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认定探索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虽已开展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但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存在争议,认定的标准仍十分模糊,对应用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认定研究更为鲜见。通过分析高校应用型新兴专业家政学专业教师的 “双师”认定现状,提出了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针对性定制、动态考评认定、增强认定可操作性的认定路径,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双师型;认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培养要求,高校教师做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和重要参与者,其自身能力与水平便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所在。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指出,控制学生前进方向的舵手就是教师[1]。可见,教师对人才培养极为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承担理论教学任务,也能承担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之重任,可谓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锁之匙。
  一、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型”的教师,这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的共识。自1995年“双师型”教师第一次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文件中出现,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相关研究就从未成停止,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难点之一。在研究中,专家学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看法和解释,归纳起来主要归为四种观点:
  一是“双职称”说,即既取得讲师(或以上)高校教师职称,又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职称,即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证书”说,即既取得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证,又具有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即为“双师型”教师。
  三是“双素质”说,即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胜任实践教学工作,具备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四是“双融合”说,即教师既要取得“双证书”,又要具备“双能力”。
  虽然究竟什么才是“双师型”教师,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权威的解释,但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已成为了社会和教育界达成的一致共识。梳理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建设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养成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并没有形成对某一专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不清晰,结合行业所需来有效界定“双师型”家政专业教师标准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高校家政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认定现状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已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支柱力量[2]。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的家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尚在起步阶段,应用型家政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在2012年以前,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多挂靠在其他专业名下作为某一专业的培养方向开设,并没有得到 “官方认可”,家政毕业生获得的毕业证书上所写专业也是五花八门,直到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3],家政学专业获得首批特设专业授权才开启了正式的、真正的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序幕。
  开设了家政学专业的本科高校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认定情况不一,归纳起来,存在如下情况:
  第一,以制度文件等形式助推“双师型”家政專业教师建设的高校较多,但认定标准不一[4]。如广东省某应用型高校提出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专业教师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并从实践一线引进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教学团队中,以能力为双师认定标准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功底兼具。北京某高校的应用型分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指出,将扩增“双师型”教师数量,健全认定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管理制度助推实践教学,以取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双师认定标准强调双证。
  第二,“双师型”认定标准存在“一刀切”的弊端,缺乏科学的动态认定激励监管措施。如一些应用型高校在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的职位晋升、职称晋级和工资待遇中享受同一政策和同样待遇,双师型教师只是称谓上的变化,对自身福利提高和职称评定没有任何帮助,双师则实际成了应付各类检查评估的纸上“假把式”[5]。另外,受职称评定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对是否认定为双师积极性不足,认为不如报课题、写论文、评职称来的实在,故而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沉心静气到家政行业相关实践上,并没有得到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等等。
  第三,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尚未打通人才双向融通渠道。高校的家政专业教师想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但苦于成长渠道不畅,实践平台欠缺,教学工作量无法认定等原因只能止步。而家庭服务行业中一些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拥有实用专业技术的人才受学位职称的制约,难以引进进高校教师队伍,即便聘进教师队伍也因多种原因难以长久,“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也大大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三、高校家政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探讨
  (一)高校家政专业“双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结合高校应用型家政人才培养实际与毕业生的就业综合考虑,高校家政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遵守教师行业和家庭服务业双重职业标准;具备扎实的家政专业理论知识并精通家庭服务业某一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示范与指导能力;取得家政专业相关职业证书等六个方面的能力素质:
  第一,遵守教师行业和家庭服务业双重职业标准,恪守双重职业操守,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第二,具有扎实的家政专业理论知识,精通家庭服务行业某一领域方面的知识,如家政管理方向、家政教育方向、高级家政服务方向,熟悉家庭服务行业上下游及周边相关知识,如中医学的推拿按摩知识、金融学的家庭投资与理财知识、伦理学的婚姻与家庭建设知识等,此外,还应随时关注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具备能及时更新已有知识,重组现有知识构架的能力,与时俱进地有效参与教学改革。第三,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示范和指导能力。每年在一线实际工作时间累积满30天,能将家庭服务行业新技能新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性实践研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四,除取得讲师证外,还应取得家政专业相关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如育婴师证、营养师中级资格证、家政企业管理师证、家庭服务员考评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第五,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教育艺术和教育技巧,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六,具备帮助家政企业破解难题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能力。“双师型”家政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以自己的理论素养专业能力服务行业发展,推动实现产教融合的新跨越。   (二)高校家政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无论是从教师个人成长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说,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准确定位家政专业“双师型”教师,都是彰显高校家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家政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应用型高校可借鉴家政高等教育成熟国家的经验,出台科学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动态认定标准,再结合各校人才培养实际需要来定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以高校的家政学专业为例:
  第一,各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定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进行家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结合行业需求、地域需求,审视既有的人才培养资源,科学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即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定好了基调,后再以“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抓手,高校可以尝试以“学历、能力、经历、证书”的通用认定标准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所需的“双师”要求相结合,采取“学历+能力”、“职称+证书”、“职称+能力”、“能力+经历”等等多种组合方式,制定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第二,“双师型”教师认定应由“一刀切”式改为动态考评认定。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认定上不能搞评上双师管终身的“一刀切”式标准,应建立符合人才成长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总体规划,为家政专业教师发展既指明宏观方向又提供具体指导。具体而言,各应用型高校应仔细研读国家对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汇聚的环境,打通实践技能能手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的人才双向融通渠道。
  第三,细分认定指标,量化认定标准,增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双师型”家政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家政学专业人才成败的关键,而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则是 “双师型”教师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各应用型高校应采用“调研—论证—制定—修订”的模式对认定标准不断反思加以修订,提供平台,畅通培养渠道、细化和量化认定标准,确保“双师型”家政专业教师认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除运用传统的常规的“双师”界定标准之外,高校还可以尝试以家政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为标准,按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依据纳入“双师”标准的认定。家政专业教师参与企業横向项目研发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解决难题,还可以获得专业实践机会,积攒实践工作经验,掌握一手信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有利于校企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高校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正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灵魂之所在,才能满足当前阶段国家和时代发展之所需。
  参考文献:
  [1]毛祖桓.从方法论看教育学的发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0:126
  [2]沈婕.家庭服务业需求视角下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选择[J].当代教育论,2014(2):93-100.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Z].北京:2012:23.
  [4]阮建凑,陈颖.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30—32
  [5]王端云.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86-88
  作者简介:沈婕(1981-),女,汉族,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家政学和高等教育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纸本印刷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习惯用这种加快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去品鉴艺术,致使许多时候艺术作品变得清浅无力。该论文试图论述的是艺术作品的组成部分当中的现场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当代之前与当代之后的现场性的变化来论述现场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化。并且从技术和新兴材料的运用上体现了艺术现场感官形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现场性;新兴材料;互动  一、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军校教育更要时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育人目标,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军事人才的同时,始终以红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教学引导。军队院校教员应自觉把握时代脉搏,巧妙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属性,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人文学科教员应从教学准备、课堂设计、课外实践等多个教学层面构建具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脉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内政外交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也蕴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闪耀着历史与现实碰撞、交融的思想光辉。这些内涵与外延构成了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习近平同志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从传播科技变迁的历史进程来看,媒介形态是沿着“纸媒体-多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浸媒体-智媒体……”这一轨迹不断进化的。每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媒介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并非是媒介传播的“讯息”,而是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媒介形态;社会认同;互联网;传统媒体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社会认同的建构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关系密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转移到学生身上,外语教学也开始由语言本体、教材、教学法转向学习者主体。所以,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关注,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也慢慢吸引眼球。本文将简要介绍学习者个体差异于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重要意义,着重从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年龄、学能、认知方式几个个方面简要分析个体学习特点,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为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操,而通过民族音乐,还可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目前来看,中职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中职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体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机制建设为突破点,以招生与招工制度建设为着眼点,以这两方面为突破口,从如何建立制度和机制,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企业为契机建设学徒制体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学徒制联盟  现代学徒制建设中机制建设是突破点,招生与招工制度建设是着眼点,这两方面是能够全面实行现代学徒制的突破口,是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灵与魂”,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制度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问题也纷纷从教学过程中显现:近年来高职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文理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占有的比率却是比较小[1]。树立正确的人文理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应用两方面来浅探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期刊
摘要:我院于2004年开展 “双元制” 教学试点工作,采用工作页授课、“项目教学法”, 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实训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改革考试模式,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考核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讲借鉴到了一些有利于职教改革的基本经验,促进了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内涵,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双元制; 汽车; 项目教学法;工作页;企业;培训  1引言  德国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站在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学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现代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处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本文主要是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1、中职生心理特征分析  1.1中职生浮躁心理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