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讲唐诗记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疫期间,足不出户。晚饭后有暇,就记忆所及,给家人讲解唐诗。每次选一家之作四五首,或绝句、或律诗、或古风。内容太简单的,或用典太繁复的,都不宜讲。抄几则稍成片段者,就教于方家。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第二句“分付”继以“鸣筝”,弹奏开始;第四句“收”上接“断弦”,乐曲戛然而止。二者之间有呼应关系。第二句与第四句各有一个“与”字,前一个是拓展,将“鸣筝”(题目中的“流人”所为)与“客心”(也就是诗人自己)联系起来,展开隐藏在字面背后的人生与世事;后一个是收束,将“千重万重雨”归结到“泪痕”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从大到小”。第一句诉诸视觉;第二句诉诸听觉;第三句既是视觉形象,也是听觉形象;第四句则从视觉(“断弦”)转为听觉(“收”),再转为视觉(“泪痕深”),一切都安静下来。可以说是“从动到静”。从第一句到第三句,其间有时间的变化(“微月”到“雨”),或许还有空间的变化(“枫林”到“岭色”),当然也可能只是目光由近转向远,所见景色由亮转向暗,“岭色”是形容迷茫一片。通常诗歌达成意境,往往是从小写到大,从静写到动,这首诗恰恰相反,所达成的意境却深邃而辽远,是因为诗中情感深厚,感官的广度浓缩成为心理的深度。然而,这里描写感情非常克制。第二句有意隐去了“分付”的主体,而“流人”只见于诗的题目中,“流人”与“客”的身世际遇,均未著之字面;这一句中“客心”如同“鸣筝”一样都是意象,却是当成一物来写的。只是到了全诗末尾,形容“泪痕”曰“深”,才见情感色彩,正是恰到好处。“泪痕深”又呼应第二句的“客心”,虽是“客”之所见,却也深感共鸣。回过去看,第一句和第三句中的物象都带有主观因素,蕴含着“流人”与“客”的浓厚情绪。第三句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声音,也可以理解为乐曲之声。记得先父沙鸥先生曾说,诗的意境来自于形象与感情达到完全的融合,这首诗算得上是好例子。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朝诗人中,我自忖心境最相契合的是贾岛,他的诗概而言之,曰空、寂、幽、冷。此诗中间两联,写了四个动作变化,却予人静谧无声之感。所有的动作都是惯常的,所有的变化都是恒定的。颔联近观,颈联远望,此种静谧由局部展开至于全体。至于“推”“敲”二字哪个更好,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说:推可以无声,敲不免有声;推只有僧人自己,敲则庙里还得有人应门。这些我都赞同;但他说“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我却觉得,敲有如前人之“鸟鸣山更幽”,而未必一定有人会来应门,只是期待而已,兴许久久不来,让人在那里空等。至于朱氏担心因此“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在我看来,这句的“僧”与上句的“鸟”仅仅是两个意象,彼此没有同在一个现实情景里的关系。类似诗人别处所写的“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题长江》)、“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送天台僧》)等,只要这些意象共同达成所需要的意境就行了。
  李贺《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此诗前半,尚且是对既有传说加以经营,想象出一个天上仙境,自第五句起,诗人自己进而置身其中,因此拥有了一个从人间之外俯瞰人间的奇特视点,而且运用得那么充分,无论时间(“更变千年如走马”)还是空间(“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都非人间寻常想象所能企及。贾岛写的是人间里的非人间,李贺写的是人间外的非人间。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塵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苦雨老人说:“我所觉得有趣味的是杜牧之他何以也感到忍过事堪喜?我们心目中的小杜仿佛是一位风流才子,是一个堂驩,该是无忧无虑地过了一世的吧。”(《杜牧之句》)堂驩,今译唐璜,拜伦叙事长诗《唐璜》的主人公。在我看来,杜牧是一位有真情但不久久留情,哀伤而不痛苦,虽然深谙世事无常,笔下却相当简洁明净的诗人。这首诗读到“菊花须插满头归”,或许稍嫌迹近轻浮,但有上句“尘世难逢开口笑”兜底,又觉得并不过分,只是偶尔舒展一下而已。下一联也是如此,第五句“酬”字未免来得随意,第六句“恨”字却动人心魄。
  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我从第二句“五千”想到,第三句之“骨”及第四句之“梦里人”,自非单数,而是累累白骨散落在荒凉之地,“春闺”也分布于天下各处。这正是此诗震撼人心的地方。那些春闺梦是暖暖的、长长的,太阳升起犹迟迟未醒,同一个太阳也照耀着具具白骨,而这曾是一个个年轻、强壮、用“貂锦”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将士。一具白骨对应一处春闺、一位梦里人。我把这意思说与友人史航,他说,“可怜”也是要乘以五千的。
  摘自《文汇报》
