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生的原因
  
  1、田间菌核数量大大豆菌核病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在大豆茎上形成圆柱形或鼠粪状菌核,其形状不规则,大小1~4mm×3~7mm,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萌发,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但其重要性不如菌核。我市大豆种植面积这两年逐年递增,重迎茬面积有增无减,这样就造成土壤里菌核数不断增多,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致使大豆苗核病加重发生。
  2、环境因素在大豆开花期,土表温度高,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这两年,7~8月份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这就给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3、种子携带菌核由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菌核数量有关。如果连年使用上一年收获大豆作为种子,可能造成种子内菌核残留量加大,致使大豆菌核病发生逐年加重。据调查,有些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连年使用上一年收获的大豆作为种子。且未经过精选。致使种子携带菌核下地,遇到适宜条件造化发病。
  4、栽培管理不当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其原因是过分密植会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有利于发病;临近向日葵和油菜的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另外,重迎茬地块大豆菌核病发生重,主要原因是重迎茬造化田间菌核数量积累过多。
  
  二、防治方法
  
  针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生特点,我们制定了防治对策。主要措施:精选种子、轮作、深翻、中耕培土、排除田间积水、合理密植、氰磷钾肥配合施用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1、合理轮作换茬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
  2、精选种子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即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
  4、药剂防治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到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垄台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公斤,喷洒过上述药剂的地块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可达85%以上。
  
  (作者单位:162100黑龙江省甘南县种子公司)
其他文献
1、麦麸麦麸一般含粗纤维在8~996之间,含磷量为钙的10倍,维生素以硫胺素、烟酸和胆碱的含量最为丰富。麦麸质地松软、适口性好,有轻泻作用。但用麦麸饲喂畜禽,用量不能过多,更不能
针对目前UTM产品应用层数据处理所导致的性能下降的问题,分析两种流行的UTM解决方案,使用NetChannel技术构建UTM体系架构,解决基于多核/多处理器下、UTM体系架构中的网络性能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害症状    分蘖期受一代幼虫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    二、发生特点    在辽北一年二代,幼虫在稻茬和稻草内越冬,于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晚间活动,有
为了使磁翻柱液位计在更广泛的工况条件下,仍能实现标准的电信号远传,设计了一种新型容栅传感器.采用Trefftz有限元方法建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磁翻
研究了知识量与数据挖掘技术在风机状态预测系统的应用,叙述了风机预测系统的组成原理,着重研究了采用知识量的粗集理论对风机进行监测和故障预报的方法。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单位和提供者之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转移、转化、增值的过程。但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和手段还是很不系统
根据制造业远程服务系统的特点,将其组织模式分成了'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研究了不同的组织模式的特点和适合的企业类型,并根据新的制造模式发展的需要,
苍蝇在无菌的环境飞舞。吃着高蛋白奶粉伴红糖,然后它繁殖出大量的蝇蛆,养鸡户用这些蝇蛆喂鸡,肉鸡吃它长成后就叫“虫子鸡”,蛋鸡吃蝇蛆后产的蛋就叫“虫子蛋”,最近,记者在观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