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衡量化学课成功的指标很多。教学风格、抓好基本常规、落实基本知识、做好监控与反馈等都是重要指标,如果巧妙拓展化学知识,还能事半功倍。
一、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1.上好绪言课。初三化学是新设课程,什么是化学?研究什么?怎样学化学?等等,学生特别关心和好奇,抓住这一特点,绪言课就多讲解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物质及其用途、性质、制取方法,有效激发学化学的兴趣。例如,介绍塑料的用途、性质、制取等,学生感兴趣,求知欲强,积极性高。适时拓展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有趣实验。例如,镁条的燃烧实验与节日焰火相联系,将学生带入既神奇又现实的化学世界中,激发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好奇之心,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2.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的设计。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都是学生喜欢的内容,再适时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物质和事例,能极大的调动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知识有用管用。例如,学习中和反应,举例:如何洗掉蔬菜上的农药?(在一脸盆水中加入二匙小苏打,然后将蔬菜浸泡5-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数次即可,来吧!放心的食用新鲜蔬菜吧!)为什么不能用茶水吃药?(茶叶含很多的矿物质,一种叫单宁酸的酸性物质。药品含有碱性物质。药物如果和单宁酸遇到一起,发生了和反应,形成既不能溶解,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和水,严重影响药性发挥。)我们洗头发时一般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洗出来的头发又亮又滑,也是应用中和反应。学习燃烧现象时,举例“天火”“鬼火”的原因;人体需要的元素中的微量元素如果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的一些疾病等等,学生特别关心,学习特别用心。
3.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补充一些实验,既直观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还能有效培养思维理解能力。例如,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学生理解困难,适时补充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用带导管(下端带有小气球)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向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如图所示, 结果气球膨胀起来。补充用软塑料矿泉水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瓶倒入同量的水比较两瓶变扁的程度,如图所示,
帮助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程度。再如,我在教学酸碱中和反应时,我设计了先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观察没有现象,然后再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现象明显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合理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将见解面对面地用学生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过程。例如,学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请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为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平台。新课标中,化学教学增添了不少探究实验,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知识共享,节时省力。例如,做计算题时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多数同学迅速理解并能顺利做出;在物质的构成教学中,引入以前所学的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然后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记忆默写的效果比较好。
3.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地时机,创设课堂情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重点是实验操作,可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仪器怎样装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等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的认识。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小结时,也可分小组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注重知识落实,提高科学素养
1.注重化学用语的落实。掌握了化学用语,化学就不难学习。例如,学习化学式、化合价的知识,学生难掌握,特别是原子团离子的记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记和写,也就是要求学生落实到行动上,并逐渐形成习惯。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很多同学觉得难,反映涉及的物质多、反应多一时掌握不了。这时就要注重知识的落实,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进行说和写,写物质的化学式,写反应的方程式……,积累的多了,掌握了规律,到学习盐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
2.注重基本概念的落实。例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直接给出概念,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概念,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亲身观察到事实,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量这一规律。其中关键词“参加”意味着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部分的质量不应算在内,象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与生成物都算在内,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更要努力使学生掌握获取学习知识的本领,也要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问题,深化研究: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那些方法?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进而提出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变质?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找出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完成课本上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后所得的精盐不是纯净物,学生很想知道混有什么杂质?这时,补充粗盐中常混有的可溶性杂质,如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让学生根据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进行解答,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知识的落实,科学巧妙拓展化学知识,建构起活而不乱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参与中提升化学素养,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论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教学研究,2002,王坦
[3]霍志刚.化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小组学习初探,教育创新学刊,2012
衡量化学课成功的指标很多。教学风格、抓好基本常规、落实基本知识、做好监控与反馈等都是重要指标,如果巧妙拓展化学知识,还能事半功倍。
一、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1.上好绪言课。初三化学是新设课程,什么是化学?研究什么?怎样学化学?等等,学生特别关心和好奇,抓住这一特点,绪言课就多讲解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物质及其用途、性质、制取方法,有效激发学化学的兴趣。例如,介绍塑料的用途、性质、制取等,学生感兴趣,求知欲强,积极性高。适时拓展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有趣实验。例如,镁条的燃烧实验与节日焰火相联系,将学生带入既神奇又现实的化学世界中,激发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好奇之心,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2.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的设计。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都是学生喜欢的内容,再适时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物质和事例,能极大的调动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知识有用管用。例如,学习中和反应,举例:如何洗掉蔬菜上的农药?(在一脸盆水中加入二匙小苏打,然后将蔬菜浸泡5-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数次即可,来吧!放心的食用新鲜蔬菜吧!)为什么不能用茶水吃药?(茶叶含很多的矿物质,一种叫单宁酸的酸性物质。药品含有碱性物质。药物如果和单宁酸遇到一起,发生了和反应,形成既不能溶解,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和水,严重影响药性发挥。)我们洗头发时一般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洗出来的头发又亮又滑,也是应用中和反应。学习燃烧现象时,举例“天火”“鬼火”的原因;人体需要的元素中的微量元素如果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的一些疾病等等,学生特别关心,学习特别用心。
3.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补充一些实验,既直观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还能有效培养思维理解能力。例如,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学生理解困难,适时补充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用带导管(下端带有小气球)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向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如图所示, 结果气球膨胀起来。补充用软塑料矿泉水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瓶倒入同量的水比较两瓶变扁的程度,如图所示,
帮助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程度。再如,我在教学酸碱中和反应时,我设计了先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观察没有现象,然后再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现象明显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合理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将见解面对面地用学生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过程。例如,学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请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为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平台。新课标中,化学教学增添了不少探究实验,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知识共享,节时省力。例如,做计算题时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多数同学迅速理解并能顺利做出;在物质的构成教学中,引入以前所学的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然后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记忆默写的效果比较好。
3.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地时机,创设课堂情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重点是实验操作,可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仪器怎样装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等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的认识。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小结时,也可分小组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注重知识落实,提高科学素养
1.注重化学用语的落实。掌握了化学用语,化学就不难学习。例如,学习化学式、化合价的知识,学生难掌握,特别是原子团离子的记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记和写,也就是要求学生落实到行动上,并逐渐形成习惯。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很多同学觉得难,反映涉及的物质多、反应多一时掌握不了。这时就要注重知识的落实,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进行说和写,写物质的化学式,写反应的方程式……,积累的多了,掌握了规律,到学习盐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
2.注重基本概念的落实。例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直接给出概念,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概念,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亲身观察到事实,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量这一规律。其中关键词“参加”意味着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部分的质量不应算在内,象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与生成物都算在内,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更要努力使学生掌握获取学习知识的本领,也要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问题,深化研究: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那些方法?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进而提出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变质?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找出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完成课本上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后所得的精盐不是纯净物,学生很想知道混有什么杂质?这时,补充粗盐中常混有的可溶性杂质,如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让学生根据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进行解答,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知识的落实,科学巧妙拓展化学知识,建构起活而不乱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参与中提升化学素养,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论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教学研究,2002,王坦
[3]霍志刚.化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小组学习初探,教育创新学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