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职院受自身条件所限,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与学校的期望相去甚远,产教融合是破解校企合作中問题的有效途径。常州轻院的实践表明,成立产业学院,激发教师社会服务潜力,开展生产性实训是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2018TDFX002。
一、引言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重要职能。目前高职院校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服务的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设备由于性能落后于时代,精度不高,功能单一,除了用于实训教学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很难发挥其服务社会功能,极少数可用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实际生产与加工[1]。LED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从业人员多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经历,对行业了解不够,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严重不足。受实训条件所限,学生的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产教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矛盾、解决问题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面临的合作机制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有差距,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不强,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各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有的也在积极探索,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广度不足、层次不高、力度不大,毕业生质量难以满足产业、企业需求。职业院校尚未真正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希望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实训设备,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等,合作的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承担着较大风险。由于实习学生生产经验少,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可能生产出次品甚至废品;对企业生产操作规程不熟悉,安全意识不足,存在生产安全隐患,必然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甚至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学生就业去向不确定性极大,合作企业担心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为他人所用[3]。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财富,注重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财富的流失。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也是创造财富,而培养人才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4]。由于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与错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一头热”的现象较为普遍。要想保证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必须保证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有收益,毕竟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和动力不强
当下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专业教师的素质尚未达到“双师”素质要求,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还薄弱,教师跟不上产业发展成为制约产教融合的最大瓶颈。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区域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应按照企业第一线岗位的要求来培养人才,才能使企业拿来就能用。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明晰企业的诉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同时,还需掌握较高水平的一线生产实践技能。然而,学校现有的激励制度与考核标准促使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竞赛指导中,对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缺乏内在的动力[5]。社会服务动力机制缺失,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够,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制度配套乏力,导致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不强,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受限,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强也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尽管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间接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更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6]。
(三)实训教学软硬件条件不足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具有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承办、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开发及对外技术服务等功能。许多实训指导教师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脱离生产实际。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淘汰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校由于资金问题,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陈旧落后的实训设备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实训教学进入了“形式化”困局。这种“敷衍”式的实训教学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实践技能,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致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非生产性实训亦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7]。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学院+行业协会+企业”校企合作机制
2011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署合作协议,以“政府引导、经科教联动、产学研检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构建“研发设计-分析测试-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一体化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联合共建“常州半导体照明产业学院”,积极探索“行业联盟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资源共享”的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
按照“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方主体四项举措五大平台”的问题解决路径,即以现代工匠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技艺传授与精神传承”为两条主线,依托行业、企业、学院三方办学主体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产业学院,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强化训练竞赛环节等四项创新举措,共建招工招生、教育教学、师资建设、考核评价和科技创新五大资源共享平台,如图1所示。
产业学院以服务LED产业链集群发展为目标,面向企业、社会开展各类LED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等2000余人次,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及工学交替。行业企业全面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参与质量监控考核评价,共同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领域)的需要,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形成了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从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主线的“学、做、创”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专业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设施设备升级,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学得快、用得上、留得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师资教科研能力
学院引导并促进光电专业教师关注LED产业发展,紧跟专业技术前沿,支持教师做企业的访问工程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将学院的发展与LED产业发展及常州光电企业成长联系起来,在教师晋升职务时给予社会服务的位置与教学、科研一样,对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适当降低年度考核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要求。支持教师到行业龙头企业实践,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工艺,同时聘请企业经营管理大师和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通过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并通过“请进来”让社会了解学院教科研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服务潜能,提升LED专业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的“LED技术应用研发团队”与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功率LED散热器铜基覆箔印制电路层压板的研制开发”科研项目,具有板面平整、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尤其是其热阻极小,是常州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主产品之一,获得“天安数码杯”常州市第二届科技创新大赛冠军。
(三)与企业共建LED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设备受经费所限,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严重脱节,技术落后,精度低,只能用于实训教学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学生所学是企业淘汰的技术、流程。本着校企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LED产业学院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校企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并针对课程教学需要,把源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业项目教学化处理,形成教学案例库。
学院与常州光电企业合作建成了省内领先的集行业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应用产品研发、生产、信息交流于一体的LED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含LED封装车间、灯具装配车间、LED显示屏生产车间、光电检测实训室、智能照明实训室、照明工程实训室、光电热仿真实训室、照明产品展示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规划、设备选购、工位配置、管理及安全控制等方面都由企业主导完成。学院提供场地、电力及人力支持,所用的检测设备参照常州质检所设备。可用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及实际生产与加工,还可用于企业产品的预检验。实训基地具备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功能,第3学期开展封装实训,利用芯片及周边材料生产出满足企业标准的灯珠;第4学期利用之前生产的灯珠制成筒灯、日光灯、线条灯、洗墙灯;生产的灯具用于第5学期照明工程实训,完成从封装、灯具到应用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建设,每一次实训学生的责任意识都受到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实现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基地建成后,通过技术改造、设備更新等保持实训基地的先进性。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产业工人。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激发企业培养人才的热情,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让企业成为培养人才的参与方,使培养出的学生更接近企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改革教师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光电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常州轻院LED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积极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83-85.
[2]杨善江.“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117-119.
[3]苟兴功,余洪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J].创新教育与职业,2016(06):41-44.
[4]张海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2015(10):152-153.
[5]李莉,肖建英,许晓惠.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06):94-99.
