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疆边境到沙漠戈壁触摸“大西洋最后的眼泪”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尔禾魔鬼城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被万年大风雕刻而成,行走其间如同在感受一座座中世纪的鬼怪城堡;
  鲜为人知的奎屯河大峡谷隐藏在天山北麓,沧桑而壮美;新疆最大的盐水湖艾比湖,湖中盛产芒硝和有着“软黄金”之称的卤虫;
  有着“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称的赛里木湖,由于湖中从来没有水藻和鱼类生长,所以古人将它叫做“西方净海”,而它的源头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2013年8月初,我们一行4人开始了一段从新疆吉木乃到霍城的自驾之旅。需要说明的是,这条线路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边境线路,考虑到路况、沿途的景点、餐饮和住宿等各方面原因,我们没有紧贴着国境线行驶,而是选择了以国道为主的线路。这条线路穿过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脉,最后进入伊犁河谷,沿途既有魔鬼城、赛里木湖这样大名鼎鼎的景区,也有艾比湖、奎屯河大峡谷等相对冷门的景点。
  吉木乃→乌尔禾→魔鬼城→克拉玛依
  谁曾想到,荒凉没有人烟的魔鬼城居然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因为石油诞生的克拉玛依市是戈壁中最繁华的地方,被称为“世外桃源”。
  本次边境游的起点是从边境上的小城吉木乃开始的。吉木乃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口岸已有百年通商史,是我国通往中亚、俄罗斯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在吉木乃县城正南45公里,有一座被称为木斯岛的冰山,冰山海拔不高,仅3864米,却终年被冰川覆盖。由于时值夏天,木斯岛的冰川没有冬天的壮观,因此我们仅远远地欣赏了片刻,然后继续前行。
  经过约80公里的省道,进入217国道,顺着过国道向南行驶约140多公里,我们抵达乌尔禾区——这里就是新疆戈壁中最著名的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
  这是一个怪异而又神秘的地方。当地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思都是“魔鬼出没的地方”。魔鬼城正对着西北方的成吉思汗山与哈拉阿拉特山峡谷的风口,每当狂风袭来,呼啸而过的大风席卷起金黄的沙粒,遮天蔽日,置身其中的人们只觉眼前天昏地暗,耳旁嗡嗡作响,如同妖魔的尖叫,让人毛骨悚然,甚至还有些站立不稳。
  从地质学上讲,魔鬼城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是受风力和流水作用的影响形成的。据地质学家推测,大约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乌尔禾剑龙、蛇头龙、准噶尔翼龙等远古地球上的霸主都曾在这里出没。但好景不长,地壳的变动不仅让恐龙成为了博物馆中的标本,也改变了这里的地形地貌:湖底上升,湖水隐去,昔日水族欢聚的天堂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沟壑,再加上万年大风的雕刻,它们如同一座座中世纪的鬼怪城堡……
  离开魔鬼城,我们向今天的目的地克拉玛依市进发。尚未到克拉玛依市区,就能看到沙漠上数以千计的采油机在不停地“磕头”——如果没有石油,就没有克拉玛依,可以说,这就是一座从石油中诞生的城市。
  曾有人说克拉玛依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我觉得,不如说这里是维吾尔族自治区一座时尚的现代化城市,街道两边各种商场、小铺应有尽有。这座城市和新疆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是:几乎找不到维族风格的建筑,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而炭火上羊肉的孜然和囊坑里烤馕的香气,也被炒菜和米饭的香气所代替。似乎只有街道上不时走过的身穿石油工人制服的行人,以及市郊那著名的黑油山,才能证明克拉玛依的身份……
  克拉玛依→奎屯→奎屯河大峡谷→精河县→艾比湖
  奎屯河大峡谷沟壑交错,尽显壮观与沧桑,但艾比湖却在不断缩小,说不定下次来,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它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离开了石油城克拉玛依,继续沿着217国道南下,经过约130多公里的跋涉抵达奎屯市。从奎屯往东,转向312国道,这标志着我们离开了准噶尔盆地,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天山山脉。
  不过,在向东之前,我们先向南骑行了约50公里,来到一条壮美却鲜为人知的峡谷——奎屯河大峡谷。
  奎屯河是天山北麓较大的河流之一,它发源于天山依连哈比尔噶山的冰川,全长359公里,是独山子、奎屯、乌苏“金三角”地区最大的河流。奎屯河出山后切割倾斜平原形成巨大的峡谷,呈南北走向,最深处可达200百米,长约28公里。谷壁陡峭,河滩上砾石遍地,流水时分时聚。东西两侧是一条条经过风吹雨蚀形成的纵横交错的沟壑,尽显壮观与沧桑。
  尽管来之前曾看过峡谷的照片,但是真的亲临其境时,仍然被峡谷的壮阔所震撼。在峡谷上空,偶尔可以看到展翅盘旋的秃鹫在寻找掉下峡谷的黄羊、野兔。这些秃鹫生活在峡谷峭壁的台穴中。常有一些黄羊、野兔从附近跑下山来喝水,失足掉下峡谷摔死,从而成为秃鹫的美食。
  峡谷岸边是长满低矮植被的阶地,在旭日和夕阳的照射下,色彩更加丰富艳丽,羊群、马群经常在岸边悠闲地吃草撒欢。河岸边还生长着芦苇、胡杨、红柳、榆树等植物,为冷峻的峡谷增添了一份生气。
