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是如何“晒娃的”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稚子敲针作钓钩”中的稚子到底是谁?

陈思呈

  晒娃是可以晒得很有意义的。对一个亲近生命孜孜探究,里面必有对人性和人世深刻的兴趣。假如一个写作者对身边的人都没有研究的兴趣,那么他对他人的兴趣也很可疑。作为写作者与非写作者不同的地方大概是,他们往往就顺便把这些兴趣和观察写了下来。
  所以古代诗人也写晒娃诗,也有各种各样的晒法。有一些,似乎像现今课外班上等候的妈妈们在互相交流,只不过,课外班门外的父母们聊的是自家儿子奥数比赛有没有进入决赛,而当年诗人们的攀比,似乎要务虚一些,多数是天资高低,学识长短。
  陶渊明就是其中比较老实、示弱、没有虚荣心的一个。他的晒娃诗写得过分低调: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责子》陶渊明)
  陶渊明是40多岁时写的这诗,他自称两鬓头发都白了,皮肤也松驰了,虽然古人寿命短,普遍早衰,但陶渊明似乎是老得比较早,才在40多岁头发就白成这样,也或许,这种自我描写是对于后面责子的一个铺垫:
  阿舒16岁了,懒惰无匹,阿宣快15岁了,也不爱读书,雍端13岁了,
  连数数都数不清,通子9岁了,成天只知道吃。还有一个儿子陶渊明没写到,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么一罗列,我们做读者的难免会联想起作者那一头白发,更感到孩子们太不懂事了。于是他也心灰意冷,命就是这个命了,喝酒吧。
  陶渊明就这么把自己的软肋露出来了,别人可没对他客气。几百年后的李商隐,也写了一首晒娃诗,明里暗里把陶渊明给压了一头。李商隐的儿子叫李衮师,也许确实是聪明,据李商隐写诗介绍: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
  ……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骄儿诗》李商隐,节选)
  全詩过长,省略去的部分,是在详细地描述李衮师何等优秀。李商隐写这首诗的年纪,比陶渊明写《责子》诗时还年轻一点,接近40岁,而自身状况似乎跟陶渊明很相似:“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瘦得连虱子都嫌弃了。
  然而与陶渊明大不相同的,则是他对儿子的态度。
  暂忽略他对儿子衮师长篇累犊的赞美,我们只看前面几句:“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想必您也看出来,前有陶渊明谴责自己的儿子不识数,只知觅梨栗,李商隐这是说:我儿子才四岁,数学已经比你十三岁的儿子还好,更比你九岁的儿子强,他眼睛都不朝那些庸常食物去看一眼。这个“存天理灭人欲”的儿童有更高追求:他一会儿以古书上的典故评价客人,一会儿看大人临写碑帖,成熟得不可思议。
  李商隐如果在今天,则犯了晒娃界一忌:强压别人一头,好似一个人说,我儿子考不及格,另一个人马上接腔说,我儿子本班第一。
  再说另一个晒娃常家,杜甫。杜甫晒娃的方式可谓不卑不亢,既没有李商隐的得意忘形,也没有陶渊明的妄自菲薄。他可能是最热衷于在诗中写孩子的诗人,有很多写到儿女的诗句,都沉郁深情,实在令人难忘。
  他写女儿。笔下柔情又加悲情。生病的时候,是“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久别回家时,是“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他的女儿显然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但他太穷了。愧疚,贫病,使他不但没有办法“富养女儿”,他家“恒饥稚子色凄凉”。甚至还让女儿穿得破烂,他曾经用愧疚的心情,仔仔细细地描述过女儿穿的衣服,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件著名的童装:
  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
  补绽才过膝。
  海图拆波涛,
  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
