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已经翻译了30多个中文作家的60多部作品,是有史以来翻译中文小说最多的翻译家。葛浩文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主要英文译者,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自此,有关葛浩文英译中国作品的研究文献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对这类文献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此,希望能为推进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文献综述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已经翻译了30多个中文作家的60多部作品。20世纪60年代,他在服役期间于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葛浩文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也是有史以来翻译中文小说最多的翻译家,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莫言、萧红、白先勇、史铁生、贾平凹、巴金、老舍、王朔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们的部分作品都通过葛浩文的翻译被带向全世界。
  中国文学作家的作品,普遍带有一定的中国文化色彩,要走向世界并非易事。中国文化和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如要翻译不免会失去一些滋味。比如《秦腔》翻译出来就没有了味道,因为这部作品除了语言之外,没有故事情节。贾平凹认为翻译人才的稀缺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贾平凹,2006:7)。而葛浩文在翻译中国文学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个双语功底很好的汉学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邵霞,2014:06)。他的翻译不是空中楼阁,单凭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原作者的思想,而是本着为读者负责的态度,深入与原作者交流,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能够及时沟通,让自己的译文不与作品的时代背景脱节,尽最大可能忠实于原文。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必然离不开翻译,葛浩文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学媒介,他究竟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和策略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显然,葛浩文的翻译并不那么“原汁原味”,他将中国文学作品与西方文化背景相结合,在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时采用特色鲜明的翻译方法,因此部分文学家和汉学家对此颇有微词。在众多媒体上,“删节”、“改译”、甚至“整体编译”等翻译策略成为了葛浩文翻译的标签。对于这样的评价,葛浩文尽管没有正面回应,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读者翻译。”(刘云虹、许钧,2014:03)。这样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方读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使中国文学作品既带有传统的东方色彩,又能让译作在西方读者眼中大放异彩。不仅是融入西方语言特色,葛浩文还崇尚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他认为译者最为核心的本质是“再创作者”,翻译即“创作”,但这种创作绝不等于要牺牲对原作的忠实。事实上,葛浩文非常强调“忠实前提的至关重要性”(孟祥春,2014:74)。在忠实性原则的驱动下,完成语言的飞跃,将其完美地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并且大受好评。在葛浩文的众多译作中,《狼图腾》可是说是变动最多最大的一部,但是仔细阅读译作,读者不难发现,译作文字流畅、结构完整、语言精美(王冬青,2016:01)。能够保持原作的丰姿,又能自成一派,不可谓不成功。
  毫无疑问,葛浩文的翻译活动是以读者为中心展开的。中国的文学作品氛围严肃,大多晦涩难懂。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固然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作品中的原汁原味,但是却少了一份“可读性”,而可读性恰恰是中国文学作品打入西方市场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于是,采用归化策略进行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葛浩文的翻译,其实就是在理解原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并使之融入西方读者群体之中。他的翻译中不乏精彩片段,例如在翻译莫言的《生死疲劳》中:
  太阳一出照西墙,东墙西边有阴凉。
  锅灶里烧火炕头上热,仰着睡觉烫脊梁。
  稀粥烫嘴吹吹喝,行善总比为恶强。
  俺说这话您若不信,回家去问你的娘。(莫言,2017:1)
  The sun emerges and lights up the western wall,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eastern wall is chilly as fall,
  Flames from the oven heat the bed and the hall,
  Sleeping on the back keeps keeps the spine in its thrall,
  Blowing on hot porridge reduces the pall,
  Shunning evil and doing good makes a man stand tall,
  If what I am saying you heed not at all,
  Go ask your mother who will respond to my call.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多处采用了类似于“打油诗”这种民间文学体裁,使得整部作品更加“接地气”,再加上押尾韵的手法,不仅突出了这部小说的地道的中国色彩,也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这部作品获得了纽曼华语文学奖。
  当然,我们在对葛浩文的翻译进行评价时,应该用发展、开放地去看待他的翻译行为。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不应只斤斤计较于某词某句的得失,而要把握整体精神和文化的传播。中国译界在翻译介绍西方文学作品时,历来多奉归化为圭臬。但一旦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时,心态多颠倒了过来。都希望将汉语文本中为一切文体风格、意识形态、文化特色,甚至语言形式都保留得丝毫无损,仿佛惟有如此西方世界才能認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面貌(余东、张艳,2012:02)。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样的观念只会束缚住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思维局限,要翻译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就会难上加难。所以葛浩文所译中国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翻译时思维的灵活性,语言的流畅性,对原文作者思想的理解,以及对西方读者审美和思维的把握,这是每一个致力于中国文学作品海外推介的译者都应该学习的。只有这样,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学作品才能够走向世界,其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才能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 贾平凹, 卧虎说[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7.
  [2] 贾燕芹,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8): 62-67.
  [3] 缪建维,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176-179.
  [4] 刘云虹,许钧,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03): 6-17.
  [5] 孟祥春, 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J], 中国翻译, 2014, (03): 72-77.
  [5] 莫言, 生死疲劳[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1.
  [6] 邵霞, 葛浩文翻译策略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 2014, (06): 92-96.
