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12册课文,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是很有限的。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这仿佛已经成了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通病”。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早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提出解决方案。本人通过研读专家们的学著以及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点思想积累,谈谈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点感悟:
  
  一.努力提高课内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两翼才能飞”。是的,要想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感悟和收获,首先必须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而且要下足功夫。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条件,是绝对不能避之不谈的。有专家指出,小学语文的首要和主要任务说白了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的确,“听、说、读、写”的训练是教好小学语文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我们语文课本上所选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们的评审,代表着我们民族语言精髓的精品。徜徉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与美丽,那里有“静、清、绿,奇、秀、险”的桂林山水,有雄伟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大漠孤烟直”的塞北风情,也有“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早春;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那里有诉说屈辱的圆明园,有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有叙述抗战胜利后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的“难忘的一课”……朗读、背诵这些经典篇目,对于提升语感和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去读、去品悟,教师也要做好范读工作,当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二.以读促读——架起课内外的桥梁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此,课堂的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学课本,必须让课外阅读进入课堂,使学生眼界更开阔,内涵储备更丰富,也使学生开始从漫无目的的泛读,凭兴趣读,发展为更有意义的读。1.师生共同阅读,以师读带生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的同伴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阅读也不例外。在充满差异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如果能自看一本书,没有他人与之交流,情感体验得不到共鸣,久而久之,阅读的兴趣就会消减。而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语文教师。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读书的行为是学生读书的重要前提和坐标。因此,我认为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身先士卒”。在教育教学之余,我经常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内容既涉及教育教学,又有一些实用文摘,还有一些儿童文学,在我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孩子们十分盼望上每周的阅览课,因为届时他们可以和我一道去图书室借阅自己喜欢的报刊书籍,从《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到《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国家地理》,内容丰富、跨度广泛,有力地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每当看到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品读自己的课外书时,我都感到十分欣慰。2.拓展延伸,以内读促外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学习与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亦如此。阅读得以扩展,内涵才得以丰富,能力才得以提高。故此我们要有意识、有系统地把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面,让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某文体的课文,引导学生选读同类体裁的读物,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
  
  三.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确,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这一潜在的课堂,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形式,有利推动学生们读书、写字、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最后,我引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来总结观点,那就是——“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宜丰新昌一小)
其他文献
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编排的角色表演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式,主要体现在:    一.有效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都是以教师讲,学生读为主,更有甚者是对课文进行一句句,一段段地分析,学生的兴趣就这样被一种长期的,固定的模式慢慢地消磨掉了,学习语文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认为: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
期刊
摘要 企业环境行为是是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等方面的压力,而采取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变革、内部具体生产的调整等措施和手段,是环境政策效果的具体体现。政府、公众和市场压力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工业绿色化的初级阶段以政府压力为主,随着公众和企业更多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来自市场及社区的压力逐渐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主导驱动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环境问题突出,必须积极开展对企业环境行为的
期刊
2009年我送走一批高三毕业生返回高一年级。正好赶上我省进行新课改,有幸带上了接受新课程、新理念的新生。刚上第一节课,我就感觉到这一群90后,无论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面貌,新现象,让人应接不暇。  苏教版《语文》必修中有一个传统篇目《师说》,在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就让我吃惊不小。  这篇课文旨在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当分析这一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一个叫吴文的男同学举手
期刊
【摘 要】写作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写好作文,又是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在作文教学的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指导作文教学:(一)拟作文标题;(二)撰写一段精彩的开头,令人一见钟情;(三)锤炼一个精当的结尾,画龙点睛;(四)灵活过度;(五)点题;(六)训练学生自改。  【关键词】标题 开头 结尾 过渡 点题自改  提起作文,学生怕,老师愁,原因是没啥写,写不好,结果是
期刊
现代教学要求的不只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而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能力,更多的要求学生以直接经验的方式掌握知识,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可使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更灵活,形成积极的个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亲自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设问题情景,体验生活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学习体验的情景,协助和指导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水资源的宝贵。  2.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知道水是来之不易的。  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初步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从自己做起,爱惜每滴水,节约每滴水。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水来之不易。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节约用水》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中第五课的一
期刊
【背景与导读】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要求学生:(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四动”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动耳”、动脑”、“动手、“动口”能使学生学到真知识,并融会贯通,形成能力。    一.动耳——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接收器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巧妙地打开学生知识的接收器,培养他们听课的能力,教会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现在的孩子很有个性,特别好表现自己,都想当导演,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
期刊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起点。学生一但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重视实验才能取的物理教学的成功。通
期刊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以前依据现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构思和策划,一般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好的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一.在认真研究教材、合理开发教材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