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形成与广西独特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广西音乐作品离不开广西文化、广西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解读,本文正是从这些方面入手,阐述以广西儿歌为素材的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教学基础,有利于地域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儿歌素材;广西钢琴作品;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074-03
  [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简介]仝亚超(1990— ),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桂林 541199)
  儿歌是最具“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体与音乐体裁,赋予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与审美价值。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根植在广大而具有特色的民族的土地上,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在创作中渗入广西地区传统音乐及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地方传统的儿歌曲调、调式音阶、民族化的和声,赋予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特有的民族元素。不同的音乐表达形式赋予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广西音乐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广西人们享受生活、努力奋斗、不屈不挠等精神面貌,为广西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增砖添瓦。
  一、广西音乐文化背景
  广西地区分布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民族,广西堪称“歌的海洋”,蕴含着丰硕的山歌及民歌,拥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广西音乐素材丰富,为我国音乐文化建设弥补了民间音乐新品种。广西作为多民族的聚集地,人们喜爱和擅长歌唱,在其生活、工作中都有音乐的影子,从人们的日常交往到婚丧嫁娶等,音乐已经成为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定期举行歌会也是广西人民一项传统习俗,成百上千,聚在一起,对歌赛歌,极具生活娱乐气息。广西音乐也是广西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在风俗、着装、习惯、信仰等方面都与众不同。广西音乐与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其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崇尚自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早在广西这个地方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壮族地区气候舒适,温润有度,常年维持在20℃左右,植被面积广大。加上,广西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岩溶地带,石山拔地而起,绿水环绕,是不可多得的山水奇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整个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毓秀其中。在这种环境下,广西人民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崇敬、赞美等特点,其歌唱、舞蹈、钢琴作品等都带有这种特性。
  二是热情好客。广西是一个重礼好客的地区,将“来客”视为吉祥的征兆,具有“以客为尊”的思想,对长者和新客都有热情尊重的特点。造成这种热情好客的主要原因与广西这一丰饶地区相关。温和多雨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广西的先辈早就学会了栽培技术和烹饪手法,古语言“仓廪实而知礼节”,长期饭稻羹鱼的富足生活,培养广西人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温情知礼的性格和传统习惯。
  三是歌声表达。歌声表达是广西少数民族进行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是广西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祭祀活动比较常见的方式。以歌代言,虽起源于祭祀活动,但是其音乐的美感使其延伸到日常生活,使得壮族人人爱歌唱、爱舞蹈。汉代所著《说苑》记载的一首《越人歌》中有一句名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正是出自于壮族先祖所唱的歌曲。广西人民以三月三歌会最为隆重,
  男女老幼齐参与,载歌载舞,倪洪进的《壮乡组曲》就能充分反映壮族三月三歌会的盛况。
  四是勇武个性。壮族人民具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历经秦始皇立郡县、汉唐大姓霸权、元明清苛捐重税、清末法国入侵、民国匪乱等,饱经沧桑、历经苦难,培养出壮族人民坚强勇敢、英武不屈的精神,在音乐作品中也得以呈现。
  二、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
  (一)广西民间儿歌的特点
  广西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民歌按歌种划分有山歌、小调、儿歌等,民歌作为其音乐类型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广西人民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唱歌,民间儿歌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俗、信仰等密切相关。儿歌,古称童谣。在中国现代文献中,《儿童文学辞典》对儿歌的定义是:“儿歌又称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徒手歌、小儿语、幼儿歌谣等”[2]。广西民间儿歌是广西人们在符合儿童理解、心理特征、日常经验的前提下,以简洁深刻、趣味生动的韵语创作并长期流传于儿童中间的语言形式。
