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记忆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夏至临近,渭北一带的麦子黄了。和着布谷鸟的叫声,村子上空飘来阵阵麦香。
  村里人都在为麦收做准备。和邻居相比,父亲性急了一些。那几天,他就像等待揭榜的考生一样坐立不安,时不时跑到麦田察看,每次回来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在忙碌的母亲后头絮叨:谁家已经开镰了,谁家麦子都上场了。母亲呢?则以她一贯的沉稳应对:“你急啥?夏至一到,咱就开镰。”夏至麦子自死,这理父亲也懂,可他照旧天天往地里跑。
  开镰先一天,一大早,父亲就起床了,他取下挂在窑壁上的几把草镰,掸掉镰身上的灰尘,端来一盆水给它洗了澡。然后从窑肩子上取下一个纸包,打开外面的几层报纸,拿出裹在白纸里头的刀刃。镰刃裹在里头近一年,已被黄油浸得油乎乎的,不见一点锈迹。
  他顺势圪蹴在水盆边,支起磨石开始磨镰刃,一边刷刷地磨着一边往镰刃上淋水,磨石面上全被水浸湿了,两边几道水痕流过磨石的木底子,渗到地上,水痕黄褐相间。从院子走过,一股生铁味飘过来。
  磨完刀刃,他把镰把拿起来前后晃了几晃,看镰把和镰头之间的铆窍有没有松动,松了的找来钉锤敲几下。试好了,就把它们连同磨石一起,放在架子车厢。
  父亲忙活镰刀的时候,母亲在灶前准备吃的。她不光做当天的饭菜,还要为后面几天蒸蒸馍、烙锅盔。一搭镰就忙开了,根本腾不出时间专门做饭,每顿饭只能凑合着吃了。
  二
  割麦真是好活儿啊,干起来特过瘾!时隔三十多年,还能想起麦田里桑拿般的爽快。当然,说不累是假话,农活哪有不累的?
  第一次割麦,我很兴奋。一进地就挥舞着镰刀割起来,且一直紧紧跟着父亲。怎奈因为贪心,行子揽宽了,几百米之后,胳膊扯得有些疼,和父亲拉下一段距离。妈妈劝我甩几行给她。一开始,我还不服输,一直撑着往前赶,赶着赶着实在撑不住了,就乖乖地甩了两行。这一甩,速度果然提高了不少。
  说起割麦子,我的技术还是可以的。平时经常割猪草,使镰没问题。可是,我不会拧腰子(绳子),也不会捆。所以,我们三个人分工合作:父亲在前面割,顺便拧腰子,我只把割下的麦子往上放,妈妈在后面边割边捆,并将麦捆竖起来栽到地里。
  第一天割的那块地南北狭长,刚开始,我力气足,割得快。越往后越没劲,割着、割着不停地站起来抬头看看天、看看前面。看天,天上有几丝云都很清楚;看前面,地头影子都不见,只得乖乖低头弯腰继续割。割一阵,忍不住又抬头往前看,还是和原来一样,总是看不见地头。看着父母除过喝水擦汗轻易不抬头,我也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老老实实地割。
  就这样,我们硬是用了两晌时间把这片地割完了。
  三
  说到底,割麦的累倒也能承受得了。实在不舒服吃个去痛片还可以撑一阵,最难受的是割麦过程中浑身流出的汗。
  汗水流在其他地方擦擦就是了,流进眼睛里可真是麻烦。本来麦秆上的灰尘就多,镰刀一抖搂,灰尘四处乱飞。当汗水流过睫毛进入眼眶之后,灰尘被捎带进去了。汗水和灰尘的复杂反应直接冲击着眼睑,酸酸的、辣辣的,泪水也被刺激出来了。擦吧,怎么也擦不净;不擦吧,盐尘混合物在眼睑上的表演动静太大,不难受才怪。
  汗水流进眼睛难受,流在衣服上难看。
  大夏天在麦田里,稍微一动身,汗水哗哗流。风一吹,阳一照,衣服就渗出汗花来。那个花是盐沫镶边的,记录着盐分外流史。在麦田里干活也没人计较这个,难看就难看吧!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再怎么说都是踏实的,哪里用得着管别人咋看?
  为了少流汗,有些人家尽量避免大中午去割麥,往往早起晚归。可有经验的农人说,太阳越大麦子过镰越利,割起来越省劲。细分析一下,这是科学道理的。水分多了,麦秆刚脆,易折断;反之,麦秆就疲塌,刚脆性就减弱了,割起来自然就费劲了。
  所以,父母宁愿顶着烈日冒着大汗也不愿凉快时候割麦。这也许就是人常说的痛并快乐着吧!
  四
  麦子割完了,母亲提捆,父亲装车。
  装车可是个技术活,车厢上两捆麦子头挨头摞着,麦芒之间互相掺和,麦捆不会轻易滑掉。摆放麦捆,越往上越靠里。高度呢?一般不确定,根据地里麦子多少而定。当然也不能太高,太高了,路上容易翻车,一翻车,麻烦就大了,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装车时,我也没闲着,我拉耙。那时候,我的个子还不高,高不过耙把。
  拉耙虽费劲,可比割麦强,不用弯腰,不用吸麦秆上的尘埃。可长长的铁钉耙齿动不动就挂在麦根上,所以使用它也要讲技巧。妈妈告诉我,将耙齿稍微抬高一点,既能拾上麦子,又不会被麦根挂住。对于身高和力气都有限的我来说,要做到这点很难,我就只能磕磕绊绊地拉着耙,在地里与那些狡猾的麦秆麦根斗智。
  那年雨水好,麦子的茬口厚实产量高。割完麦子放眼望去,地里的麦捆一堆挨着一堆,小山丘一样,父母看了既高兴又烦恼。高兴的是终于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烦恼的是运输碾打很不易。
  回家吃饭时只能捎一车,剩下的父亲套上老黄牛和弟弟拉。我和妹妹帮母亲做饭,弟弟妹妹吃完饭还要上学呢!
