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正逐渐得到认可并走向实践。为学生语文高阶能力的形成,教师需紧贴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结合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阅读教学。本文尝试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科学指导的科学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八年级;整本書阅读;以生为本
   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源自叶圣陶先生的《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当前这一理念正被中学语文教师所关注。通过科学选择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文本,深化认识并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发展。基于这一理念,笔者选择部编教材八上必读书目《红星照耀的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来探索实现八年级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红星照耀的中国》内容梗概及学生现状简述
   本次选取的整本书阅读对象《红星照耀的中国》记录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种种疑惑,历时4个多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世人解开谜团,揭开真相。作者真实细致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以及优秀的红军领袖,将领的成长经历,探索革命道路,坚定革命信仰。这是一部不朽名著的名著,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在实际阅读时,部分学生因对书中提及的诸多历史情况了解较少,学生只了解大概,开篇有太多的疑惑,复杂的路线变化,对涉及的时代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同时一些无法理解的理论,大量陌生的人物,所以开篇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作为实现学生学科高阶能力发展的关键途径,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课堂评价等方面凸显学生的课堂参与,重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考、困难及教师介入时机与方式。
   (一)根据学生情况,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
   阅读是愉悦的精神享受,这种愉悦感源自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新知的喜悦及情感上的共鸣。让中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应走进文本,体悟情感,形成一定的个人感受。而此书的阅读,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为历史知识的匮乏,在第一次推荐阅读时,学生反映阅读时存在一定障碍,教师可先暂停文本阅读,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走向共和》和《复兴之路》,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两部记录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简单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他们的选择利于实现祖国的独立与繁荣?抑或有背国家民族的利益?接下来,师生一起阅读《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了解抗日的时代背景,抗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长征》了解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的艰辛岁月,以及国民党凶残围堵,使中华民族的振兴梦想蒙上阴影。时隔一年,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破译了时代密码后,此作品定会勾起他们强烈地好奇心,阅读的意识被唤醒,阅读的激情被点燃,再安排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时,能很快走进书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次安排活动,对即将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有初步把握,便于学生提升对文本中所提及事件的理解程度,学生方能在阅读后有更多的新获得。
   (二)细化阅读指导,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的指导自然就极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设计时,部分教师受制于中考题型,考什么就讲什么,与考试无关的能不讲就不讲;部分教师觉得整本书阅读教学会消耗相对简单的教学时间,短时间又难以看到教学效果,不愿意投入精力思考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碎片化处理阅读内容,整本书的逻辑关联被忽视,一部生动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被肢解得面目全非,学生在老师枯燥琐碎地讲析中,把人物、情节或写作对象从整本书中抽离出来反复咀嚼,知识碎片无法有机整合,逻辑关系无法建立。这些观念与行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跃升。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作者写作意图,难以融入情境去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知识迁移、阅读视角等更无法兼顾。还有部分教师满足于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精妙语段,然后花大量时间背诵整理的知识点,往往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仍然记不清情节,讲不清故事,更难以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这些现象通常在初三年级表现更为突出,低年级升学压力相对略小,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课内外阅读教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以读为本”,重视对阅读策略的整体思考,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文本。在阅读内容上,点面结合形成辐射,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有机勾连。广泛自主阅读与专题阅读相结合,重知识的整合,重个性的突破,更重视知识的迁移,世界观的完善。既要重视阅读的整体感知与技巧训练,也要注意读明逻辑,读清意图,读出感悟。
   教师的指导能尽快实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思维深度的提升。在教师的帮助下,师生、生生对正在阅读的书籍进行思维碰撞,存在的疑惑一起解决。教师还可依据学生发展的阶段与继续提升的需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强化阅读的节奏,纠正错误认知。
   (三)确定阅读方式,激励学生完整把握文本
   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对文本把握的实际需要确定适当的阅读方式。阅读首先关注情节,其次关注时代背景,细节更不能忽视。从细微处窥探人物,揣摩人物,从宏观处审视人物,继而客观全面的认识人物。而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的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在对《红星照耀的中国》一书阅读时,具体阅读方式分为:
   1.速读。读序言(作者概要),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得出以下初步认识:采访时间,采访路线,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感受。理出简单的思维图。
   2.精读。对整本书阅读有了一定了解后,有目的有计划的重点阅读,读时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来龙去脉,依据情节的前因后果,理清逻辑关系。可以追问:作品为什么写这群人?他们各自经历如何?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道路?他们彼此人生际遇,信仰的形成,努力的方向有无关联?可以边读边整理资料,形成思维图。也可以按地点转移绘制人物轨迹图,还可以按时间顺序对应当时国内外大事制作时代大事表,按核心人物辐射人物关系图。这样能很快理清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了解人物的成长变化。当然阅读要深入文本了解故事,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高度,客观冷清地阅读,而不是单纯地跟着感觉走,既要立足文本,又要高于文本。阅读把握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他想用事实讲述何种故事,想表达什么。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有所考量的,作者的个人倾向性显而易见。    3.比读。(1)人物专题——重要人物的革命之路,信仰形成的历程。可从以下几点为抓手:①外貌特征,言行;②家庭背景;③少年时期;④革命经历;⑤個人魅力。(2)长征专题:①缘由;②线路;③挑战;④重大事件;⑤历史意义;⑥精神,内涵。
