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两难 情理纠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运动变化过程。一方面,从家族主义出发,通过移孝作忠,家国情怀仿佛与生俱来,成为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初心,也决定了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从爱国主义出发,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闻一多对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一整套的文化主张。他反对家族主义,主张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民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于是,他的爱国主义,便跟家族主义若即若离;他的民族主义,又跟反对封建专制的个人主义,跟“天下一家”的大同主义牵扯在一起。这是忠孝的两难,这是情理的纠结,这是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国家民族面临大危机、经济政治文化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爱恨交织又无法割舍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闻一多;家国情怀;家族主义;反思;批判;纠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3
  一个人的思想情感的生成和运动变化,离不开他的家庭、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他接受的教育和他的个人经历。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大家庭,又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国家民族面临大危机、经济政治文化经历大变革的时代。特殊的家世和生活经验,培养了闻一多的思想情感,也决定了他的思想情感的运动变化。首先,他是世家子弟。闻一多的童年是在一个四世同堂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中度过的,他幼承家学,自小对传统文化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培养自己的大家族以及这个大家族所代表的文化,也有近乎本能的留恋。成年之后,他的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但还算美满幸福,并且儿女成群,对于妻子儿女,他也有近乎本能的爱和责任。家族主义奠定了闻一多的思想情感基础。其次,他是五四青年。他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思潮的洗礼,亲历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这注定了他反对复古、要求革新的文化主张,也注定了他必须经历一个从家族主义到爱国主义的思想嬗变。第三,他是清华留美学子。他经历过封建包办婚姻,也呼吸过西方民主自由的空气。包办婚姻让他亲身体验到家族文化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压迫,而他接受的美国教育又让他难以避免地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认识到民主、自由、人权思想与忠孝思想的内在冲突。因此,阅读闻一多的诗文,我们不难发现,在闻一多的思想情感世界里,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家族主义;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个人主义。其中,爱国主义成为闻一多思想情感运动变化中的一条主线。
  一、闻一多的家国情怀
  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从1912年到1922年,正是闻一多的青少年时期,他在清华学校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其时,恰逢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闻一多开始了新白话诗的创作和新诗歌理论的研究,成长为一名诗人。
  闻一多说过,“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种“爱”,就是诗人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对于家国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情感和胸怀,它既是爱国如家爱国人如家人的深厚情感,又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广阔胸怀,它是家族主义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是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
  中国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文化的理论形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忠孝思想,忠孝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家国同构,忠孝相通”。家国文化培养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传统社会,家国情怀的重心是在家行孝;在现代社会,家国情怀的重心则要转移到为国尽忠。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爆发,引发了闻一多的爱国思想。他在5月17日写给父母的信中说,“远客思家,人之情也……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不得已也。”“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1]在闻一多看来,忠孝的本质是爱和责任。孝不只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报恩,更是个人对家庭和家人的爱和责任;忠并非是臣民对君父的服从,而是国民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和责任。孝就是家族主义,忠就是爱国主义;孝是忠的思想情感基础,忠是孝的扩大和延伸;在家行孝和为国尽忠,都是天经地义。因此,一个中国人,只须移孝作忠,将思想情感的重心从家庭、家族和家人移动到国家、民族和人民,爱国思想便可以水到渠成。
  家国情怀的一种表现是乡愁,总是在背井离乡的时候愈加浓烈。1922年9月24日,赴美国留学刚刚两个月的闻一多在给校友吴景超的信中,就深有感触地说,“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他还特别声明:“我想的不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2]从对家和家人的小爱到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闻一多完成了从家族主义到爱国主义的思想嬗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在言为诗。”[3]闻一多的诗,正是诗人的家国情怀的表达,是家族主义情感的升华,是爱国主义思想的结晶。
  以《七子之歌》为例。《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者在诗的引言中说,创作这组诗的动机,是有感于国土丧失,国人视之漠然,乃借《诗经·邶风·凯风》的古意,将祖国先后丧失之土地喻为“七子”,“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希望以此激励国人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七子”之早日归来。《凯风》是一首劝孝的诗,其中有“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的话。《七子之歌》巧妙地借用了《诗经》中的劝孝题材,以家喻国,以孝言忠,用家族主义的语言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用骨肉亲情来调动人们的爱国情感,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中的經典作品。
  从家族主义出发,通过移孝作忠,家国情怀仿佛与生俱来,成为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初心,也决定了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志趣。
  二、闻一多对家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闻一多是杰出的文化学者。
  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苦难深重。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最主要的任务。那时,中国文化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何在?民族复兴和民族文化新生的出路何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闻一多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又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继承新文化运动的传统,比较中西文化,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注定成为他的文化使命。
  1925年5月闻一多回国之后,先后在多所大学教书和做研究。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促使闻一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从诗人向文化学者转身。到了1930年代,他已经诗兴不作而文化研究志趣正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目睹国土的沦丧,家人的颠沛流离,时局的动荡给闻一多的思想以极大的刺激。那时,他因为成天呆在家中钻研传统文化,而被同事们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1943年11月25日,闻一多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说,“经过十余年故纸堆中的生活,我有了把握,看清了我们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我敢于开方了!”
