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组织教材和教学的一种整体教学。如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苏教版教材,每册六个单元(九年级下册五个),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实施单元教学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精心设计整体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四个一”。
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思路,努力做到“四个一”:依托一个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一套教材,熟悉一册课本,明确一个单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其理念和标准,了解整套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体系特点,熟悉当前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明确当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序、过程设计等。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参考每单元之前的“单元教材支配表”。此表提要式分条列出本单元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等的主要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建议和精、略读课文安排建议。当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如笔者在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的教学时,将开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放到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教授,并作了略读处理。因为,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量小,对文学没有太多直观认识。而《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等的论述又比较抽象。如果按部就班,首先教授此文的话,非但不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还会打击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此,我先安排了浅显易懂的《繁星》,生动曲折的《安恩和奶牛》,优美流畅、富有哲理的《冰心诗四首》,再安排了简短有趣的《古代寓言二则》,散文、小说、诗歌、寓言,体裁多样。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赵丽宏对文学的阐述。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有效开展比较教学,多角度、多层面“求同求异”。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合成单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既有共同的主题,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实施单元教学可以常用比较教学法。有效开展比较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求同求异”,通过对语言材料全面深入地比较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理解鉴赏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聚合性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七律 长征》、《<长征组歌>两首》、《老山界》、《草》、《<长征>节选》),若从求同的角度看,它们有很多共性。首先,题材都与“长征”有关,记述了长征途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次,表达方式方面,都采用了叙事和描写,多少不同而已。最后,五篇课文的主题,都表现了红军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了红军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有共性,某些教学环节的要求、处理可以相同或相似。如:朗读基调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若从求异的角度看,它们各有个性。首先,五篇文章体裁不同。律诗、歌词、回忆录、小说、电视剧本,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体特点,把握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一般方法。其次,从描写角度来看,前三篇描写景物较多,后两篇描写人物较多。教师可将各篇文章中的描写性语句找出,然后比较差异,并探寻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主题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七律·长征》侧重表现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组歌>两首》侧重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战士的革命理想;《老山界》侧重表现红军优良革命传统;《草》侧重表现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长征>节选》侧重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可指点学生通过体会细节,品读关键语句来把握差异。
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更不需要教师的干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才是教师唯一的使命。举例来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中的三篇现代文都是建筑类说明文。在介绍相关文体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巍巍中山陵》对知识要点作详尽讲解,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一般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将《凡尔赛宫》作为自读课文,不作任何提示和引导,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分析,自发质疑,自由畅谈收获。教师可在最后,只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进行指正。
让我们努力优化单元教学策略,让语文教学开出更艳丽的花朵。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实施单元教学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精心设计整体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四个一”。
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思路,努力做到“四个一”:依托一个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一套教材,熟悉一册课本,明确一个单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其理念和标准,了解整套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体系特点,熟悉当前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明确当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序、过程设计等。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参考每单元之前的“单元教材支配表”。此表提要式分条列出本单元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等的主要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建议和精、略读课文安排建议。当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如笔者在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的教学时,将开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放到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教授,并作了略读处理。因为,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量小,对文学没有太多直观认识。而《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等的论述又比较抽象。如果按部就班,首先教授此文的话,非但不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还会打击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此,我先安排了浅显易懂的《繁星》,生动曲折的《安恩和奶牛》,优美流畅、富有哲理的《冰心诗四首》,再安排了简短有趣的《古代寓言二则》,散文、小说、诗歌、寓言,体裁多样。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赵丽宏对文学的阐述。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有效开展比较教学,多角度、多层面“求同求异”。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合成单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既有共同的主题,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实施单元教学可以常用比较教学法。有效开展比较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求同求异”,通过对语言材料全面深入地比较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理解鉴赏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聚合性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七律 长征》、《<长征组歌>两首》、《老山界》、《草》、《<长征>节选》),若从求同的角度看,它们有很多共性。首先,题材都与“长征”有关,记述了长征途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次,表达方式方面,都采用了叙事和描写,多少不同而已。最后,五篇课文的主题,都表现了红军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了红军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有共性,某些教学环节的要求、处理可以相同或相似。如:朗读基调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若从求异的角度看,它们各有个性。首先,五篇文章体裁不同。律诗、歌词、回忆录、小说、电视剧本,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体特点,把握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一般方法。其次,从描写角度来看,前三篇描写景物较多,后两篇描写人物较多。教师可将各篇文章中的描写性语句找出,然后比较差异,并探寻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主题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七律·长征》侧重表现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组歌>两首》侧重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战士的革命理想;《老山界》侧重表现红军优良革命传统;《草》侧重表现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长征>节选》侧重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可指点学生通过体会细节,品读关键语句来把握差异。
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更不需要教师的干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才是教师唯一的使命。举例来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中的三篇现代文都是建筑类说明文。在介绍相关文体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巍巍中山陵》对知识要点作详尽讲解,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一般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将《凡尔赛宫》作为自读课文,不作任何提示和引导,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分析,自发质疑,自由畅谈收获。教师可在最后,只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进行指正。
让我们努力优化单元教学策略,让语文教学开出更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