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感动”的失落
我们曾经为《背影》中那一个穿着长袍笨拙地爬过高高月台的父亲而潸然泪下过,曾经为《妈妈喜欢吃鱼头》中那一句“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而激起涟漪过。可如今学生们在课堂上谈论“父母的疼爱”,更多的是只言片语,更多的是“波澜不兴”。难怪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徐惟诚会发出“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了?”这样的感慨。确实,如果世界上最伟大的亲情都无法让人怦然心动,那还能拿什么感动孩子呢?
曾经看到过一则案例,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抛出了“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不满意的地方吗”这么一个问题。于是,一场批斗爸爸妈妈的大会拉开了帷幕:
“我考试没考好,爸爸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喜欢奥数,爸妈偏要我参加。”
……
诚然,父母的有些做法确实值得商榷。但当学生群情激愤地抱怨着父母时,又有谁会去品味这背后爱的无奈呢?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显得冷漠了些?
一个对生活失去感动的人,世上万物在他眼中无异于过眼云烟,他就不会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就不能建立起一道是非、美丑、对错的真正防线。本来,当下人们的感动阈限已愈来愈高了,而在我们的品德课堂文化里,感动这个元素好像也正在羞涩地退却和飞快地贬值。我们已很少看到学生因兴奋而振臂、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让学生的心敏感起来,柔软起来呢?
二、“感动”的价值
什么是感动?词典上这样说:感动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心理学认为: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其实,作家毕淑敏在《感动是一种能力》一文中给了一个最平直的解释,“感动就是感情动起来了”。那么,“感动”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几何呢?
在传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中,道德心理结构是知、情、行三分独立的。瑞斯特在1983年指出,决定道德行为的产生至少是由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性等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一个人的道德敏感性是一种“对他人的情感、处境有更为准确理解和体验”的素质。可现代人却缺失了这种素质,比如,现在的孩子每天受到家人过多的关爱,但却感觉不到,这就是道德敏感性低下,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病症。感动是道德意识的复苏。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培育学生正常的道德感,引导他们学会道德上的感动、感谢与感激,使他们常怀一颗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感恩之心,必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敏感性。
在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首要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情感体验在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独特地位。我们的品德课堂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的“感情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完成道德建构。
教育归根结底是关照人的心灵的工作。所以,道德教育的真谛是感动,品德课堂的魅力更在于感动心灵!
三、“感动”的回归
感动是心灵觉醒的前兆,是生命燃烧的火种。那么,怎样才能让感动回归到品德课堂呢?
1.定格“生活”
[案例一]《父母的辛苦》(苏教版)
老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手的对比图片,问学生哪双手更像你父母的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手因长期干农活,长满了老茧,布满了裂痕。
然后,老师播放了父母劳动的真实场面,如,几位孩子的父母站在高高的桌子上,一手持灰板,一手举刮板紧张地忙碌着,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和涂料。学生被画面深深打动了:“画面中那个刮大白的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在几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不能干活,妈妈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和我,还要挣钱养家。我感觉我的妈妈太辛苦了,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画面上刮大白的也有我的妈妈,别人的妈妈都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而我的妈妈每天都要穿那挂满涂料的衣服,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妈妈再受累了”……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学生们流泪了,有的用双手捂住了脸,想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伏在桌子上,双肩不停地抽动;一个小男孩紧咬牙关,泪水还是流了下来。好几位听课的老师都在悄悄擦去自己的泪水……
下课的铃声响了。然而,老师和学生们的鼻子都还酸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久久不愿离去。
感动需要有激发点,这个激发点就蕴藏在生活中。在案例一中,父母那双长满老茧、布满裂痕的手就是一个激发点,学生平时对此可能熟视无睹,但教师把它“定格”下来,犹如将一个特写镜头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取得了视觉震惊效果,令学生不得不去“正视”,不得不去“细读”。在这种“正视”之下,学生们“读”出了父母的体贴和关爱,“读”出了感动。相信多少年后,学生们还会记得父母那一双粗糙的、带有老茧的手。
感动虽然也可以从惊天动地的壮举中触发,但这种感动留给学生的往往是高不可攀的景仰。“面向生活,就是要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所以,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寻找“具体的人和事”,这可以是一个笑颜,可以是一缕白发,也可以是一句细致入微的叮咛……教师可以把这些资源“定格”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平凡中体验感动,让他们的心变得细腻起来,敏感起来。“感动”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他们的心灵就会不断得到甘泉的滋润。
2.亲历“现场”
[案例二]《人要有毅力》(原浙教版)
