行的县教
【正】 很多年前,第一次喝干红,不记得是什么牌子的了,只记得酒是国产的,喝到嘴里酸酸的,带点不新鲜的霉味,价格却是不便宜。自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自己是不适合喝干红的,或
在英语复习课中摸索更加实用、高效、有吸引力的游戏教学形式,优化学习策略与技能,从情、知、意、行方面拓展学生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探索学生能够接受并喜爱的英语复习课的具体形式,从而让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接受复习课,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从语言知识到语用能力的发展。  [正文]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对新课的期望值较大,学习的热情也很高,但一到复习巩固时,学生没有兴趣,目前英语
一、引言  传统艺术中饱含着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承载了人类文化与思想的发展过程。作为美术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美術学习中追寻历史根源,知其所以然。然而传承不是复古,教师要巧妙运用传统艺术元素激活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更好地体现美术课堂的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将从挖掘传统艺术元素激活课堂教学的意义,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