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越拖成本越高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东北三省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当中,有大量国企职工只给2万元人民币就买断工龄下岗了。现在如果让一个公务员退出来,要给多少钱呢?有人说给20万元都不走。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改革越往后拖,所付出的代价越高。因为时间拖得越久,财政的窟窿越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已经有贫困地区连公务员的薪水都发不出来。养这么多人需要多少钱?他们要办公楼吧?他们要坐公车吧?他们要出差吧?他们要出国吧?这都是明的,还有暗的呢?
  2012年我去某个小城市作报告,中午吃饭时我问市长,全市有多少人口?他说有60万。我又问,吃财政饭的人是多少?他说得2万人吧。一个6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2万人吃财政饭,政府要拿出多少钱给他们发薪?钱从哪里来?当时我对市长说,你千万别再扩大公务员队伍了,以后给他们开支都难了。公务员老的退了新的才可以进来,如果再扩大公务员队伍,以后无论你作为一个县长、一个市长、一个省长、一个总理,你都无法面对财政捉襟见肘,政府没钱支付能行吗?
  要明白政府事权与财权之间的对应关系,还要先从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说起:地方收地方的税,中央收中央的税,还有一种共享税是中央和地方两家分。比如地方政府公务员薪酬由地方财政开支,之所以还能应付,靠的是“土地财政”,就是用出让土地使用权收来的钱填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但土地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没地可卖时,这么大一块财政支出向谁去要呢?
  统计数据表明,自1998年以来,“土地财政”这一块原来占财政支出的10%,后来占30%,现在已经超过了50%。如果“土地财政”枯竭,就意味地方政府要减少一半收入,那些领不到薪水的人没饭吃怎么办?如果地方政府都向中央伸手,中央政府绝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因为前面说了,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钱都不够,怎么会有钱补助地方政府呢?
  10年之内政府机构必然要精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998年政府未竟的事业会由这届政府接着做下去,否则,不仅财政难以为继,人民也不会答应。
  (摘自中信出版社《中国新趋势》 )
其他文献
如果世上真存在沟通法则,有4个字一定会被列入其中。那4个字就是“我相信你”。  单独看“我相信你”几个字,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没有什么含金量。  大部分人觉得与人交流,就应当逻辑严密、情感饱满,尽可能用或华丽或热烈的言辞表达自我观点。  “我相信你”好像跟华丽、热烈沾不上边。  事实上,善用“我相信你”这4个字的人,特别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恒苏认为沟通应该化繁为简,他喜欢用“我相信你”4个字向别人
期刊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警监,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剖析,深受大家欢迎。  犯罪心理现象和医学特别相似,也是人的一种疾病的表现,只不过它表现在心理上,侦查人员去侦破案件抓获嫌疑人就类似于一个诊断的过程。  大多数犯罪人被抓获之后会进入司法程序,对他们进行起诉、判决,然后我们
期刊
你这辈子最想做什么呢?你未来5年有哪些规划呢?你今年能让事业更进一步吗?你未来3个月想获得什么样的突破呢?你这周有更好的安排吗?你今天想完成哪些工作呢?你在2小时内能做哪些具体事务呢?  无论是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都不可避免会涉及两个词:“梦想”和“目标”,它们看起来都是对未来的期许,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梦想可以抽象一点,夸张一点,而目标则必须具体一点。追逐梦想充满了确定性,通常会受到能力、毅力、
期刊
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相当一部分突发病症在年轻人群中,并且年轻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更为复杂,治疗更为棘手。年轻不代表就能够任性,我们需要拥有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稍有不慎,疾病就会不期而至。  进入神经科的第三个月我就被“赶鸭子上架”,进入急诊室了。记得到急诊室之后不久的某个夜里,我和我的心内科同学珊儿一起搭班。午夜12点左右,忙活了大半天的两个人正准备在急诊室大堂舒展下筋骨,结
期刊
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脚气病在东方世界,已经存在数千年了。在日本,这是一种几乎只局限于富裕阶层的罕见疾病。到了17世纪,脚气病在东京和其他一些城市,也开始流行,不再局限于富人。到1870年,脚气病已经变成日本全国范围的疾患,并在其后50年里发病率逐步上升。  直到1
期刊
跟麻醉师陈菡一起吃饭,我俩点好菜下单,陈菡这才松口气:“我都急死了!今天最后一台手术差点下不来!”  陈菡在手术室,啥惊心动魄没见过,遇上什么幺蛾子居然让她乱了方寸?  其实也就是一例常见的脊柱手术,病人是一位年届八十的老太太,手术顺顺利利,可是最后缝皮时,血压不升反降。  术中低血压是大忌。手术结束,如果血压还升不上来,首先怀疑出血。但台上外科医生反复检查,没发现出血灶。  陈菡轮番用上各种升压
期刊
柳德米拉·伊格纳坚科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牺牲的消防员瓦西里·伊格纳坚科之妻,她回忆了事故发生之后,她奋不顾身坚持陪伴遭受辐射的爱人直到生命终点的往事。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死亡还是说爱情?或者这是一码事,应该说什么呢?  我们结婚时间不长,就住在他服役的消防队宿舍,住在2层。那里还住着3个新婚之家,大家共用一个厨房。一层停放着消防车,红色的消防车。这是他的工作。我对他了如指掌:他在哪里,他情
期刊
左芷津,中国第一位博士警察,2000年至2003年被派驻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秘书处。  向各成员国发布国际通报,是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的重要职责之一。电影和小说中常说的“红色通缉令”,准确地说应该是“红色通报”。红色通报用于请求逮捕、羁押并递交犯罪嫌疑人,成员国接到红色通报后,如在其境内发现应予以逮捕,并递交给通报的请求国。但是红色通报也不是威力无边,能不能起作用全看这个国家买不买账,如果不认这个
期刊
曾经听过个笑话:一位中国人到德国留学,与一位德国人做邻居。几天后,中国人厨房里香气四溢的味道馋坏了德国人。于是德国人拿着小本子过来讨教。中国人大显身手了一番后,德国人还是摸不着头脑,追问着:“盐放多少克?油放多少克?水要放多少毫升……”中国人瞠目结舌,无以作答。后来他到德国人的厨房去指点,发现厨房里量杯、量筒一应俱全,还有厨具刀具森然排列……最后中国人发现自己不会做菜了。  我的德国女友家的厨房就
期刊
1999年9月,我读到一篇有关古巴教育质量的报道文章。该文刊登于8月18日智利《世纪》周刊,作者是海因茨·迪特里希。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也使我想起在古巴了解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一些情况。  教育质量雄居地区榜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办公室新近完成的研究报告证实,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古巴的教育质量最高,名列第一位;居第二位的是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其他国家均属第三位。  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