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中的细节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成人,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任何东西都形成了“速览”的习惯,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最大量的信息。这样的快速阅读方式当然有其好处,但是当我们把这种习惯带到看儿童画的时候,往往会遗漏掉大部分信息,进而会浪费掉与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亲密接触的大好机会!


  相反,如果我们仔细看儿童画,会发现有些孩子画的细节特别有趣。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们代表了孩子独特的思维和他看这个世界的方式。透过这一个个的小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是那么不同,每一个生命是那么独特!
  《双层长途巴士》
  这是一个6岁的男孩画的。他家是“新上海人”,节假日的时候会从上海乘坐大巴回老家,画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却被孩子的画笔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辆双层巴士,驾驶员在前面悠然开着车,驾驶员身后是可以从第一层走到第二层的楼梯。我们可以看到巴士第一层左边的那个人拿了本书在闲看,右边那个人睡得正酣。第二层左边的人似乎手里也拿一个东西,但你仔细看的话他的姿势不是在看书而似乎是在抽烟。而第二层右边那个人似乎睡得更熟了,甚至在睡梦中踢被子了!在车子后部和顶部则是乘客们的行李。
  杨老师絮语:这个孩子的家长应该跟我一样感到很惊喜!或许我们成人也坐过这样的大巴,但是却会对一切熟视无睹,但这个孩子却把很多生活的细节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且表现了出来。孩子的观察是那样细致,画笔又是那样幽默、风趣!


  《唱歌和听歌的人》
  这是一个幼儿园大班女孩的画。她画的是她和她的同学听一个会唱歌的小朋友在唱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歌手站在当中,而其他一些小朋友则排排坐在他的周围。其实特别有趣的是周围那些小朋友,他们都被概括成一个个人头,而每一个头部表情都不太一样。我们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有些孩子是微笑的表情,有些孩子是张大嘴巴表示惊讶,而有些孩子则是不开心的表情,可能是他们觉得不好听但还是要坐在那里听而难过吧?还有一个表情似乎是流鼻涕流眼泪但是又很开心的样子。我们再来看看中间那个唱歌的人吧,他有些紧张有些不知所措地唱着歌,竖起的头发和展开的手指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紧张的气息。他的两条腿也不是那么直挺挺地站着,而是有些打颤。
  杨老师絮语:在这样看似简单的表达中却有着这样有趣好玩的小细节,不得不惊叹孩子那敏锐的感受力和无拘无束的表现力!
  《超市》
  我们的课程里面经常会有一些让孩子来表现自己现实生活场景的画,比如这张画超市的画,是要求孩子先去一次超市,体验一下生活,然后再画,这样的画里面有着孩子真实的观察和感受。比如这张画:这个孩子画了三层的超市,显然中间横着的一层是重点表达的,而中间竖着的一层是电梯,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心满意足地推着超市的推车出来,孩子先于妈妈,妈妈的身体和后面一只脚还留在电梯里面,而在中间一层的右侧有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孩子在结账,那位家长已经把推车推到结账台,而收银员正伸开几个手指在敲击键盘。所有的商品上面,这个孩子都给标了一个具体的价钱,而且价钱似乎都很高,这可能表明这个商场的生意很好吧?而非常有趣的一个细节在这张画面的右下角,是一个人伸了他的一只脚到一个方方的东西里面去!