  [7] 王冬青, 归异同修:葛浩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题名翻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01): 84-90.
  [8] 余东,张艳. 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2): 86-92.
其他文献
昨日收到一封情书,来自岁月笔底的承诺,夹着沧桑与惆怅诉说着曾经的悲凉,心的跳动奔涌出炽热的激情,然而,渐渐地,时间抹拭着那曾经清新的面孔,那灵动的眸子悄然平添了几分多愁善感,诉写着伤与愁、爱与忧,冉冉若袅袅炊烟萦绕心头,心绪亦然乘着时间的流回溯到过往的种种里回忆这情书。  表白的字句不经意地脱口而出,饱含情谊却又夹裹着泪水的苦涩与痛楚,在岁月的笔记里铭刻着每一次的心动,于那沧桑又略显厚重的扉页间镌
期刊
岁月枯黃了日记,  我的笔间没有了你,  墨迹尚未凝干,  可你去了哪里?  孤身怀着思念流浪,  开始在时间的海里寻觅,  终于,你背对着我哭泣,  不料咫尺之距却无边无际。  蝉鸣喧闹着记忆,  我在灯影里拾起  你夏日留下的笑语,  纵然朦胧不清晰。  你的面颊为何沧桑?  既然饱经风霜,  莫不要沉默不语,  你融在我眼里的是美丽。  翻阅每个黑夜晨曦,  倾听你的所有哀曲,  待到花开烂
期刊
你走过荒凉的沙漠中细细的黄昏,走过燎燎大漠里粗犷的烈风,你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饥渴难耐。她出现,递给你一杯水,冰凉的玻璃被水一下一下打温,贴合着你的手掌里日积月累的老茧。水细细划过你的喉咙,你听到所有的毛孔舒张的声音和咚咚的心跳。你想,你是爱上这个人的。  你停留在这里,做着相传的长相厮守。她,微笑是你眼中的儒雅,不笑则又是端庄,一颦一笑,让你心甘情愿忍下不合口味的饭菜,穿着碍手的长袍,手上的
期刊
岁月如歌,人生若行途,沿途伴着花香弥漫,抑或是艰涩拙劣,行旅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只有一直走才能饱览美景,心中默念的美好曾经,不会因为谁的古道热肠而倒退重演,新的梦想永远只出现于脚下,只有永不停歇地奔跑才有看盡世间绝景的机会,如若驻足不前,即便是身立峰顶也终究困惑于无妄的得失,禁足于身前身后的方寸之地,视野开阔与否取决于胸襟是否阔达,生活给人的最深切感受就在于她的真实,只有经历了才能无愧于心,坦荡于人
期刊
【摘要】:散文是激发情感的媒介,而情感是美感的本质。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散文的翻译尤其如此。约瑟夫·艾迪生的《旁观者自述》是一篇的自传性质的记人叙事散文,表达了作者愿以“一得之愚”倾其所知,以飨世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本文从语言结构美、情感意蕴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对刘炳善先生翻译的《旁观者自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美学;翻译批评;《旁观者自述》中译  《旁观者自述》是一篇自传性质
期刊
【摘要】: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小说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章,引起了当时文学界巨大的反响。本文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基础,探讨文中所体现出的梁启超先生关于小说的见解。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
期刊
【摘要】: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敏感心细、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也时常表现出尖酸刻薄、素喜猜忌,复杂多变的情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让寄居贾府的黛玉变得十分敏感,体弱多病和睡眠不足让她抑郁非常,在对待与宝玉的爱情的时候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和焦虑,而贾母和宝玉对黛玉的纵容则放大了她的情绪问题。  【关键词】:林黛玉;红楼梦;情绪障碍;抑郁  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尖酸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歌舞片风靡一时,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类型片之一。当时,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十分严格,歌舞片避开了“暴力”、“色情”,以歌舞作为迎合观众欣赏品味的商业元素,取得了成功。好莱坞的歌舞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电影观众受到歌舞文化的影响,迷恋上了“舞厅”,导致城市文化生活的转变;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们也注意到了“音乐”为影片带来的魅力和商业价值。  一、中国早期歌舞片的商业性  
期刊
童年的人  在丰收的田野里滑翔  稻穗在欢笑中慈祥  于是人们忘记了  那些贪慕的繁华  所谓的快乐  是赤脚在田间的嬉闹  是吹着风慢慢睡着  风中飘满了谷草的味道  我想  写封信告诉妳  天是什么样子的蓝  云朵也很白很漂亮  再蘸一蘸这稻香  穿过城市的喧嚣  最后到你的身旁  我坐在窗边遥想  希望這封信可以掀起童年的边角  在那里我似乎看到了妳  并偷偷地把你藏进了心房
期刊
【摘要】:《追风筝的人》的作家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其作品的一部典型的青年成长小说,通过完整的普通阿富汗男孩的成长故事,经过复杂的故事叙述情节,构建了一条主人公心理救赎的线索以治疗病态的阿富汗社会和在极端宗教理念压抑下扭曲的人性。整个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找人性回归和救赎的回忆录。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人性回归;救赎  【Abstract】: an Afghan American 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