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当代梧州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梳理其历史脉络,探讨其规划与建设模式,探寻其演化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城市形态当代梧州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建设模式和动力机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地区演化过程的整理和考察,剖析当代梧州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形态特征,探寻城市形态演化的内在机制,这无疑会加强和整合新时期梧州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城市形态特征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广东交界,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20世纪20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拓宽街道,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在河东老城区留下连绵成片的骑楼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之后由于局势动荡、经济滞后等原因,梧州的城市建设缓步进行甚至停滞。直至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才有了新的动力和指引。尤其在90年代初提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后,开始形成多种空间形态并存的城市格局,旧城区延续原有骑楼群的格局进行修缮,以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为主,兼顾居住,新城区则主要承担政治、商业、物流、工业、居住等功能,由此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行政中心、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几大功能区,串起了城市发展的东西轴和南北轴,并逐步扩大为组团式发展。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满足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梧州开始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9年对总规进行局部修改。对于梧州城市性质,确定为:具有岭南山水特色、以外向型工业为主导的桂东地区中心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与粤港澳联系的交通枢纽。该定位形成对城市形态的主导作用。
梧州城市主体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遵循“南连、西进、东优、北拓”的原则,向南重點连接和发展苍梧城区,长洲岛作为旅游度假基地优化发展;向西主要发展三龙-龙华片区;向北主要发展旺甫工业区和长洲工业-物流基地;向东主要以河东区旧城改造为主。规划形成“绿核三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绿核指长洲岛风景旅游区;三轴包括江北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江南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和跨越西江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多组团包括西江沿岸的5个生活组团和城市外围的5个生产组团(图1)。
演化轨迹
当代梧州城市形态的演化可分为前期和近期两个阶段,划分以1993年市政府提出“控制河东、发展河西新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为标志。
3.1 前期的当代梧州—集聚生长
解放后的前30 年是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基础设施投入均由财政支付,国家财力有限,因而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国家财力绝大部分投入到生产性设施及新工业区的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工业集中区基础上的填平补齐和沿对外交通线布点,在形态上仍是块状集聚生长的模式。该时期河东区的工业与仓储用地占建筑用地的比例偏高,商业用地太少,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筑密度过高,房屋破旧,居住拥挤,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消防疏散要求,生活环境质量差,居住安全不能得到很好保证,市政和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名胜古迹及绿地遭受破坏。而河东区的旧城改造只能按照中央“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的房屋、市政设施,进行简单的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扩建。
3.2近期的当代梧州—扩散和重构
1993年,市政府提出“控制河东、发展河西新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启动河东旧城保护性开发改造,逐步把河西沿江一带的工厂企业搬出市区,旨在把河西区建成梧州市的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河西区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安置容纳了新增和外来的经济活动,同时吸纳从古城中疏解出来的产业,而且作为新的生长点作用于原有的城市形态,推动着整个市域的更新建设表现在:①市政府先期迁到河西办公,并建成市政府广场。随后,新建了许多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大大扩张了城市结构。②河东旧城区的中山路传统商业圈内大型综合商业设施集聚生长,引起市中心的立体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景观;③沿路开发的力度加大,由起初仅限于沿街一层皮的更新,发展至后来深入干道两侧,大多安置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娱乐中心和高级公寓楼等,其成片布局与原有街坊的细密肌理形成对比(图3)。此外,居民西迁速度加快,大规模不同档次的住宅小区在河西兴建,一批超市和连锁店插布其中。而老城内在“点、线、面”探索的基础上,开始了成“片”的街坊改造,提高了整体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
进入21世纪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位运行引发城市化的功能开发,再加上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发展空间及规模空前放大。从投资或规划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来看,苍郁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的开通和梧州港口、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西江航运干线的整治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项目(如南广铁路等),河东和河西防洪堤的建成,正拓展和改变着梧州城市及地区的外部形态。河西区致力于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更远的郊区拓展延伸,整个城市建成区边缘由此呈现零星扩展形态。北部地区随着旺甫外向型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北部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周边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变化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城市外部形态飞速扩散的同时,原规划的河西商业中心区逐渐成型,与河东传统商业区并驾齐驱,使传统的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体系由单核变为双核。河西新城区的开发为河东老城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留得回旋余地。“梧州骑楼城”的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内容包括危房旧房拆迁维修、街道管线整治、路面铺设、房屋立面改造、灯饰安装、景点建设等六大方面。此外,结合防洪堤建成了集旅游、购物、娱乐、饮食、观光休闲、商务“一站式”主题大型购物乐园“鸳江丽港”。由此,河东老城内的城市空间趋于开放,商业服务网点大幅度增加,老城焕发新的活力。旅游业成为老城的新兴产业,带动了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一批风景名胜得到修复和开放。以商贸、旅游、文化为中心的职能得到重塑,由前期规模化的更新改造转向了具有深层次保护意义的功能性开发。
