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有否成效不能以數目衡量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10月30日公佈的防災減災十年規劃則預計“天眼”數量短期至2023年增至2,600個,中期至2028年增至4,200個。安裝“天眼”的數目是否越多越好?如何平衡警方安裝的天眼的覆蓋範圍的合理度?針對一些罪案社區化的現象,未來應否擴大至社區?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徐建華博士: “天眼”的數目肯定不是越多越好。至於到底應該裝多少,很難計算。因為學界對天眼的認知是存在著相當的爭議的。
   在監控文化氾濫的地方,不僅僅是政府在推廣“天眼”,一些組織甚至個人也會去安裝“天眼”。有些單位會在員工工作的地方安裝大量的天眼來監控員工的一舉一動。一些民眾也會在家裡安裝天眼來監控保姆或小孩。但是中國大陸已經出現過多起的私人安裝的監控系統被駭客破解,被監控者的私人生活場景在其不知情的狀態下在網上直播。
   趙崇明大律師: 本澳公共場所“天眼”的數目是否越多越好,答案原則上應該是否定的。我認為,“天眼”安裝數量的多與少,不能夠一概而論,也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就早前政府所公佈,2028年預計安裝4200支鏡頭在本澳各區,相信警方已有一套評定天眼安裝的必要性或成效的準則。不過,若政府希望令市民普遍認同和接受,有必要公佈配置準則,在符合合法性的前提下,做到數量合理,位置適當。希望政府可以釋放更多這方面的資訊。
   當社區治安惡化,警方認為有必要增加天眼系統覆蓋範圍以改善治安環境時,警方首要做的應是先加强“天眼”有利改善治安方面的宣傳,讓市民知道,增加“天眼”的目的,主要是打擊罪案而非監控城市和社區生活。在追求安全城市和良好治安生活環境方面的公共利益時,市民作為社區的一份子,個人方面的利益多少也要作出讓步,不能以單純個人隱私是受到法律保護為由而反對天眼的安裝。說到底,重點還是在於平衡拿捏、以法制權和依法辦事。
   蘇嘉豪立法議員:“天眼”是否越多越好的問題,我認為,天眼系統能否發揮到應有的成效,不應是以“天眼”數量的多少來衡量的,而是應結合本地治安情況來配置相對應的監控力度,若抱持防患於未然的保安政策,過度增加“天眼”監控力度的後果,一方面會耗用公帑不菲,另一方面還會令外界產生“澳門是不安全的地方”的錯覺。
   而對於社區治安維護而言,應有別於針對賭場以巡查打擊為主的保安政策,繼續以宣傳、預防、教育為主,否則冒然安裝大量“天眼”監控社區、住宅區,廣大居民的個人生活私隱得不到保障,必將激起民意反彈,得不償失。
   早前政府公佈,預測“天眼”數目至2028年將增加至4200支,這個數字令人很驚訝,甚至懷疑是否警方的目標是在每一條街、每一家門口安裝天眼才覺得社會安全呢?為了釋除社會疑慮,政府有必要公開解釋究竟有何依據。
   交通諮詢委員會黃萬濱委員: “天眼”系統安裝數目的多與少,視乎區份和地點,有的社區治安環境相對複雜,如皇朝區,因為周邊賭場聚集,外地遊客多,他們多數不了解本地的法律制度,冒然犯案,造成治安環璄惡劣,警方在此安裝“天眼”,市民不會有反對意見,反而希望警方安裝多些“天眼”,甚至支持增加多些巡警維護治安。而至於本地居民居住的社區,相對來講,治安良好,市民對“天眼”系統會比較敏感。
   社會關注到未來的“天眼”數目大增的趨勢,我認為,不妨思考下,現時多個部門包括警方、交通事務局、危機處理應急中心,各有一套監察系統,是否可借鑑內地一支天眼統一監控的模式,統一由一個部門管理和傳遞信息,減少多鏡頭多部門的情況,更加高效地保障社會安全和市民的私隱問題,而且避免資源重復,浪費資源。
其他文献
澳門輕軌第一期早在二零零七年七月正式宣佈拍板興建,最初由關閘、媽閣、路氹城終點站設在氹仔北安,全長廿一公里、廿一個車站,預計投資四十二億,並將在二零一一年底全線運作,但經歷路線、工程及顧問管理等各種爭議,項目蹉跎十二年,變成僅有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日正式營運的氹仔線,全長僅九點三公里及九個車站,連車廠耗資一百一十億元,但無論如何,輕軌通車始終是澳門公共交通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未買第三保違反《輕軌法
期刊
“天眼”的負面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在不斷加强的天眼系統監控之下,公眾隱私度低,會否引發公眾對政府和警方不满情緒?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徐建華博士: “天眼”的負作用主要體現在政府對於市民的監控的能力極大提高。“天眼”系統廣泛覆蓋以後,我們每個人的行動軌跡都會被記錄下來。在現代電子化的監控系統無處不在的情況下,現代人越來越變成透明人。個人活動的資訊,既可能會被政府用來控制那些他們想控制的對象
期刊