   比较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与《长征》中关于“长征”的描述,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这段历史,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忠诚、坚定的信念;敢于奉献,敢于牺牲、无比乐观主义,昂扬的精神;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坚定不移的团结抗日的信念;一切从民族的利益出发,顾全大局的精神。在通读文本后,把握作品中的“事实”。在深入解读后,获得自我体验,讴歌何种人物,何种精神,何种信仰。他采访前后,认识发生重大改变的原因。
   (四)基于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学生评价
   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中认识人生,认识世界。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检测这些目标是否达成,常规的方式以阅读题的形式来评估,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如:
   1.绘制作者的采访轨迹
   让学生绘出埃德加·斯诺的活动轨迹图。学生抽取其中的一个点,回忆相关故事,场景再现。感受作者随着采访的深入,疑惑逐渐得到解决,认识发生巨大的变化,情感随着与红军的接触而起伏。最后根据作者采访轨迹,找出他不断变化的原因,得出自己的认识。
   2.制作人物名片
   引导学生以人物成长主线对情节进行重读,重构;对不同人物相似经历进行比照阅读,找出他们的个性与共性获得自己对影响人物成长因素的认识。为该作品中涉及的重要人物设计人物介绍卡,制作名片,并借助书中描写,绘制人物肖像小帧,介绍人物重要活动,最后以古诗文的形式概括评点人物。
   3.开设专题讲座
   一部作品的整本书阅读可以从许多角度、层面精心解读。老师制定多个专题供学生参考,各学习小组也可以自行发掘,制定研究的专题。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整理资料,形成书面文字,同时辅以ppt讲解,要求图片简洁,内容详实。注意这中间必须要有小组成员共同的可以成立的阅读体会,情感体验。小组以一人为代表,进行展示,开讲座,邀请年级同学和老师担任评委。
   总之,语文老师更有责任做好孩子阅读的引路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最基础的阅读技巧,让有效的阅读陪伴孩子们成长过程。整本书阅读最能实现学生学科能力的迅速、综合提升。老师既要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还须指导孩子科学阅读,根据不同的文体,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与教师介入策略,有所悟有所得。享受读书的愉悦,汲取营养,丰富自己,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韩博.整本书阅读提升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路径分析——基于游戏化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21(02):79-84.
   [2]戴传伟.他们在初中怎么读名著——2020级高一学生“名著导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21(02):66-72.
其他文献
【摘 要】绘本是一种常见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材料,与教材相比,绘本依靠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图片和充满趣味的语言展示知识,描绘形象,在摆脱教学任务的限制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展开论述,在对语文绘本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完成绘本教学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赏心悦目的绘本贴合儿童年龄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互动较多,非常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开展合作式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小学英语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小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把握语言敏感期,培养学生积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重要标准。因此,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文学习方法之一,语文教师早已探索出了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式——批阅式阅读,批阅式阅读,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批阅式阅读更锻炼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重视起批阅式阅读的教学应用,从细节入手,逐步完善这种阅读方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高步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在特殊教育领域,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作为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的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特殊教育;语文教学  目前我们开展教育教学
期刊
【摘 要】《植物的生长》是我班开展的一项秋季播种的蔬菜和谷物类植物的种植活动。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种植园的资源、家长资源、社会公益资源,在关注幼儿兴趣的同时,重视生成活动的研究。本次研究中教师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作为研究:开发适宜课程《植物的生长》可利用的资源;根据资源构建《植物的生长》课程体系;营造教育环境让幼儿充分感知植物的生长;尊重幼儿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植物生长主题活动。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相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教学模式,有效性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示学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提问是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提问功底,了解学生学情,并能够科学调整教学方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公文、议论文等文章撰写能力,强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高考中,语文作文占了较大的成绩比例,且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既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还要创新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教
期刊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把“阅读”有效转化为“悦读”,这是语文学科活动中一项孜孜以求的艺术性实践课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情趣激发、情境应用、联系整合、群文类比、个性释放、信息支撑、读写互动、自主体验、正向引领”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期望获取商榷和指正之言。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   阅读自古享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阅读是人们“收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许多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策略也逐渐涌现出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以来,深度学习的理论逐渐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的视野,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接受,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探究如何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开展深度教学,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语文学科本身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差异,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突破了教学内容和教育观念的限制,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本文作者紧密联系初中语文教学经历,产生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实施群文阅读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兴趣;教学目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推进,中小学校园涌现出了“百花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