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贫困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会都会经历过一些贫困,其实贫困并不可怕,当你知道贫困会把你从困厄逆境的磨砺中使意志愈加弥坚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谢生活,感谢贫困在逆境中给你带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你承认与否,贫困一定是你生命中一种难得的财富。
  很小的时候,我时常听大人们给我讲“凿壁偷光”的故事,那时我一直好奇,这世间怎么还会有买不起煤油灯的人,怎么会穷到这个份上?当我懵懵懂懂地感知到贫困的存在时,其实我自己也正在经历着一场贫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普遍贫困的年代,许多和我同龄的孩子,冬天甚至没有鞋穿,赤着脚在雪地里行走,因为贫困,大人们也没有办法,看着走在雪地上的孩子,大人们心里的悲酸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贫困对任何一个人类社会而言,其含义是相对的,而其存在却是绝对的。
  记得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甚至交不起八角钱的书费。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几十元钱乃至几百元钱已算不了什么,但那时的每一个家庭都是穷得叮当响,长年累月拿不出分文钱。为了能够攒上几角钱,大人人也是费尽心机的。为了能给家庭分担一些忧愁,小孩子平时也知道捡一些破鞋底、麻绳头,酒瓶子等积攒起来,卖给走村串户的货郎。那时,全公社只有一家废品收购站,收购站建在供销社的一个破院子里,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品,还不及现在一个普通废品站大,在当时,那个收购站可是非同寻常,因为它是供销社开办的,供销社可是掌握着全公社的经济命脉,每家每户的生活与供销社密不可分。
  一次,大妈对我说,供销社收购站里听说收购鹅毛、鸭毛,你把咱家的鹅毛、鸭毛也攒起来卖钱吧!此后,小小年纪的我便开始留意收集鹅毛、鸭毛,一年下来,也攒了一大包。快过年的时候,我用报纸把那些鹅毛、鸭毛包起来,拿到供销社收购站卖钱。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排了整整一个上午的队,一个拄着拐杖的跛腿收购员,看我是个小孩子,就大声喊道,鸭毛一两,两分钱!我从开票员手里接过发票,在窗口领到了两分钱。我知道两分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的,在街上,也只够买一盒火柴,但我心里还是很开心。因为那毕竟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挣到的第一笔钱。
  为了能够攒到一些小钱,我就经常在村子里捡一些能够卖钱的废品。后来,我家杀了一头猪,杀猪匠是我的一个远房哥哥,他看我平时喜欢捡一些废品,就把那头猪的猪鬃送给了我。有一天,我把这些猪鬃拿到街上,在收购站一下子就卖了一元五角钱,我用卖猪鬃的钱在新华书店买了五本小人书,回来后,贪婪地读了起来,足足过把阅读小人书的瘾,并时不时地在小伴们面前炫耀,那时我感觉我就像是一个富翁。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我开始升入初中,小人书已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我的阅读视野已开始投向长篇小说、童话等文学作品。为了能够多买几本我喜欢的课外书籍,我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经常趁星期天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挖半夏,半夏是一种中药材,在当地我们叫它“药狗蛋”,收购站里回收价很高,我们一群半大孩子一早就出去,翻过汝河,在潮湿的河汊里寻找半夏,一天都是饿着肚子。后来,我又在路边采到一些车前子,鸡冠花籽等药材,在收购站卖了十几块钱,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大钱,我买了十几本我喜欢读的长篇小说和安徒生童话,读完后,我就和别人交换。当时市面上公开出版的图书很少,内容也比较单一,但我觉得只要有书读,心里就很高兴。那时,虽然物质生活艰苦点,但精神生活还是充实的。
  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讲,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还是心灵的贫困,如果心灵贫困,那就会自甘贫穷,不思进取,最后一无所成。我觉得,人无论经历怎样的贫困,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绝对不能丧失斗志。我们知道,三国名相诸葛亮出身布衣,少时家贫,在卧龙岗上一边躬耕,一边苦读经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茅庐里笑看天下风云,十年磨一剑,最终辅助刘备成就一代霸业。如果诸葛亮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山间野夫,不向命运抗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知道那个神机妙算,胸中自有百万雄兵的诸葛亮了。
  世界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只读过两年小学,十来岁便给人家当童工,经常饿着肚子干活,有时连一块黑面包也吃不到,冬天没有鞋穿,还时常受到伙计的欺负,童年备受磨难。在这种艰难困苦条件下,他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读书。为了读书,他常常废寝忘食,进入一种如醉如痴的状态,最后写出来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他的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高尔基也成为全苏作家协会主席,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报社记者到西部山区采访,看到一个放羊的孩子,就问他,你正是上学的年龄,为什么在家放羊?那孩子说,放羊为了卖钱,记者又问,卖钱干什么,孩子说,卖钱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干什么,孩子说,娶了媳妇生孩子,记者又问,生了孩子干什么,孩子说,放羊。看了这则消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贫困的山区,也许还有很多人生命的历程也就是从放羊到放羊,这是多么可怕的贫困,而这种贫困正是心灵的贫困,心灵的贫困才是最大的愚昧。
