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宝秀:内外交融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下学堂”的课堂上见到廖宝秀老师,笔仿佛自己停不下来般飞快地记录着。没有流行的那种演讲设置,她的所言所示雅致如实得如同捧在手心的这杯茶。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经她过眼、过手的珍宝繁多,历史的况味也仿佛都浓缩进了她的一盏茶里——滋味丰厚、意味悠长。近年来,她不倦往来于两岸授课,不过是“希望把自己所学、所知的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最雅、最美的一面传递给大家,也希望今人可以从生活里去践行古人生活中温文儒雅、温柔敦厚的一面”。毕生精力都在研究陶瓷,特别是“洋彩”(珐琅彩),她最是深谙中西融合的法门,倒也因此对非议颇大的乾隆宽容许多。但天天对着这些华丽巅峰的珍贵器物,若让她挑一件来用,她却宁愿选一件简单的宋瓷。“研究乾隆的洋彩是我的工作,而宋瓷是我的个人偏爱。一件器物也需要与拥有它的人气质相融合。”否决了造型师挑的红色服装,而选定了自己偏爱的蓝色外套,她当然更中意素雅,“不是红色不好,但那不是我”。在如今的纷繁之世中,这样明晰、安静的茶精神确是难得,就像她所说的那条不论古今中外如何融会贯通也离不了的审美标准——干净。一是视觉审美上的简单干净,一是用心用情上的专注尊重。而任何美器如美人,唯有当外在视觉美和内在精神美融合为一时,才真正拥有了长久流传的可能性。
  Q:你怎么理解“融合”?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具体映现?
  A:“融合”是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就像烧瓷器,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它跟“结合”“合并”不一样。中西方的融合,历史上一直都在进行。从很早的胡汉融合,到后来每个朝代更迭都附带着一种大融合,特别厉害的可能是元代,后来又有清,当然唐朝更是主动融合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要以狭隘的观念来看东西方。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东西方、南北向都在不断融合。今天的中国文化就是几千年来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结果。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今天中国文化燦烂多姿的样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这个概念不必刻意去提,刻意提起反而不自然。譬如我研究乾隆的珐琅彩,它就是用西洋的颜料来做成中国的器物,是很好的中西融合的例证。同时,乾隆还曾在一个汉代绿釉器上题诗,再用它来插花。他用老器题新诗,器物是实物,诗是他的思想,再拿这种人文高度凝结的东西来种自然的花,古与今、物与神、人与自然都融合一处了。至于这种融合映现到当下生活中,具体的生活器用就是勾连古今、中西的最好媒介。
  Q:在你经手过的历代珍宝器物中,有着怎样融通的价值?
  A:历代珍宝身上都有很强的时代性,但也有相当明显的共通点——就是工匠和艺术家对这个器物的用心。当事人对这件器物、这件事的尊重之心,真的可以通过视觉、触觉而感知出来。譬如瓷器,从它上手的重量你就知道,匠人在制作时是考虑了人去拿它的感受的。我们有时去抱一件瓷器,会感觉它的重量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形体上的,所以抱着恰恰好,不会太重让你抱不动,又有一定的分量感。这种精神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现在高仿很多,但你一上手,重量就不对,因为它高仿时想的并不是人。由这种用心勾连起来的人文性很重要,因为现代科技是冷的,人文才能注入生命跟精神,才有那种美感和关怀。一个艺术家用心去做的东西,它的那个造型、釉色、拉坯时灌注的精神,你都能感觉得到,那个美感在里面是很动人的。
  Q: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应该怎样欣赏器物中的融合之美?
  A:欣赏器物必须从生活着手,而欣赏生活之美就要讲心境。现在大家都说忙,其实当你熟悉了那一套流程之后,它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像我有个圆圆的栗子,时间久了它中间自然出现个洞,我出门时随身带着它和线香,到哪儿都可以拿出来点,心境就会不一样。生活有快有慢,这些生活美感和习惯都是古人留下的精华,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继续用到生活中呢?其实,古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环节没什么不同,但论环境和器用,可能古人还更讲究。所以欣赏这些器物,我们也要从古人的生活状态去理解。譬如现在我们都很喜欢宋瓷。它不仅颜色美、形体美,关键它的美是内外一体的。当它的美由内而外散发时才更耐看。文物、艺术都是这个道理,其美要有外在表现,也要有内在表达,只有当它是内外之美融合一体时,才能永流传。
  Q:在目前西方文化作为全球强势文化的状况下,过分强调融合会不会反而稀释我们的文化味道?
  A:主流文化、导向性的东西有时民间确实没办法。譬如以前官窑的东西,民间也用不起,但宫里流行什么,老百姓也想要去模仿,这是一个上行下效的过程。至于年轻人,我倒觉得不必担心。他们现在眼界很宽,等他们受的教育到一定程度,他们的文化认同也会回来。我读书时台湾也是流行西洋文化,喝咖啡。可当我国外的同学来台湾,我还是觉得要让他们领略中华文化啊,那我们去喝茶吧。年轻时的确容易被流行文化吸引,但当有一些好的地方和机会去体验传统时,你没理由拒绝。当你体验了,觉出它的好之后,你渐渐就会被感召回来。
  Q:如何在古今融合时既尊重传统.又有时代创新?