2020年拉開了序幕,2019成為過去的歲月。值此新年之際,澳門月刊、澳門月刊社會民意調查中心聯合開展的澳門“年度漢字”評選活動作為辭舊迎新的必備佳餚呈上。通過遴選年度漢字,一起梳理極澳門2019年社會熱點、重大事件,感知澳門社情民聲互相影響和塑造的進程,領悟歷史變革、時代發展。按照慣例,年度漢字評選分三個環節進行,在11月我們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讀者薦字,12月完成第二階段的專家評字,即將在1月進行
期刊
就“天眼”的正面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是否認同警方所預期的有助打擊罪案及維護治安?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徐建華博士:至於天眼能否打擊罪案及維護治安的問題,在學術界是一直沒有定論。天眼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某些特定類型的街頭犯罪。但天眼能否降低總體的犯罪率,犯罪學界是沒有定論的。天眼作用在於能夠幫忙警方去處理那些警方認為重要的案件,但對於整體社會破案率是否提升,犯罪學界也是存疑的。趙崇明大律師:“天眼
期刊
現實社會,人人都有隱私權,您認為個人隱私保護是否重要?政府針對此的法律條例是否足够?以及對市民保護自己的隱私有何建議?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徐建華博士: 個人的隱私權當然相當重要。現在“天眼”越來越智慧化,尤其是人臉識別系統的推廣,會進一步讓現代人的隱私受到進一步的侵蝕。人臉識別,可能會像一些媒體報導的那樣,説明查獲少數犯罪分子。但是同時,也極大地考驗了政府對於異見人士的管控能力。正是出於
期刊
本澳自2012年通過《公共地方錄像監視法律制度》後,陸續在公共地方建設“天眼”系統,早前政府公佈今年初將完成1620支“天眼”系統鏡頭,並計劃測試人臉辨識等智能識別應用,坊間密切關注警方有意加大“天眼”監控的動向,個人隱私何去何從亦成為市民不得不關注的切身議題。對此,警方由始至終宣稱: “天眼”合法,市民的個人隱私得到法律保障。究竟,“天眼”監控之下,市民的個人隱私真的得到保障? 市民的質疑和擔憂
期刊
早前政府公佈於今年初合共完成1620支“天眼”系統鏡頭覆蓋在全澳不同地點,並將測試人臉辨識等智能識別應用,引起坊間關注。“天眼”的正面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是否認同警方所預期的有助打擊罪案及維護治安?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徐建華博士: “天眼”的發展及普及,是個全球的趨勢。這背後既有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可能性,也有資本的力量在推動,更有以警察為主體的政府部門在大力提倡。“天眼”的覆蓋程度取決於政
期刊
從昔日的小漁村逐漸成長為國際大都市,澳門回歸走過的20年,是澳門開埠四百年來最輝煌的時期,如同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綻放著令世界矚目的耀眼光芒。展望未來,戰鼓擂響,風帆正滿,美好的畫卷正徐徐拉開。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使命開啟新征程。“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水準;堅持開拓創新,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包容共濟,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期刊
“象外之景——內地青年視覺藝術聯展”正在展出中,包括空間繪畫裝置、互動影像裝置、立體打印、攝影、錄像、雕塑等合共26件/套展品。策展人孫鳳邀請了內地當代青年藝術家歐陽蘇龍、袁松、梁曼琪、胡為一和應歆珣參展,他們巧妙地結合多種媒材,作品風格新穎獨特,表達對社會百態、日常生活的獨到見解,並將題材延伸至探討個人內在感官及哲學,展現中國當代藝術美學特色。透過作品引領參觀者對自身及外界的探索與反思,仿佛置身
期刊
政策完善,澳青發展有序   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和希望。歷年來,特區政府在推進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上,更加重視青年人才培養和發展工作,以不同形式和管道關顧青年健康成長,為青年的全人發展創設良好條件。在政策上亦清晰地規劃青年發展,比如早前實施的《澳門青年全人發展策略》,以及2012年制訂《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甚至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對青年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