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芳华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机下午送来,福娣姑不在,刚带着斋姑们去金鱼村做法事了。只留后堂一两个打扫女工和洗衣妇,还有妙莲——靠近岁末,也有些人来还太岁,瑶池圣母庙近年也包揽摄太岁还太岁的,不过老派的信众宁愿亲身过来一趟,拜还了才安心。妙莲耐心寻出半旧簿本,看年头纪录的密密麻麻人名,添了香油,念了一句,在神龛边的鼓咚咚声微敲,只觉布幔无风自晃,烟黄轻罗纱绣上的宝相花隐然暗淡了,日头半映,有时照进来,有时沉下去,一只黑猫蜷缩在浅朱砂红哑面瓷砖上;她这一向睡得不好,更有点烟迷如梦。步入后堂天井洗脸,一溜绿豆青瓷砖,镶嵌住一只象牙白洗手盆,伸手往一扭扭的水里一探,水是热的,微微烧滚,仿佛给太阳眷顾,这水无端就活过来。脸一阵烫,抬头,壁上四方镜子里倒映出一张人面,妙莲惊诧了一下,转过身去,那男子穿着寻常T恤,金色阳光斜斜拦截,看不清他的脸是方是圆,唯见他举高一张发货单,脚边停放了个纸箱。
  妙莲哦了一声,忙引着他到另一侧的起居间里,门是虚掩的,地方宽敞,靠墙是书架,摆满了在家人捐印的经书,大都浅玫瑰红封面的薄本,背面不忘志明谁人“印赠结缘”——中间就坐着个组合柜,正中最开阔的应是摆放电视了,男子抱捧住纸箱过来,拆开,一个笨重漆黑的物体端出来,他也不问,自顾自地将之放在那空位,手缠绕着那细长电线,回过头来,挑动眉毛,似向妙莲询问插座在何处。她反应不过来,怔忡半晌,才说:“哦,在另一边。”角落平白多了个洋灰圆柱,上面龙缠凤绕,是五彩浮雕,这里午后空气有灰尘浮动,窗光迎接,就是一道光幢金尘,斜照下来颇具舞台效果;她拐过去,接过那人的卷曲电线和插头,手往柱后找寻插座。他倒是不愿闲着,低首则捡起那捐赠的小经书翻阅,忽觉有趣,哇一声,念起来:“初一早晨造凉亭,金砖铺路等善人……”妙莲笑道:“这是十造凉亭真经,很有功德的,你等下拿几本去。”他摇摇头,似乎不大领情——妙莲倒不觉得窘,径自开了电视按掣,画面一大片白花花,男子乖觉,自去调校电视频道。她们此处屋顶不高,天线鱼骨似屹立,没一会儿就有七彩映像。他拎起遥控器按来按去,色调音响一一弄好。妙莲心想,慧因、世兰二人对于回放的《还珠格格》追看不舍,夜里应是雀跃不已了。过去自己还不是这样?多年前港剧的主题曲在另一边厢隐隐响起来,妙莲则压低嗓子跟着哼唱:“世事多苦恼,别时哪知见时难,怕忆旧侣,怕想旧爱,一生悲欢恨怨间……”小房吊挂一管电灯,苍白暗淡,箱盒层叠上放着小圆镜,背面是中国漓江山水,正面是妙莲凑前去自照的脸容,她把刘海拉直,对齐眉毛,十三四岁的眉眼愁楚,看有几分像汪明荃的模样否——还未长大,就要思怨郎归晚了。
  男子弄妥了,叫妙莲签单——买电视的银款,想必福娣姑付了。妙莲看了看单据抬头,咦,是顺发电器行。
  多年前信众捐来的电视残旧不堪,画面时有时无,颜色走样,多次修理,如今修无可修;福娣姑看在一众姊妹们的福利份上,自己慷慨拿出私己钱,换一架新的。只是福娣姑因为不能割舍的家族情分,还是得跟新村大街的顺发电器行买——按照她的说法,是她杨家自己人,叔公那房二代的生意,等于福娣姑堂兄辈分,虽然她一人老早住圣母庙,终生不嫁,算是半个出家人。然而中秋节那时必芳相亲的事,妙莲没忘记——顺发家的大儿子,福娣姑的堂侄,倒是经由庙庵内部理事夫人介绍相亲,说是这些瑶池圣母庙长大的女孩儿里,必芳的脾性是极好的,是福娣姑身边能说体己话的一个。反正并无规定她们势必要青罄红鱼过一生,红尘那一端有新的情缘,嫁得好也是大有人在。约在梅苑酒家吃饭——这也是老派餐馆了,少有的讲究柴火锅气,广东古老手艺确实美味,点的八宝鸭、佛钵飘香硬是和一般坊间卖的有别,高脚托盘盛菜让也跟去的慧因、世兰两个女儿家当作稀罕事……只是回來都向妙莲说顺发长子黑黝黝一张脸,笑也不笑,三十好几,就像四十岁般的老成。相亲不成,必芳没说什么,后来据传她当天拎个茶杯也不稳,失手落地,砸个两半,那理事夫人面色一沉,自然看作是不祥征兆,还是打住为好。圣母庙姊妹以后提起大街顺发字号,都吃吃笑起来,直到把新闻说成旧闻方休。