  儿歌语言近似口语,曲调简单,旋律起伏不大,朗朗上口。其内容多反映儿童生活日常,表现较为活跃灵动,赋予天真无邪的感觉。广西儿歌的内容主要是日月星辰、花鸟虫草,也有歌唱劳动、讽刺为主,唱词比较丰富,寓意生动活泼,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知识儿歌,以描述、叙述某种事物为主,如壮族的《鳞鱼和野猫》《母鸡孵鸭蛋》,侗族的《小花猫上房顶》,毛南族的《什么老虎都不怕》,汉族的《月亮巴巴》等。二是游戏儿歌,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伴唱的歌谣,如壮族的《扭捏扭捏妞》等。三是摇篮歌,稍微复杂些的儿歌,富有动荡节奏感和周期性循环结构,音调不高,娓娓动听,例如壮族的《宝宝睡得甜》《弟弟睡吧》《宝宝快快睡》等。
  民间传统的儿歌经过历代文化的筛选以及不断加工,流传至今的儿歌大多是晶莹剔透的艺术精品,它以无穷的力量引领着一代代幼小心灵的成长。儿歌启发儿童的想象,丰富儿童的语汇,增进儿童的认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等有着很大的作用。民间的儿歌从语言形式、内容上,都表现出本民族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及民族心理。广西儿歌素材的钢琴作品应在适应当今文化环境下,创新与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创作方式
  1956年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诉求,大众对于音乐素材的收集、改变、发展达到鼎盛时期,钢琴音乐创作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条条框框,即“民歌+和声”的思维。《刘三姐组曲》是壮族钢琴作品代表,该作品由金响创作,之后倪洪进、陆培等人相继对广西民歌进行钢琴化创作,以便满足实际需求。倪洪进的《壮乡组曲》第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素材取材于广西隆安县一首摇篮曲《宝宝睡得甜》。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中的《嘎腊胯》(侗族)、《不怕大老虎》(毛南族)、《植树曲》(京族)、《柚子甜》(壮族)等,均取材于广西少数民族儿歌。还有一些分别根据广西汉族、壮族、瑶族、仫佬族、苗族、毛南族、京族等民族的儿歌改编与创作的钢琴作品。   广西儿歌素材的钢琴作品创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运用民间音乐曲调。这种创作方式是完全依照原作调性、旋律、和声等进行演奏,以钢琴形式突出其意境、情感,以便达到情感共鸣。运用民间音乐的钢琴作品,主要有《不怕大老虎》等作为代表,充分表现广西音乐独有的特性。
  第二种,民间音乐素材改编。作曲家从大量的广西音乐作品中选取素材,通过音乐构思,在旋律、和声、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诸如樊祖荫创作的儿童钢琴小曲《柚子田》,依照壮族儿歌创作的钢琴曲,沿用了曲调,但是在和声上丰富了原曲,借助三度结构和弦赋予其更多的变化,在不破坏壮族民歌特点的基础上,赋予其全新的音乐特点,让人听之回味无穷,极具传承和传播的效果。
  第三种,提取部分核心音符进行创新。该种钢琴作品创作不再是以广西儿歌作为主要素材,而是以核心音符作为创作工具,在音调、节奏、旋律等方面只是借用,而不是照搬全抄,诸如倪洪进的《壮乡组曲》,就没有完全借鉴民歌进行创作,但其整体的音乐风格与民间作品相似。
  (三)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音乐本体的特点
  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作为艺术作品,地域性、民族性的音乐素材与钢琴相结合,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功能,其他艺术素材无法代替。它将广西音乐以其独特艺术文化特性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呈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适应现当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在旋律上,广西钢琴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应用大小三度与大小六度的交替,周而复始的旋律,将儿歌曲调显现出来,富有表现力,能够激发大众情感共鸣。这与广西儿童的语调相似,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儿童的人声气息,以便精确地表现人内心活动。诸如樊祖荫的《春天到》《长工歌》等作品在旋律上都有这个特点。
  在节奏上,极富有律动性,直接表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游戏嬉戏等特点。作曲家非常注意从孩子们的角度刻画音乐形象,描绘出孩子们心灵世界。较多运用切分、前八后十六等律动性较强的节奏型。
  在调式上,调式与语言一样,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每个人语调也不同,其音乐调式也千差万别,这表明音乐与民族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在广西民歌中,主要是应用徽调、宫调、羽调、商调为主,这使得钢琴曲也具有这一个特点。诸如樊祖荫的《嘎腊胯》《不怕大老虎》,其特征是纵向为宫、羽两种调式的叠置。
  在和声上,应用平行四度、五度、小六度和声,使得和声部位显得优雅温和,诸如樊祖荫的《春天到》钢琴曲基本保留原曲模式,和声为五声性纵合结构,有效地增加其音乐表现力。《长工歌》以平行三和弦作为独立和声,多为下行线性进行,偶尔添加些变化音,表现儿童们心中凄凉的心情。
  当然,诸多钢琴作品集记录着广西儿歌素材的钢琴作品,诸如《儿童钢琴趣味教程》(陈福美)、《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陆华柏)、《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30首》(谢功成)等曲集,都是以广西少数民族儿歌素材作为蓝本进行改编创作,涉及到苗族、瑶族、毛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极具艺术价值。
  三、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教学基础
