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综述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脉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内政外交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也蕴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闪耀着历史与现实碰撞、交融的思想光辉。这些内涵与外延构成了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习近平同志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习近平;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生概念,主要指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观点以及在治国理政、道德建设中的应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的产物。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在国外,针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学术研究并不多,现有资料主要集中在各国政要以及主流媒体对于习近平的文化论述、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所发表的评述。
  一是赞誉了习近平文化观的国际视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叶·彼·巴扎诺夫接受《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作者塔夫罗夫斯基采访时,高度评价了习近平对于中俄文化的理解和视野。德国N-TV电视台网站则刊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的演讲使用了大量引言、警句和典故。除了一些中国的哲学家和成语外,他还提到了歌德、莱布尼茨、莱辛,以及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用欧洲人熟悉的典故诠释理念。二是探讨了近平文化观的思想渊源。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撰写《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他强调习近平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其理念与儒家思想的渊源,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着儒家思想的精神。三是肯定了习近平文化观的世界价值。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习近平一再为传统文化撑腰,不仅是其个人喜好,更是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孔子基金会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列·谢·彼列洛莫夫在接受《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作者塔夫罗夫斯基采访时,阐释了中国梦的传统渊源,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对传统世界观的升华。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在我国,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学术史较短,然而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观的讨论由来已久。根据研究对象,可将其疏理为三大部分:其一,部分论者论述郭沫若、鲁迅、李大钊等文化学者的传统文化观,探析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其二,有论者聚焦于建国以来的政治领袖(如毛泽东、邓小平等)的传统文化观,系统论述其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其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逐渐涌现出一大批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学者。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期刊论文中,专著较少。经疏理,国内论文与学术著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涵。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什么”,包含什么样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问题即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更是目前研究中讨论最多的热点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是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学术界亦有不同的看法。李净和谢霄男(2015)将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精髓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统一、三个层面、四种方法,将其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行解读。余卫国(2016)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的本质观点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更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他从本质观、价值观、价值实现观三个层面探析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涵。也有学者以治国理政或者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探讨其精神内涵(肖贵清,2015)。
  二是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这类研究旨在阐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从哪里来”。李昊远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从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国的现实语境、党的理论旨趣三个方面阐述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郑德荣和邱潇(2016)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思想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理论来源。而余卫国(2016)认为其思想渊源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
  三是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实践路径和时代价值。此类研究主要回答了传统文化“到哪里去”的问题,指出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和实践路径。张安(2018)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述。他还进一步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具备的科学态度。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简要评价
  第一,对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概念界定不清晰。已有研究或是依托习近平关于文化的论述,提炼概括其文化观;或是研读其引经据典的文本,从中细读其文化思想观念。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一词是一个总括性的动态概念,即包含外化的论述,也包括内化的使用。应有相关研究将二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宏观地探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对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精神内涵讨论不全面。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探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精神内涵,如交往观、人才观、廉政观、施政观,包含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然而鲜有研究从国防建设的角度论述其精神内涵。强国必先强军,国防军队建设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注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价值。
  第三,对于如何实践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多偏向于理论层面的讨论,但具体到实践环境中,如何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为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必要条件,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净,谢霄男.浅谈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J].人民论坛,2016,(473)
  [2]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9.
  [3]余卫国.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2016(32)
  [4]郑德荣,邱潇.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J].毛澤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7)
  [5]张安.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试论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2018(1)
  作者简介:伊娜(1988.05-)女,陕西西安人,武警工程大学基础部外语第一教研室,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成果,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了解我国文化出现、发展、传播的理论依据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带状分布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特色、价值,由各群体、团体、个人创造、继承、保持的各类技能、工艺、表演等非物质的文化产
期刊
摘要:根据调查研究和已有的数据,国内闲置的教材已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闲置教材的处理刻不容缓。在高校中,教材的循环使用和再次利用并非是新鲜事。一方面,每年毕业生毕业会遗弃大量的教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购买并使用着二手教材,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若这种教材的二次利用能与共享经济模式结合,在高校中必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非营利性共享;二手教材;高校市场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职人员面临知识更新,成人高等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新模式对新时代的成人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和学生考核两方面来探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新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化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育领域同样面临着新时
期刊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界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中的许多理论在艺术设计创作中是十分有益的。这一点在设计中也非常明显的展现出来,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艺术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须要遵循自然辩证法,同时以自然辩证法为思想指导。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促进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不断的融合中,在这一媒体融合进程中使得大众传播方式得到拓展,同时也使其的传播的效果日趋不可控。马克思主义我国重要思想之一,是我国向大众传播的核心思想。现本文就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展开研究,对其传播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
期刊
摘要:辩证法是一种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方法。在此期间,辩证法的意义也得到了扩展,苏格拉底赋予了他辩证法一种独特的使命和意义。促进幸存者的主观觉醒,开辟西方历史理性主义传统,建立道德哲学与认识论相结合的人性哲学。从而使辩证法的涵义得到了新的丰富。鉴于此,我们应该梳理出古希腊辩证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并阐述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历史必然性。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内在意义和特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的生命使命和命运的
期刊
摘要:王安石,北宋重臣。历史对其变法褒贬不一,《宋史》[1]将其以“奸臣”入传。但他本人的文学造诣却历来受人称赞,为诗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为“王荆公体”;作文拟古,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足见其才高。而《游褒禅山记》[2]是他追忆辞官归家途中所游褒禅山的散文,写景之中兼有议论,行文中体现其不流于众人激流勇进的精神,与他为官多年力倡改革的决心相契合。本文拟从《游褒禅山记》着眼,以王安石的官场浮沉为线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紧跟国家相关高校政策,实现毕业后发的平稳着陆,不仅关乎大学生群体,更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困境;就业观;对策  一、當代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现状  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
期刊
摘要:面对纸本印刷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习惯用这种加快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去品鉴艺术,致使许多时候艺术作品变得清浅无力。该论文试图论述的是艺术作品的组成部分当中的现场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当代之前与当代之后的现场性的变化来论述现场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化。并且从技术和新兴材料的运用上体现了艺术现场感官形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现场性;新兴材料;互动  一、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军校教育更要时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育人目标,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军事人才的同时,始终以红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教学引导。军队院校教员应自觉把握时代脉搏,巧妙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属性,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人文学科教员应从教学准备、课堂设计、课外实践等多个教学层面构建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