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先行者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垃圾分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与落实。通过宣传教育,挖掘学科资源,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有效促进孩子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同时“小手拉大手”推进德育效能。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小手拉大手;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92-02
  学校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与落实,这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宣传引领,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一)学校:设置宣传阵地了解分类知识
  1.校园环境,走近垃圾分类
  学校组织相关宣传活动,通过设置横幅,大屏幕滚动播出相关图片和宣传口号,并且,利用好学校宣传栏和走廊过道等,营造宣传氛围,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举行的活动照片布置在其中,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增进垃圾分类的意识,感受活动就在身边。
  2.主题活动,明晰垃圾分类
  学校同时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除了邀请相关教师,工作人员开展主题宣讲,学校还通过每周的广播宣传,让学生参与宣讲垃圾分类知識,并分享自己垃圾分类的感受和体验。搭建各种展示舞台,如学生将垃圾分类的方式改编成情景剧,他们穿上各种颜色的道具表示不同的垃圾桶,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大家明白垃圾分类的具体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富有童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班级:制订班级活动,扩大宣传力度
  1.主题板报,深入了解
  各班通过主题板报,定主题、定时间分类展示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每日的班级学习中进行耳濡目染,在展出板报与阅读板报的双重过程中,一步步地走近垃圾分类。
  2.每周队课,学习研讨
  每周队课,更是班级学生自主学习的好阵地,各班结合当月的节日,结合当下热点时事,进一步落实阵地宣传,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学习讨论,将垃圾分类进行细化。
  3.班级回收站,从小做起
  有些班级在教室里设立了废纸回收站,将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合理回收。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学校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每个月的20号,对各个班级进行废纸回收集中称重,记录重量,鼓励废纸的回收利用持续落实。
  (三)家庭:响应分类行动,达成行动共识
  1.制定家庭书面计划
  孩子们回到家中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垃圾分类计划,将宣传与行动结合,将家庭垃圾分类形成书面计划,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互相监督,从而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2.设置分类垃圾桶
  制定计划后,在家中设置垃圾分类的垃圾桶或回收箱,还可以结合计划,落实责任人,定期反馈,深化行动计划。许多社区为每家每户分发的分类垃圾桶存在没有有效运用的问题,结合家庭宣传,让这些宣传与运用结合,能有效促进垃圾分类的落实。
  3.响应小区垃圾分类
  经调查了解,目前杭城所有小区都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栏,垃圾分类回收桶,还定期为居民发放厨房垃圾袋,小区保洁员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管理员。大部分居民已经能配合落实分类投放,但少数居民意识不够到位,存在混投,乱投现象,通过孩子们小手拉大手,能有效响应并促进小区垃圾分类的落实。
  二、学科整合,挖掘垃圾分类有效资源
  (一)立足品德教学,深化教育认知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落实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材中,与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相关的内容非常丰富,运用生动的画面,具体的数据,帮助孩子们明确垃圾分类的状况与积极意义。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品德课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生活资源,教师设置有趣的教学过程,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必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教育的落实。
  (二)开展科学研究,探究处理方法
  科学教材中对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很具有操作性,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们开展堆肥实验和制作环保酵素。这样的探究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在积极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更深化了环保意识。
  许多学生开展了实践操作,将中午吃剩的饭菜收集起来,往里面加一些杂草、树叶之类的垃圾放入堆肥桶,往里面掺点土,然后再加入一层厨房垃圾,再掺点土,跟做三明治似的。最后把桶装满后,盖上盖子,让其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经过2个多月的发酵,餐厨垃圾就会变成肥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餐厨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料。
  (三)拓展美术制作,美化分类效果
  美术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用笔画下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让孩子们动笔描绘美丽的环境,进一步深化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唤起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在愉快的动手制作中,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点燃了孩子们的创意,激发了实践兴趣,垃圾分类的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将一些变废为宝的美术课程制作成微课,孩子们可以自由点击学习,既激发了兴趣,更提升了教育的效果。
  三、实践活动,辐射垃圾分类教育成效
  (一)“口”中节约,学会珍惜
  1.学校:午餐泔水称重,感知“粒粒”辛苦
  在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如何推进孩子们合理饮食,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学校开展了泔水称重行动,各班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减少餐厨垃圾,避免浪费的积极意义。   泔水称重实施后,全体师生共同行动,避免浪费粮食的意识得到提高。食堂工作人员也及时关注数据情况,收集有效建议,合理调整,改进菜谱安排。学校还定期统计数据,予以评价反馈,提升泔水称重活动的效果。孩子们饮食习惯,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也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2.家庭:减少餐厨垃圾,践行“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值得提倡,已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家庭生活中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合理安排,减少餐厨垃圾具有积极的意义。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关注家中光盘行动的落实,能有效减少餐厨垃圾,同时推进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孩子们重视垃圾分类,注重减少餐厨垃圾后,在饮食上能不挑食,更可喜的是,不少孩子成了光盘行动监督员,带领家庭成员一起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二)“用”中回收,变废为宝
