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短文抓住《逍遥游》第二段教与学的常见困惑,帮助老师和同学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谓是真诚地科学地帮助了尚需磨炼基本功的老师和学生能获得了对教材正确的分析与解读。表面看,解决的是教材中的小问题;深处看,解决的是知识传授中必须矫正的大问题。
关键词:汤之问棘也是已;逻辑;过渡
现行高中教材几经修编,对庄子《逍遥游》篇从不见疏远,选文考量重心明显。在今天这个复杂竞争的时代里,工作有压力、生活有硬伤,它们常常将人们的梦击碎,精神击垮,所以,很有必要将古人的精神疗灸告诉青年一代。然而,这样的治法仅存于庄子的思想里,庄子的思想,《逍遥游》篇当然可谓典范。
不过,也还有别的考虑。比如,他奇幻的文思、恣肆的文笔、婉曲表达的思想,人们总是喜爱的。喜是喜了,甚至是交口称赞,可文学幼稚时代里的某些逻辑是有必要思索一番的。
关于文言文的逻辑,今人提出的“留、删、补、调、换、贯”等翻译法里,“补”或就出于此用,但真用起来,人们是忘记了的。我们常见的翻译往往浮躁多、一知半解多、依赖多,别人讲了,自己也去这么讲。就像《逍遥游》第二段中“汤之问棘也是已”一句,理解居然显出复杂来了。从翻译的角度看,有人把“也是”看成现代汉语的“也是”,表示同样,“已”字理解为现代汉语里的“停止”“罢了”,为了贯通,不得不在“也是”后面补充上“这样”等字样,于是就通了,仿佛也理解了;从逻辑的角度看,这句话就是对前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举了名人的言行来佐证而已。
显然,翻译是错的,固执地看这句话的作用也是错的。这里先说说翻译。“也”在本句中作副词,承接上下文,表示同样;“是”在本句中作代词,指示状态,这样;“已”在教材正文下有注,通“矣”,表明了句子的陈述语气。所以,整句话应该译为“汤问棘同样是这样”。“同样是这样”指哪样?指前“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还是指下文“小大之辨”的末句点旨?
其实,两者皆有之,这是个巧妙的过渡句。如果仅仅是补正前面的段首中心句,那后文鲲鹏之变的故事就不必讲了,然而庄子选择了讲,这讲与前文鲲鹏之变的故事又有变化,这里显然是庄子引了棘的讲法。棘,教材注“商汤时之贤人,《列子·汤问》篇作‘夏革’”。既是贤人,鲲鹏之变的故事能富于文采地讲是合理的,能对比斥鴳也是合理的,这也符合今天无巧不成书的讲法。换句话讲,恰棘就曾向汤讲有鲲鹏之变、斥鴳笑鹏的故事。所以“汤之问棘也是已”在文段中的作用是既补正又过渡。
弄清了这句话的特别之妙,翻译时就要顾及它的逻辑了,即可在这个过渡句之后,“穷发之北”前,应补充上“棘曾说”的字样;而在“而彼且奚适也”后,“此小大之辨也”前,应补充上“不用我说了”的字样。
今见许多文言文翻译书,不抓住“汤之问棘也是已”句在文中的妙用,也不分析文段翻译时行文的严密逻辑,给许多青年教师和学生研读教材带来了困扰,在此,作者以此短文对《逍遥游》文中“汤之问棘也是已”句说出浅见,愿后学者能在研读本文时有个积极的正确的参考。
这样说,不是说庄子原文不讲逻辑,而是他的原文讲了,只是按今天的白话习惯,需要向后生辈做得更晓畅些。所以,作为译本,不能是别人模糊,我也顺手捡来模糊呀。
至此,笔者也译下《逍遥游》第二段供老师们参考:小智慧不及大智慧,小寿数不及大寿数。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朝菌不知道一月,蟪蛄不知道四季,这是小寿数呀。楚国的南部有冥灵树,把五百年作为春,五百年作为秋;上古有大椿树,把八千年作为春,八千年作为秋,这是大寿数。然而彭祖至今独以长寿闻名,一般人与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汤问棘也是这样。(棘说:)“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个海,叫天池。有条鱼在那里,它宽几千里,没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在那里,它名叫鹏,背像泰山,翼像垂挂天上的云,乘着旋风盘旋向上九万里,直穿云气,背负青天,这样之后打算往南飞,将到南海去。斥鴳鸟笑它说:‘它将要到哪儿去?我跳跃着向上飞,不超过几仞高就降下来,在蓬蒿间盘旋,这也是我飞的限度了。然而它将要到哪里去呢?’”(明白了吧,)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参考文献
[1]闫铭.庄子“逍遥游”式空间观初探.《大众文藝》.2019(09).