其他文献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紅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译文】黄金用尽,华发已生,而事业无成。白发飘零,但我那天生的童心却没有消失。我的心还可以激荡起花影和帘下的月亮,让房屋四周的花影像怒潮般涌来。
期刊
安德森先生问:“亲爱的,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行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没事的,罗伯特和他在一起——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看见它了。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不算上电影或者电视的话,我还再也没有见到过一个呢。”  “吉米才根本没有见过呢。”安德森太太仿佛有些遗憾似的。  “因为他是月生人,又不能去地球看看,因此我才带了一个过来
期刊
我们怀念那年的滋味,其实怀念的不是吃食,而是回不去的匆匆那年,回不去的物是人非。  “每一只蜜汁手扒鸡都是有生命的。”两三年前,我告诉自己。所以我从来不愿辜负一只鸡。  吃鸡的岁月是高中,度过得浑噩,走得又太干脆。我发过誓我永远不会回忆这个地方,结果那次踏入校门,我突然想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想念一只蜜汁手扒鸡。  吃鸡要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搞到一只鸡。没有手机点外卖,唯一的方法便是走出
期刊
互联网时代与前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是显著的,就说最表层的东西——社交语言,它的变化就非常巨大。语言本身是个焦虑的东西,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语言“管用”,这就是焦虑。  在前互联网时代,语言的焦虑主要体现在大嗓门和越来越快的语速上。但是,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嗓门和语速统统失效了。怎么办呢?只能靠修辞。我把互联网时代的修辞命名为极限化修辞,网络的语言走的是极限路线。与此同时,还有搞笑,因为搞笑可以缓解
期刊
暮春去山里,经过一条小溪。阳光下,流水幽幽。红花已经谢了,绿叶越见苍绿。松针之绿、杉木之绿、槐叶之绿、柳条之绿、杨枝之绿、栎树之绿、枫林之绿、菖蒲之绿、芦苇之绿,触目皆绿。偶尔绿里一片红,是未谢的映山红,妍妍开着,略见颓然,在绿中躲躲闪闪。  通体翠绿的山,流水逶迤而来,白亮亮自山头到谷底,冰洁如月光一样流下,引得人停车伫步。远山的树、河岸的草、山野的风、田园的茶,一切的一切,刹那寂静,如同溪滩边
期刊
从高中起,我离家住校,直至大学毕业。之后回家就更少了,和父母见面的次数,一年十到二十次。我不能想象和父母继续生活在一起,父母似乎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早在我读高中时,母亲就反反复复地调侃我:客人来了。  她的玩笑中带着苦涩,偶尔会进一步阐述: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稀客了,偶尔才来一次。  既然是客人,招待起来要非同一般。我读高中时,学校伙食非常差,食堂里只有七八道菜,日复一日,就这么重复了三年。当时,从
期刊
大碗喝酒,无肉不欢。大工斩玉,作品一出,惊艳世人。邻家大男孩打扮,性格豪爽,平易近人。这就是我多年的朋友——中国玉雕大师崔磊。  “窗明几静,焚香掩卷,每当会心处,欣然独笑。客来相与,脱去形迹,烹苦茗,赏章文……”崔磊会玩,游历丰富,时而西北敦煌西安,时而南方广州深圳等,身边总是三五知己朋友,或喝茶论道,或品艺点评,有古名士之遗风也!他喜结朋友,娱乐界的明星大腕有不少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在朋友圈上时
期刊
草百灵就是司空见惯的蟋蟀,但这样地叫它,实在是好听。  我小时候搬石头、拨草丛,捉了它撒到瓶子或罐子中,用草棒挑逗它,让它与它的同类打架,真是罪过。父亲病后,在异乡的午夜,在医院的第十八层病房,我似乎第一次听见它尖尖的牙齿咬破黑暗,振翅歌唱。父亲像草一样的生命渐渐枯黄,是它的歌声伴随着我的记忆,看见父亲重新返青而生。  观虫生死,感慨兴怀。  他的笼子刚好是两寸高,一寸半宽,笼子的木门可在枢轴上转
期刊
活 动 内 容   用一句话写下你的青春座右铭,@经典美文官方微博,或在微信搜索“文苑”官方公众号并留言参与活动,你的青春感言将有机会登上《文苑·经典美文》杂志~   同时,小编将从中抽取五名幸运参与者,送上精美图书一册~   《文苑》有你,青春有你,小编在《文苑·经典美文》等你!  作家青春寄语  @冯杰:“青春章”,是从第一个逗号开始的。  @袁道一:所有的不期而遇要倍加珍惜,因为那是时
期刊
到古镇去,拜访一位老艺人,没想到就看到了它。  那是一扇木窗,朱漆剥落,上面雕满了花纹。古韵盎然的木窗格明示这是一款古代背景的戏,桃花、假山和人物营造出一种深邃幽然的历史气息,直生生地扑在你的面前。我看不出它的年代,还有曾经的故事。老人告诉我说,它是清朝的物什,是专门从民间收购来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东屋安的就是木窗,窗棂是用木条隔成的小方格图案,每个方格大约有半个火柴盒大,采光、通风却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