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惑
只能“声相闻,永不往”吗?
《家庭百事通》的编辑:
你好!
我今年50多岁了,自从退休后就一直在家操持家务。上星期我儿子结婚,我开开心心地拿着巧克力给楼上楼下一家一家送过去,想趁这机会结识一下邻里。毕竟,我搬过来一年多了,连脸儿都还没混熟呢。
可我一敲门,有的不是笑笑摆摆手说不要,就是还没等我说话,就一把将门关上,嘴里还嘟囔着什么连老大妈也上门推销东西……你听听这话儿。我腿脚不好,有关节炎,爬上爬下真不容易。我是捧着巧克力欢欢喜喜出门,到头来,还是捧着巧克力郁郁闷闷进家。
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想不明白。以前,我结婚的时候,整个大院里家家户户都像嫁女儿一般热闹。这家帮我妈包饺子,那家帮忙贴窗花,小孩子窜进窜出地讨喜糖吃……多喜庆,而且那时的糖远没有现在的高级!你说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
我丈夫上次因为忙着发手机短信,不经意地在对门的门口处停留了一下,正碰上那家女主人回家。她上上下下斜着眼像防贼似的把我丈夫瞅了个遍,然后狠狠地关门进了屋,弄得我丈夫尴尬得要命。我真不明白,现在这楼是越住越高,网络越来越发达,可人和人之间咋就越离越远呢?
其实,“邻居”这个词,在像我一样年纪的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邻居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亲人相比。以前都不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吗?
我写信来就是想请教,能有啥好点子让邻里关系变得热乎起来,别天天冷冰冰搞得像冰窖似的。掏心窝子说,我再也不想过这种“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生活了……
沈阳 慧芳
倾诉
群友相邻如春水
口述/(上海)蔓雪 记录/赵萍
自从生了添添,我可是一天也没有省心过。添添快满半岁的一天夜里,我正在厨房里忙碌,突然他大哭起来。我跑到小床边一看,孩子小脸红红的,有点儿流鼻涕,哼哼叽叽地一直哭。一摸他身上,滚烫;一试表,体温39℃!由于老公出差去了,我只好赶紧抱着添添去了医院。医生看了看,说没事儿,开了感冒退烧药,让我带着孩子回家了。
第二天,我请假在家照顾添添,可孩子的烧就是不退。我急得团团转,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孩子或许是哭累了,歪着头睡着了,我顿觉十分心酸。这不,孩子他爸远在青海出差,在这城市我们举目无亲,想现找个人商量都没有。
我灵机一动,连忙打开电脑,搜索着相关症状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加入了一个“BABY生病怎么办”的病友群。我迫不及待地一连串打上添添的症状,不一会儿,那些孩子爸孩子妈就热心地和我交流起来,一行行的文字在屏幕上显现出来:“是不是孩子着凉了?”“我带着孩子去医院了,配的药也吃了,但没有任何效果。”“配的药也不一定是灵丹妙药,哪能立竿见影呢?你再等等,说不定待会儿就退热了。”“可能是幼儿急疹,你让孩子多喝点水,也是退热的一个好办法。”你一言我一语,热心的网友纷纷在出谋划策,我认真地记下大家的种种建议办法。
突然,孩子“哇”的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孩子又哭了,我得去看看。”“若还是不见好,就再带去医院看看吧。”“是啊是啊,快再带去瞅瞅,孩子的病可耽误不得。”我匆匆关了机,冲到添添面前,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只见添添出了满身的红疹,情况似乎比发热更严重。我手足无措,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呀?是麻疹?水痘?还是猩红热?