  妙莲签了单,欲打趣问一句,你们家少东讨了老婆吗,却又止住,不想被人认为是声口轻佻。男子反而似笑非笑,问道:“这里住的都是斋姑?”妙莲心底有气,可嘴边还是含笑,把那原子笔丢掷回去,说:“不一定哦。”他走出起居间,她忙关了电掣,跟着出去。天井太阳反扑过来,一阵金光照射,男子回过头来,笑问:“我以前读小学,班上有个杨世莲同学,记得就是这里的斋姑,不知道还在吗?”妙莲微微一笑,用手遮住艳阳,只管说着:“我们这里女孩子有叫世兰、世菊、世竹,世莲就没听过了……”他将手指转过来朝向自己,笑道:“你告诉她,四紫班的张旗飞,问候她一声。”妙莲略微歪着颈子,斜斜的眯缝眼睛,似不胜阳光炽热,但也点点头,“看见了,便代你转告。”他从裤袋掏出一顶鸭舌帽,戴上,对着妙莲眨眨眼,大步走出去了。
  妙莲穿过天井一地的金色光网,来到前殿。望了神龛里的瑶池圣母像,那神像嘴角轻轻含了一朵笑,双目盈盈地注视着,妙莲忽然觉得殿里也有太阳步履姗姗,缓缓地热起来。黑猫在地面仰头看她,猫儿颈部原来有一片雪白斑块,并不是全黑的——妙莲以手摸猫的头顶,开始觉得这小东西有点可爱。
  乐园巷的利协印刷厂陈太夫人仙游,因老板经常替庙里印经书,有点交情,于是福娣姑领着斋姑们来唱经。那日慧因肚痛——女孩子多吃了点冰,月事来临总是麻烦,只好央妙莲代替。一个仓促间搭就的棚子,灵堂前奇窄,妙莲只觉得局促,穿上海青,更是闷热无比,随着姊妹吟唱得没多久,听棚外微微一两声闷雷,欲雨未雨,借此便悄悄退下来,倚在一边的小凳休息,福娣姑正和家属交待细节,眼角瞥见,也没怎样。妙莲看着福娣姑这几年倒是瘦了——小时候雨天劈雷,就听她说些异闻怪事,闪电打雷,其实是天上龙神领兵,地面的精灵道行不高的,就要遭殃;福娣姑说以前这里还是很荒凉,入夜邻舍不闻人声,雨夜里窗门总觉树影舞晃,雷声轰炸,很刺耳惊心,须臾则听见门板有趴搔声响……她稍微停止,才细声说,是山芭里灵蛇、山猫和紫狐叩门避难,更有的是知道劫数不可逃,特来托孤。福娣姑笑道,指着大家,就是你们这些小妹仔了。姊妹们都在笑。   她们见福娣姑经常穿一袭宽松黑胶绸衫子,偶尔走到天井,风大,身上衣衫吹开,两袖啪啪似要飞起来,蝙蝠一样——后楼天花板老是有蝙蝠栖息,走上去,只见一只只倒挂,一地撒落尽是果实,想必是蝙蝠衔来的。当年多嘴的师姐暗地里说福娣姑是“匹婆精”,那后楼是她的巢窦,半夜会抓熟睡的小斋姑去吃掉……这些话不时拿来吓新来的小斋姑。妙莲心想要不是这福娣姑张开双翼,保护了这许多孤女,她们的命运也不敢想象了;当然后来也有些姊妹要去寻找亲人的,或者有天来个陌生人说是亲生父母,上演泪眼相认的折子戏。但绝大多数已经心平气和,看开了——像自小学会的诵经吟唱,在无数次别人家的丧礼上,她们肩并肩,也没敲击鼓罄铙钹,只是低低拉起一把声音,是《黄泉引》,唱的是黄泉路上,牵引亡魂在望乡台,在人间投视一眼,与亲人道别;到底也像是各自和未见过面的血亲道别,边唱边释怀,也放下了家人为何遗弃她们的怨怼。至于声名富贵,转瞬好比浮云,歌声里劝慰亡魂看透,喝酒吃饱,然后上路。那年妙莲才八岁九岁,唱经有板有眼,福娣姑在旁听着,深感怃然,自此对妙莲留了心。以后有人学得有点模样,福娣姑也点头称赞,但加上一句:“很好,可要像阿莲那样子就没有了。”之后就有人说妙莲其实是福娣姑的亲生女,对待她有别——这该是旁边的人不忿比较,恶意造出的谣言,过后妙莲打斋竟不敢过分表现,吟唱声微弱,逐渐便没有留在打斋行列里。福娣姑在众人面前倒没说什么,只是在必芳几个较为无需提防的近身略微透露,嘴边叹息不已,说妙莲傻。
