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创新氛围,彰显数学练习课个性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老师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处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课教学仍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基本上是教师统治课堂,一题一题地练习交流,练习形式也是单一呆板。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练习课缺乏重视,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我们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
  【关键词】练习设计;层次练习;拓展练习
  数学练习课总是单调、枯燥、乏味,不受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细想,平常的练习课无非就是讲练结合,即做一题讲一题。这样往往会使课的容量里包含着许多等待的过程,导致最后的结果是不知所为的效果。其实,练习课是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的巩固练习,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如果练习课一味地进行大量练习,不仅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练习活动设计上,我们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精力与智慧还不够,所以新课程下的课堂练习有效性有待提高。
  那么,应该如何上好练习课,把练习课上出“练习的滋味”来呢?我有如下一些想法。
  一、练习课同样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题的单调会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
  如教学《分数的简便运算》的练习课时,很多教师习惯上就来题量大战,为此我是先让学生自行计算以下计算的练习: 3.7 6.3×4/3=3.7 8.4=12.1 很多学生答案都是40/3,因此我叫这些同学做了板书,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都沉浸在找出其他同学的错误之中。其次利用判断并改错的方法,例如:
  像这样无味道的计算练习课既有内容,又有新意,精选了典型错例,补充判断改错题,希望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二、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要激发每个学生的练习兴趣,应给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做到有层次、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多层次练习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技能的转化。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后,我设计了下面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设计1.求出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内直径是6分米,高是7分米。它的容积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整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根据公式求容积,是最基本的练习,并要求使学生注意解题格式,注意体积的单位为三次方。
  第二层次:巩固应用练习的设计2.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为18.84 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设计意图】:这是第二层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公式的基础上理解公式,学会灵活运用圆形的周长公式先求半径的训练题。通过对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是10cm,高是15cm。已知水杯中水的体积是整个水杯体积的2/3,计算水杯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第三层次:拓展应用练习的设计4.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6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實际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动心动情,学习交流气氛热烈,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在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造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多层次练习能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上也得到了满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练习课要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教学为例,题目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图能提出哪些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可以提出以下几种问题①××和××一共有多少人?②××比××多(少)多少人?
  学生可充分地感知“解决问题”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悟到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化”思考的方法和解题策略。同时还可以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提问,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
  四、练习课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教师组织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质与量的兼顾,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并为学生留足探索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之都能有所提高。
  每次学生完成练习的解答后,还不能算结束,要使解题的方法牢固树立与融会贯通,就必须进行反思或小结。这部分最好由师生共同完成,应提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解答练习时所涉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教材中《比的基本性质》的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某企业去年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的比是275万:250万,要求学生把这个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这道题的常规解法如下:275万:250万=275:250=(275÷2.5):(250÷2.5)=110:100,但是这种方法学生难以理解。虽然知道应该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但缩小的倍数并非整数,而且求前项用275÷2.5,计算较繁琐。
  因此,我收集了部分学生的解法:
  静茹的解法:275万:250万=275:250=(275÷5):(250÷5)=(55×2):(50×2)=110:100,该生一眼就能观察出275511250有公因数5,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以后,很快又能发现后项50很容易变成100,题目就在这简单的变化中悄然化解了。
  刘辉的解法:275万:250万=275:250=(275÷10):(250÷10)=(27.5×4):(25×4)=110:100,该生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0后也出现了小数,但这丝毫没有给这种方法带来麻烦。因为25的4倍正巧是100,而27.5乘以4口算很方便。
  颖瑜的解法:2757%:250万=275:250=(275×4):(250×4)=(1100÷10):(1000÷10)=110:100,该生反其道而行之。前面的同学根据题目要求都是先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可颖瑜却抓住250这个较特殊的数,很快联想到250乘4等于1000,另辟蹊径巧妙解决了此题。
  伟业的解法:2757Y:250万=275:250=(275×2):(250×2)=(550÷5):(500÷5)=110:100,该生采取曲线求解的策略,先将250变成整百数,再将整百数变成100,妙!
