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沙沙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亲密相处六年的特殊战友;
  一次意外原因导致的短暂分离;
  一段人与动物之间的难忘经历;
  一个令人深深感动的温馨故事。
  
  早晨,天刚刚放亮。
  与往常一样,某警犬基地的警犬散放时间到了。安静了一夜的警犬,因为训导员们的到来而变得兴奋无比。警犬沙沙也跟往常一样等待着训导员的到来。随着脚步声的接近,沙沙似乎觉察出今天有些异常,可前来开门的小王却并没注意到沙沙的反应。
  门打开了,小王带着沙沙离开了犬舍。沙沙是条训练有素的警犬,没有训导员的指令,它从不会擅自行动。但这次,它却突然从小王手里挣脱牵引带,狂奔而去……
  
  反常——频出意外
  
  只见沙沙穿过一条马路,跑进一幢大楼,在一间间房屋的门外嗅来嗅去。最后,它似乎是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乖乖地趴在了一间房子的门口。但很快它就被气喘吁吁赶来的小王极不情愿地带了回去。这是怎么了?沙沙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跑到这来呢(图1)?
  
  


  (1)思“友”心切,违章出走
  
  原来,小王并不是沙沙的训导员,只是临时代管沙沙的,而沙沙的训导员正是这间房的主人张宏。3天前,张宏因为阑尾坏死住进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就在手术当天,尽管术后身体还十分虚弱,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但张宏心里怎么也放不下沙沙,他反复对来看望他的领导和同事们讲:我离开基地,沙沙见不着我的面肯定要上火,不听同事的话,估计要满处跑着找我。因此,对它应尽量少散放……谁知仅仅过了3天,张宏所担心的事情就被沙沙用行动验证了。
  其实,从张宏离队住院的那天起,沙沙就让基地的同志们没少操心。
  就在张宏住院的当天,基地领导就决定由助训员小王暂时负责照顾沙沙。对犬类来说,突然更换主人,往往会导致犬出现种种不适应的表现,其中一种就是不爱进食。而对于警犬来说,不能正常进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意味着它们的命运将会发生彻底改变。因为若一条警犬不正常进食,它体内储存的能量会很快消耗殆尽,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它的体质直线下滑。一旦跌到了警用犬体质标准线以下,按规定这条警犬就会毫不留情地被淘汰出警犬队伍。大家都是干这行的,十分清楚培养出一条合格警犬的不易:从最初的筛选到培养出合格的警犬,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培养周期、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往往是几十甚至上百条受训的犬里才能出一条合格的警犬,淘汰率非常高。就拿沙沙来说,它就是警犬基地花费6年的心血才精心培养出来的一条优秀的警犬,曾在2004年国际标准护卫犬训练比赛中获得服从组第二名、护卫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因此,大家都不想失去它。
  果然不出所料,沙沙见不到张宏情绪非常低落,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往常一食盆的饭量现在也就是象征性地舔两口作罢,一连三天都是如此。沙沙的体能每况愈下。为了挽救沙沙,训导员们努力地寻找对策:沙沙没心情吃饭,那就先给它调剂一下心情。训导员把沙沙领到了一片开阔场地,松开了牵引带。要在往常,沙沙肯定早在草地上撒欢去了,可是沙沙得了心病,根本没有玩的心情,一转身离开了场地(图2)……直到3天后的擅自离队,一切都源于见不到张宏。
  
  


  


  (2)图组:吃,食不甘味;玩,索然无趣
  
  思念——心心相映
  
  那么,沙沙是如何与张宏建立起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6年前的春天,当基地领导把沙沙交给张宏时,它还是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当时沙沙的胆子特别小:张宏打开笼子的门,怎么叫沙沙都不敢出来,最后还是把笼子翻过来给倒出来的;张宏摸它时,它竟吓得尿出尿来;甚至走路都不敢放开身体走,而是匍伏在地上爬着走……就是从这儿开始,张宏先是用一根根火腿肠与沙沙建立了感情;用像人谈恋爱似的体贴培养出了沙沙对自己的依恋和忠诚;精益求精地为沙沙调制既营养又可口的饭食;用良好的心情对沙沙进行训练……就这样在6年的时间里,他们一同训练,一同参赛,一起欢喜,一起悲伤,沙沙终于从最初的胆怯小狗成长为一只合格的警犬。与其说张宏是沙沙的训导员,不如说他们是不能分离的亲密的战友。如今,不能分离的战友突然不见了,沙沙怎么还能有心情吃饭呢?
  可是,沙沙居然能违规出走找到它从未去过的张宏宿舍,还是令人不可思议。试想:张宏住院已经3天了,尽管犬的嗅觉十分灵敏,但在人流不断、气味复杂、走廊窗户都大开着的宿舍楼里,嗅源也就是张宏的气味混杂在各种气味中已经变得很淡很淡。即便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警犬,要单纯通过嗅觉找到目标难度也是相当大的。那么,沙沙能找到张宏的住处,除了嗅觉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呢?或许是两者间真的已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但是,这种神奇的心灵感应即使是在人群中出现的几率也非常小,它又是如何在沙沙和张宏之间产生的呢?这也许只能归结于人和警犬之间建立起的那种深厚的感情了。
  沙沙的变化让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而此时想挽救沙沙,也只最后一招了,就是强制给它补充能量——输液。可困难的是,沙沙就是不配合小王和医生,输液计划根本无法实施。看着沙沙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尽管训导员们都很着急,却再也想不出其他的方式能够挽救沙沙。沙沙还能撑到张宏出院的时候吗?
  其实,在医院里的张宏得知沙沙因为不正常进食而日益虚弱,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出院回去吧,此时自己的刀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不经意的碰撞都可能让伤口再度撕裂。沙沙见到自己后肯定会扑上来又亲又舔,实在怕它扒了自己的伤口;不回去吧,他深知:6岁的沙沙相当于人的40多岁,处在这个年龄段,本来身体素质就已经开始滑坡,若是沙沙的体能真的跌破了标准的下限,那再怎么全力补救都将无济于事,沙沙将永远失去做警犬的资格。他怎么能忍心看着朝夕相处6年的战友就这样离开自己呢?要想保住沙沙,他必须尽快出院。于是在办理完一切出院手续后,张宏回到了警犬基地。
  