  妙莲做多了洗刷工作,女孩子们随着福娣姑出去了,她便径自留在厨房灶脚边——大节日里,妙莲情愿留在庙前香烛摊上帮手,替善男信女选好,什么大贵人纸,大悲咒往生钱,简单如金银纸宝,她也耐心叠好;又或替人“解签”,庙里有本陈旧的《圣母娘娘灵签注文》,是从前留下来的石刻复印版,照着六十甲子排列来翻查。有次一个妇人笑嘻嘻地把签纸递过来,妙莲一看是“戊寅”字样,忙寻出注文里的签诗来:“选出牡丹第一枝,劝君折取莫迟疑,世间若问相知处,万事逢春正及时。”妙莲一字一句笔录,查明妇人要问何事,妇人笑道:“是问姻缘。”妙莲点头说:“那是好的,会顺利……”妇人迟疑的又问:“这回已经是第二婚,那也是好的?”妙莲微微一怔,笑说:“万事逢春,自然是百无禁忌的,大吉大利。”妇人盈盈一笑,道谢而去。庙里人当年也是爱说短长的,妙莲送来那日,说是个自称芬姨的伴随带来,她们背地里编派那应是妙莲生母,据说要二婚改嫁,怕这么一个女儿耽误婚事,也就寄养瑶池圣母庙里了。福娣姑后来给她看照片,庙前阳光灿烂,一个藤圈椅里坐着女孩,是妙莲,身边倒不见传言中的芬姨。
  这夜陈太夫人法会里,一众太太奶奶们,端坐守灵,虽是尽量穿得素净,但可以看出那眉眼娴静,神态哀戚中带着优雅,是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妇人了——妙莲心想那遥远的生母也是如此么?或者也老早离世,偶尔稍微念及,似乎觉得不该,却也不无可能。妙莲轻吟的经文,飘飘散成一大片无形罗网,撒出天边去了,哪一个幽魂听见,也得细细思量,盘算红尘一生的好歹得失,作最后的一个回顾。妙莲还在人世,一个尚算年轻的身子,有她的哀喜,未来混沌的起伏波涛。
  后来一阵子这大街修治道路,竟车祸不断,好几次死伤,街坊特请瑶池圣母庙斋姑们去超度——她们回来,在走廊雀噪絮絮,说连电器行有个伙计都给撞了,年纪轻轻的,妙莲抱住了黑猫,听见了有点疑心,但也不愿意去问些什么。到了夜里,黑猫悄声没息地走近房门,以爪搔之;妙莲察觉,扭开门,猫儿即闪入。妙莲啧一声,有嗔怪的意思,可黑猫却大模大样地踱到床脚边;她坐在床沿,猫儿则缓缓靠过来,蜷睡在人的脚畔。妙莲一下下抚摸它的毛发,心里有事,当下有种凄酸且快乐之感……它其实跟自己来做个伴了。
  不久则听说电视机坏了。其他斋姑自然把矛头指向妙莲,都是那天她签收的,也没检查清楚。妙莲没办法,怎样也得往大街走一趟。
  一路汽车不断——烟尘里有印度尼西亚人摆卖的摊档,当街炸一种鱼饼,风吹来腥味四溢,妙莲掩鼻而过,有人就买了,站着吃起来。街口刚新开一家迷你超市,门前搁一个冰淇淋贩卖箱,稍走近,则冷气袭人。却见顺发电器行在对面,妙莲走过去,门口吊挂着促销用的广告纸卡,让冷风吹得晃动不已,旁侧倒有群人驻足在看大电视屏幕的电影,忽地轰一声,动作片爆炸音效奇大,也属于一种吸引人潮的手法。她张望一下,也不见那张旗飞,可反正来了,看看也无妨;走到一排玻璃展示柜前,里面摆放着照相机,极其精致小巧,柜边有个女售货员爱理不理,斜着身子,在吃一包炸薯片,咬得叽叽呱呱响,很刺耳。
  不招呼更省心,横竖自己又不是来买东西的。
  踱到角落,这里竟然连浴缸也有售卖,雕花镶金的大浴盆,象牙色的瓷缸,华贵得不大协调——也许这新村里一些新富人家,娶儿媳妇会购买添置,但也不至于夸张至此。像是不大正派的女人才会躺下去,一池白泡沫,然后伸出一条美腿,老电影里纸醉金迷生活的其中一幕。却料不及现实里忽然出现了,有点好笑。
  “你也想在这里冲个凉?”