  如果多一些课时,多一些时间,我相信在每天的课堂中都会涌现出这样的精彩。
  五、练习课要进行课外拓展。拔高体验
  在练习课将要结束时,可剩余一些时间进行课外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对于书中习题来说有些巧妙的拓展题。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当学生提出可以将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我请学生们观察并思考“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除了发现教材中所提到的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高不变外,还有不少新发现。如“长方体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圆柱体的侧面积是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積总和”。当学生发现由底面积涉及到侧面积时,我适时提问, “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表面积有变化吗?如果有,有怎样的变化?”由此将圆柱体与长方体转化的探究由体积的变化引向了新的层面——表面积。因此对侧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做了巧妙的对比,并发现了:
  创新一:圆柱体侧面积:圆柱体的体积=(2πrh):(πrrh)=2:r
  创新二: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侧面积÷2×r
  根据这一发现,能够有效提高已知半径和侧面积求体积或已知体积求侧面积的习题。如:一根圆柱形木头的侧面积是37.68 dm2,底面半径是3 dm,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按常规做法共需要6步。如果根据上述发现,解答此题就只需要将37.68÷2×3即可求到正确结果,大大提高了计算圆柱体积的速度。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地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创造美,让我们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让我们的课堂因求异而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来热议的词语,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核心素养归根到底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课内外阅读是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推荐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指导方法、阅读指导课型方面有较多的经验,但对语文实践活动是比较忽略的。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活动是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为例,阐述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内外阅读融合的重要性和具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上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在我国现代的教育事业中,创新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流行趋势,同时创新教学也是每个教师必须要积极推进教学的重要工作。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当今初中化学教学的工作进行的时候,相关的化学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关于化学的创新思维课题的研究。本文以初中化学和创新思维为切入点,积极
【编者按】我国教育大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开拓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杨璐怡,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广州市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第三批省骨干教
2016年,部编本语文一年级教材终于“破壳出世”了,捧着这本教材,内心满是骄傲和喜悦,且不说这本教材背后沉淀的是多少专家的呕心沥血,日夜兼程,单看书页,片片揭开,映入眼帘是满满童话味、水墨味的插图,就如久旱沙漠中的一滴水珠,滋润心田,沁人心脾——那是久违的童真、童香、童趣呀!  部编本的语文一年级教材中,插图方面做了很多独具匠心的设计,出现了很多风格迥异、色彩清新、民俗文化浓厚的精彩图画,有的再现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从研读课标、分解教参、根据教材特点三个方面谈教学目标的制定。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制定  小学语文课堂,每节课40分钟。如何在40分钟里让学生学有所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教学活
金泉小学位居城中村,是广州市一所典型的普惠性民办小学,承载着草根族新广州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承载着未来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期待。而特色课程经营是实现美好期待的重要载体。  一、问题的提出  一线城市中,非本地户籍儿童适应性与本地孩子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就当下广州而言,我们认为除了户籍身份和由于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导致的入学机会差异(公办学校还未能一视同仁地接收全部长住儿童)外,其他方面均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4日,由汕头市教育局主办,汕头市幼儿园李岱玲教师工作室承办的“2017年汕头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在汕头市中山幼儿园举行。  比赛内容为说课和才艺展示两部分,通过对学前教育理念的理解、专业技能的展示,充分展现出该市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经过紧张的角逐,汕头经济特区中心幼儿园幼教集团和中山幼儿园选送的教师分别获得总分前三名。通过本次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建构了汕头市优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2日,首届佛山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暨全市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南海区国际幼儿园举行。代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区和3所市属幼儿园参赛的7名青年教师,通过说课、集体活动点评、案例答辩和才艺展示等环节进行了激烈的角逐。7位教师选手经过细致认真的准备,向所有观摩的同行展现了以幼儿为本、师德高尚、能力全面、不断学习进取的幼儿园专业教师形象,活动得到以刘景容研究员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比较多案例都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却忽略了“写”的教学,又或者仍停留在“仿抄”的阶段,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训练的教学模式研究。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听、说、读、写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四者都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缺一不可。  【关键词】改变观念;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指导方法  问题的形成: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描写普通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实际对比、自读想象、品词赏句、合作交流、读说写结合。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产生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读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描写普通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四、课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