总之,改革开放后梧州的空间形态由单调走向多元,以市政府西移的行政空间拓展为导向带动的各产业空间拓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的区域性扩张和重构是城市形态演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共生和整合”应是梧州未来空间形态演化的理想阶段。“共生”是各城市组团根据本身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条件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加强多样化发展,并用绿带相隔离,建构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生活相对独立,空间相对分离”的组团式紧凑城市。而“整合”则是在区域范围内注重社会、人文、环境要素在城市空间塑造、自然空间保护和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及其平衡发展。在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在规模、功能和区位上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城区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在老城内既要对老城进行功能上的整合,强调文化功能的培育,又要对河、桥、路、绿化以及建筑进行空间上的整合,使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还要对名胜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以及当代建筑进行时间上的整合,理解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用时代精品来延续未来。
城市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
从形态演化的角度考察梧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空间的研究可以忽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深层结构方面的意义。相反,在对某些具体现象的阐释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上述三个方面。事实上,它们其中的任一方面都可以作为研究城市发展的特定视角,但又都不能脱离其它方面的考察。
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西移策略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功能性重组和快速规模性扩张是梧州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筹资渠道的开辟和房地产的繁荣而带来的大规模密集型投资是推动城市变迁的直接动力,并左右着进程的速度和节奏;技术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创新则为城市演化提供充分的支持。同时,社会文化结构在开放环境中发生裂变,社会阶层的分化使社会空间极化,导致了城市空间的不平衡增长。原有价值体系和文化意识受到冲击,在不断适应全球文化的潮流中重组,内在地、深刻地作用于城市空间的形态演化中。正是这些不同结构和不同层面上的社会过程的相互作用成就着当代梧州城市形态的独特的历史积累。
参考文献:
[1]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1)[M].2001.
[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梧州市城市功能定位及其总体发展思路[Z].2000.
[5]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02年) 2002.
[6]何棠.浅议梧州市河东区旧城改造规划[J].广西城镇建设,2006
[7]石侃.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实现梧州经济发展[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城市形态当代梧州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建设模式和动力机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地区演化过程的整理和考察,剖析当代梧州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形态特征,探寻城市形态演化的内在机制,这无疑会加强和整合新时期梧州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城市形态特征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广东交界,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20世纪20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拓宽街道,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在河东老城区留下连绵成片的骑楼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形态。之后由于局势动荡、经济滞后等原因,梧州的城市建设缓步进行甚至停滞。直至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才有了新的动力和指引。尤其在90年代初提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后,开始形成多种空间形态并存的城市格局,旧城区延续原有骑楼群的格局进行修缮,以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为主,兼顾居住,新城区则主要承担政治、商业、物流、工业、居住等功能,由此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行政中心、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几大功能区,串起了城市发展的东西轴和南北轴,并逐步扩大为组团式发展。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满足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梧州开始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9年对总规进行局部修改。对于梧州城市性质,确定为:具有岭南山水特色、以外向型工业为主导的桂东地区中心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与粤港澳联系的交通枢纽。该定位形成对城市形态的主导作用。
梧州城市主体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遵循“南连、西进、东优、北拓”的原则,向南重點连接和发展苍梧城区,长洲岛作为旅游度假基地优化发展;向西主要发展三龙-龙华片区;向北主要发展旺甫工业区和长洲工业-物流基地;向东主要以河东区旧城改造为主。规划形成“绿核三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绿核指长洲岛风景旅游区;三轴包括江北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江南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和跨越西江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多组团包括西江沿岸的5个生活组团和城市外围的5个生产组团(图1)。
演化轨迹
当代梧州城市形态的演化可分为前期和近期两个阶段,划分以1993年市政府提出“控制河东、发展河西新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为标志。
3.1 前期的当代梧州—集聚生长