  (一)融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方面,音乐内涵知识是音程、和弦、节奏、节拍、和声、复调、曲式、旋律等音乐知识的统称。音乐教师应先教导学生音乐内涵知识,了解其与情感、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弹奏出音乐旋律,表达出音乐情绪,以便引起观众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音乐外延知识是指音乐史、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音乐知识体系,该部分音乐理论赋予学习者更多的实践特性,为学习者由内而外、由浅入深地学习和应用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在传播应用上,提升学习者音乐理论知识是基本要求,提升学习者对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理解,推动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换言之,将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融入到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赋予广西钢琴教学的文化特异性,丰富广西钢琴音乐的研究。
  (二)强化听音识谱的音乐基础
  听音识谱,作为音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在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听音识谱的能力,才能很好地进行钢琴作品表演,同时能够促进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传播应用。在教学中,听音识谱对于学习者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将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应用到听音识谱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由学生组队进行听音识谱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其兴趣,还能有效地促进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创作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对于学习者后续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记忆和编写音乐节奏、节拍等都需要通過乐谱加以呈现。
  (三)加强钢琴弹奏的能力
  弹奏能力是直接表现钢琴作品的关键,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理解的能力。钢琴作品演奏需要表演者充分应用手指上的力量,合理控制关节、掌关节、腕子、手肘等,需要强加训练,达到演奏所需要求。在速度训练上,弹奏快慢也是反映钢琴作品的一大因素,需要通过作品不断训练,强化表演者弹奏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伴奏、识别等方式提升钢琴弹奏的准确性。在传播应用上,表演弹奏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其影响力,也有助于提升其传播能力。
  通过这些钢琴曲,可让儿童们从小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在其幼小的心灵扎根母语教育。丰富广西儿歌素材的钢琴作品,发掘深厚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以多视角、多方式的传播模式发展,推动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的应用。从传播的根本与基础出发,通过普及与应用广西儿歌素材钢琴作品,努力推进广西本土化音乐的传播。
  注释:
  [1][汉]刘 向.说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8.
  [2]《儿童文学辞典》编委会.儿童文学辞典[M].成都:四川少年出版社,1991:9.
  (责任编辑:崔晓光)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陈鹤天:浅析客家音乐“私伙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确诊的57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孟子在《尽心·上》中提出君子有三乐,前后一致地强调"王天下"不在三乐之列。孟子的理由是:王天下的起点虽然是君子德性的完善,但王天下的实际结果受现实的"命"左右,即"求之
吸管,又称饮管,生活中到处可见。在幼儿园,它可是一个“百變大咖”,随意搭配组合、剪裁拼接,绝对是被点赞的工艺品。同时,它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无限的启发和乐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大咖秀”吧。
<正>(一)什么是绿化?一切非自然的植被恢复都是绿化。从哲学的视域角度来看,凡是绿化,都带有人工的痕迹,都有着某种价值追求。从词源学的角度讲,所谓绿化指的是一种非自然的
<正>目前全球面临着蛋白质资源匮乏的现实,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短缺已成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第一限制因子,寻找和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成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的各位临床药师已经能够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同时也应该关注对与人民健康休戚相关的戒烟工作。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会进行药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病因治疗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纤维化逆转的准确评估对于治疗决策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逆转的组织学"
教育设施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公平和均等化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在深圳市已经全面进入更新存量建设阶段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是解决教育设施供需匹配不足问题的重要
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标志着一个时代人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明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战略制高点,目前,重庆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适合重庆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