[6]戴南海.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6):69-72.
[7]李永康.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02):56-59.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2018TDFX002。
一、引言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重要职能。目前高职院校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服务的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设备由于性能落后于时代,精度不高,功能单一,除了用于实训教学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很难发挥其服务社会功能,极少数可用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实际生产与加工[1]。LED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从业人员多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经历,对行业了解不够,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严重不足。受实训条件所限,学生的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产教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矛盾、解决问题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面临的合作机制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有差距,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不强,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各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有的也在积极探索,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广度不足、层次不高、力度不大,毕业生质量难以满足产业、企业需求。职业院校尚未真正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希望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实训设备,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等,合作的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承担着较大风险。由于实习学生生产经验少,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可能生产出次品甚至废品;对企业生产操作规程不熟悉,安全意识不足,存在生产安全隐患,必然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甚至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学生就业去向不确定性极大,合作企业担心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为他人所用[3]。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创造财富,注重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财富的流失。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也是创造财富,而培养人才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4]。由于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与错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一头热”的现象较为普遍。要想保证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必须保证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有收益,毕竟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和动力不强
当下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专业教师的素质尚未达到“双师”素质要求,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还薄弱,教师跟不上产业发展成为制约产教融合的最大瓶颈。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区域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应按照企业第一线岗位的要求来培养人才,才能使企业拿来就能用。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明晰企业的诉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同时,还需掌握较高水平的一线生产实践技能。然而,学校现有的激励制度与考核标准促使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竞赛指导中,对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缺乏内在的动力[5]。社会服务动力机制缺失,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够,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制度配套乏力,导致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不强,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受限,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强也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尽管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间接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更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6]。
(三)实训教学软硬件条件不足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具有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承办、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开发及对外技术服务等功能。许多实训指导教师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脱离生产实际。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淘汰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校由于资金问题,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陈旧落后的实训设备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实训教学进入了“形式化”困局。这种“敷衍”式的实训教学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实践技能,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致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非生产性实训亦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7]。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学院+行业协会+企业”校企合作机制
2011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署合作协议,以“政府引导、经科教联动、产学研检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构建“研发设计-分析测试-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一体化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联合共建“常州半导体照明产业学院”,积极探索“行业联盟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资源共享”的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
按照“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方主体四项举措五大平台”的问题解决路径,即以现代工匠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技艺传授与精神传承”为两条主线,依托行业、企业、学院三方办学主体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产业学院,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强化训练竞赛环节等四项创新举措,共建招工招生、教育教学、师资建设、考核评价和科技创新五大资源共享平台,如图1所示。
产业学院以服务LED产业链集群发展为目标,面向企业、社会开展各类LED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等2000余人次,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及工学交替。行业企业全面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参与质量监控考核评价,共同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领域)的需要,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形成了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从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主线的“学、做、创”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专业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设施设备升级,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学得快、用得上、留得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师资教科研能力
学院引导并促进光电专业教师关注LED产业发展,紧跟专业技术前沿,支持教师做企业的访问工程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将学院的发展与LED产业发展及常州光电企业成长联系起来,在教师晋升职务时给予社会服务的位置与教学、科研一样,对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适当降低年度考核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要求。支持教师到行业龙头企业实践,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工艺,同时聘请企业经营管理大师和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通过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并通过“请进来”让社会了解学院教科研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服务潜能,提升LED专业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的“LED技术应用研发团队”与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功率LED散热器铜基覆箔印制电路层压板的研制开发”科研项目,具有板面平整、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尤其是其热阻极小,是常州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主产品之一,获得“天安数码杯”常州市第二届科技创新大赛冠军。
(三)与企业共建LED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设备受经费所限,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严重脱节,技术落后,精度低,只能用于实训教学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学生所学是企业淘汰的技术、流程。本着校企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LED产业学院探索“共建、共管、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机制。校企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并针对课程教学需要,把源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业项目教学化处理,形成教学案例库。
学院与常州光电企业合作建成了省内领先的集行业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应用产品研发、生产、信息交流于一体的LED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含LED封装车间、灯具装配车间、LED显示屏生产车间、光电检测实训室、智能照明实训室、照明工程实训室、光电热仿真实训室、照明产品展示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规划、设备选购、工位配置、管理及安全控制等方面都由企业主导完成。学院提供场地、电力及人力支持,所用的检测设备参照常州质检所设备。可用于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及实际生产与加工,还可用于企业产品的预检验。实训基地具备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功能,第3学期开展封装实训,利用芯片及周边材料生产出满足企业标准的灯珠;第4学期利用之前生产的灯珠制成筒灯、日光灯、线条灯、洗墙灯;生产的灯具用于第5学期照明工程实训,完成从封装、灯具到应用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建设,每一次实训学生的责任意识都受到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实现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基地建成后,通过技术改造、设備更新等保持实训基地的先进性。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产业工人。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激发企业培养人才的热情,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让企业成为培养人才的参与方,使培养出的学生更接近企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改革教师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光电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常州轻院LED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积极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83-85.
[2]杨善江.“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117-119.
[3]苟兴功,余洪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J].创新教育与职业,2016(06):41-44.
[4]张海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2015(10):152-153.
[5]李莉,肖建英,许晓惠.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06):94-99.
[6]戴南海.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6):69-72.
[7]李永康.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0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