  于是,从爱国主义出发,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闻一多对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一整套的文化主张。这些文化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反对家族主义,主张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是闻一多思想情感的主线,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是抒写家国情怀;表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上,是主张国家主义,或曰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主义原本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内容,主张民族自决,以民族为建立国家政权的依据,以民族国家命运共同体为终极关怀。中国人的“国家”思想则是由“家国”思想转化而来,它天然地包含着“家国同构,忠孝相通”的思想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是家庭,国家和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在家族主义,最高理想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主要是西方列强殖民压迫的结果,它反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强烈愿望。愈是民族危机加深,愈是感受到外来的民族压迫,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意识就愈加强烈。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民族主义还带有反清复明、排满革命的某些思想内容;辛亥革命之后,特别是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民族主义就主要是反帝爱国主义。
  正是在辛亥革命和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闻一多开始自觉地把家国命运联系起来,思考忠孝两全的问题,提倡爱国主义。1924年暑假,身在美国的闻一多与梁实秋、罗隆基、潘光旦等人,曾在芝加哥组织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团体“大江会”。回国之后,闻一多也一度参与过国家主义团体组织的反苏反共集会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救亡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这自然成为闻一多学术研究中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发表于1944年3月1日昆明《中央日报》的《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一文,集中反映了闻一多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闻一多看来,反对家族主义,主张民族主义,移孝作忠,这是我们的民族和文化的唯一出路。
  2.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
  闻一多主张民族主义,原因是爱国,目的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民族主义的内涵有两条:第一是爱国;第二是排外。闻一多认为,要实现民族复兴,提倡爱国是应该的,但要反对盲目排外。
  闻一多指出,文化需要革新,革新有两种状态:演化和革命。“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如果哪天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轨,就不再需要变态的革命了。但目前,我们的任务是用革命来争取演化(1945年5月《“五四”断想》)。
  3.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主张自由主义和民主个人主义
  闻一多是著名的民主斗士。
  闻一多主张文化革新,主张文化上的开放交流,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改造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那么,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学什么?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新思想新文化?闻一多认为,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的是它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价值观,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新思想,这才是新文化的根本精神。民主、自由、人权带来了西方国家的发展进步,封建专制带来了中国的贫穷落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反对封建专制,就是追求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闻一多认为,“儒家学说所维护的家族制度,是建立封建制度的基础。”(1945年1月《什么是儒家——中国士大夫研究之一》)没有民主、自由、人权的个人只能是奴隶,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只能是奴隶社会。“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从盘庚到孔子,是我们历史上的奴隶社会期。”(同上)孔子的理想不过是恢复奴隶社会的秩序,而董仲舒则将这理想略加修正后,正式实现了。因此,中国社会,从董仲舒到孙中山这段悠长的期间,便无妨称为一个“变相的奴隶社会”(同上)。儒家提倡的所谓“仁”,只是漂亮的名词,只是要求管理奴隶的方法高明点罢了。儒家思想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而它本身又是拥护奴隶社会的。儒家提倡忠孝思想,无非是要人们遵守长幼尊卑的秩序,不要犯上作乱,心甘情愿地做个奴隶而已。铲除儒家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土壤,关键在于士大夫的意识观念的转变;捍卫民主、自由、人权,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闻一多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講》,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四十七岁。
  闻一多以民主斗士的形象被载入史册,这是由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决定了的。
  三、忠孝两难,情理纠结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是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主义的价值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闻一多对此必然有切身的感受。
