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一是立体几何。由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有限和该课程高度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学习有困难。因此学习立体几何重点应放在培养综合能力,即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本文通过阐述“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这几方面来说明如何学好立体几何。
关键词:作图能力 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通过十来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立体几何有一种恐惧感,追究学生害怕立体几何的原因,其实就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造成思维受阻。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突破空间思维上的障碍,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为此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掌握立体几何的思维规律。
一、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
空间想像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所致力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立体几何的教学。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多看、巧看。在耳闻目睹之下,才能感受备至和心领神会,做到感知和理解相结合。因此,“看”是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1.仔细看模型
看模型,一是看实物模型。如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线(直线)、墙面(平面)之间的关系,课桌、讲台、黑板所存在的线、面关系。二是看教具模型。如教学“多面体”时,给出五种正多面体的模型。但是,无论引导学生看何种模型,都应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全面地观察模型所拥有的线、面及其之间的位置关系,必要时还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认真看图形
教学时,教师应借助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将表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各种几何体的模型投影图播放出来,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实际图形与投影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所有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画立体图形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
学立体几何,离不开画图,作图能力也作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被写入了《新课标》,对图形的掌握也在《新课标》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新教材中,立体几何部分正文中共出现了近百幅图,这足以证明在本部分的教学中画图的重要性。假如当学生学完了立体几何的内容后,却不知如何把空间实物转化为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直观图,那么这不能不说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大失败。因此,教学初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勤画图,绘好图,让画图技术与推理论证相辅相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画空间图形的三视图,指导学生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及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和直观图,指导学生运用直线和虚线表明空间图形乃至实际物体的各种关系。
实践证明,较好的绘画艺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热爱,逻辑推理论证的追求,而且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把空间图形画的更美更准,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三、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空间想象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考的能力。要正确地把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反映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理解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学习立体几何想象与思考是不可缺少的,当我们观察周围空间形象时,自然会去类比、想象这些空间现象有什么特征、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其次,要培养自己的画图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和平面)、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开始画起。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黑板)上,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以提设为根据,以几何体为依托,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看、画、想”是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但却不是孤立的,而是同一过程的共同行为。只有观察透了,才能对作图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图形,才能正确分析、思考、想象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演绎和计算各种空间度量。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技校生而言,提高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空间几何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曹才翰:《中学数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A版,2007年。
关键词:作图能力 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通过十来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立体几何有一种恐惧感,追究学生害怕立体几何的原因,其实就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造成思维受阻。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突破空间思维上的障碍,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为此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掌握立体几何的思维规律。
一、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
空间想像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所致力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立体几何的教学。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多看、巧看。在耳闻目睹之下,才能感受备至和心领神会,做到感知和理解相结合。因此,“看”是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1.仔细看模型
看模型,一是看实物模型。如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线(直线)、墙面(平面)之间的关系,课桌、讲台、黑板所存在的线、面关系。二是看教具模型。如教学“多面体”时,给出五种正多面体的模型。但是,无论引导学生看何种模型,都应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全面地观察模型所拥有的线、面及其之间的位置关系,必要时还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认真看图形
教学时,教师应借助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将表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各种几何体的模型投影图播放出来,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实际图形与投影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所有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画立体图形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
学立体几何,离不开画图,作图能力也作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被写入了《新课标》,对图形的掌握也在《新课标》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新教材中,立体几何部分正文中共出现了近百幅图,这足以证明在本部分的教学中画图的重要性。假如当学生学完了立体几何的内容后,却不知如何把空间实物转化为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直观图,那么这不能不说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大失败。因此,教学初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勤画图,绘好图,让画图技术与推理论证相辅相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画空间图形的三视图,指导学生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及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和直观图,指导学生运用直线和虚线表明空间图形乃至实际物体的各种关系。
实践证明,较好的绘画艺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热爱,逻辑推理论证的追求,而且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把空间图形画的更美更准,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三、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空间想象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考的能力。要正确地把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反映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理解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学习立体几何想象与思考是不可缺少的,当我们观察周围空间形象时,自然会去类比、想象这些空间现象有什么特征、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其次,要培养自己的画图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和平面)、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开始画起。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黑板)上,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以提设为根据,以几何体为依托,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看、画、想”是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但却不是孤立的,而是同一过程的共同行为。只有观察透了,才能对作图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图形,才能正确分析、思考、想象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演绎和计算各种空间度量。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技校生而言,提高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空间几何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曹才翰:《中学数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A版,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