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洗稿规制的反思与重述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洗稿规制的三重进路各有内在局限:法律进路的标准难以细化、执行效率低下,规范进路的规制激励不足、治理能力有限,技术进路的手段过于刚性、黑箱难以监管,因此网络洗稿的常态化及其对原创者的声誉收益与货币收益所造成的损害不可避免。但为激励原创所需的收益保护范围不必过大,权利保障水平过高也会显著增加未来原创的信息输入成本,因此有必要在重申激励原创作为网络洗稿规制之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区分简单低级的网络洗稿与复杂高级的网络洗稿,对前者通过技术的升级换代审慎规制、守住法律底线,对后者通过基于社会信用制度的行业规范柔性治
其他文献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目前学界对严复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领域和文化领域,对其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史料梳理不难发现,在维新之初严复激烈抨击专制,伸张民权.在维新中后期直至失败以后,他的思想逐渐从“速变”改良过渡到“渐变”改良,20世纪初又开始鼓吹“开明专制”.严复思想嬗变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无真正改良之基础,受“西学”文化影响,以及“旧势力”依旧强大.
契诃夫的《渴睡》与玄镇健的《火》在女性悲剧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形象地刻画出悲剧女性的形象.通过探讨两部作品的悲剧女性形象,探寻东西方悲剧女性的反抗心理,从而解读古今中外悲剧斗争的普遍性.
《荀子》一书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性恶论是荀子的主要观点之一,影响颇为深远.因此,从关联视角下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性恶论》的翻译.
网络时代的版权合同利益失衡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法律问题。在现实层面,作品创作的生产性和技术性使作者沦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微末个体,作品传播的独立性和交互性则增强了传播者和使用者在作品市场价值实现中的意义。在法律层面,关于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等的权益配置规范过于粗略,直接的版权合同规范也存在较大局限。因此,有必要从多方利益平衡的角度厘清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等的权益配置,并从完善现有规范内容、引入新的合同类型、衔接适用民法规范和促进软法之治的角度构建体系完整的版权合同规范。
贝多芬是世界范围内极负盛名的德国作曲家,其留下的32首奏鸣曲可以说贯穿了其音乐生涯.以贝多芬的《D大调奏鸣曲Op.10 No.3》作为选题,分析了《D大调奏鸣曲Op.10 No.3》的音乐风格以及整体结构,进而着重探究了这首D大调奏鸣曲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等诸多方面.此外,这首《D大调奏鸣曲Op.10 No.3》也是贝多芬早期音乐作品中的另类,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奏鸣曲,由此可以看出,贝多芬在海顿以及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影响下的浪漫主义创新思维,为贝多芬后期的音乐作品创作提供了基础.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传承、创新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必须依靠连续八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战略。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可以实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涵养乡村居民的文化底蕴,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传承乡村文化的精髓,丰富乡村文化的呈现载体。因此,要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源,搭建乡村阅读融媒体平台,打造精品乡村文化阅读资源,延伸乡村文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本文从人本叙事思维下的数字教育内容生产,构建多媒介融合与转化的教育出版形态等方面展开对交互式媒介叙事本质的理论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数字教育出版平台中人机与人际交互叙事、时空多维叙事和多重主体交互叙事三个主要特征,进而形成对交互式媒体叙事特征性的理论建构,目的是对信息教育2.0时代的数字教育出版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提供启示。
西洋乐器钢琴传入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与扩充,经历了从无到有,而今枝繁叶茂的过程.1949年后,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新老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因此钢琴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查阅发现,在1949—1966年间的钢琴作品民族化特征较为明显,不少钢琴作品的旋律都是以民间曲调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以1949—1966年间的钢琴民歌改编作品为研究对象,就曲中所使用的民歌元素做了探究,分析了民歌元素在1949—1966年间的钢琴改编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并分析了这些钢琴改编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翻译理论,即意美、音美、形美.该理论主要是针对诗词翻译提出来的,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这一翻译理论在学界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以“三美”翻译理论为依据,对许渊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英译文进行了细致分析,探讨了译文是如何再现原词意美、音美、形美的,并分析其中的得与失,旨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译诗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