解放后的前30 年是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基础设施投入均由财政支付,国家财力有限,因而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国家财力绝大部分投入到生产性设施及新工业区的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工业集中区基础上的填平补齐和沿对外交通线布点,在形态上仍是块状集聚生长的模式。该时期河东区的工业与仓储用地占建筑用地的比例偏高,商业用地太少,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筑密度过高,房屋破旧,居住拥挤,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消防疏散要求,生活环境质量差,居住安全不能得到很好保证,市政和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名胜古迹及绿地遭受破坏。而河东区的旧城改造只能按照中央“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的房屋、市政设施,进行简单的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扩建。
3.2近期的当代梧州—扩散和重构
1993年,市政府提出“控制河东、发展河西新区、城市西移”的战略目标,启动河东旧城保护性开发改造,逐步把河西沿江一带的工厂企业搬出市区,旨在把河西区建成梧州市的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河西区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安置容纳了新增和外来的经济活动,同时吸纳从古城中疏解出来的产业,而且作为新的生长点作用于原有的城市形态,推动着整个市域的更新建设表现在:①市政府先期迁到河西办公,并建成市政府广场。随后,新建了许多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大大扩张了城市结构。②河东旧城区的中山路传统商业圈内大型综合商业设施集聚生长,引起市中心的立体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景观;③沿路开发的力度加大,由起初仅限于沿街一层皮的更新,发展至后来深入干道两侧,大多安置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娱乐中心和高级公寓楼等,其成片布局与原有街坊的细密肌理形成对比(图3)。此外,居民西迁速度加快,大规模不同档次的住宅小区在河西兴建,一批超市和连锁店插布其中。而老城内在“点、线、面”探索的基础上,开始了成“片”的街坊改造,提高了整体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
进入21世纪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位运行引发城市化的功能开发,再加上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发展空间及规模空前放大。从投资或规划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来看,苍郁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的开通和梧州港口、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西江航运干线的整治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项目(如南广铁路等),河东和河西防洪堤的建成,正拓展和改变着梧州城市及地区的外部形态。河西区致力于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更远的郊区拓展延伸,整个城市建成区边缘由此呈现零星扩展形态。北部地区随着旺甫外向型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北部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周边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变化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城市外部形态飞速扩散的同时,原规划的河西商业中心区逐渐成型,与河东传统商业区并驾齐驱,使传统的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体系由单核变为双核。河西新城区的开发为河东老城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留得回旋余地。“梧州骑楼城”的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内容包括危房旧房拆迁维修、街道管线整治、路面铺设、房屋立面改造、灯饰安装、景点建设等六大方面。此外,结合防洪堤建成了集旅游、购物、娱乐、饮食、观光休闲、商务“一站式”主题大型购物乐园“鸳江丽港”。由此,河东老城内的城市空间趋于开放,商业服务网点大幅度增加,老城焕发新的活力。旅游业成为老城的新兴产业,带动了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一批风景名胜得到修复和开放。以商贸、旅游、文化为中心的职能得到重塑,由前期规模化的更新改造转向了具有深层次保护意义的功能性开发。
总之,改革开放后梧州的空间形态由单调走向多元,以市政府西移的行政空间拓展为导向带动的各产业空间拓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的区域性扩张和重构是城市形态演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共生和整合”应是梧州未来空间形态演化的理想阶段。“共生”是各城市组团根据本身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条件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加强多样化发展,并用绿带相隔离,建构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生活相对独立,空间相对分离”的组团式紧凑城市。而“整合”则是在区域范围内注重社会、人文、环境要素在城市空间塑造、自然空间保护和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及其平衡发展。在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在规模、功能和区位上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城区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在老城内既要对老城进行功能上的整合,强调文化功能的培育,又要对河、桥、路、绿化以及建筑进行空间上的整合,使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还要对名胜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以及当代建筑进行时间上的整合,理解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用时代精品来延续未来。
城市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
从形态演化的角度考察梧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空间的研究可以忽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深层结构方面的意义。相反,在对某些具体现象的阐释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上述三个方面。事实上,它们其中的任一方面都可以作为研究城市发展的特定视角,但又都不能脱离其它方面的考察。
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西移策略对城市空间的整体功能性重组和快速规模性扩张是梧州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筹资渠道的开辟和房地产的繁荣而带来的大规模密集型投资是推动城市变迁的直接动力,并左右着进程的速度和节奏;技术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创新则为城市演化提供充分的支持。同时,社会文化结构在开放环境中发生裂变,社会阶层的分化使社会空间极化,导致了城市空间的不平衡增长。原有价值体系和文化意识受到冲击,在不断适应全球文化的潮流中重组,内在地、深刻地作用于城市空间的形态演化中。正是这些不同结构和不同层面上的社会过程的相互作用成就着当代梧州城市形态的独特的历史积累。
参考文献:
[1]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1)[M].2001.
[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梧州市城市功能定位及其总体发展思路[Z].2000.
[5]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02年) 2002.
[6]何棠.浅议梧州市河东区旧城改造规划[J].广西城镇建设,2006
[7]石侃.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实现梧州经济发展[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