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比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阐述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巧妙地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把物理知识描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加通俗易懂。为抽象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更重要的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质,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牢记不易忘的效果,让物理的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物理教学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物理是学生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物理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较差,有些概念和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困难重重。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有关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就很难弄懂新识,更别说掌握了,做起题来总是错漏百出。
  正确巧妙地运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把物理知识描述得更形象生动,为抽象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更重要的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质,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简单易懂、印象深刻的效果,让物理的教学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列举自己在授课时,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帮助解析,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几个例子作为参考。
  一、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教学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使上了初三,还是有好多学生搞不清楚用比值法定义的公式的变形,总是把物理量放错位置,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一场灾难,不知道谁做分子谁做分母,于是就胡乱编造一条错误的公式,让教师痛心疾首。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笔者认为,利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以速度公式为例,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用比值法来定义“速度”,其公式为:v=s/t。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只需记住速度公式v=s/t即可,然后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学生,在这条公式中,路程s做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高,它就是“大哥”,它的高级的地位不可撼动,而速度v和时间t在底下,就像两个“小弟”,它们的位置随时都可以互换,于是推导出时间公式t=s/v。如果两个“小弟”团结合作,联起手来,也和“大哥”实力相当,于是推导出路程公式s=vt。学生听完之后总是哈哈大笑,但又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速度公式的变形,效果甚好效率也高,并且不容易遗忘。在笔者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这样讲授过之后,学生的出错率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会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公式变形,教师无需再讲,学生自然都知道如何推导,达到了“授之于渔”的效果。
  二、频率的概念教学
  初二上学期学生就要学习声现象的内容,学习音调这一知识时,会涉及到“频率”这一物理量的学习,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对“频率”的描述为: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此描述较为简单和抽象,初二的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通常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支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地理解频率这一概念,从而掌握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在授课时,可以这样打比方:两同学并肩同行,一个腿长一个腿短,腿长的慢悠悠的走,而腿短的则要快步向前,哪个同学的腿运动频率高?还可以这样打比方:甲同學一个星期迟到十次,乙同学一个星期迟到五次,谁迟到的频率高?学生马上就会在脑海里自己想象这一场景和画面,并且立刻就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化形象,让学生对频率有了更深一层地理解“相同时间内,次数多的频率就高”,而这一认知对接下来要学习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
  学习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都能自己总结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发散作用”这一结论。
  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三条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规律,当然也足够应付中考了,但是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题目要求根据非特殊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路径来判断透镜的类型如图2所示,对于层次较高的优生,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给他们进行额外的讲解,避免优生“吃不饱”。笔者尝试过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学生普遍能理解的是打比方的方法。
  以图a为例,笔者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这样教学:假如没有中间的透镜,那么这两条光线将沿直线传播,那么它们将在A处相交,但是经过中间的透镜之后却在较远的B处才相交,如图3所示。假如这两条光线是一对情侣,同学们觉得中间的透镜是来撮合他们的还是来拆散他们的?学生听完后总会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拆散!”我再问“中间的是什么透镜”时,学生也会坚定地告诉我“凹透镜”。此方法最通俗易懂,经过这样讲授之后,学生都会恍然大悟,不仅是优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再做类似的题型时也能用此方法将题目做对。另外,用这一方法教学,往往还能调节课堂氛围,使课堂氛围轻松欢乐,学生开开心心地就学到了知识,夫复何求?