  妙莲一惊,回头,是他。
  雖然有了心理准备,但看见了,心里还是有止不住的慌乱和欢喜。
  她粗着喉咙,仿佛装起不耐烦的样子:“喂,下午有时间吗?到我们那里看看,电视机坏了!”听着连自己也有几分反感,刻意掩饰什么。
  这张旗飞显然在太阳下晒得久了,脸上红通通的,像从海边回来似的,眉眼里笑意晃漾——活生生的站在跟前。活着就好,妙莲为自己之前的乱想感到一丝羞赧。
  “到底可以吗?没有赶紧来修,我会给人家骂死的!”妙莲有点嗔怨地追问。再一次,她对于这个稍微作态的举止而惊诧。
  “没问题,不用担心啦。”
  妙莲实在讨厌他声音里那种劝慰安抚的味道,似哄骗身边的亲腻女人。但心里有道门徐徐打开,窃喜的感觉不请自来,登堂入室。
  “说过算数,不然即使是同学也没情面……”妙莲笑盈盈的,狭长的眼睛眯起来,那微带椭圆的脸极像妩媚的猫儿,匍匐在瑶池圣母跟前的一头猫。   “哦,默认了,那天和你说起,却完全不承认,你就是杨世莲嘛……”他笑着抗议。
  那天妙莲装着那名字不是自己,也情有可原——多年前上学的名字,许久不再使用,仿佛是前世旧事,他不说起,其实真的不复记忆。此刻两人相视而笑,她只觉得瞬间的快乐不太真实,云里雾里,稍纵即逝,忍不住留住多久就多久。他滔滔不绝地重提学校琐事,一些微不足道的可笑细节,似乎顿时把她当作特定时空的亲人,有些回忆是共同秘密,外人根本无法知道。
  好像时间过得颇久,也恍如短暂的一瞬间。妙莲站在浴缸浴帘一旁,和他开着玩笑——这段时光变得异常珍贵,可以收在神话故事的葫芦里,保藏得好好,一句随意的话语,一个表情笑意,不会忘记。
  下午果然有电器行的货车,开到圣母庙去。
  妙莲在后面帮厨娘搓面团,做板面吃,也听不见货车声响。她忽然想吃甜腻之物,兴致勃勃地要炸年糕,先切了一片片深琥珀色年糕,粘了面糊,搁在热油里,嗤一声,油花爆了一点出来;妙莲喜滋滋的,注视着年糕在金黄色油里沐浴。才捞上碟子,厨娘煲了一锅番薯糖水,央妙莲看着;她掀开盖子,透明水色带着淡淡紫红,舀了一匙尝味,热辣烫嘴,却自有一股清香。
  走到起居间,才晓得电器行已经搬了电视机过去——张旗飞没来,来了个印度人,略检查一下,便抬了离开。妙莲怔怔的,倒说不出什么。
  夜里在附近巴士站路口对过的空地,有每周一次的夜市,小斋姑们闲不住,况且暂时没办法看电视节目,不如约好姊妹一起逛逛,妙莲也被她们拉去了。
其他文献
演讲是下午两点到四点,依惯例会后为读者签名,由于等候签名的队伍太长,我们离开时将近六点,信步走到一间印度小馆,推门而入,檀香味西塔琴音乐声迎面而来,余老师低咕一句:“Ravi ShanKar。”师母点餐,他就近在柜台边拿起摆在台前的CD,摘下眼镜细读上面的小字。一看即知是印度人的老板过来攀谈,老师回座,师母问他聊了什么,他说:“他问我是诗人还是哲学家?”我好奇他怎么回答?余老师说:“我笑而不答。”
秋风起  巨龙翔  层林尽染  万里飘香  金黄满大地  神州换新装  筹谋脱贫致富  锐意修改党章  体制改革防贪腐  一带一路正飞扬  人间道  浩汤汤  携手并肩创辉煌  寄望十九大  群英会  万事新  与时俱进  不忘初心  走进新时代  天道必酬勤  缔造美丽中国  期待盛世来临  社会主义康庄道  以民为本铸万金  迎風浪  冒严寒  傲雪如梅吐芳芬
病历表  早晨下床以后  就变成站立的样子  伸出这边的脚  那边的脚也  跟着摆动起来  手呢  有一只空着  跟着那边的脚  一起摆动  这边的脚掌较为朝外  骨骼也跟着弯曲成  一个固定的样子  那边的脚掌  被视为标准的形状  朝前直视  坚守着行进的方向  朝外的脚掌稍为偏离  标准的脚掌为它修正  就这样  到达了  原先的目的地  给R  我们是  一片草原中  分散的两个突起  这