为了学生感悟“有毅力方能成功”的道理,教师把学生带到了残疾人李一强的家庭文化室。当学生一见到全身肌肉萎缩、骨骼变形、体重仅有30千克左右的李一强时,心里就感到了震惊。接着,教师组织学生欣赏李一强所创作的书画作品,阅览李一强所取得的荣誉证书。此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与李一强面对面地交流。当李一强介绍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时,很多学生都凝神注视着他,有的还紧紧地攥着手。最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几个学生说着说着就哭了,更多的同学则是热泪盈眶。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案例二中,教师把学生带到了李一强的“家庭文化室”,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李一强的书画作品,亲耳听一听李一强的经历,学生在此情此景的感召下,心灵深处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可见,“亲历”是让学生学会感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学生的情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当然,亲历真正的现场有时可能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现场”,譬如让学生“单手穿衣”,感受肢体残疾人的生活困难。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体验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3.强化“感知”
[案例三]《从一滴水说起》(苏教版)
怎样让学生体验淡水匮乏的严重程度呢?教师设计了一个“切苹果”的实践活动。当苹果只剩下四分之一时,学生的表情有点严肃了。然而教师还是让学生再对半切开,一些学生感到害怕了,已不忍心再切了,可教师却又让学生切下一半,只剩下十六分之一了,学生们目瞪口呆,有学生说:“老师,拜托您别切了,不然我们死定了!”只见教师还是切下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苹果皮,沉重地对学生说“看吧,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大约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全班学生惊叹了。最后,教师又切下苹果皮上的一半,告诉学生:“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全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引发学生感动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感知。感动是在感知、感受基础上产生的美丽的情感。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含量只占淡水总量的0.3%”这一“知”,恐怕是难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淡水匮乏的严重程度的,因为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而在案例三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切苹果”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形象化的“感知”过程,并且还是被教师“别有用心”地放大了的。随着一刀又一刀地往下切,学生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酝酿、升腾、迸发的过程,最后“情满而溢发”。除了实践感知,我们还可以运用对比感知的方法,来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譬如,让学生算一算“一本品德书如果用竹简写大约需要多少根”。当学生算出是11000多根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啊”的惊叹声。在这种情况下,造纸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就不言自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4.铺陈“情感”
[案例四]《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浙教版)
上课铃响,教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女孩出走的故事,还展示了她留给父母的一封信。信的字里行间,透着女孩对她父母的种种不满。这封信让学生开始倾诉起对父母的不满来。这时,教师让学生读起了父母写给他们的信。好多学生读着读着,泪流满面了。最后,教师意想不到地请出那个出走过的女孩的父母。女孩的父母直率地讲了找不到孩子时那种痛心疾首的感觉,并向女孩承认了自己教育的不当之处,也希望女孩能体谅自己的辛劳,变得更懂事一些。听着两位家长的讲述,学生们又一次热泪盈眶。此时,那位女孩早已泣不成声了。她在教师的鼓励下,真诚地表示理解父母的做法,愿意与父母沟通,不再离家出走。
“情不动,则理不明。”只有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才能引发学生的感动。案例四中,一封书信让以往的误解、抱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一对母女的真情表白让彼此的心灵变得更清澈明亮。置身于融融的亲情中,学生们又怎能不湿了眼、动了容呢?“感动”不仅使课堂格外灵动了,更实现了道德与内心的和谐。
然而感动的露珠容易碰碎,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情感生长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氛围。感动也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以自己的澎湃激情去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情感的触动、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5.链接“经典”
[案例五]《圆明园在哭泣》(浙教版)
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深情朗读):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在《春江花月夜》的优美音乐声中,学生交流圆明园“四十景”。)
师:可是,今天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时,看到的只剩下了这些――
(学生在如泣如诉的陶埙声中观看圆明园遗址图片)
师:让我们重新回到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一起来了解事情的真相吧。
(播放电影片段《火烧圆明园》)
师:孩子们,看到这里,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吗?
生:悲愤交加!
师(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悲愤地诵读)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空握着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伴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优美文字让学生感叹着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如泣如诉的陶埙声中所展现的圆明园的残破,深深地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睿智的文字、悲伤的埙声、生动的影像、凝重的台词,成就了一堂文化意蕴深厚的品德课。道德需要文化的滋养,因此,我们的品德教学课应该有文化的视野,多链接些“经典”,让学生在聆听深刻的解说中,在观看发人深省的影片中,在欣赏悠扬宛转的旋律之中,淡化浮躁,剔除冷漠,积蓄心灵感动的源泉,为无私的真爱感动,为执著的追求感动,为本能的善良感动,为不屈的顽强感动,为美丽的自然感动。譬如,在“父母因为爱而打孩子”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在一个母亲的矛盾、焦虑、痛楚中感受这份爱: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处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学生在读完之后未必会有太多的感动,但至少我们的课堂是在播撒爱的阳光,在传递情的光芒。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感动对于孩子的道德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让我们在品德课堂上时常生长“感动”,用“感动”去撼动另一棵树,去推动另一朵云,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吧!
责任编辑/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