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低、夜间行车条件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有裂缝、拱起、断板、沉陷、错台、搓开露骨等病害的发生,而混凝土断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路桥工程技术人员。下面仅就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1.引起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
1.1施工原材料引起的开裂
1.1.1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水泥品质不符合要求,安定性差,水泥熟料的锻烧不充分会产生较多的游离氧化钙,因它的水化过程很慢,导致水泥在凝结硬化后继续水化而产生体积膨胀,体积变化不均匀,使路面出现龟裂、断板,还有氧化镁及石膏与氧化钙类似。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则混凝土收缩越大,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例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结果收缩应力明显加大。
1.1.2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1.1.3不同品种水泥混用,水泥中矿物质相互作用,使体积收缩不一致,而导致出现裂缝。
1.1.4当水泥含碱量较高(例如超过0.6%),同时又使用含有碱活性的骨料,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
1.1.5骨料质量差,骨料级配不合理,混合料摊铺后,在振捣过程中,粗骨料下沉,水分被挤出,骨料之间存在空隙,使混凝土沉淀不均匀,表面形成泌水现象而开裂。
1.1.6混合料中砂、碎石含泥量大,高速公路、停车厂规定混凝土中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 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如果含泥量或泥块含量超过标准,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在硬化过程中,随水分蒸发,板面容易出现龟裂。
2.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开裂
2.1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2.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是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2.3混凝土施工时没有连续摊铺,致使同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不一致、变形不均匀也会使混凝土产生断裂。
2.4施工时为方便收面向混凝土表面洒水,造成了混凝土表面覆盖了过多游离水,增大了水灰比表面宜起皮,往往通车不久便会出现裂缝。
2.5养生不及时,混凝土表面蒸发过快,内外温度不一致,也会使混凝土板断裂。
2.6切缝不及时,忽早忽晚,不能人为减小混凝土内压力, 使混凝土的收缩压力大于本身抗拉强度,在混凝土强度弱的地方出现不规则断裂。
2.7由于混凝上路面分幅施工, 在进行第二幅施工时,由于第一幅与第二幅的收缩不同,在传力杆的作用下,容易在第一幅切缝附近发生裂缝。
2.8过早开放交通,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就有车辆通行, 当车辆荷载大于极限抗压强度时,混凝土板就会断裂。
2.9基层强度不均匀,容易在强度好与强度差接触的地方产生断裂。
2.10在旧路基建设过程中,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特别是新旧路基接触处不易压实等原因,易发生混凝土路面的纵向开裂。
2.11施工质量差,经过冻融循环,引起路面开裂。
3.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3.1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
3.2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3.3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正的(即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也可以是负的(即膨胀,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3.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的预防措施
4.1严把材料关
4.1.1水泥品种
在路面可使用的四种水泥中,优选顺序依次为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必须是合格品。
4.1.2水泥烧成和型号
在旋窑水泥与立窑水泥之间,优选旋窑水泥;普通型水泥与R型水泥,正常施工优先使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施工或要求快通的工程,优先使用R型水泥。
4.1.3集料经检验能满足二级集料标准
施工中严把材料关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材料是混凝土路面的主体,如石料的压碎值、硬度达不到要求,这样的材料组成的混凝土路面面板弯拉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很容易在施工期间产生不规则断裂,水泥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从而形成了水泥混凝土面板不规则断板,所以说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是防止断板一个重要措施。
4.2适宜配合比设计
4.2.1按可靠度理论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弯拉强度保证率系数、安全等级、变异系数取值。
4.2.2拌合物始终适宜路面不同工艺铺筑时的工作性要求。
4.2.3保证路面耐久性:包括含气量、抗冻等级、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用水量。
5.加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5.1在前期路基施工中,选用良好的路基填筑材料,并做好路面排水,遇到翻浆、压实度不够的部位必须进行处理并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压实度。
5.2基层质量控制好,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必须保证,在混凝上施工前,基层必须洒水湿润。
5.3按水泥砼路面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正确掌握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按规定数量投料,各种材料的投入量不能忽大忽小,如水泥掺量小、砂多、水灰比大、外加剂参量不均匀,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路面强度,浇注的板体容易开裂。
5.4严格把握锯缝时间,在夏季一般当混凝土凝结后8小时以内,便可锯缝,踞缝不宜过晚,防止应力裂缝。
5.5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保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避免间断作业,摊料、振捣、压缝、抹光等各道工序紧凑,使混凝土体积收缩一致,预防断裂。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如停电、停水、机械事故、气候等因素影响,要留好施工缝,防止人为断板和裂缝。
5.6加强养生和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完成后,必须及时洒水养生,确保湿润、防止因缺水养生而产生干缩裂缝或断板,同时还要及时地将胀缝进行封堵,保证排水畅通,路基稳定。
另外避开高温作业、大风天施工,施工若根据早、午、晚调整用水量,也会减少干缩裂缝。
6.结语
