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谨防寒凉之气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分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秋季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秋季养生保健特别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特别是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
  ◎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季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也可适当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季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入秋后寒气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秋季的药膳还要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
  在预防秋燥方面,除了饮食,别忘了给皮肤做些保养,比如:涂润肤乳以防皮肤干裂。
  ◎秋季进补切不可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首先,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进补。有人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事实上,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
  此外,还忌讳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秋季进补还忌多多益善,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因此,建议进补还需适量。最后,还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好保养的人群,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做出调适。
  ◎锻炼要“三防”
  秋季的养生保健也应有讲究,首要原则应顺应秋季养生的节气。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三防:一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精神调养方面,在保持乐观、平静心态的同时,还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比如:登高、爬山、秋游等,保持乐观、平静心态,做到神志安宁,舒缓心情,避免秋日肃杀之气带来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菩提树下》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
期刊
《了凡四训》中提到一个关于两文钱的故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圣经》中也有相
期刊
酒的骨头烈而辣/文人啃出了滋味/踉跄的文思泼洒一世的豪迈/纵然笔朽了/那释怀的酒/年年岁岁还活着……  狂放不羁  “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与酒不能须臾相离,乘鹿车,携酒浆,叫家人荷锄相随,并说:死便埋我!  古代文人嗜酒成性,并在酒精的刺激中酿就浩如烟海的佳作,构建了一个永不颓朽的精神家园。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与醇醇的酒香,穿越悠悠五千年岁月,流到今天,还会不断流向未来
期刊
《尚书·君陈》有言:“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让包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包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括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周易》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处的“厚德载物”强调了涵养以及胸怀对于以个人成才甚至成功的重要意义。读罢《了凡四训》,感触颇多。不管是立命、改过、行善、积德,就一个人的
期刊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喟。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心观照的话,日常生活中处处呈现着宋代的身影,有时像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摇曳生姿,有时像苏东坡吟诵的赤壁大战,惊涛拍岸。更直接的证据是,我们许多触手可摸的器物,到那个朝代就发展得非常精致了,比如家具、园林、赏石、首饰、服装、文房用品等,闻香、品茶、抚琴等雅致的休闲方式也整理出一整套高度仪式化的程式。 
期刊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用纯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为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今天读来,依然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读】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
期刊
所谓“气”,是由内而外释放的气质与气场,是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与气魄,是一个人的心灵最本真的流露。  陈丹青曾撰文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里所谓的相貌,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美丑之分,而是一种发于内心的气质,一种“神”。昔日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总理慷慨凝练之气可见一斑,而蕴藏其中的恰是一颗勇担国任,情系苍生之心。亦如鲁迅先生眉眼间
期刊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庙里的僧人一起用的、吃的,因此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有一天,他装了两大袋满满的食物回去,走到半路,因为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突然,他听到有人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对呀!我左边背
期刊
梁漱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仕宦之后 家学渊源  梁家是一个仕宦之家,其父梁济官至内阁中书,其秉性笃实,一身侠骨,不肯随俗浮沉。家学渊源,慈父训教对梁漱溟影响颇深。  梁漱溟八九岁时,有次丢失了一串常玩的铜钱,
期刊
近些日子以来,传出了韩国将汉服作为其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提交申请的消息。一时间,国人议论纷纷,愤慨不已。  近些年来,韩国剽窃中国文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先是将端午节作为“非遗”成功申请,而后又将“中医”改作“韩医”欲再次申遗,甚至是对甲骨文、汉字、活字印刷等等都不曾放弃过剽窃的念头。  那么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国人又真正该做些什么呢?骂韩?批韩?以至于游行示威?有用吗?  韩国为何敢于大肆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