  颠倒在裋褐。
  (《北征》杜甫,节选)
  当时杜甫从凤翔到鄜州探亲,风尘仆仆踏入家门,发现家里女儿儿子都穿得乱成一团,儿子光着脚,女儿衣服上补丁累累,旧衣乱叠卦,图案颠三倒四。
  逃难经过彭衙的时候,路上食不果腹,
  女儿太小,因为饥饿而咬父亲。这个悲剧场景也被杜甫写成诗:“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身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心碎的句子了。
  至于儿子,杜甫也写得不少。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宗文,二儿子宗武。这两个儿子的个性想必是很不同的,所以,杜甫的偏心似乎也是明显的。他写宗武写得多,对他寄予厚望,“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骥子就是指宗武。在《宗武生日》一诗里,杜甫对宗武表达了他的心愿: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那么,大儿子宗文,是不是存在感太弱了,即使出现,也都是和宗武排在一起了。诗人父亲,有没有单独给他写过诗?   有的。杜甫给宗文写的一首诗,讲的是让宗文去建一个鸡棚的事。全诗如下: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人不得掷。
  稀间可突过,觜爪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催宗文树鸡栅》杜甫)
  这首诗里有很多民俗和农业知识,比如鸡笼要修在哪里,要怎么修建,鸡们要怎么区别异党,各种天气要怎么处理,《齐民要术》里怎么说的,杜甫和儿子宗文怎么讨论。
  以前也觉得这种诗乏味的。但现在却觉得这首诗让人宁静。
  假如宗文没有宗武那种熟精文理的才学,那么鼓励他凭借双手在乡间建设家园,岂不也是得其所哉。
  杜甫曾针对陶渊明的责子诗表达过,他认为儿子聪明和愚钝,都是应该一视同仁,不足挂怀的:“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是更为达观的看法。
  杜甫写过很多家庭娱乐的诗,比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那其乐融融的场景里,动手能力很强的那个儿子,会做钓鉤的巧手男儿,把日常生活过出诗意的人,我想,就是宗文吧。

鸡鸣村更幽,杜甫养鸡记


  上篇文章说到诗人们是怎么在诗里晒娃的。大概可能会觉得我忽略了最可爱的晒娃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虽说辛弃疾晒的不是自家的娃,但这首词里的情景确实非常可爱。只是对此词有个疑问,父母太老,孩子太小,小儿卧剥莲蓬固然天真,但父母头发都白了,孩子还如此不知世事,似乎也是压力。
  古人三十岁即有二毛之叹,所以白发翁媪可能只是四十几岁。但如果他们身体
  好,很可能会有劳动的需要,而不是闲着吴音媚好。因为这家人的主要劳动力只有大儿一个。中儿在织鸡笼,这是轻便的活儿,白发翁媪如果身手依然敏捷的话,完全可以顺便帮织个鸡笼,中儿就可以去干别的更需要力气的重活了。很可能是他们确实比较老弱了,织鸡笼都不能胜任。
  也有一个可能是,这家人需要的农事活很少,他们得以很悠闲。但是既然茅檐低小,说明经济并不富余,若有多余劳力,开荒种植,应是大有作为。
  而且大儿中儿看起来都还没有成家。尽管古人普遍早衰,但古人也普遍早婚早育。“茅檐低小”这点看,似乎住得偏远,不知有没有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致娶妻困难,这种情况今天的乡村仍有,况千年前乎。
  总之,词中情形,初看确实其乐融融,实际情况似乎又并不轻松。我也可能是想多了。说到辛弃疾这首词,是因为,词中这个“中儿”,和杜甫的大儿子宗文在做的事,都是一样的。就是修鸡窝。
  杜甫偏爱的是二儿子宗武,给宗武写了很多极尽欣赏的诗句,比如“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给大儿子宗文写的诗呢,也有,但极少,而且更耐人寻味的是,对宗武极尽期望,对宗文呢,则是劝他去修鸡窝。
