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兴趣; 历史教学; 质疑; 历史故事; 课外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通过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其他文献
人生最要紧的往往只有几步,即将面临初中毕业的你也许现在正在思考这一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政治教学评价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初三政治升学考试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等基础上,命题内容日益显示出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等众多特点,九年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最缺的就是方法啦!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他们往往整节课都只是看、听老师讲解,自己却不想动手,很懒,甚至也不想动脑筋,这怎么
期刊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帮助学生
期刊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歌唱活动是出现最多的教育形式,它是指用有歌词的歌曲以及节奏朗诵,唱名游戏等。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一些歌词长又难记的歌曲,有效的引导更是幼儿歌唱活动成功的关键。  我们一般的歌唱活动设计部分分三个部分:开始、基本、结束。开始部分其实就是导入,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导入不好就会出现活动内容脱节跑题严重,所以教师一定要清楚3—6岁幼儿各个年
期刊
自主学习是发挥学生课题学习主动性的核心要素,我们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习,体验自由、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感受自我个性萌发的欣喜和生命活力迸发的激动。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有较高的教学效率,用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呢?这是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本文从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着手,围绕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高中英语分层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得出了分层教学法是解决学生差异、强调以人为本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标; 分层教学; 实施  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
期刊
持久良好的行为将形成一个优良的习惯,优良的习惯将决定人的优秀品质,优秀的品质将决定人一生的机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作为教师的我,从二十多年的教育中总结出自己的作法。良好的习惯养成过程应具有目标性、示范性、时间性、反复性、持久性。  一、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应具有目标性  良好行为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简单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清晰而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语言,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年龄小,学习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说的欲望
期刊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科德先生认为:“我们把某种特定的实践活动称为艺术,正是由于这种活动无法按照一套从实际经验中得出来的法则来顺利进行。我们对它的全部因素还缺乏完备的知识,怎样开展工作大都也要依靠实践者本人的知识、经验来作出决定。英语教学就属于这一类活动。”因此,英语教学不单是技术性强的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新学年,我们又迎来了新教材。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语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是一种基础又特别重要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一些相关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是从同样的已知条件中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向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的发挥作用灵活性和广阔
期刊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第十册17页——18页“被2、5整除的数”及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及同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辨认偶数和奇数。  2.通过观察、猜测、探索、讨论、验证,培养学生类推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能被2、5整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