  四、“比热容”相关知识的教学
  粤沪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比热容”的描述比较抽象,此概念本身就不好理解。由“探究水和砂石的吸、放热性能”实验总结出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这一结论,学生总是理解不了,甚至觉得“温度变化越小的吸热能力越差,比热容越小”,为了消除学生对比热容的误解,笔者在授课时,又给学生打了个比方:甲和乙两个学生在操场上,用相同的时间跑完1000米,跑完后,甲学生大气都没喘一口,一脸轻松。而乙学生则晕倒了,最后由救护车送进医院了。大家说谁的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听完后往往先是哈哈大笑,然后都会说甲同学的能力强,此时笔者就顺势告诉他们“同样跑1000米,变化越小的,几乎不受影响的说明能力强。同理,在此探究实验中,温度变化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学生此时就会恍然大悟,而且以后做题再也不会出错了。
  五、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教学
  每当学习“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学生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反而越小”,笔者是这样教学的:电荷在导体中移动,就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路宽好走还是路窄好走?学生都会回答“路越宽越好走”,笔者紧接着告诉他们:横截面积大就是“路”宽,路越宽阻碍就越小。所以,当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只要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那么接下来学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复习一下“导体的横截面积对导体的电阻的影响”,学生就能将学过的知识联想起来,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掌握了新知识。如果再用如图4所示的图画辅助教学,就更加形象了,效果就更好了。
  其实,还有很多知识点适合使用打比方的方法教学,比如,学习电荷以及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这两个知识,可以把它们的相互作用规律比喻成人类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学生瞬间掌握而且不会搞错。再比如,区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可以简单地打个比方:左口袋的钱放进右口袋或者放进别人的口袋叫转移;口袋里的钱去小店买了零食就叫转化,还有很多知识点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使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合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有趣、简单易懂,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能学到知识,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总之,在教学中多摸索、多联想、多反思,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都是好方法,都可以多尝试。
其他文献
“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勇于创新并有突出成绩的中小学校。奖项自2010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设立以来,全国每年有10所中小学校获奖,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期間颁奖。这些获奖学校的创新实践经验,为促进各地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期介绍的是2019年荣获此奖
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哈尔滨工程大学分营于8月14-18日在线上举行,429名来自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员和教师参加了这次科普盛宴。分营为营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专家报告会——船舶工程学院倪宝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极地船舶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向营员分享了自己在极地航行中的经历与科考体会;实验室参观一一动力学院王志涛副教授和核学院李磊副教授通过视频带领大家云游了哈尔滨工程大学
熙熙攘攘的教室里分布着花花绿绿的展板,人们驻足于展板前,谈笑风生——看到这番热闹的场景,你一定会觉得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展览。没错,但这并不是普通的展览,它是一场科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博览会”。无论是2012年9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英国约克大学培训项目,还是11月的“做中学”第3期高级研修项目,都以这样的博览会作为结束前的点睛之笔。  这是一场展示研修成果的盛会  参加研修的科学教师是博览会的主人,他们不
本次实验活动听起来超级简单,但其实它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实验条件及材料  一张A4纸  一卷便宜的卫生纸(越薄越好)  活动步骤  (1)在你开始本次实验活动之前,请先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认为你可以将一张纸对折多少次?  (2)将准备好的A4纸对折。  (3)然后再对折1次,继续对折,直到你不能再对折了。  (4)记录下你把这张纸对折了多少次。这个数字比你预期的更多还是更少?  (5)找一个
已故的乔布斯曾经说过:“只有科技是不够的,科技要与艺术相结合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结果。”沃尔特曾经说过:“人们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来创造性地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结合在一起”,这与乔布斯的说法不谋而合。现在大多数问题都是跨国界的、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比如我们需要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就不能仅依靠一个学科,而应综合多学科知识来解决。艺术和科学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者都
设计由来  我跟爸爸去医院探望因车祸受伤的奶奶,看见隔壁病床病人的腿被绷带裹着,通过滑轮连接一串砝码垂向地面。听医生说,病人的腿骨骨折了,这是为了保持骨头生长方向的一种牵引治疗手段。当时我就有了疑问:用砝码做重力拉力是不是太原始了?而且病人身体移动会导致砝码碰到地面,碰地的话,这牵引还有用吗?设备只有支架、滑轮、砝码,也没有什么地方显示牵引使用了多大的力,显得很简陋粗糙,这样的治疗设备能达到良好的
本文创新设计实现了基于安卓系统和视觉智能分析的自主视力检测系统,让使用者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视力检测,不再需要他人协助。视力测试过程中的指向方式遵循现行的视力检测方法,采用标准的E字母视力表。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易携带、方便操作、检测准确性高、可记录历史测试曲线等特点。其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为视觉智能,主要包括人脸检测、手势检测和标记物检测。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功能模块  基于图像分析的智能视力检测
张介宇  1948年生。自幼酷爱绘画,擅画山水。中国近代画家黎雄才入室弟子。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任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高级教师,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曾创作大量巨幅画作。其作品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在描绘自然风光中形成独特画风。先后在北京、西安、天津、上海、广州、烟台、兰州、台湾、澳门等地举办画展;多次受邀到日本、泰国、美国等国举办画展;并多次获奖。其代表作为《黄山夕照》、《中华魂》、
4月17—21日,第9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骨干教师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科学影像节活动组织工作者及一线骨干辅导教师代表近15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社会机构的专家,围绕科学探究纪录片、科学微电影和科普动画3类作品,以现场实践教学方式,从创作思维培养、作品选
光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人类自诞生之初,就不断探寻着光的本质,光的内涵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如何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如何利用新手段改进实验,揭示光的原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专题,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学以致用?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课题。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江苏省科技馆在开发“探密光世界”教育项目时,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