舛 误  宋初书坛,王著独步一时,极善用笔,楷、行、草兼工,且精临摹,擅双钩。惜其没有留下带其本款的作品,墨迹、摹本或刻本,都没有,他书法的真实水平,也就无从考究了。  稍后的一些典籍里,却有对他书法及其逸事的记载,还是颇受推崇的。黄庭坚虽然说过“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这样的话,但当他看到王著补智永《千字文》残字时,又不得不承认:“绝妙同时,极善用笔。”陶宗仪是元末书法理论家,想来他是
1  我从十四岁就染上咖啡瘾,半个世纪以来,每天醒来,无论身在何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热咖啡,然后,一天才真正开始。对咖啡倒没有特别挑剔,只是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由蓝山、拿铁、港式茶餐厅的“啡走”或“斋啡”,乃至“即溶咖啡”,都照饮可也。  咖啡之于我,如同一天的奇迹,就像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的一首诗,那是《给早餐的一个奇迹》(A Miracle for Break
佳茗第一次到那岛上,从机场出来就是蓝天、黄土地,黄土地上高树蓊郁掩映,搭车时远远看见树顶边上一色绚烂,当计程车拐弯驶近,才见到满坡铁皮屋顶层叠从黄土里长出来,土洞中的房舍只有半人高,色彩缤纷的是大捆电线圈、满网袋压扁的可乐罐。穿校服的孩子踢踩着铝罐,不知是在做游戏还是在帮手,男孩光着头,女孩齐刘海。  风里有哨声或笛音,哔哔、哔哔地响。  在新地方总是好过些,浮出的杂念少一点。  同时离开机场的乘
Abstract The museum, as an urban landscape, has been ignor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hadow of its prominent internal functions. However, there is also a profou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
我的志愿  1.作文课:我的志愿  长大后才发现  成年没法傻呵呵地快乐  老师你后悔了吗?  (好比说)  夜晚总要有人点起音乐  贍养大限已届的生活垃圾  (又好比说)  誊写一堆美丽的投资公式  说服别人all in他的下半生  (再好比说)  你在讲台上数着钟点  进度就丢给补习班的笑话喂养  “我想当个XXX”  密密麻麻的作文纸  照得都是你扭曲的影子  2.“__我的志愿”  和其他
父亲的背影  某个黄昏  在摇摇晃晃的板车上  我躺着,像一棵安静的小树  从乡村去往城郊,海军医院  不用担忧的皮肤疾病  送去屠宰前的猪咬伤的右手  一对年轻的眼睫毛  沾着黎明薄薄的雾气  一整天我向上仰望  蓝天很高  大气层和晨曦腾开明朗的道路  我们经过桥、牌坊、老集市  我极力回想半个世纪前你蹬踏的姿势  但现在,是另外一个早晨  从你松垮的肩膀和豆浆机的轰鸣  我无从辨认我们共同生
文化诗学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把文化诗学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是一些学者追求的目标;同样,把文化诗学引入华文文学研究,也是我们的理论期待与批评尝试。作为一种理论资源与方法学,文化诗学将在何种程度和哪些方面给予华文文学的诗学建构以启发和丰富?这是我们所关切的。这里,我们尝试提出“华人文化诗学”概念和初步构想,期待华文学界的批评。  突出华人性与批评重心的转移  提升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