  杨老师絮语:每次讲座的时候,我都会考考大家:这个人在干什么?很多家长回答不出。其实这个人是把脚伸入到擦鞋器里面擦鞋呢。我不知道现在的超市是否还会在门口放这样一个擦鞋器,但是在几年之前确实很多超市商场会在门口放一个。当我把答案公布之后很多家长会恍然大悟,然后会心一笑。其实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就像一个小雷达,他们会观察,然后表达。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才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那么有趣,而我们错过了很多……
  《水鸟妈妈和青蛙妈妈》
  这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7岁女孩画的画。她的画面似乎不是很复杂,但却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来听一下这个故事:一天,和平常一样,一只水鸟妈妈在清晨给自己的宝宝找东西吃,她捉了一只小青蛙带回了家。可是不一会儿,这只青蛙的妈妈就来找水鸟妈妈算账了。于是,她们就吵起架来了。水鸟妈妈说:捉这只小青蛙是为了我和宝宝填饱肚子,是为了活命。青蛙妈说:青蛙多的是,干嘛只捉它,不去抓别的?!水鸟妈妈不高兴了,大叫一声,小青蛙掉下来了,青蛙妈妈就把小青蛙带走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一只大水鸟嘴巴里面衔着一只小青蛙,小青蛙无奈地向上翻着白眼,两只手作投降状。下面是一只体型较大的青蛙,她瞪着眼吐着舌头,一只手指着另外一个方向,似乎在说什么。有3只小鸟跟在大鸟后面。 杨老师絮语:这幅画里面我们并不见得能看到如孩子所说的那么详尽的故事,但是里面的很多细节是和孩子诉说的故事细节相匹配的。孩子的画和他说的话常常是互相补充和对应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看孩子的画、听听孩子的诉说,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其他文献
新家虽然美丽,但是缺少点绿色,妈妈决定带土豆和纽扣去买一些植物回来装饰新家。
期刊
护士姐姐们是守护健康的白衣天使,她们常常戴着一顶美丽的护士帽。小朋友,你知道护士帽长啥样吗?下面,我们来学做护士帽吧!    准备材料:  正方形彩纸(粉红色或白色)、画笔。  步骤:  1.先将正方形彩纸上下对折,再左右轻轻对折、打开,这时中间出现了一条淡淡的折痕。  2.将左右两边分别朝中间的折痕折过去,然后打开来,把上面两个像小口袋一样的开口分别轻轻朝下压平,这时变成了一座“小房子”。  3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情况和选择,当你选择成为妈妈,成为两个甚至更多个孩子的妈妈,这时无论身处职场兼顾带娃,还是全职在家带娃,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已属不易,还要科学育儿、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做家务、自我充值、保证睡眠、锻炼身体……一天只有24小时,时间真心不够用!    妈妈们最能理解当妈的心情了!这次专题,我们邀请了5位注重时间管理的两宝妈妈分享了一些心得和方法,虽然大家在地理上有点远,身处的教育文
期刊
可越,旅日华人企业家,同时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大宝你可5岁,小宝皆可2岁。    “你可和弟弟是好兄弟嘛!”“兄弟?是好、朋、友!”  “好朋友”是哥哥你可对弟弟皆可的赞赏。是好朋友,就可以有话聊,一起玩,即使有争吵,有打闹,也能很快和解,继续玩在一起做“好哥们”——这也是很多生两个孩子的父母希望看到的和乐融融吧。  我属于晚婚晚育,37岁生老大你可,41岁生老二皆可。我和老公都是在东京工作的中国人
期刊
天使鱼,两小子妈。小宝出生半年后重返职场。两年多的科学时间管理实践,逐渐取得了工作、家庭和自身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平衡。    作为一枚职场女性,除了工作、家务和陪娃基础“三大件”,还要兼顾运动健身、阅读进修和个人兴趣等,一天24小时真是不够用啊!对于两宝妈来说,更是如此。而我家的情况更进一步,爸爸经常出差,虽有老人帮忙买菜做饭,但还是经常有手忙脚乱的感觉。两年多前,心力交瘁的我抓住了“科学时间管理
期刊
钟慧,当过记者走南闯北,也做过公关奋战在500强。3年前移民加拿大,目前正在休产假,专心带娃中。爱阅读、爱旅行,年龄不轻,童心未泯。    我在加拿大养两个孩子,跟国内有很多不同,但关键的一点是一样的:当一个两宝妈,首先得是个时间管理的高手。  加拿大产假有一年,所以长辈们在我家二宝妹妹出生前后过来帮忙了一段时间,宝宝满两个月的时候就回国了,我们马上启动了爸爸妈妈自己带两个娃的战斗模式。兄妹俩相差
期刊
卢丹丹,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资深讲师,亲子作家,育有两个男孩。著有《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规矩的背后是自由》等。    对于两孩妈妈来说,把生活规划得有条有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养育两个孩子,有时不仅仅是“1+1=2”那么简单,当“两个孩子+N个老人”的事情交叉碰撞时,会觉得即使三头六臂也不够用!其实,时间规划也是个技术活,在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心态日趋平和、善于借力使力、懂得
期刊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社会性别、家庭关系研究专家,学生们心中的麻辣女神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为女儿研发了“能量逗”课程,为儿子原创了不少益智游戏。    我是一个忙碌的妈妈,但不忙乱,生活每天都有序进行,那种充实的感觉让人踏实;我也不觉得家庭和工作有多么冲突,在不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而已。  首先,作为老师,我热爱教学和研究,因此花很多时间精力在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上
期刊
很多妈妈会因为孩子而刻意减少对负面新闻的“摄入”,一方面是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悲伤,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无从回应孩子对于负面事件的疑惑和问询。  有一个妈妈在微信里记录了她的孩子看了“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后的反应: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儿子忽然对我说:“妈妈,人活那么久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对吗?”隔了一会儿又说:“世界有第一天吗?世界的最后一天又是哪一天呢?”  儿子这是怎么啦?是因为作为妈妈的我最近老在看“东方
期刊
王立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儿科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化疗学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儿童呼吸与免疫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著有多部呼吸道疾病、免疫缺陷病方面的论著。擅长诊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疑难肺部疾病。  秋天,气候凉爽宜人,但同时也是尘螨等过敏原大量繁殖的时期。有些孩子敏感的呼吸道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