  独特的天山地质断裂带,昼夜悬殊的温度反差,奎屯河的冲刷,强劲风沙的吹蚀磨砺,为奇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奎屯河大峡谷的谷底,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造型奇特,图案精美,色彩也极为丰富,红的似火,黄的如金,黑的像墨染,白的如棉花,绿的像碧玉……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深入谷底找寻石头,而是沿路返回了奎屯,随后沿着312国道向西行驶。经过16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抵达精河县,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座神秘的湖泊:艾比湖。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盐水湖,形成于约300万年前的冰川时期,当时附近的雪山融雪丰沛,艾比湖是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后来由于气候变暖,湖水量减少,渐渐干涸,变成了咸水湖。在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面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如今已经萎缩到500平方公里左右。
  从清代开始,艾比湖就是一个采盐场,除了盐,这里还出产芒硝和有着“软黄金”之称的卤虫、卤虫卵。在历史上,艾比湖曾有“绿色迷宫”的美称,《新疆图志》记载了20世纪初的情景:“湖畔遍生红柳等树林,苇草一望无际。”不过现在很难看到这种景色了,艾比湖目前是新疆最荒凉的湖泊之一,放眼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干涸的湖床、垂死却顽强屹立着的胡杨,以及闪着白光的芒硝和盐。   精河县→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城
  赛里木湖是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丘处机、耶律楚材、林则徐等都曾为它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诗句。
  从精河县继续沿着312国道向西行驶130公里后,抵达这次行程中最让人期待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海拔约2073米、面积约460平方公里,是新疆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虽然湖泊地处寒冷的天山山脉,但因为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北上的最后一站,来自海洋的气流在这里被天山拦截成雨,所以赛里木湖拥有一个浪漫的称号: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是一个冷水湖,年平均水温只有5℃,因此即使在8月,将手伸到湖里也会感到水冷得有些刺骨。因为水温低,所以湖泊里从来没有水藻和鱼类生长,更别谈湖面有水鸟起舞了,或许正是太冷寂,古人将它叫做“西方净海”。
  每年的12月下旬,湖水开始封冻,冰层甚至会厚达两米,直到来年5月才开始解冻。赛里木湖是典型的断陷湖——大地开裂,水填补在空隙之中而形成的湖泊。人们找不到明显注入湖内的河流,也找不到冰川和积雪对湖泊的影响,于是只能推测,赛里木湖的水源来自地下潜藏的暗河。
  平静的时候,湖水像一大块蓝宝石,当猛烈的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湖面会激起数米高的浪花,气势雄浑。很多古籍直接称赛里木湖为“天池”,蒙古族称赛里木湖为“大山脊梁上的湖”,突厥人称它为“平安之湖”,而“赛里木”被认定为是哈萨克语的音译,意思是“祝愿”。据说丘处机、耶律楚材、林则徐等都曾在赛里木湖留下咏叹的诗句。
  站在赛里木湖湖畔,远处山脉清晰可见,脚下有花有草,不远处牧场上的马群悠然漫步,再加上蓝天白云相伴,纯粹的景色令人神往。
  依依不舍地离开赛里木湖之后,立即进入了有着“伊犁第一美景”美誉的果子沟峡谷。这是一条穿越北天山的险峻峡谷,也是进出伊犁河谷的咽喉要道,有“铁关”之称。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率军凿石理道,砍木为桥48座,始成车道。如今,312国道就在山谷中曲折盘旋地延伸向前。
  驾车驶入峡谷,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这里会叫“果子沟”——峡谷里野生果树分布之广,令人惊叹,尤其以野苹果、野杏居多。也许蒙古铁骑第一次在此开路架桥之时,树上的美味就曾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家乡的奶茶和烤羊肉。八月初的果子沟,依然可以看到西天山之上不曾消融的积雪,以及雪山下青翠的草地、五彩的野花和深绿的果树。此外,建在起伏山峦间的宾馆是果子沟和赛里木湖附近唯一的宾馆,价格自然不菲。不过当地哈萨克牧人的蒙古包、毡房则是便宜又充满民俗风情的好选择。
  离开果子沟,顺着312国道继续向前行驶20多公里,会遇到一个三岔口。继续向前便是这条国道的终点——我国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一个繁忙的贸易口岸,但并不是一个旅游胜地,因此我们选择左转进入218国道,行驶了约20公里后,抵达霍城。霍城有着“中国薰衣草之都”的美誉,种植着上万亩薰衣草,是仅次于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世界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地。每年6月至7月,霍城都会举办薰衣草节。令人遗憾的是,8月的时候,所有的薰衣草都已经收割完毕,我们遗憾地未能看到由亿万朵薰衣草花组成的紫色的香海……
其他文献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新疆民丰县境内的尼雅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精美绝伦的汉代织锦护膊。它保存完好,铺垫于墓主人的臂肘部位,尽管历经千年,却依然光彩耀眼。  织锦面积不大——长18.5厘米,宽2.5厘米,以青、红、黄、白、绿五色彩线织成,青色打底,鲜艳的白、红、黄、绿等色织出星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兽花纹,其中星云纹饰形态缥缈灵动,而鸟兽则忽隐忽现地错落飞腾在星云之中,其织造工艺繁复精湛,
