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倾心美好的长谈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欣欣是一位资深记者,在新华社供职多年,其从事新闻工作的业绩足可骄人。但他最近出版的新著《人性与灵魂》(天地出版社2016年3月),却像是诗人艾略特《荒原》里的夏天,来得有些出人意外。这是一部很特别的著作,全书18万多字,共15章75节,洋洋洒洒,贯通科学与人文之思,探讨人性的幽深与恢丽。它有学术书的体系,通识书的广博,科普书的想象,励志书的灵动,甚至也有哲思录的神韵,包括其所涉及的学科,也是跨越的和旁逸的:人学?人文学?心理学?都有所关联却又有所溢出,而作者自己的定位则十分明确,他称之为“人性学”。有学者读过此书,对这个定位也深表认同,并认为“本书有可能成为人性学的开山之作”。
  一名之立,志存高远。“世界上有两个巨大的谜,一个是宇宙之谜,一个是人类自身之谜”,宇宙浩瀚无边,人性深不可测,而正因如此,世界才充满意义。所以人性学应该是大有可为的。美国有个哲学家叫乔姆斯基,他说人类的知识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柏拉图问题”:为什么我们拥有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另一个是“奥威尔问题”:为什么材料如此之多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少?普遍的感觉,好像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属于前者,而关于人性的知识属于后者。我们有太多关于人性的故事,自己的和他人的故事,历史的和现实的故事,但对于人性的丰富性、深刻性、具体性,我们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还差得很远,既缺少理论的整合,也缺少体系的建构。
  所以在这本书中,从前言到后记,都可见作者建构一种学科体系的自觉和努力,在作者看来,不仅“读懂了人性,你就读懂了这个世界”,而且“全面认识人性的美好和丑陋,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可以说,这是一个新闻人的文化自觉。作为有多年记者经历的新闻战线领导干部,刘欣欣为人性学的创立鼓与呼,为了写这本书,仅搜集资料就历经十载,并在书中“全景式地描述了人性的整体结构”,而每一篇“都力图打开人们心中的问号之门,回答当下人们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种述学立论,出于责任担当,不忘现实关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可能更关心自己的阅读体验,无论作者的学科取向如何,关键是我们能否从书中获得教益和启示。换言之,一本立意谈论“人性与灵魂”的书,它本身是否体现了作者“人性”的风采和“灵魂”的光芒?对此,我想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人性与灵魂》堪称奇书,而奇中有正,正中有趣,趣中有品,特别是作者采取了问答录式的写法,似乎是与读者在倾心交流,运思清明,走笔淡定,知人论世,针砭时弊,举凡人心秩序、人性诉求、美丑善恶、古今中外,均举例典型,分析透辟,让人读进去就放不下,就仿佛是与友人的一夕长谈,既有“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的文本愉悦,也有“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的审美快感。
  长谈的艺术,长谈的形式,好像在我们的生活中正逐渐消失,包括朋友之间,也很少有围炉夜话的雅好与兴趣,以至于诗人木心感叹,真正的长谈,“只有赫尔岑与屠格涅夫的青春时代才会有”。这种现实关系的疏离,实际上也常常折射为书与读者的关系。一本书让人想到长谈,其思想学问的穿透力,话语方式的亲和力都可见一斑。在这里,作者和我们谈到了生命与欲望,理性与良知,也谈到了中国与世界,宗教与文化,还谈到了古今先贤与中外名著,从孔子到托尔斯泰,从康德到王阳明,从《红楼梦》到《阿Q正传》,可谓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许多话题都让人流连。比如关于阿Q,这个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妇孺皆知,总是那副“撑船便撑船,舂米便舂米”,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但作者卻从人性的角度,不仅对这个形象有新的同情了解,也可以说是重估了阿Q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他提问道:“谁不是阿Q?”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力的,因为阿Q精神的确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真实,人性的真实。作者长期的记者生涯,赋予他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可能就是对真实性的偏爱和执着,就像在这本书中,他总是直面生活中的人性,从不回避任何问题,因为他坚信:“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我之所以对阿Q精神的话题深感兴趣,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也曾对这个人物有过相似的思考,并在多年前写过一篇题为《〈阿Q正传〉和〈老人与海〉的文化比较》的论文。其实所谓文化比较,也就是精神比较,我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海明威笔下那个叫桑迪亚哥的古巴老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硬汉精神”“不能被打败”的原则和所谓“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只是他们所面对的异己力量的差异,前者是等级森严而礼崩乐坏的社会,后者是强大无比而酷烈壮美的自然,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前者是消极失败的,后者是积极胜利的,前者是自我欺骗和愚弄,后者是自我战胜和升华。而人性的悖论也就在于此,强与弱、正与反,乃至善与恶、美与丑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关键还是在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与生活实践。
