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阐述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巧妙地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把物理知识描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加通俗易懂。为抽象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更重要的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质,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牢记不易忘的效果,让物理的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物理教学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物理是学生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物理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较差,有些概念和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困难重重。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有关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就很难弄懂新识,更别说掌握了,做起题来总是错漏百出。
正确巧妙地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把物理知识描述得更形象生动,为抽象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更重要的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质,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简单易懂、印象深刻的效果,让物理的教学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列举自己在授课时,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帮助解析,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几个例子作为参考。
一、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教学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使上了初三,还是有好多学生搞不清楚用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总是把物理量放错位置,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一场灾难,不知道谁做分子谁做分母,于是就胡乱编造一条错误的公式,让教师痛心疾首。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笔者认为,利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以速度公式为例,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用比值法来定义“速度”,其公式为:v=s/t。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只需记住速度公式v=s/t即可,然后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学生,在这条公式中,路程s做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高,它就是“大哥”,它的高级的地位不可撼动,而速度v和时间t在底下,就像两个“小弟”,它们的位置随时都可以互换,于是推导出时间公式t=s/v。如果两个“小弟”团结合作,联起手来,也和“大哥”实力相当,于是推导出路程公式s=vt。学生听完之后总是哈哈大笑,但又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速度公式的变形,效果甚好效率也高,并且不容易遗忘。在笔者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这样讲授过之后,学生的出错率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会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公式变形,教师无需再讲,学生自然都知道如何推导,达到了“授之于渔”的效果。
二、频率的概念教学
初二上学期学生就要学习声现象的内容,学习音调这一知识时,会涉及到“频率”这一物理量的学习,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对“频率”的描述为: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此描述较为简单和抽象,初二的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通常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支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地理解频率这一概念,从而掌握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在授课时,可以这样打比方:两同学并肩同行,一个腿长一个腿短,腿长的慢悠悠的走,而腿短的则要快步向前,哪个同学的腿运动频率高?还可以这样打比方:甲同學一个星期迟到十次,乙同学一个星期迟到五次,谁迟到的频率高?学生马上就会在脑海里自己想象这一场景和画面,并且立刻就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化形象,让学生对频率有了更深一层地理解“相同时间内,次数多的频率就高”,而这一认知对接下来要学习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
学习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都能自己总结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发散作用”这一结论。
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三条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规律,当然也足够应付中考了,但是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题目要求根据非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路径来判断透镜的类型如图2所示,对于层次较高的优生,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给他们进行额外的讲解,避免优生“吃不饱”。笔者尝试过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学生普遍能理解的是打比方的方法。
以图a为例,笔者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这样教学:假如没有中间的透镜,那么这两条光线将沿直线传播,那么它们将在A处相交,但是经过中间的透镜之后却在较远的B处才相交,如图3所示。假如这两条光线是一对情侣,同学们觉得中间的透镜是来撮合他们的还是来拆散他们的?学生听完后总会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拆散!”我再问“中间的是什么透镜”时,学生也会坚定地告诉我“凹透镜”。此方法最通俗易懂,经过这样讲授之后,学生都会恍然大悟,不仅是优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再做类似的题型时也能用此方法将题目做对。另外,用这一方法教学,往往还能调节课堂氛围,使课堂氛围轻松欢乐,学生开开心心地就学到了知识,夫复何求?
四、“比热容”相关知识的教学
粤沪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比热容”的描述比较抽象,此概念本身就不好理解。由“探究水和砂石的吸、放热性能”实验总结出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这一结论,学生总是理解不了,甚至觉得“温度变化越小的吸热能力越差,比热容越小”,为了消除学生对比热容的误解,笔者在授课时,又给学生打了个比方:甲和乙两个学生在操场上,用相同的时间跑完1000米,跑完后,甲学生大气都没喘一口,一脸轻松。而乙学生则晕倒了,最后由救护车送进医院了。大家说谁的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听完后往往先是哈哈大笑,然后都会说甲同学的能力强,此时笔者就顺势告诉他们“同样跑1000米,变化越小的,几乎不受影响的说明能力强。同理,在此探究实验中,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学生此时就会恍然大悟,而且以后做题再也不会出错了。
五、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教学
每当学习“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学生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反而越小”,笔者是这样教学的:电荷在导体中移动,就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路宽好走还是路窄好走?学生都会回答“路越宽越好走”,笔者紧接着告诉他们:横截面积大就是“路”宽,路越宽阻碍就越小。所以,当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只要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那么接下来学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复习一下“导体的横截面积对导体的电阻的影响”,学生就能将学过的知识联想起来,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掌握了新知识。如果再用如图4所示的图画辅助教学,就更加形象了,效果就更好了。
其实,还有很多知识点适合使用打比方的方法教学,比如,学习电荷以及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这两个知识,可以把它们的相互作用规律比喻成人类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学生瞬间掌握而且不会搞错。再比如,区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可以简单地打个比方:左口袋的钱放进右口袋或者放进别人的口袋叫转移;口袋里的钱去小店买了零食就叫转化,还有很多知识点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使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合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有趣、简单易懂,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能学到知识,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总之,在教学中多摸索、多联想、多反思,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都是好方法,都可以多尝试。