  那首诗叫《催宗文树鸡栅》,写于公元766年,那一年,杜甫在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诗歌呈现杜甫的典型风格,用木刻般的笔触写生活,即使是很琐碎的生活。先是说了他们家养了大概50只鸡(真不少),在山腰上吵吵闹闹踢踢翻翻烦得要死,目前看,在墙东有块高地可以树栅栏把鸡围起来。
  当时恐怕是一个如此时般的炎热天气,因为杜甫说,宗文在劳动中间“避热时来归”,太热了回家休息一下,父亲就赶紧询问工作进展,得知宗文干活很细致,甚至鸡的大小分开圈养了,这样大鸡不会欺负小鸡。
  需要说明的是,杜甫让宗文去树鸡栅,和辛弃疾看到的、中儿在织的鸡笼,这两者有所区别。织鸡笼有两个可能性,一种是鸡住的地方,一种是把鸡装在里面,可以带到农贸市场去的那种笼子。如果是鸡住的地方是鸡笼,肯定数量不多。
  而杜甫家的,50只鸡,所以是鸡栅而不是鸡笼,这是养鸡场的规模了。我特意问过乡下养鸡的大哥,他养了一百多只鸡,他说树鸡栅可不是简单的活计。
  为什么呢?因为放养的鸡太能飞了。分分钟飞到树上坐着。他用竹子树了一排百几十米的围栏,高两三米,但照样圈不住,那些鸡照样能飞越这些栅栏。所以,宗文树鸡栅的工作量有多大,那个鸡栅有多高,我们也略能想象。
  杜甫催宗文修鸡栅的这首诗,成了一个典故。这大概可以说明儿子们在村居生活中修鸡窝,是为父者非常喜闻乐见的事情。
  宋代的陆游就对此事特别欣赏。根据简单搜索,他起码是有两次直接赞叹过这件事。
  一首是《小酌》:
  盘箸贫犹设,杯盂老更耽。
  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
  径醉眼花乱,高眠鼻息酣。
  觉来寒日晚,落叶拥茆庵。
  另一首是《初寒独居戏作》:
  开壳得紫栗,带叶摘黄甘。
  独卧维摩室,谁同弥勒龛。
  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
  一段无生话,灯笼可与谈。
  这两首中,宗文代指儿子,灵照代指女儿,两句完全一样,一再引用,可见陆游对这个场景确实十分欣赏。但还不止如此,多数   时候陆游没有直接写和儿子在修鸡窝,但写到他和儿子沟通的时候,事情的背景墙上,总是隐隐约约地,有那么一个鸡窝。比如:
  过邻家(宋·陆游)
  扶杖过吾邻,相夸自在身。
  年丰称贷少,酒贱往来频。
  群散鸡归栅,声喧雀噪囷。
  丁宁语儿子,切勿厌沉沦。
  村居四首 其四(宋·陆游)
  石帆山下乐谁如,八尺轻舠万顷湖。
  能酿人家分小榼,爱棋道士寄新图。
  条枚积地树鸡栅,沟港接筒浇芋区。
  父子还家更何事,断编灯下讲唐虞。
  纵笔三首 其二(宋·陆游)
  壮岁志天下,崎岖无一施。
  高谈对邻父,朴学付痴儿。
  补栅怜鸡冷,分粮悯雀饥。
  吾生忽至此,惆怅镜中丝。
  不仅是陆游,还有范成大、黄庭坚,很多诗人都对杜甫让儿子修鸡窝一事纷纷表示赞赏和同感,并写进诗中。
  范成大这么写:
  南浦回春棹,东城掩暮扉。
  儿修鸡栅了,女挈菜篮归。
  风力虽欺酒,花香尚染衣。
  衰翁牢守舍,肠断钓鱼矶。
  黄庭坚这么写:
  大若塘边擉网鱼,小桃源口带经锄。
  诗催孺子成鸡栅,茶约邻翁掘芋区。
  苦楝狂风寒彻骨,黄梅细雨润如酥。
  此时睡到日三丈,自起开关招酒徒。
  这些诗,“儿修鸡栅了,女挈菜篮归”,“诗催孺子成鸡栅”——可以说,修鸡窝的宗文,已经成为乡村儿子形象代表,万千乡间老父心中的亲子符号。
  宗文,不比宗武失败。
  现在说说为什么他们那么热爱修鸡窝。
  修雞窝在乡村是一个很重要的农事工作,鸡犬之声相闻永远是重要的乡居标配。鸡肉好吃,母鸡能下蛋,公鸡能打鸣,鸡屎可肥田,鸡的生长周期又短,即使老得不能下蛋又不能吃肉的老母鸡都能作为重要药引。
  中国乡村集约农业的体系,使人们把猪和鸡当成最重要的家禽和餐桌上的肉食。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动物最能节省能源,最懂得废物利用,美国人类学者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中提出他的观察:“中国传统餐桌上,肉食几乎并不重要,但即使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也很有效率,主要的家畜是猪和鸡,把价廉质次的食物变成肉类的杰出转换者,与牛和绵羊不同,它们不需要牧草或专门饲料,就同样分量的饲料而言,其增加的重量是那些反刍动物的两倍左右,且鸡还下蛋。”