  A:我想这里面有一条主线,就是“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把传统文化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每个人都看得懂。譬如“上下”有一套茶器,我研究陶瓷,一看就知道它的形制来自雍正,同时它又用了四川瓷胎竹编的工艺,两者结合得很好。这种创新我觉得才成立,今天如果你的创新不是把传统完全消化之后再创作出来,那你这东西的市场认可度和共鸣者也不会多,且无法持久。
其他文献
常在Instagram上逛的人对这位技艺精湛、创意爆棚、帅气逼人的甜品大师必不陌生。作为现今当之无愧的“闪电泡芙之王”、全球第一家闪电泡芙专门店L’Eclair de Genie的创始人,Christophe Adam从小就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在早年担任法国顶级奢华美食品牌FAUCHON(馥颂)的甜品主厨与创意总监时,他就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一步步成为法国甜品界的标杆。说起这段经历,他直言自己“两手都
期刊
认识Stey的陈珺是在《安邸AD》的老友“大酉·The Merchants”一场活动上。笑盈盈的陈珺对Stey的三句介绍毫不含糊,“我们是做co-living(共享居住)的,第一个空间在王府井的柏树胡同。我们的品牌是Steywithan‘e’。”顶着剑桥大学建筑学博士、麦肯锡多年工作的“光環”,陈珺是个风风火火的实干者。Stey的浓郁北欧气质来自其东家,在华欧洲地产开发商White Peak Gr
期刊
谈论美的时候,我们站在2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YT)工作营的作品旁:那是一个无须用立柱支撑、仅用3D打印的再生塑料作为结构支撑的拱形建筑结构。在计算机里的同一种形式规则的控制下,它还可以衍生出多种形态,俨如人类和机器繁衍出的一家人,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面貌,但命脉相通。这是建筑师袁烽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Philippe Block教授、以及数名来自MIT及同济大学的学员不久前完成的。  人与机
期刊
若细细品味,你总会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体味到别样的情调——它不是激进而浓烈的,却是浸润于每一处细节的、经过百年沉淀的文化融合气息。走在上海的老街道,身旁那些被掩藏在梧桐樹下的别致店铺总有几家会令你驻足。而在那处被誉为“上海老城中心”的普希金雕像对面,一座名为LMDS的复合空间再度展示出独属于它的“上海风格”。LMDS由一幢三层独栋的老房改造而成,从外观看来,它并不急于抓住你的眼球——白色的外墙简洁朴素
期刊
“哦,我实在忘不了市场上弥漫着的辣椒香气、人们在手里拿捏的小葫芦、皮影戏里交织的光和影,那些在街头散步的市民悠然自得,当然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爱马仕petith位于巴黎郊外的独立工作坊里,创意总监GodefmydeVirieu这么回忆自己去年的首次成都之行,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成都当地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场景为Godefroy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催生了今年4月底爱马仕petith
期刊
“当埃菲尔铁塔初立于巴黎市区时,满世界都是反对的声音。当蓬皮杜中心最初建成时,也遭遇非议不断。设计师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时间会证明一切事物存在的意义。”RonanBouroullec对我们说道。  Bouroullec兄弟为巴黎建起6座永久性喷泉,它们不仅仅是城市作品,更代表着巴黎的未来愿景。  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巴黎承载着太多人欢乐抑或忧伤的记忆。在大多数人看来,“为巴黎的城市建设
期刊
卡塔爾国家博物馆形如风化形成的“沙漠玫瑰,”它在沙漠土壤中顽强生长,持久绽放。  作为波斯湾沿岸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卡塔尔被海水环绕,绵延的沙漠伸向海里。卡塔尔人起源于海上和沙漠中游荡生存的阿拉伯人。他们依赖海洋和沙漠的珍惜资源生存,通过智慧与交流,逐渐建立文化和贸易往来。从20世纪50年代到如今,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国家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国家博物馆可以与这个国家
期刊
她确实是漂亮的。明眸皓齿、丹面朱唇,如果忽略掉由她眼底那几根血丝出卖的疲惫,我们很难想到她今年也将迎来而立。在集体记忆里,她的形象可以毫不费力地凝结成一组慢动作的光彩叠影——一身运动装的背后贴着名牌,边巧笑嫣然边琅琅回首的元气少女沿着红毯一路跑进了上海展览中心,一个转身从大理石台阶碎步跑下,已然是令人艳羡的盛大婚礼上的主角新娘,就像所有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童话结局——“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正如她
期刊
对现有概念和类别的不断挑衅,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1991年,MarcQuinn以自己的头部制作模型,分次抽取了自己近6公斤的血液注入其中,冷冻成型。据他自己所说,这件作品头一次在萨奇画廊名为“Sensation”的著名展览中展出时,简直是一个技术灾难。血液头像在搬运和布展过程中,随时有融化、剥落的危险。今天的血液头像已经做到第六版,艺术家也早已经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硅胶,可以完全无氧、无缝地包裹住这个
期刊
在这里,各式各样的建筑以独有的方式和谐共生,凭借创意不断进行城市更新,衔接起过去,现在与将来。  “上生·新所”坐落于有着“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盛名的新华路历史风貌区,由3处历史建筑、11栋工业改造建筑和3幢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共同组成。近百年前,它是大名鼎鼎的外籍侨民娱乐地——哥伦比亚总会,美国普益地产在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周边开发哥伦比亚住宅圈项目(ColumbiaCir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