  由海明威想到了福克纳,在福克纳的小说《喧嚣与骚动》中,主人公昆丁的父亲有句名言,说人是他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的总和。但后来哲学家萨特却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人不仅是他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也是他自己所渴望经历的一切的总和。而所有这些“总和论”,我认为都可能与一句经典论述有关,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要义所在,而《人性与灵魂》的作者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也是始终把握了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本质。特别是作者对人性的解读,往往也包含了对时代的体认,对制度的思考,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建言,比如关于收入问题,人情与法治,素质与教育,都有自己独立的见地和阐发。“国家因人性而生,也要顺人性而治”,的确如此,所谓人性学,与其说是学科之学,倒不如说是学问之学。因为学问总是牵涉德行,牵涉政治的,真正的人性学离不开世道人心,它不仅会体现出研究者的精神价值选择,也会体现出他的人生阅历和社会文化品质。
  综观《人性与灵魂》全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不能不提,一是科普情怀,一是中国经验。科普情怀的背后是科学精神,按科普读物的要求来写作,以科学精神的烛照来看人,为作者建构人性学体系提供了基本的视野。这显然是必要的,“追问乃思之虔诚”。人文与科学,前者关乎价值,后者探求真实,作为人类前进的两个翅膀,二者本来就是共生互动的,包括对人性本身的塑造提升,没有科学的参与也很难设想。美国有一本很权威的人文学通识读本,英文名是TheArtofBeingHuman,直译应该是“让人更具有人性的艺术”,或“让人成为人的艺术”,但国内后来出版影印本的时候,却译成了《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样译语感上可能较好,但问题是不正确,译法不正确,事实上也说不通。因为仅靠艺术,并不足以让人成为人,真正能够照亮人性的,除了艺术与文学,宗教与神话,还有科学与发现。暗物质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一“世纪之谜”的被破解,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对人类认识自身的影响,正如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暗物质的发现使我们对人性的认知豁然开朗。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或许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茫茫宇宙,宏微贯通。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人性也是一种暗物质”。把人性设想为暗物质、暗能量,这看似玄妙,实则直指人心,包括“人性软件”的修辞,“心时代,心生活”的命名,这种科普式的言说,不仅让人性学具有了科学实证的基础,而且也打开了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把人性设想为暗物质、暗能量,本质上也是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的心路。刘欣欣的人性学研究是立足中国经验、中国想象的文本建构,人有其心,心有其理,天人一理,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书中分析人性的坐标系与现象学,主要都是凭借中国人的人生故事,中國人的精神智慧,中国人的文化体验,而其所回答的,也主要都是现实中国人的困惑与问题,如贫富差距,等级制和官本位,面子与人情社会等。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重现实,现代的问题是“上帝死了”,后现代的问题是“人死了”,但这对中国人来说普遍缺乏体认。就人的主体性而言,从柏拉图到康德,都采用“知、情、意”三分法,即理性、情感、意志,而这本书所提出的“人性三剑客”———智慧、情感、道德,本身就是对西方话语方式的中国化偏移,或意在表达某种本土化诉求。包括作者的行文语言,极少有翻译腔,如“你很独特,与人不同;你又很普通,与他人没什么两样,这就是人性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简单的生活,更能找到人生动力”,读起来如闲情小品,平实、畅达而不乏意味。作者所举的事例许多也都值得思考,如根据《史记》记载,项羽兵败乌江,长叹曰:“天亡我也。”这个事例很小,作者的评析也不多,但却牵涉到中国经验的价值重估问题。法国学者布留尔在其《原始思维》中就曾举过这个事例,他认为不仅项羽,包括《史记》作者司马迁,都属于“原始思维”。这里的西方中心论偏执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原始思维与理性精神,天命观念与现代人性,中国经验与人类价值,究竟该有怎样的关系?建构中国特色学问体系,不仅需要文化自觉,更需要文化自信,在这方面,我觉得《人性与灵魂》也有突出表现,“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我虽和作者仅有一面之识,但通过对这本书倾心长谈式的阅读,似乎也建立和加深了某种友情。刘欣欣看人生很透彻,写书也有创意,这本以学科建构为框架,以解读人性为主旨的科普性学术书,读起来却如散文随笔,也如人性的素描、人情的木刻、人心的版画,那种朴素、清澈、真实的力量,不仅给人以真实的安慰与激励,也让人同时看到光芒与希望:“精神是道德的光芒”“只要人性没有变,思想虽一时被贬但终将重返王位”,我确实很喜欢这样的表述,“人性是种子,灵魂是大树”,而正因为有了思想的叶子,灵魂的大树才会正直、繁茂、好看,成为生命的风景。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出版社寄赠我一本最近出版的傅熹年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它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种。傅先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从事这项研究已有六十余年,是目前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建筑历史方面唯一的一位院士,所以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写的小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因而它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征做了