【关键词】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物理教学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物理是学生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物理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较差,有些概念和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困难重重。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有关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就很难弄懂新识,更别说掌握了,做起题来总是错漏百出。
正确巧妙地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把物理知识描述得更形象生动,为抽象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更重要的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质,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简单易懂、印象深刻的效果,让物理的教学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列举自己在授课时,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帮助解析,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几个例子作为参考。
一、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教学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使上了初三,还是有好多学生搞不清楚用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总是把物理量放错位置,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一场灾难,不知道谁做分子谁做分母,于是就胡乱编造一条错误的公式,让教师痛心疾首。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笔者认为,利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以速度公式为例,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用比值法来定义“速度”,其公式为:v=s/t。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只需记住速度公式v=s/t即可,然后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学生,在这条公式中,路程s做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高,它就是“大哥”,它的高级的地位不可撼动,而速度v和时间t在底下,就像两个“小弟”,它们的位置随时都可以互换,于是推导出时间公式t=s/v。如果两个“小弟”团结合作,联起手来,也和“大哥”实力相当,于是推导出路程公式s=vt。学生听完之后总是哈哈大笑,但又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速度公式的变形,效果甚好效率也高,并且不容易遗忘。在笔者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这样讲授过之后,学生的出错率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会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公式变形,教师无需再讲,学生自然都知道如何推导,达到了“授之于渔”的效果。
二、频率的概念教学
初二上学期学生就要学习声现象的内容,学习音调这一知识时,会涉及到“频率”这一物理量的学习,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对“频率”的描述为: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此描述较为简单和抽象,初二的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通常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支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地理解频率这一概念,从而掌握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在授课时,可以这样打比方:两同学并肩同行,一个腿长一个腿短,腿长的慢悠悠的走,而腿短的则要快步向前,哪个同学的腿运动频率高?还可以这样打比方:甲同學一个星期迟到十次,乙同学一个星期迟到五次,谁迟到的频率高?学生马上就会在脑海里自己想象这一场景和画面,并且立刻就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化形象,让学生对频率有了更深一层地理解“相同时间内,次数多的频率就高”,而这一认知对接下来要学习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
学习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都能自己总结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发散作用”这一结论。
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三条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规律,当然也足够应付中考了,但是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题目要求根据非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路径来判断透镜的类型如图2所示,对于层次较高的优生,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给他们进行额外的讲解,避免优生“吃不饱”。笔者尝试过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学生普遍能理解的是打比方的方法。
以图a为例,笔者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这样教学:假如没有中间的透镜,那么这两条光线将沿直线传播,那么它们将在A处相交,但是经过中间的透镜之后却在较远的B处才相交,如图3所示。假如这两条光线是一对情侣,同学们觉得中间的透镜是来撮合他们的还是来拆散他们的?学生听完后总会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拆散!”我再问“中间的是什么透镜”时,学生也会坚定地告诉我“凹透镜”。此方法最通俗易懂,经过这样讲授之后,学生都会恍然大悟,不仅是优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再做类似的题型时也能用此方法将题目做对。另外,用这一方法教学,往往还能调节课堂氛围,使课堂氛围轻松欢乐,学生开开心心地就学到了知识,夫复何求?
四、“比热容”相关知识的教学
粤沪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比热容”的描述比较抽象,此概念本身就不好理解。由“探究水和砂石的吸、放热性能”实验总结出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这一结论,学生总是理解不了,甚至觉得“温度变化越小的吸热能力越差,比热容越小”,为了消除学生对比热容的误解,笔者在授课时,又给学生打了个比方:甲和乙两个学生在操场上,用相同的时间跑完1000米,跑完后,甲学生大气都没喘一口,一脸轻松。而乙学生则晕倒了,最后由救护车送进医院了。大家说谁的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听完后往往先是哈哈大笑,然后都会说甲同学的能力强,此时笔者就顺势告诉他们“同样跑1000米,变化越小的,几乎不受影响的说明能力强。同理,在此探究实验中,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学生此时就会恍然大悟,而且以后做题再也不会出错了。
五、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教学
每当学习“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学生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反而越小”,笔者是这样教学的:电荷在导体中移动,就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路宽好走还是路窄好走?学生都会回答“路越宽越好走”,笔者紧接着告诉他们:横截面积大就是“路”宽,路越宽阻碍就越小。所以,当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只要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那么接下来学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复习一下“导体的横截面积对导体的电阻的影响”,学生就能将学过的知识联想起来,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掌握了新知识。如果再用如图4所示的图画辅助教学,就更加形象了,效果就更好了。
其实,还有很多知识点适合使用打比方的方法教学,比如,学习电荷以及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这两个知识,可以把它们的相互作用规律比喻成人类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学生瞬间掌握而且不会搞错。再比如,区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可以简单地打个比方:左口袋的钱放进右口袋或者放进别人的口袋叫转移;口袋里的钱去小店买了零食就叫转化,还有很多知识点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使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合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有趣、简单易懂,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能学到知识,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总之,在教学中多摸索、多联想、多反思,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都是好方法,都可以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