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样学好立体几何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一是立体几何。由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有限和该课程高度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学习有困难。因此学习立体几何重点应放在培养综合能力,即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本文通过阐述“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这几方面来说明如何学好立体几何。
  关键词:作图能力 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通过十来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立体几何有一种恐惧感,追究学生害怕立体几何的原因,其实就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造成思维受阻。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突破空间思维上的障碍,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为此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掌握立体几何的思维规律。
  一、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
  空间想像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所致力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立体几何的教学。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多看、巧看。在耳闻目睹之下,才能感受备至和心领神会,做到感知和理解相结合。因此,“看”是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1.仔细看模型
  看模型,一是看实物模型。如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线(直线)、墙面(平面)之间的关系,课桌、讲台、黑板所存在的线、面关系。二是看教具模型。如教学“多面体”时,给出五种正多面体的模型。但是,无论引导学生看何种模型,都应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全面地观察模型所拥有的线、面及其之间的位置关系,必要时还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认真看图形
  教学时,教师应借助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将表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各种几何体的模型投影图播放出来,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实际图形与投影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所有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画立体图形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
  学立体几何,离不开画图,作图能力也作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被写入了《新课标》,对图形的掌握也在《新课标》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在新教材中,立体几何部分正文中共出现了近百幅图,这足以证明在本部分的教学中画图的重要性。假如当学生学完了立体几何的内容后,却不知如何把空间实物转化为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直观图,那么这不能不说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大失败。因此,教学初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勤画图,绘好图,让画图技术与推理论证相辅相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画空间图形的三视图,指导学生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及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和直观图,指导学生运用直线和虚线表明空间图形乃至实际物体的各种关系。
  实践证明,较好的绘画艺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热爱,逻辑推理论证的追求,而且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把空间图形画的更美更准,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三、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空间想象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考的能力。要正确地把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反映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理解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学习立体几何想象与思考是不可缺少的,当我们观察周围空间形象时,自然会去类比、想象这些空间现象有什么特征、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其次,要培养自己的画图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和平面)、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开始画起。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黑板)上,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以提设为根据,以几何体为依托,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看、画、想”是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但却不是孤立的,而是同一过程的共同行为。只有观察透了,才能对作图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图形,才能正确分析、思考、想象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演绎和计算各种空间度量。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技校生而言,提高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空间几何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曹才翰:《中学数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A版,2007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首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建立培植学生的音乐兴趣氛围,其次要以自身的兴趣去感染学生,再次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在实践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还要用优秀的作品去感染学生,从而真正地激发兴趣,促使他们用音乐美化人生。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感染,喜悦。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
期刊
摘 要:健美操是一项在各级学校中流传甚广的优质体育项目,也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健康体育运动。在新时期的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健美操的特点与学生们的需求,把握和传授健美操运动的精髓,其意义不可小视。本文以此为线索,论述了小学低年级健美操的“美与练”,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健美操;小学低年级;美感;练习;小学生  健美操是深受全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集合了体育、
期刊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的这一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极为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如同电影的序幕,一开始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
期刊
职教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趋向成熟,可是目前职教中心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对体育课没兴趣或兴趣不高的学生。那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一、职教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  1、身体素质差  由于身体素质差,在上体育课时不能完成锻炼任务,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
期刊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和老师的点拨解决问题。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更适合“计算机”
期刊
一、网络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优越性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Internet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在表现形式上,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采用可视化窗口交互操作,扩充了信息量,营造了信息环境。  2、检索信息方便浏览器、搜索引擎提供了强大的检索功能,极大方便了信息的获取。  3、适时交流计算机网络具备高速传输信道,教师可充分利用在线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
期刊
摘 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有利于信息加工,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这一发展趋势表明
期刊
摘要: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函数单调性定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大小、求最值、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的重要方法的应用。
期刊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这种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学科特点,使我们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幼儿从呱呱坠地起伴随着他对周围世界的不断认识而逐渐成长,那么,试想一下,如果幼儿没有数与形的概念,就会连家里有几个人,自己有几只手,玩的皮球,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这样的简单问题也弄不清楚;如果没有一点度量的概念,就不会区别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等;如果没有一点空间方位概念,就分不清楚上
期刊
摘 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跨文化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尤其是要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媒体  “所谓‘跨文化’,实质上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不具备目标语社会集团成员所具备的那些知识的情况下需要突破自己的知识网络,向目标语社会集团成员学习新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