期刊
一口气读完刘玉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丫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久久挥之不去。这是一个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故事,带着粗黑的生活本色,就像一块直接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烤红薯,有一股香气撩人的甜滋滋的本真味道。全书没有一条明显的故事主线,片断化的故事,是男孩丫头童年记忆的钩沉,既然能被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自然是在作者心中最深刻、最闪光、最有分量的东西。全书十六章,一章一个故事,一章刻画一个重点人物,在结构上
期刊
无论国家也好,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也罢,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孕育出一种独有的精神。若这种精神是有益的,必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反之,则会阻碍进步。同样,对于世界上任何知名大学而言,也有某种无形的文化或者大学精神作为牵引。大学精神不单是大学的专属,同样会影响社会文化与大众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关大学精神方面的著作,无论是理論研究层面的,或是文学书写方面的,可谓汗牛充栋。而《大学的精神》这本著作,兼
期刊
穿越历史长河,人类文明以文物的形式传载记录。作为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实用性器皿,还是观赏性物件,都积淀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丰富着人类文明的形态。南京博物院收藏了42万件文物藏品,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为了更好地与世人分享文化珍宝,南京博物院组织编辑《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并付梓出版。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南京博物院的院藏文物,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物集中起来,以专题形式呈现
期刊
初识小河丁丁的文章,是《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惊异于作品遗世独立的气质,让人联想到对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评价———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位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在一个充满现代性的文学时代里,小河丁丁转而以一种“瞻后”的姿态,率性地抒写带有鲜明“个体”印记的乡土旧事。“小河丁丁少年西峒系列”就这样毫无杀气地现身,却接二连三入围好书榜,斩获奖项。新作《唢呐王》2017年甫一面世,便再度入选中国好书榜。
期刊
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英国,一批闻名遐迩的文化批评家开辟并引领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如霍加特、威廉斯、汤普逊、萨韦利、霍尔等。文化研究所展露出的反本质主义、反精英主义,以及它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实践性、参与性和鲜明的价值立场、“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伴随着文化研究的扩散与传播渗透进各种学科,文学、艺术史、人类学、社会学、电影学、传播学等无不受其影响。恰是在文化研究勃兴的时代,英国这块滋养并孕育文
期刊
自20世纪60年代苏丹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塔伊卜·萨利赫以小说《北迁的季节》(又译《迁往北方的季节》《风流赛义德》)蜚声世界文坛、被BBC评为20世纪最著名的阿拉伯小说家后,苏丹似乎没有出现过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家及作品。直到2014年年底一位皮肤黝黑、身材瘦高的70后作家以史诗般的小说《苦行僧的渴望》摘取阿拉伯世界年度最佳小说奖———纳吉布·马哈福兹奖桂冠时,这块炽热、陌生、神奇的土地再度让世人眼前一亮
期刊
引言  2005年,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专家戴维斯(EdwardL.Davis)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由国际知名的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际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从这部著作着手,可以追踪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发挥他者之镜反观自身、反思批判、反向参照的功能。遗憾的是,国内至今尚未翻译出版该书,其主体思想的译介与研究也暂付阙如。  该书具有如下三个
期刊
如果乍一见如下说法,你会想起这是谁之论断?  “通常说来,社会生活并非来源于外界的强制安排,相反,它来源于自由的内在属性”;  “社会生活只要是正常的,它就是自发的;如果是反常的,恐怕就难以为继了”。[1]  而如果看到如下论断,你又会觉得这是谁的说法?  “个人对于别人的价值,大多是由于他和别人有所不同”;  “在很大的程度上,(人性)乃是每一个个人通过语言和思考而习得的那些道德观念的产物”,“
期刊
一  完全可以把这部长篇小说当作日常生活中的婚姻研究标本来读。它涵盖了从20世纪民国时期到本世纪市场经济与消费社会近百年三代人的婚姻状况。父母亲的复杂婚姻,“我”与姐妹兄弟五家人的婚姻,还有“我”姐姐的儿子杨光、“我”大哥的姑娘刘烨的婚姻。但这么多的婚姻,都是在庸常生活挤压下的、由人性与文化基因作祟的失败的婚姻,没有一个是美满幸福的婚姻,即世俗生活中所谓的“成功”的婚姻。我们从中看到的都是人和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