我匆匆抱上孩子,准备往医院赶,刚要锁门时,碰到了从楼下上来一位婆婆。我略微侧身时,孩子又放声哭起来。此时又累又急的我也是身心俱疲。婆婆关心地询问:“这孩子怎么了?”“咳,就是发烧不退。瞧,现在又是满身的疹子。我……”“我看看,先别着急。”婆婆抱过添添仔细地瞅了瞅,又轻轻地摁了摁红疹,对我说:“孩子是不是食欲较差?出现过恶心、呕吐、流涕的症状?”“是啊,那这是……”“这十之八九是幼儿急疹,别担心,给孩子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让孩子多休息,没啥大碍。要不你再带孩子去医院瞧瞧。”“您咋这么肯定呢?”“我退休前是医院的小儿科大夫……”
我再次带着添添来到医院。医生说宝宝得了幼儿急疹,不用着急,过两天就会全好。回家的路上,我抱着添添,孩子安静地睡着了,我的心也变得暖暖的,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谢谢那些群友和楼上的老婆婆。
画外音: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QQ群”成为一个重要的交友平台和信息传播载体。虽然“QQ群”是一种虚拟的群体,不必如在现实社会中那样受各种约束,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便地表达思想,QQ群具有低成本、快捷的优势。但是,一些年轻人沉迷网络,深陷其中,导致不少问题出现。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认为“QQ群”只是媒介,最终的认识和了解还必须要回归到现实中来。
热闹的“邻居节”
口述/(浙江)马仁舍记录/肖永
2007年9月22日,刚好是星期六,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岳父家玩。恰逢他们小区第一次举行“邻居节”。
社区负责人张大妈先将大家召集在一块,她说:“我们小区在这次‘邻居节’里正式启用‘居民互助公约’。我们每个楼道口都要挂一块‘居民互助公约’的宣传板。自愿扶贫帮困、敬老爱幼的家庭就在展示板上写下名字。”我的岳父和大家一样,争先恐后地在宣传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我仔细一看,“居民互助公约”左上角的图案是一个屋檐儿下两个人手牵手,寓意应该是邻里互助吧。
上午九点,“邻居节”的“互换集市”开张了!很多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们做起了互换“买卖”。你拿一个文具盒,我送一盒录音带,换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大人们则带来了许多穿不上的衣服、不看的书,都摆到了交换的货摊上。大家各取所需,各换所爱。一个年轻人用一台录音机换走了一个小朋友的双层文具盒,一个小姑娘用玩具小汽车换了两本故事书。
到了中午,“百家宴”热闹异常。很多居民带着自己的拿手菜与邻居们聚餐。“来,咱们干一杯!”“快,尝尝这个大螃蟹!”有一桌莱特别令人感到新鲜,每道菜都插着小红旗,上面写着菜名。有的叫“苦尽甘来”,有的叫“红红火火”,还有的叫“相邻而居”。原来,这些是大家精心烧好的菜,菜名表达的是大家一路走过来的故事。张大妈说希望社区里的居民永远和和美美地一起生活,大家不用客气,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坐一起叙叙旧,就图个开心。
下午三点,不同单元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轰”的一声,一串人像下饺子一样倒在了地上。原来,第二单元的住户用力过猛,将对方拉过了分界线的同时自己也摔倒在地上。第三单元的居民虽然失败了,但还是不服输地要求再来一场。在第二场比赛中,第三单元的居民“同仇敌忾”,不费吹灰之力就一举成功,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余地。第三单元的李姨说:“我们社区从来没有这么同心协力过,这次比赛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只要我们的力量
只能“声相闻,永不往”吗?
《家庭百事通》的编辑:
你好!
我今年50多岁了,自从退休后就一直在家操持家务。上星期我儿子结婚,我开开心心地拿着巧克力给楼上楼下一家一家送过去,想趁这机会结识一下邻里。毕竟,我搬过来一年多了,连脸儿都还没混熟呢。
可我一敲门,有的不是笑笑摆摆手说不要,就是还没等我说话,就一把将门关上,嘴里还嘟囔着什么连老大妈也上门推销东西……你听听这话儿。我腿脚不好,有关节炎,爬上爬下真不容易。我是捧着巧克力欢欢喜喜出门,到头来,还是捧着巧克力郁郁闷闷进家。
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想不明白。以前,我结婚的时候,整个大院里家家户户都像嫁女儿一般热闹。这家帮我妈包饺子,那家帮忙贴窗花,小孩子窜进窜出地讨喜糖吃……多喜庆,而且那时的糖远没有现在的高级!你说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
我丈夫上次因为忙着发手机短信,不经意地在对门的门口处停留了一下,正碰上那家女主人回家。她上上下下斜着眼像防贼似的把我丈夫瞅了个遍,然后狠狠地关门进了屋,弄得我丈夫尴尬得要命。我真不明白,现在这楼是越住越高,网络越来越发达,可人和人之间咋就越离越远呢?
其实,“邻居”这个词,在像我一样年纪的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邻居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跟亲人相比。以前都不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吗?