  面对贫困,我们每个人都要昂起头颅,坚定生活的信念,困难面前不低头,让贫困的经历点燃我们生命的灯盏,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佛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活在世上,应有一颗慈悲怜悯之心,崇尚真、善、美,远离假、丑、恶,此乃为人做事之正道。  湘西南有个偏远的小山村名叫白家坊哒溪头,村里有个叫李连芳的人,因人长得矮小,全村人都称其为“李矮子”。  李矮子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民国当时落后的农村长大,在绝大多数人远离学堂,不曾认得半个“斗”字的时代,李矮子的父母硬是省吃俭用,到处借钱供李矮子上学堂,学文化。李矮子人
期刊
一些风景,在自然中适时运生,尽管不属于个人,其可为心插上翅膀,承载本身之外的意义……  明知,她是潇洒奔向大地怀抱的,在凄冷里仍会暇思,听我召唤、属我所愿,飘然而至与心共舞……  寒冷冬季里,一直念她、盼望她早点出现,甚至她的身影曾在梦里填满。然而,久等她不临,让现实的势利更加浓重,任物质剥衣赤裸出情感的苍白,激情在零度以下冻结成呆板,把腾空而起的理想已挂了变成雾凇,冰冷的理性再经过霜打又回到贪婪
期刊
多年前,我曾经面对一扇陌生的窗户,倾聽过从那扇窗户中飘出的苍凉而凄婉的琴声。那是我聽过的感触最深的琴声!  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一天,我从办公基地到市里办事。我骑自行车沿人民路由北向南行进,行至陶乐春宾馆门口,突然从陶乐春一侧横蹿出一辆自行车,我急忙踩刹车。但为时已晚,我正好与一位骑车转弯的姑娘垂直相撞。姑娘连人带车都被我撞翻了,我也滚落在地。我自觉理亏,便主动陪人家去医院做检查。就在那姑娘
期刊
母亲今年88岁了,她一直住在我乡下四哥家。前两年她因中风右手基本丧失了功能,连说话也口齿不清,甚至有时糟糕得大小便都失禁。好在四哥四嫂精心照顾,靠一只手生活的母亲,在许多困难面前,都顽强地一一挺了过来。  去年底的一天,四哥急急打来电话说,母亲近况极差,怕是没多少日子了。我一听,心里涌起一阵酸楚。母亲把我抚养了几十年,我一直没有好好尽尽孝心,在她人生最后的岁月里,我说我一定要陪她走一程。四哥起先说
期刊
小时候,我们村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日逢集。三天一集,是我们这一伙半拉小子的热闹去处。不知道集市上那么多人都是从哪里来的,满街筒子黑压压的都是人啊。我们这些小不点身上没钱,并不买啥东西,就是在人缝里钻来钻去。有时候也提个篮子满大街拾些西瓜皮,拿回家喂猪。更多的时候是看热闹。  街东头有一处空地,常有那耍木偶戏的围个布幔筒子,随着里面锣鼓丝弦响起,布筒子上方就会出现一二尺高的戏妆木偶人,布幔里的人
期刊
我是喝粥长大的,对粥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就会想起为我们做粥的母亲。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这时我脑海里过电影般浮现出过去母亲做腊八粥的情景。  腊八这天,天还没有放亮,母亲就起床了。这时的我,正睡得迷迷糊糊,隐约看见母亲点着煤油灯,穿好衣服,拿着簸箕来到缸前,揭开盖子,把瓢子插进缸里,把谷子挖出来,放进簸箕里。  母亲挟着放有谷子的簸箕,拎着笤帚,带好门向外走去,接着我听到了一阵犬
期刊
我对菩萨一向恭而且敬。菩萨舍身成仁,扬善隐恶,普渡众生却不食人间烟火。唯独对《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颇有微词。我佛慈悲,为什么非要补足唐僧师徒八十一难?  细一想,人生经历又何只八十一难?  “人”还未形成便有难。孕妇稍有不慎便会流产。什么时候不高兴随时还可把“人”“做掉”。  人出生时“儿奔生来娘奔死,阴阳相隔一层纸。”“踩地生”、“坐地生”、“花地生”、“横地生”,难产是人第一道难关。  婴幼
期刊
和老刘交往是近两年的事。  那是我退休后在一次有关散文的座谈会上我们认识的。  “我叫刘恩溥。文刀刘,恩惠的恩,末代皇帝溥仪的溥。”会后吃饭时,他既简练又清晰,声音洪亮地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他身材高大,却有些瘦弱,眉宇间透着豪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后我们一起又开过几次会,通过几次电话,特别是我写的几篇散文,通过电子邮件發给他,他中肯地谈出意见,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的
期刊
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原来这儿是一个渡口,历史上有个姓黄的官在这儿渡过河,因此这里就叫黄渡。  我父亲是江苏太仓人,从小到镇上来打工。在一家米厂做学徒,后来在镇上成家立业。我们住的房子,是原来一个王家大地主的水桥间。据说王姓大地主解放时被镇压了,王家有一套全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庄院,做了中心小学的分部。水桥间也充公,政府就分配给我们家住,我一住就住了二、三十年。  小镇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黄渡小学
期刊
南国总有雨,一行雨燕衔了二月的春风,剪着枝头的鹅黄浅浅而来。这些古诗词里不住跳动着的精灵,有如清波里流动的情韵,就这样楚楚地生动你冬愁后的眸子,活跃你疲惫的神经,于是一种脱离蛰伏之累的快慰与欢娱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双溪,耐读不仅是因为他古老,感谢上苍造物弄人,两条小河自北泻来,流着淌着,嬉着舞着,像两位脱俗的少女,轻盈地越过小镇,小镇水环绿绕,充满了生机和灵气。  沿溪上溯,便到了慈利县境内。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