  在新文化运动中,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受到各种诘难。家族主义被指责为保守的文化势力和落后的意识形态;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被认为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根据,是万恶之源,是束缚中国人民的绳索;儒家学说被等同于封建主义的愚民学说。针对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先后形成了三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有人主张以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取代家族主义,要求国民以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抑制和放弃家族利益,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主权、繁荣和强盛而努力;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个人主义)取代家族主义,要求挣脱封建宗法思想和家族制度的束缚,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权;有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主张以社会主义取代家族主义,消灭家庭和私有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三股社会思潮对闻一多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闻一多的文化主张,以民族复兴为宗旨,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紧扣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遵循着这样的思想逻辑: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反对家族主义,发展民族主义;反对家族主义,发展民族主义,就是要面向未来,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找到新生之路,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就是要以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努力吸收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其核心就是要反对以家族主义和儒家忠孝思想,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土壤,确立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脈,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一个民族的新文化的生成不可能依靠“换血”来实现,也不应该采用“转基因”的办法来实现。所谓全盘西化的道路注定是行不通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文化学者认识到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的道理,他们以文化救亡为宗旨,开始把学术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传统文化。对于闻一多这样一位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自幼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厚滋养的读书人而言,醉心于传统文化的研究,重新审视儒家学说及其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然而,闻一多身处国家危难之际,痛感于民族精神之不振,又眼看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妨碍到民族主义的发展,故不能不反对家族主义,不能不重估儒家学说和“孝”的价值。闻一多说,“忠孝不能两全,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不能并立,不管你愿意与否,这是铁的事实。”“有人或许以为讲民族主义,必须讲民族文化,讲民族文化必须以儒家为皈依。因而便不得不替家族主义辩护,这似乎是没有认清历史的发展。而且中国的好东西至少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好处也不在其维护家族主义的孝的精神。前人提过‘移孝作忠’的话,其实真是孝,就无法移作忠,既已移作忠,就不能再是孝了。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1944年《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所谓“移孝作忠”,就是要以身许国,更通俗的说法是“舍小家为大家”、“从小爱到大爱”。如果沿着这条思路继续走下去,就接近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了。
  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闻一多的态度是犹豫的。他认为,我们一直在为一种以家族主义为基础的天下主义而努力,那便是所谓“天下一家”的理想。现在,我们除了民族主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因为这是到大同主义必经之路。”(同上)他向往大同主义,但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在思想情感上拒绝向马克思主义移动,所以说出“家庭是永远不能废的,但家族主义不能存在”(同上)这样自相矛盾的话来。他本以为,民族主义与家族主义势不两立;自由主义、民主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不并行。但是,在他的思想情感世界里,有一条爱国主义的主线,不仅他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并且这条主线将“家国天下”统统连接起来,最终又把他的思想引向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挚友,敢于毫无愧怍地说,“我们就是共产党的尾巴!”[4]
  纵观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运动变化过程。一方面,从家族主义出发,通过移孝作忠,家国情怀仿佛与生俱来,成为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初心,也决定了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从爱国主义出发,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闻一多对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一整套的文化主张。他反对家族主义,主张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民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于是,他的爱国主义,便跟家族主义若即若离;他的民族主义,又跟反对封建专制的个人主义,跟“天下一家”的大同主义牵扯在一起。这是忠孝的两难,这是情理的纠结,这是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国家民族面临大危机、经济政治文化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爱恨交织又无法割舍的复杂心态。