  麦子拉回场里人心就稳了,碾打则慢慢进行。没有四轮拖拉机碾打之前,全靠老黄牛拉着碌碡慢慢碾,有了四轮之后,效率明显提高,两三天就碾完了。
  五
  那年考试后,我上了师范,告别了老家,也别了繁忙的麦收。九月开学,我又拿起笔杆,钻进书海,开启了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毕业后,做了一名普通老师。三十多年来,我奔波在自己的“麦田”里,眼看着一个个雏鹰般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成长成熟,内心很是欣慰。这种欣慰,一如当年父亲手捧旱烟袋站在麦浪滚滚麦香阵阵的田边,每道皱纹里都写着喜悦的情形。
  回望来路,我离开了父亲的麦田,走进了我的“麦田”,默默奉献着、收获着。后来我发现:人这一辈子,只有在田野里躬身劳作洒下汗水,才能真正享受收获的那份喜悦!
  (咸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花儿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五省,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本文从宁夏花儿的起源、宁夏花儿的曲式特征、宁夏花儿的唱法分类及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索宁夏花儿的共时性传承与传播。演唱方法除民间的尖音唱法和仓音唱法外,重点论述了艺术嗓音在宁夏花儿中的运用并通过个案分析论述宁夏花儿在区域性高师声乐课堂中的推广。  关键词:演唱技法;曲式特征;艺术嗓音  一、宁夏花儿的起源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部内陆高
期刊
摘 要:在5G时代的今天,电子设备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很少选择拿起毛笔书写作品,使得书法艺术成为一种观赏性质的艺术。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进行设计中的探索,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融合,运用交互应用的形式调动当代年轻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兴趣,能够改变年轻一代对书法艺术的刻板印象,让他们主动拿起笔来感受书法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创新。  关键词:书法艺术;文创产品;现代设计;交互应用  一、
期刊
说到皮影这个词,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夜晚的山洞里,几个原始人围坐在火堆旁,身后的木棍上挑着兔子、狐狸、各种小鸟的尸体,身后的石壁上便有这些动物的影子。一个原始人用木棍拨弄火堆,火焰晃动着,墙上的“兔子、狐狸、小鸟”就跳动着。  以前也听同学说起过:“永兴坊晚上有皮影表演,表演的人全是老爷子,感觉皮影要失传的样子。”我从小到大没有见过皮影,不禁会有一个疑问:皮影是什么呢?  2020年10
期刊
时间:当代。  地点:家中。  人物:  丈夫——男,40岁左右。  妻子——女,40岁左右。  医生——男,40岁左右。  一束光打在舞台中央。丈夫坐在光圈里。  丈 夫 你会用多久来忘记一个人?一个朝夕共处的人,一个相濡以沫的人,一个执子之手的人,一个饱蘸着你毕生欢欣苦痛的人,你的爱人、朋友、伴侣、亲人、仇人,你想杀死一万次却依然紧紧拥她在怀的人,是的,这样一个人,你打算用多久来忘记她?一年?
期刊
五十岁那年  我告别了青青的禾苗  告别了绿绿的豆角  告别了家的味道  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去闯荡未知的远方  五十岁,这个年纪还算身强力壮  那是我第一次  第一次,走出村庄  脚下踩着迷茫  头顶飘浮着云彩和梦想  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去打听  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去丈量  一个老板打量着我  来吧,我们这里缺个厨师  要把米煮熟能把菜煮香  转眼十几个春秋  都写在脸上  岁月刻下一道道痕迹 
期刊
从乞儿到皇帝的李昪  街头乞儿伤满痕,  饥寒交迫见者怜。  忍辱负重登大宝,  借风起航唯他能。  谦虚礼貌福星照,  骄傲自大祸临门。  善待百姓江山固,  铸就丰碑颂万年。  赞忠孝两全的曹彬、曹玮父子  父子忠孝栋梁才,  出将入相儿作陪。  积德造福根基厚,  神鬼不敢随意裁。  勿以小恶而为之,  勿以小善而不为。  一生处处存仁性,  灵蛇会送宝珠回。  书救世之能臣,处世之贤臣的寇
期刊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型工科专业。对此专业而言,素描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素描课程经过国内外艺术类院校多年实践探索,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采用艺术类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描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能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
期刊
里外之一(局部)
期刊
时间:现代  地点:陕北农村  人物:  二狗——脱贫后的略带点土豪的形象  花花——二狗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秦芬——支书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小宝——二狗与花花的儿子  丽丽——小宝的未婚妻  幕启。  置景:花花家院,舞台右侧有院墙、中间有石桌石凳、旁边一张摇摇椅,左侧为家门。  幕后伴唱。   新时代、新思想,   新文明引领新风尚,   新村新貌新气象,   新天新地
期刊
余泽玲,女,1966年生,汉族,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农民,陕西省安塞县王窑乡庙沟村人。  余泽玲小时爱剪花,也爱画画,看到报纸上发表的剪纸,书上印的花花,她都会收集起来照样子剪。春节时看谁家窗上贴出个好窗花她会想法子把样子剔下来。1988年余泽玲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了县文化馆,并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创作培训班。在培训班,经过理论的学习和众多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的指点,剪纸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同年在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