  重逢——相视莫逆
  
  当张宏带着犒劳沙沙的火腿肠来到离沙沙不远的地方时,他看到沙沙无精打采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完全没有了昔日的精气神。但随着他一句“不认识我了么?沙沙!”,沙沙立即判若两样,高兴得撒着欢扑了过来(图3)……这对亲密的战友,经过7天的分别,终于又团聚在一起,7天来,沙沙从没像现在这样兴奋过。
  
  


  (3)小别重逢,真情尽显
  
  经过调养沙沙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对特殊的战友也再次开始了他们共同生活训练的幸福时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专家们在桑干河流域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深入研究,印证了史书中关于炎、黄二帝的传说。但是,作为炎帝和黄帝同时代的竞争对手蚩尤,又来自哪里呢?他有没有在涿鹿大地上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呢?如果没有,涿鹿之战就无从谈起;如果有,它们又在哪里呢?     1979年发掘了蔚县三关遗址之后,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以及张家口博物馆组成的张家口考古队,又在蔚县发掘了筛子绫罗、
期刊
2003年10月,中国和法国考古联合考察队来到龙骨坡,这时,距离黄万波第一次走上这个小山坡已经过去整整19年。    这一次,联合考察队把每个探方面积由2米×2米改为1米×1米,严格按照法国学者提出的操作规范统一操作,更加细致地发掘。  他们不时发现一些神秘的石制品,透过这些石制品显示出的痕迹,专家们力图寻找到与远古人类活动的联系。  博伊达(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龙骨坡发现的古人类工具的原料,是
期刊
王树增 研究军事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家。为了探寻长征的原貌,他花费六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且数度重走长征路,终于写成著名历史纪实文学作品《长征》。    由于“左”倾领导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在组织上排斥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在军事上推行错误的战略指导,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陷入重重困境。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世人皆知的长征。在长征开始之前,红军要做哪些准备
期刊
妻子美丽而善良,丈夫能干却矮小,他们的孩子能长高吗?基因科学,如何破解族谱上的谜团?    2005年夏季的一天上午,江苏盐城的一家三口,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年轻的妈妈怀疑孩子的身高有问题(图1)。      (1)孩子将来能否长高,通过医学找到答案    他们的族谱显示,每家的第一个孩子,都会在七八岁时停止生长,最终成为一个矮人。这种情况已经发生3代,似乎成了一个破解不了的魔咒。  怎样才
期刊
1 巴基斯坦的瓦迦边防站。  下午5点,巴基斯坦老人马赫尔走进了瓦迦边防站的大门。  30多年来,几乎每个黄昏,他都会出现在这里。  因为,他喜欢在即将举行的仪式上带领人们喊口号。  当年,第一次领着人们高呼口号的马赫尔还是个精壮的中年汉子,如今他已经77岁了。当地政府为仪式上的拉拉队长定做了和巴基斯坦国旗配套的服装,不过,老人的出场完全是自愿行为。      (1)50多年来,降旗成了在瓦迦边境
期刊
全球正在变暖,世界将变得越来越不利于人类居住的种种猜测层出不穷。那么,未来地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何能科学、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呢?古人说得好:温故而知新。    全球变暖将导致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发生变化,许多科学家已经介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了解以前地球的景象是个什么样子、又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过程来更加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其实,探求地球遥远历史的路子并不
期刊
一首《青少年运动员之歌》曾经风靡一时,这首歌是一部体育电影的主题曲,这部40多年前的电影就是《女跳水队员》。影片让我们领略了一群韧性十足的小女孩与水、与跳水运动结下的不解之缘。  《女跳水队员》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儿陈晓红,她是一名业余体校的体操运动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迷恋上了10米高台跳水,后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跳水运动员。陈晓红的扮演者是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张克境,影片放映后,张克境成了
期刊
中西医互补,共建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医有长处,也有短处,尽管在理论与西医上有不可通约性,就是不能交流,但是它们是可以互补的。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后出版《脑血辨证》、《徐国仟学术经验专家辑要》等著作。    第一,中医和西医研究的都是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客体。而且惟
期刊
1998年,世界军事医学最高奖狄贝克奖,第一次授予了一位中国人。在颁奖词中,狄贝克先生说:“我们承认为人类和平和战伤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每一个国度里的军人。”受奖者是我国著名的创伤医学专家王正国院士(图1)。      (1) 野战外科专家——王正国    20世纪60年代,全球进入冷战时期,在核威胁的笼罩下,防原子弹的医学研究逐渐兴起。那时我国一方面要掌握核技术,拥有核力量。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核战争
期刊
语言,是人类描述事物、传播文化、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  但是语言究竟是如何被人类感知的,却很少有人研究过。这个司空见惯却又十分深奥的问题引起了一位专家的兴趣(图1)。      ⑴陈林教授揭示大脑感知汉语的奥秘    陈林是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教授。曾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校从事过研究工作,2002年回国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听觉研究实验室。多年来主要从事耳聋和耳鸣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