当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川”字招牌,他们用3只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雷家大屋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人去楼空。大屋原有四进,现存三进,每一进竟然并排有3个天井,共有四五十个房间,俨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初中生通过英文阅读,可以帮助其夯实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英文思维,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素养和人文底蕴。当前初中生英文阅读能力较薄弱,阅读行为较被动,表现为阅读兴趣不足、阅读策略缺乏、英文逻辑思维不活跃等。本文借助外研版《英语》教材多篇阅读篇目,探讨教师如何从阅读课的四维度即文本、思维、语言和策略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改进。  【关键词】阅读行为;阅
“世界第一高建筑”、“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大人工岛”等各种建筑在迪拜横空出世;现今,这里已俨然成为世界优秀设计师纵横驰骋的舞台,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建筑,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  外界曾对迪拜酋长的执政颇有误解——迪拜并非是酋长的一言堂,国家政策制度都是通过古老的议会制度,与各界人士协商而成。向沙漠要土地,向海洋要岛屿,这是迪拜人的未来发展目标。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巨大,居安思危的老
【摘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不良的价值取向。在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课堂派”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取得的成效,希望为今后其他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经
南京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南京人的性格被中国传统铭刻了许多美好特质:随和礼让、兼容并包、友好宽容……南京人爱文化,爱时尚,“没事相个亲玩”,于是有了《非诚勿扰》;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永远是不变的满足感;但是眼看着周边“小弟”们的风光,南京人也迫切需要找回“老大哥”当年的风采……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城市。明朝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南都风
在亚丁这片人间净土上,耸立着三座美丽而神圣的雪山:仙乃日像傲然端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山下的冲古寺至今还流传着高僧“赶走”麻风病的传说;央迈勇宛如娴静的少女,山下的牛奶海神奇无比,据说湖水能医治聋哑疾病,而五色海更是有着“反演历史,预知未来”的神秘力量;夏诺多吉像展开巨翅的蝙蝠,雪峰之下盛开着美丽的雪莲花,而它最壮丽的时刻,就在令人震撼的“日照金山”展开之时……  1928年,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探险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工具性是指它是個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群之间交流沟通与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类保存传递创新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对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其人文性是指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文化精神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促进了大学英语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大学英语训练的可操作化以及大学英语教
1926年,在中条山下西阴村举行的考古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从那时起一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埋藏在中条山地下的宝贝文物,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出土着……  1926年2月5日,一位年轻学者告别除夕氛围中的京城,与著名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赶赴山西。这个年轻人,正是后来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随后,他们经太原、介休,沿汾河南下,几经周折来到中条山下的西阴村,开始了第一次由中国学者
【摘要】听说能力是英语五大语言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课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方面,例谈如何在中学英语听说课中开展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听说课;教学活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李昂(1987.02-),男,汉族,广东珠海人,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听说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