  它们不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它们还不太占地方。还是安德森说的,“它们就放牧于陡峭的斜坡,易于受淹的土地,堤岸和其他不能耕作的土地。”可惜我对于乡村终究只是一个过路人,对于修鸡窝和养鸡,我确实没有什么有实质性的看法和感想了。唯有特别想提的一点是,杜甫的《催宗文树鸡栅》一诗中最后几句。那几句里面,杜甫从前面写实的细节里跳宕出来,体现了一个诗人敏锐的感性才华。他说: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他爱养鸡,不仅仅是前面说到的,乌鸡能治愈他的痺风病,到了秋天还能下蛋,能产生经济效益。除了这些好处,还有一个形而上的原因,就是,不管风雨多大,听着鸡鸣,就知道天亮了,世界仍然安乐。
  于他而言,虽然鸡是如此平凡的动物(凡鸟),但也给人安稳如石之感,因为,每天早晨准时响起的鸡鸣,仿佛能在离乱之
  中,给他,诗人老杜,隔离出一个小型的避难所。
  这种感觉,我有同感。与杜甫的体会略有不同的是,我在乡间遇到的公鸡似乎都生物钟紊乱,随时随地,往往是在悠长的、万籁俱寂的白昼,它们突然从沉默中回过神来,站在路边,或者随便一片泥地上,对着虚无长空,引颈高叫,表达对生活一言难尽的意见。
  有时候是在午睡时间,窗外突然传来公鸡的意见,它又突发性地纵声长鸣了。没有人拿它有办法。然而,鸡鸣村更幽,那声纵情的长啸,充满了底气和元气。从午睡中被叫醒的我意识到我睡在一张安稳的床上,拥有劳动力以及和平的现世,安全回到内心,我翻个身,又睡着了。
  最后,附录一下《催宗文树鸡栅》这首诗: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驱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蹋藉盘案翻,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
  避热时来归,问儿所为迹。
  织笼曹其内,令人不得掷。
  稀间可突过,觜爪还污席。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
  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
  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
  其流则凡鸟,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
  未似尸乡翁,拘留盖阡陌。

篱笆强调了什么


  那天在“潮州角落”茶栈里,看一个朋友零兄DIY篱笆。茶栈里很多东西是自己修建的,比如有两个茶台:一个是砌好水泥台往上铺红砖,一个是枯萎的玉兰树栽成几截,最粗一截作茶台,另几截作为凳子。另外还有很多的花盆花架都是自己DIY的,今天轮到篱笆了。
  零兄从茶栈的角落里拖出一大捆竹子,又从自己的牛仔裤兜里掏出一把钳子,又像变魔法一样变出一小堆钢丝来,然后用钳子把竹竿三下两下全截成一米长短,这长度其实就是篱笆的高度。整个过程说不出什么难度,只是觉得虎虎生风。
  突然觉得,有了篱笆的房子,像报纸上一篇文章突然被画上花边,瞬间就被强调了。以前对一栋房子,重视的总是天井走廊花架门窗。事实上,一栋富于田园气息的房子,篱笆真是必不可少的。   它有疏有密,起到一种间断,但不完全隔绝的作用,它有点像标点里的“;”号,有点像感情里,既让人们强行停下,但又有所邀请;而越过这一道篱笆,可能就是我们手无寸铁完全向对方交出的领域了。
  在农业文化里,篱笆的传统含义实在很丰富。起源是众所周知的陶渊明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随后,篱菊和南山都是有了象征意义的事物,最典型的致敬之作当属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栋有出世气质的房子再也离不开一道篱笆,诗人皎然写: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另一个唐代诗人于鹄写: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于鹄和皎然这两首诗中两套房子,有
  个共同特点是,幽远少人知,人来得见稀,所以他们家的篱笆呢,上面有古云,有僧衣,却没有浊世俗品。
  但并不是所有的篱笆出现在古诗里都象征着出世绝俗。在一些诗里,篱笆正是代表着生活气息,代表与左邻右舍亲近、沟通的热情。比如白居易所写的两首:
  小宅里闾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这一首的标题很有意思,就叫《小宅》,事实上这个小宅并不小,但“小”字让全诗更有温馨气息。还有另一首是《池上早夏》,“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有琴声,有舟船,有小娇孙,都是人间充满生活气息的事物,这两首诗里的篱笆,不是出世,反是入世。不再是陶渊明那样的意味,而是尘世里与人沟通、来往、互动的象征。
  更典型的一首,也是更出名的一首,来自杜甫。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那是他在成都的时候,住在杜甫草堂,那个草堂有一个篱笆,但他在篱笆边与左邻右舍互通有无,换酒吃换菜吃。在这里篱笆是间断,也是邀请。
  杜甫和邻居在那个篱笆那里交换酒杯。这样的细节,对于漂泊一生的杜甫来说,显得很是温暖。
  当时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初,五十多岁的杜甫来到成都,古人寿命短,算是中年接近晚年的岁数,在成都一呆几年,中间也去梓州汉州等其他地方避乱,总的来说,相比他之前和之后的颠沛流离的人生,在成都这几年算是杜甫人生里的安逸时光。
  来到成都后的杜甫首先建了个草堂,由他表弟王司马赠资。这草堂非常出名,它虽然不豪华,很可能连结实都谈不上,所以后来被秋风一吹,就吹得夜寒雨漏了。但这个草堂的意义很重大,安慰了老杜在祖国大地上漂泊大半生的疲勞的身心。他开始像海子所言,亲手劳动,建设家园。
  在他那段时间的诗里,像记装修日记一样写诗。他写他如何去跟绵竹县令讨竹子,如何跟另一个县尉要桤木苗了,又去跟谁要瓷碗,东家要一点,西家要一点,这行径虽然有点饥贫寒感,却更有生机勃勃的建设之趣。最有趣的是,建成之后他还在草堂前划了一块地,专种草药。真没想到,杜甫还是一个中药爱好者。
  看到杜甫对草堂的建设期间写下的诗歌,像在看一个人的装修日记。
  所以这段时间的杜甫,诗歌里出现了与他之前沉郁风格很不同的活泼轻盈,比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音乐感仍然存在,是很流畅的音乐感,“千朵万朵压枝低”还有天真。这诗里的情景也很天真,惯以沉郁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学里的老男人,此时站在一个叫“黄四娘”家里的门口,也不进去喝茶,看样子也不像是特意来拜访,更像是无意路过。
  他很少像这段时间那样密集地写到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园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这时的老杜,与同谷拾橡子充饥、在羌村秉烛饮泣的老杜何等不同,这是一个从博爱回到差等之爱的老杜,而这暂时的圆满,很可能,得益于这座简陋草堂。
其他文献
周荣池在《节刻》中以温情的方式重新定义着不同节气的意义,他是一位站在生活根子上的本色作家,他的散文描绘着生活于土地上的人,解读着农人对生活的智慧,诠释着人何以承担熬过漫长的日子,诉说着四季轮回以及那些平淡却又踏实的存在。周荣池以在场的言说,个体的疼痛与感知挚诚地書写着故土与生活。“南角墩”是周荣池散文世界的解码口,“四季”是他在《节刻》中坚守的秩序,他始终不曾离开过伫立的南角墩,南角墩的四季轮回绘
期刊
一  我到单位门口张望许久,门房值班的同事才认出我。  我戴了双层口罩,一层蓝色,一层黑色,只要出门上班,我都做最好的防护。  单位的电动门缓缓打开,刚好一个人能通过,我急忙走进去,门又缓缓关上。门房里伸出一个头,摆摆手,让我进去。我认真看,才认出是同事郝姐,她平时穿警服一身的飒爽、干练,今天被一身宽大的白大褂罩住身材,两只大眼睛在厚实的N95白口罩上坚定地张望着。  看到郝姐木然的样子,我有些不
期刊
谢春卉一  司机师傅说到了,车停在酒店门口。一个小个子男人机敏地从大厅跑出来看了看又跑了回去。我们下了车,坐在前面的社区胡主任让我先在车里等着,我又钻回到车里。七八分钟后,她从酒店拿出两张纸来要我签字,我签完后她拿起其中一张返回酒店,另一张则由我自己保管。又过了一会儿,在这幢大楼房的一个小小的侧门前,她递给我一张房卡说,6楼,你自己上去吧,并说有事打电话和挥手告别。  空旷的楼梯回荡着我一步一步拾
期刊