  1.学校:牛奶盒回收,深化教育效果
  利用红领巾廣播,开辟专栏宣传牛奶盒回收的日的与意义,学校专门建造了一座非常漂亮的牛奶盒回收小屋,近几年一直组织学生参加爱心牛奶盒的回收,积极践行低碳行动。
  学生们将牛奶、饮料纸盒积攒起来,每月一次交给大队部参加回收,回收公司会将所得的废旧纸盒加工制作成文具用品,循环使用。学校连续十一年被评为“杭州市中小学生‘回收牛奶纸盒’大型环保活动先进集体”。还获得了“杭州市回收牛奶纸盒大型环保活动特殊贡献奖”。牛奶纸盒爱心回收,已经成为学生的一个良好习惯。
  2.家庭:多元回收,体验变废为宝
  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进一步关注家庭垃圾分类,除了响应学校的牛奶盒回收,将家中的旧衣物投入小区的“大熊猫”参与衣物回收,收集家庭可回收垃圾参与社区积分活动。
  一系列的回收活动,为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搭建了平台,看着可回收物品及时整理变废为宝的收获,孩子们体验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行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行”中实践,我知我行
  1.学校:假日小队活动,丰富认知感受
  班主任充分利用主题活动课渗透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减轻师生的负担,并使垃圾分类的工作能够持续开展,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德育课程,形成系统,每个年级制定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循序渐进,保障时间,保障场地。
  2.家庭:构建家庭影响,引发行动共鸣
  实践中,队员们还将活动延伸至家庭,调查自家生活垃圾构成情况,并作合理分类;将垃圾分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合作办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内化。
  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动”了起来,家庭垃圾分类的行动产生共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3.社会:走进社区践行,形成环保联盟
  此外,更多队员们走出“小家”,来到“大家”——社区,采访了这里的居民,分发了宣传单,还开展了坚持一个月的垃圾分类记录,还邀请了进城务工子女一起在小区里清理垃圾并分类投放,每位队员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大家一起努力保护身边的环境!
  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每个队员们都不再把垃圾分类当作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地落实到了行动中来,都觉得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要争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让全家都投入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做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真正做到“小手牵大手”,以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为建设生态文明杭州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落脚点放在爱与责任上,开设《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该课程从“家”入手,开展了“我的家庭成员”“小小家庭树”“爸爸妈妈的一天”“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我的愿望”等活动,使学生在“我为家人、家庭做点事”活动中学会感恩,勇于担当,让爱与责任落地生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校本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摘要]本研究以58名3~5岁藏族在园幼儿为实验对象,试图探究藏族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族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年龄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结论有着跨文化的一致性,但也存在重要差异。藏族儿童在5.5岁时才基本形成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较国内外其他儿童晚一到半岁;3岁以后能理解外表与事实的区别;4岁以后能同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5.5岁掌握他人行为预测任务。藏族儿童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解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如果教师能明晰学生出错的原因,在错误上“做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易错题;干预;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26-02  学生学习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师应将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兴趣培养、观察方法指导以及避免观察误区等方面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点点滴滴,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关键词]科学教学;观察能力;观察方法;观察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故事的趣味性出发,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同课异构;反思;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2-0058-02  笔者外出听课时,聆听了A教师执教的一堂市级示范课。同时
[摘要]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而且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8-0015-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分别是
  
[摘要]手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运城地区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存在普及性不够、系统性不强、持久性较差、实施途径单一、评价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创设手工活动氛围、制定与分解手工活动目标、挖掘手工活动内容、探究手工活动途
[摘 要]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要结合课堂实践,从学生兴趣、自主学习、质疑能力等方面设定挑战性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以较高的思维水平完成挑战,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挑战性目标;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58-02  教学目标是一切
[摘要]台湾《扶幼计划》是在台湾公私立幼儿教育机构比例失衡,贫富差距加大,家庭支付幼儿教育经费负担日益沉重的背景下出台的。该计划在对需扶助的弱势对象进行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学前教育经费补助以及加大优质公立幼儿园资源供给等方式,为弱势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以达到提升人口素质,落实教育公平的目的。虽然该计划出台后面临着一些质疑,如扶助对象划分不明确和可能造成不同幼儿园之间的不良竞争等,但其在保障弱势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