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社会是语文实践的大课堂。面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带领学生游览本地一个旅游景点写一篇游览日记,我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组织好这次特别的课堂之旅,避免学生为任务而游历,游览后被动写作的尴尬局面,抵达一种真实而有意义的境界呢?我决定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备课,带着学生走进独特的学习之旅。
一、做足景点功课,心中有“景”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较近的景点不少学生都已玩过,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是否能够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呢?是选择已经去过的景点,还是选择周边学生没有去过的景点?不妨听听学生自己的意见,乾隆行宫、皂河龙王庙、项王故里、真如禅寺……在班里来了一次自选,并让曾经去过的学生为景点写几句推荐词,很多学生决定选择乾隆行宫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不对乾隆行宫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不弄清它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景点内涵等重要信息,在带领学生参观的过程中,我将不能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所以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于是我通过网络查询、电话了解、走访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对行宫的全面备课。通过了解,乾隆行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古镇皂河,占地36亩。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露宿于此。“皇伞御碑亭”“钟鼓楼”“怡殿”“禹王殿前的百市同春和百世怀杨”个个景点了然于心。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不做到心中有“本”,何谈应用自如!
二、激发游玩期待,导入有“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才能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活动中。
行车过程中,我和学生看似随意却有心地聊了起来。
师:上次去过乾隆行宫的同学,说说有什么印象。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乾隆皇帝去过的地方呗;里面有几棵比较老的树;有两个大石狮子;有宫殿;有个碑……
师:谁能详细地说说?
生语塞。
在学生回答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借机发问:去过不等于了解,更不等于熟悉。你知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几次下榻于此吗?你知道那有几棵老树,分别是什么树,象征着什么吗?你知道整个行宫有几道院落吗?你知道那个碑有多高,上面写着什么字吗?你知道那里还有一把“皇伞”吗?
一连串的发问让学生目瞪口呆,思绪早就飞到目的地了,只听有的学生说:“老师,能让师傅开快点吗?”那种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三、注重语言运用,讲解有“情”
老师的课堂语言有了情感,学生才会浸润在微波荡漾的湖水中流连忘返,才能从浮躁的世界走向纯净的天地。当走近皂河镇镇口乾隆行宫牌坊时,我便充当了一次临时导游,将教师那特有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本次游玩活动中来了:“欢迎来到古皂河镇,相信此行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前面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行宫了,它坐落在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的骆马湖西岸……”旁边几位游客不觉加入到了我的小团中,学生们更是紧跟在我的身边。在讲解过程中,我抓住每一次“移位换景”的机会,时而引入地方民俗,时而垂涎地方小吃,时而反问引发联想,时而制造悬念,时而比喻,时而拟人。学生听得两眼发直,浸入其中。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
四、转换角色体验,巩固有“法”
我们常说:“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领会了;做过了,才理解了。”科学课上许多实验往往是老师实验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的,但如果是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实验,就会很容易地理解,并且经久不忘。语文社会实践也是如此,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个体意识,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生活经验引入到学习当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在东西廊院游玩即将结束之前,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也想当一回游客,你们能不能当一回导游?”看到学生们有点犹豫,我稍加鼓励说:“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如果解说过程中有卡壳,还有老师和同学呀!真有记不清的,其他同学还可以帮忙,试试看,好吗?”鼓励后,几个学生欣然应允,这时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接着有的学生清清嗓子,有的甩甩头发,一个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这里是东廊院,这儿是御膳房,数一下应该在20间左右,廊院向南就是‘御花园’,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俨然一群小导游。再加上我这位游客特别设计的提问,学生不仅做到了将景印在心中,还锻炼了自己,也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们要让学生喜爱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写作成功后带来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快乐的同时,自身也能从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的快感,捕捉到精神层面的愉悦。
一、做足景点功课,心中有“景”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较近的景点不少学生都已玩过,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是否能够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呢?是选择已经去过的景点,还是选择周边学生没有去过的景点?不妨听听学生自己的意见,乾隆行宫、皂河龙王庙、项王故里、真如禅寺……在班里来了一次自选,并让曾经去过的学生为景点写几句推荐词,很多学生决定选择乾隆行宫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不对乾隆行宫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不弄清它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景点内涵等重要信息,在带领学生参观的过程中,我将不能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所以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于是我通过网络查询、电话了解、走访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对行宫的全面备课。通过了解,乾隆行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古镇皂河,占地36亩。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露宿于此。“皇伞御碑亭”“钟鼓楼”“怡殿”“禹王殿前的百市同春和百世怀杨”个个景点了然于心。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不做到心中有“本”,何谈应用自如!
二、激发游玩期待,导入有“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才能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活动中。
行车过程中,我和学生看似随意却有心地聊了起来。
师:上次去过乾隆行宫的同学,说说有什么印象。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乾隆皇帝去过的地方呗;里面有几棵比较老的树;有两个大石狮子;有宫殿;有个碑……
师:谁能详细地说说?
生语塞。
在学生回答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借机发问:去过不等于了解,更不等于熟悉。你知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几次下榻于此吗?你知道那有几棵老树,分别是什么树,象征着什么吗?你知道整个行宫有几道院落吗?你知道那个碑有多高,上面写着什么字吗?你知道那里还有一把“皇伞”吗?
一连串的发问让学生目瞪口呆,思绪早就飞到目的地了,只听有的学生说:“老师,能让师傅开快点吗?”那种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三、注重语言运用,讲解有“情”
老师的课堂语言有了情感,学生才会浸润在微波荡漾的湖水中流连忘返,才能从浮躁的世界走向纯净的天地。当走近皂河镇镇口乾隆行宫牌坊时,我便充当了一次临时导游,将教师那特有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本次游玩活动中来了:“欢迎来到古皂河镇,相信此行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前面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行宫了,它坐落在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的骆马湖西岸……”旁边几位游客不觉加入到了我的小团中,学生们更是紧跟在我的身边。在讲解过程中,我抓住每一次“移位换景”的机会,时而引入地方民俗,时而垂涎地方小吃,时而反问引发联想,时而制造悬念,时而比喻,时而拟人。学生听得两眼发直,浸入其中。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
四、转换角色体验,巩固有“法”
我们常说:“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领会了;做过了,才理解了。”科学课上许多实验往往是老师实验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的,但如果是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实验,就会很容易地理解,并且经久不忘。语文社会实践也是如此,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个体意识,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生活经验引入到学习当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在东西廊院游玩即将结束之前,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也想当一回游客,你们能不能当一回导游?”看到学生们有点犹豫,我稍加鼓励说:“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如果解说过程中有卡壳,还有老师和同学呀!真有记不清的,其他同学还可以帮忙,试试看,好吗?”鼓励后,几个学生欣然应允,这时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接着有的学生清清嗓子,有的甩甩头发,一个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这里是东廊院,这儿是御膳房,数一下应该在20间左右,廊院向南就是‘御花园’,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俨然一群小导游。再加上我这位游客特别设计的提问,学生不仅做到了将景印在心中,还锻炼了自己,也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们要让学生喜爱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写作成功后带来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快乐的同时,自身也能从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的快感,捕捉到精神层面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