我写信来就是想请教,能有啥好点子让邻里关系变得热乎起来,别天天冷冰冰搞得像冰窖似的。掏心窝子说,我再也不想过这种“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生活了……
沈阳 慧芳
倾诉
群友相邻如春水
口述/(上海)蔓雪 记录/赵萍
自从生了添添,我可是一天也没有省心过。添添快满半岁的一天夜里,我正在厨房里忙碌,突然他大哭起来。我跑到小床边一看,孩子小脸红红的,有点儿流鼻涕,哼哼叽叽地一直哭。一摸他身上,滚烫;一试表,体温39℃!由于老公出差去了,我只好赶紧抱着添添去了医院。医生看了看,说没事儿,开了感冒退烧药,让我带着孩子回家了。
第二天,我请假在家照顾添添,可孩子的烧就是不退。我急得团团转,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孩子或许是哭累了,歪着头睡着了,我顿觉十分心酸。这不,孩子他爸远在青海出差,在这城市我们举目无亲,想现找个人商量都没有。
我灵机一动,连忙打开电脑,搜索着相关症状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加入了一个“BABY生病怎么办”的病友群。我迫不及待地一连串打上添添的症状,不一会儿,那些孩子爸孩子妈就热心地和我交流起来,一行行的文字在屏幕上显现出来:“是不是孩子着凉了?”“我带着孩子去医院了,配的药也吃了,但没有任何效果。”“配的药也不一定是灵丹妙药,哪能立竿见影呢?你再等等,说不定待会儿就退热了。”“可能是幼儿急疹,你让孩子多喝点水,也是退热的一个好办法。”你一言我一语,热心的网友纷纷在出谋划策,我认真地记下大家的种种建议办法。
突然,孩子“哇”的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孩子又哭了,我得去看看。”“若还是不见好,就再带去医院看看吧。”“是啊是啊,快再带去瞅瞅,孩子的病可耽误不得。”我匆匆关了机,冲到添添面前,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只见添添出了满身的红疹,情况似乎比发热更严重。我手足无措,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呀?是麻疹?水痘?还是猩红热?
我匆匆抱上孩子,准备往医院赶,刚要锁门时,碰到了从楼下上来一位婆婆。我略微侧身时,孩子又放声哭起来。此时又累又急的我也是身心俱疲。婆婆关心地询问:“这孩子怎么了?”“咳,就是发烧不退。瞧,现在又是满身的疹子。我……”“我看看,先别着急。”婆婆抱过添添仔细地瞅了瞅,又轻轻地摁了摁红疹,对我说:“孩子是不是食欲较差?出现过恶心、呕吐、流涕的症状?”“是啊,那这是……”“这十之八九是幼儿急疹,别担心,给孩子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让孩子多休息,没啥大碍。要不你再带孩子去医院瞧瞧。”“您咋这么肯定呢?”“我退休前是医院的小儿科大夫……”
我再次带着添添来到医院。医生说宝宝得了幼儿急疹,不用着急,过两天就会全好。回家的路上,我抱着添添,孩子安静地睡着了,我的心也变得暖暖的,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谢谢那些群友和楼上的老婆婆。
画外音: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QQ群”成为一个重要的交友平台和信息传播载体。虽然“QQ群”是一种虚拟的群体,不必如在现实社会中那样受各种约束,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便地表达思想,QQ群具有低成本、快捷的优势。但是,一些年轻人沉迷网络,深陷其中,导致不少问题出现。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认为“QQ群”只是媒介,最终的认识和了解还必须要回归到现实中来。
热闹的“邻居节”
口述/(浙江)马仁舍记录/肖永
2007年9月22日,刚好是星期六,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岳父家玩。恰逢他们小区第一次举行“邻居节”。
社区负责人张大妈先将大家召集在一块,她说:“我们小区在这次‘邻居节’里正式启用‘居民互助公约’。我们每个楼道口都要挂一块‘居民互助公约’的宣传板。自愿扶贫帮困、敬老爱幼的家庭就在展示板上写下名字。”我的岳父和大家一样,争先恐后地在宣传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我仔细一看,“居民互助公约”左上角的图案是一个屋檐儿下两个人手牵手,寓意应该是邻里互助吧。
上午九点,“邻居节”的“互换集市”开张了!很多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们做起了互换“买卖”。你拿一个文具盒,我送一盒录音带,换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大人们则带来了许多穿不上的衣服、不看的书,都摆到了交换的货摊上。大家各取所需,各换所爱。一个年轻人用一台录音机换走了一个小朋友的双层文具盒,一个小姑娘用玩具小汽车换了两本故事书。
到了中午,“百家宴”热闹异常。很多居民带着自己的拿手菜与邻居们聚餐。“来,咱们干一杯!”“快,尝尝这个大螃蟹!”有一桌莱特别令人感到新鲜,每道菜都插着小红旗,上面写着菜名。有的叫“苦尽甘来”,有的叫“红红火火”,还有的叫“相邻而居”。原来,这些是大家精心烧好的菜,菜名表达的是大家一路走过来的故事。张大妈说希望社区里的居民永远和和美美地一起生活,大家不用客气,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坐一起叙叙旧,就图个开心。
下午三点,不同单元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轰”的一声,一串人像下饺子一样倒在了地上。原来,第二单元的住户用力过猛,将对方拉过了分界线的同时自己也摔倒在地上。第三单元的居民虽然失败了,但还是不服输地要求再来一场。在第二场比赛中,第三单元的居民“同仇敌忾”,不费吹灰之力就一举成功,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余地。第三单元的李姨说:“我们社区从来没有这么同心协力过,这次比赛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只要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