一个工程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由上述可知,设计疏漏、施工低劣、监理不力,均可能使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问题,还有许多原因,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1.引起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
1.1施工原材料引起的开裂
1.1.1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水泥品质不符合要求,安定性差,水泥熟料的锻烧不充分会产生较多的游离氧化钙,因它的水化过程很慢,导致水泥在凝结硬化后继续水化而产生体积膨胀,体积变化不均匀,使路面出现龟裂、断板,还有氧化镁及石膏与氧化钙类似。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则混凝土收缩越大,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例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结果收缩应力明显加大。
1.1.2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1.1.3不同品种水泥混用,水泥中矿物质相互作用,使体积收缩不一致,而导致出现裂缝。
1.1.4当水泥含碱量较高(例如超过0.6%),同时又使用含有碱活性的骨料,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
1.1.5骨料质量差,骨料级配不合理,混合料摊铺后,在振捣过程中,粗骨料下沉,水分被挤出,骨料之间存在空隙,使混凝土沉淀不均匀,表面形成泌水现象而开裂。
1.1.6混合料中砂、碎石含泥量大,高速公路、停车厂规定混凝土中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 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如果含泥量或泥块含量超过标准,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在硬化过程中,随水分蒸发,板面容易出现龟裂。
2.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开裂
2.1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2.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是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2.3混凝土施工时没有连续摊铺,致使同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不一致、变形不均匀也会使混凝土产生断裂。
2.4施工时为方便收面向混凝土表面洒水,造成了混凝土表面覆盖了过多游离水,增大了水灰比表面宜起皮,往往通车不久便会出现裂缝。
2.5养生不及时,混凝土表面蒸发过快,内外温度不一致,也会使混凝土板断裂。
2.6切缝不及时,忽早忽晚,不能人为减小混凝土内压力, 使混凝土的收缩压力大于本身抗拉强度,在混凝土强度弱的地方出现不规则断裂。
2.7由于混凝上路面分幅施工, 在进行第二幅施工时,由于第一幅与第二幅的收缩不同,在传力杆的作用下,容易在第一幅切缝附近发生裂缝。
2.8过早开放交通,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就有车辆通行, 当车辆荷载大于极限抗压强度时,混凝土板就会断裂。
2.9基层强度不均匀,容易在强度好与强度差接触的地方产生断裂。
2.10在旧路基建设过程中,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特别是新旧路基接触处不易压实等原因,易发生混凝土路面的纵向开裂。
2.11施工质量差,经过冻融循环,引起路面开裂。
3.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3.1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
3.2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3.3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正的(即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也可以是负的(即膨胀,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3.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的预防措施
4.1严把材料关
4.1.1水泥品种
在路面可使用的四种水泥中,优选顺序依次为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必须是合格品。
4.1.2水泥烧成和型号
在旋窑水泥与立窑水泥之间,优选旋窑水泥;普通型水泥与R型水泥,正常施工优先使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施工或要求快通的工程,优先使用R型水泥。
4.1.3集料经检验能满足二级集料标准
施工中严把材料关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材料是混凝土路面的主体,如石料的压碎值、硬度达不到要求,这样的材料组成的混凝土路面面板弯拉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很容易在施工期间产生不规则断裂,水泥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从而形成了水泥混凝土面板不规则断板,所以说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是防止断板一个重要措施。
4.2适宜配合比设计
4.2.1按可靠度理论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弯拉强度保证率系数、安全等级、变异系数取值。
4.2.2拌合物始终适宜路面不同工艺铺筑时的工作性要求。
4.2.3保证路面耐久性:包括含气量、抗冻等级、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用水量。
5.加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5.1在前期路基施工中,选用良好的路基填筑材料,并做好路面排水,遇到翻浆、压实度不够的部位必须进行处理并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压实度。
5.2基层质量控制好,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必须保证,在混凝上施工前,基层必须洒水湿润。
5.3按水泥砼路面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正确掌握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按规定数量投料,各种材料的投入量不能忽大忽小,如水泥掺量小、砂多、水灰比大、外加剂参量不均匀,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路面强度,浇注的板体容易开裂。
5.4严格把握锯缝时间,在夏季一般当混凝土凝结后8小时以内,便可锯缝,踞缝不宜过晚,防止应力裂缝。
5.5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保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避免间断作业,摊料、振捣、压缝、抹光等各道工序紧凑,使混凝土体积收缩一致,预防断裂。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如停电、停水、机械事故、气候等因素影响,要留好施工缝,防止人为断板和裂缝。
5.6加强养生和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完成后,必须及时洒水养生,确保湿润、防止因缺水养生而产生干缩裂缝或断板,同时还要及时地将胀缝进行封堵,保证排水畅通,路基稳定。
另外避开高温作业、大风天施工,施工若根据早、午、晚调整用水量,也会减少干缩裂缝。
6.结语
一个工程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由上述可知,设计疏漏、施工低劣、监理不力,均可能使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问题,还有许多原因,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