[2]顾玮 吴央央.从《庄子》的寓言中窥见逍遥之境.《宁波日报》.2019(07).
关键词:汤之问棘也是已;逻辑;过渡
现行高中教材几经修编,对庄子《逍遥游》篇从不见疏远,选文考量重心明显。在今天这个复杂竞争的时代里,工作有压力、生活有硬伤,它们常常将人们的梦击碎,精神击垮,所以,很有必要将古人的精神疗灸告诉青年一代。然而,这样的治法仅存于庄子的思想里,庄子的思想,《逍遥游》篇当然可谓典范。
不过,也还有别的考虑。比如,他奇幻的文思、恣肆的文笔、婉曲表达的思想,人们总是喜爱的。喜是喜了,甚至是交口称赞,可文学幼稚时代里的某些逻辑是有必要思索一番的。
关于文言文的逻辑,今人提出的“留、删、补、调、换、贯”等翻译法里,“补”或就出于此用,但真用起来,人们是忘记了的。我们常见的翻译往往浮躁多、一知半解多、依赖多,别人讲了,自己也去这么讲。就像《逍遥游》第二段中“汤之问棘也是已”一句,理解居然显出复杂来了。从翻译的角度看,有人把“也是”看成现代汉语的“也是”,表示同样,“已”字理解为现代汉语里的“停止”“罢了”,为了贯通,不得不在“也是”后面补充上“这样”等字样,于是就通了,仿佛也理解了;从逻辑的角度看,这句话就是对前面“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举了名人的言行来佐证而已。
显然,翻译是错的,固执地看这句话的作用也是错的。这里先说说翻译。“也”在本句中作副词,承接上下文,表示同样;“是”在本句中作代词,指示状态,这样;“已”在教材正文下有注,通“矣”,表明了句子的陈述语气。所以,整句话应该译为“汤问棘同样是这样”。“同样是这样”指哪样?指前“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还是指下文“小大之辨”的末句点旨?
其实,两者皆有之,这是个巧妙的过渡句。如果仅仅是补正前面的段首中心句,那后文鲲鹏之变的故事就不必讲了,然而庄子选择了讲,这讲与前文鲲鹏之变的故事又有变化,这里显然是庄子引了棘的讲法。棘,教材注“商汤时之贤人,《列子·汤问》篇作‘夏革’”。既是贤人,鲲鹏之变的故事能富于文采地讲是合理的,能对比斥鴳也是合理的,这也符合今天无巧不成书的讲法。换句话讲,恰棘就曾向汤讲有鲲鹏之变、斥鴳笑鹏的故事。所以“汤之问棘也是已”在文段中的作用是既补正又过渡。
弄清了这句话的特别之妙,翻译时就要顾及它的逻辑了,即可在这个过渡句之后,“穷发之北”前,应补充上“棘曾说”的字样;而在“而彼且奚适也”后,“此小大之辨也”前,应补充上“不用我说了”的字样。
今见许多文言文翻译书,不抓住“汤之问棘也是已”句在文中的妙用,也不分析文段翻译时行文的严密逻辑,给许多青年教师和学生研读教材带来了困扰,在此,作者以此短文对《逍遥游》文中“汤之问棘也是已”句说出浅见,愿后学者能在研读本文时有个积极的正确的参考。
这样说,不是说庄子原文不讲逻辑,而是他的原文讲了,只是按今天的白话习惯,需要向后生辈做得更晓畅些。所以,作为译本,不能是别人模糊,我也顺手捡来模糊呀。
至此,笔者也译下《逍遥游》第二段供老师们参考:小智慧不及大智慧,小寿数不及大寿数。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朝菌不知道一月,蟪蛄不知道四季,这是小寿数呀。楚国的南部有冥灵树,把五百年作为春,五百年作为秋;上古有大椿树,把八千年作为春,八千年作为秋,这是大寿数。然而彭祖至今独以长寿闻名,一般人与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汤问棘也是这样。(棘说:)“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个海,叫天池。有条鱼在那里,它宽几千里,没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在那里,它名叫鹏,背像泰山,翼像垂挂天上的云,乘着旋风盘旋向上九万里,直穿云气,背负青天,这样之后打算往南飞,将到南海去。斥鴳鸟笑它说:‘它将要到哪儿去?我跳跃着向上飞,不超过几仞高就降下来,在蓬蒿间盘旋,这也是我飞的限度了。然而它将要到哪里去呢?’”(明白了吧,)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参考文献
[1]闫铭.庄子“逍遥游”式空间观初探.《大众文藝》.2019(09).
[2]顾玮 吴央央.从《庄子》的寓言中窥见逍遥之境.《宁波日报》.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