  注释:
  [1]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信,转引自《闻一多的故事·投身“五四”运动的洪流中》。
  [2]闻一多给校友吴景超的信据《闻一多的故事·谁能偷得去我的心》。
  [3]见《诗大序》。
  [4]1944年,闻一多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的活动。因为民盟支持中国共产党,有人就说,民盟是共产党的尾巴,闻一多回答,“我们就是共产党的尾巴!”据《闻一多的故事·“我们就是共产党的尾巴!”》。
其他文献
摘 要:配音与字幕是英文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文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通常来说,英文电影的配音与字幕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当地人的语言风格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还要尽量按照原著的表达去翻译。在英文电影汉译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翻译主要通过直译、意译、音译和把其中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注重观众的接纳度和评价。笔者认为,一部好电影无论是配音还是字幕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關
摘 要:意象,表意之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在之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笔者通过对白居易的诗歌意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诗歌意象是诗人语言内部言语的构思和组织过程,是诗人在民族文化的制约下,恰当选择客观事物充当意象载体,建构诗歌意象语言以寄托其情感和思维的过程,通过建构意象语言,从而使其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关键词:诗歌意象;白居易;王维;杜甫;情感  作者简介:张丹(1980
摘 要: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一文《范进中举》,描写了范进中举时癫狂的丑态和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嘲讽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进将自己20-54岁的时间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科举制度;范进  作者
摘 要:以文字为媒介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建构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千年。文字传播媒介的巨大优势让人类社会得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获得足够的经验积累从而对社会演进历史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辅助功能,直到今天依旧为我们所倚赖。但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大浪潮,新的传媒手段层出不穷。针对人类学这门学科而言,影视人类学作为一门新近加入人类学大家庭的分支学科更是在科研工作中充分运用了新的传媒技术,让受众在知识建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討论董桥的散文创作,基于艺术审美与现实关照两个层面展开。从艺术审美与文化关怀角度,董桥的散文典丽精工,意境似宋元山水,行文布局缜密,修辞灵动丰饶,文体大胆创新。他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晚明小品文的闲适与静气,以及跨越中西的文化乡愁。从现实关照与哲理思辨角度,董桥的文章对机械文明、教育模式、香港政局都有讨论,他早期研究马克思的学术经历使他的部分文章具有哲理性与思辨性。  关键词:董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断头台》和《狼图腾》,项目编号:syjs201777。  摘 要:在主题学视野的关照下,探析《狼图腾》和《断头台》中蕴含的自然生态思想,和各自的生态问题。通过文本细读对两部作品进行不同国别的生态意识的平行研究,进行深层的生态批评。通过平行研究,以期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生态意识,对文本外的人类目前的精神生
“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府城初春,不时飘起绵绵细雨,让人的心儿变得敏感而柔软。巾山路的玉兰花娇娇柔柔的,带出了江南油菜花泛黄涌金;括苍山下的桃花、梨花、杏花也次第开放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粉的似霞,白的赛雪。一群群赏花人在府城烟雨中,朦胧了如花的笑脸,迷醉了似花的心田。  同样的春日,同样的万紫千红,2015年,禾睦先生精心编著的《艺苑游仙》问世了。越两年,在同样万花迷醉的今天,我重
摘 要:如同村上春树的许多其他小说一样,《刺杀骑士团长》故事在缓慢的叙事节奏中推进,笼罩着哀伤与孤独的情绪,弥漫着疏离时代的氛围。作者在小说立意与历史反思等方面,做了一些突破。然而,从主题、主要人物及性格设定、故事推演方向、虚实结合的主要结构,到语言和叙事方式,无一不是缺乏新意,充满了自我复制的痕迹。  关键词:立意与历史反思;人物及性格设定;虚实结合的结构;自我复制  作者简介:杨莹雪,复旦大学
作者简介:金大智(1993-),男,辽宁省本溪市人,毕业于山西大学,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遥忆2015年夏末,我别离了母校,踏上了职业生涯的道路。辗转三月有余,终于与一家地方铁路公司签订了试用合同,成为了一名铁路信号工,由此便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当时的公司名为赤大白铁路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为系统内的电厂运输发电所用的燃料——褐煤,公司的地理位置处于内
摘 要:天灾是可怕的,人在灾难面前是渺小的,然而天灾和人祸比起来,天灾是慰藉人心的,天灾可以拉近族群间的距离;而仇恨和狂热是冷酷的,它轻易地让人失去理性,毫无保留的展现“人”非人非兽的一面。本文以电影《卢旺达饭店》为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族群身份认同进行反思,以期再现人的坚强不屈与互助互爱的精神。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族群;反思  作者简介:崔莉(1989-),女,土家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