晴朗  加纳除了有“最美海岸线”称号之外,也由于它是一个拥有巨大黄金储量的非洲国家,所以加纳的旧称就是“黄金海岸”。这里号称是遍地黄金,引得无数淘金者前仆后继去淘金。在黄金的璀璨光芒召引下,世界各地的淘金客涌进加纳,在陌生的山丘丛林、草原河畔里,忍受着高温、疲劳、孤独、疾病乃至死亡的折磨和威胁,从事着一项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古老职业——淘金。  外地人给加纳的本地采金行业带来了技术革命。他们带来的挖
期刊
谈骁  2月4日,正月十二。  隔离十四天结束,写了十四天日记。接下来的记录,应该叫“回武汉记”——虽然回武汉还没有时间表。但疫情总会缓解,也许半个月,也许一个月,我终究要踏上回城的路。  昨天下午上吐下泻,一度以为自己感染。后半夜开始,肠胃不适已经大为缓解。一夜虚惊,天快亮时,妻子醒来给小溪换尿片,我告诉她:我好了。她长舒了一口气。这个时候,甚至不能生病。我仔细回想,昨天下午的梨子大概是诱因,加
期刊
李郁葱  分香帕子揉蓝腻。欲去殷勤惠。重来直待牡丹时。只恐花知、知后故开迟。  别来看尽间桃李。日日阑干倚。催花无计问东风。梦作一双蝴蝶、绕芳丛。  ——何栗《虞美人》1  如果一个读书人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入阁拜相位极人臣;如果一个人不仅书读得好,还生得仪表堂堂……这个人注定了是世人仰慕的对象,也是时人仰之弥高的偶像,但如果我告诉你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结束生命之际也才39岁,而且是绝食而死,
期刊
张华  在古代中国,“文学”一词自首见于《论语》之后,其义经历过多种变迁;英文的“literature” 一词也不例外。据鲁迅先生考,现代“文学”之概念和内涵皆源于日本对西语相应词汇的翻译。然而,无论中外,过去之“文学”要么属于“贵族”,要么属于“精英”,从来不像今天,文学显然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前段时间茅奖获得者梁晓声在接受媒体的视频采访时,多次说到“文学——也就是文化.....
期刊
周吉敏  世人只知曹雪芹的《红楼梦》,而不知《废艺斋集稿》,这是曹雪芹另一部天才著作,用意是帮助贫穷、废疾无告的人们,学一种维生的技艺。《红楼梦》涉及绘画、医学、建筑、手工艺等等,《废艺斋集稿》叙及图章、风筝、编织、脱胎、织补、印染、雕刻竹制器皿和扇股、烹调八类技艺,可见曹雪芹博于材艺。写《废艺斋集稿》是由《南鹞北鸢考工志》起意的。曹雪芹的朋友于景廉从军伤足退伍后无以为生,儿女忍饥挨饿,向他求助,
期刊
通过互联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国人演讲的视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中小学生,演讲时无不从容镇定、口若悬河,仿佛个个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其实,他们这种本领也是后天训练出来的。美国小学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思辨与表达能力:WES每年都会举办一场演讲比赛,动员四、五年级学生参加;在演讲比赛之前一个月,老师会对参赛选手进行专门培训,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演讲技巧;美国老师有时会把课堂变成会场,让学生进行辩论;学校组织
期刊
杨则纬一  一个老人的离世总会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老人,突如其来的悲伤在胡思乱想中增了更多忧虑,终于恍然大悟学数学时平方的意义。快乐和快乐之间可以加号,但在悲伤这件事情上却总是平方运算。  死亡这个词在我12岁之前只是存在于我脑海词库当中众多词语的一个。突然有一天的那个清晨,我们坐在教室里等上语文课的老师上课,结果等来了另一个老师用凝重的语气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因车祸身亡再也不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的消息。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