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国新:旅游研究方法的要求、规范与意义
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王艳平:以“分会制”繁荣中国旅游研究
吴承照:加强旅游规划的语言和词汇研究
彭欢首:旅游业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张凌云:中国旅游业研究的新视野
刘德谦:当前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三个要点
旅游研究方法的要求、规范与意义
曹国新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旅游学的独立地位必然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上,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研究方法是不能忽略的方面。我们认为,初具独立性的旅游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5种要求与规范:
一、真实性要求与田野调查的方法
旅游学特有的以人类跨文化消费动因研究为基础,对跨文化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做整体把握,进而为规划、组织与干预提供理论指导的学科特性,使旅游研究具有了从社会现实出发的基本要求。“市场理性”是这一基本要求的集中体现。旅游研究的一切成果最终都要经历市场检验,所以,真实性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核心理念。旅游研究中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懈怠,这就要求研究者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田野调查,以获得直接而完整的记录与体验,建立起符合真实性要求的知识积累。
二、整体性要求与旅游经济区的视野
旅游研究要建构的是关于跨文化消费的完整知识。它采用跨越旅游发生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区”的视野,并以旅游经济区的市场分级为指针进行相应细致程度的系统观察。这种由明确的激励与有效的约束共同构成的系统性视野,使旅游研究既可以汲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作业方法,又可以摆脱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植入其中”、“沦为对象”的风险,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设定社区范围”的盲目,建立起关于跨文化消费的整体性知识。而这种整体性的定性知识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定量的旅游研究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与基础。
三、个案性要求与知识边界的区分
旅游研究最忌讳将不同时空环境的“知识碎片”拼接组合而形成的空想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无法检验,也没有实效。因此,旅游研究高度强调个案的时空边界,讲求研究的针对性。旅游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针对个案进入“忘我”之境,悬置自己既有的观念、价值和经验,从个案中来,到个案中去,明确区分自己的知识边界,确保个案知识的实在性与有效性。只有这样,研究者才可能提出在调研之前未曾预设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展开多条路径、多个视角、多种方式的探察,本质直观个案中各种复杂关系的内在逻辑,形成更贴近现实的知识图景。
四、能动性要求与历时性分析
旅游研究的学术抱负在于对跨文化消费进行规划、组织与干预。因而,不仅要揭示个案的微观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心态结构,还要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它们历时性演变的机制,并将这一理解放到规划、组织与干预的发展实践中去检验。这种深入发掘微观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心态结构之历时性演变的机制,并运用于旅游发展规划、组织与干预的学术方法与要求,是旅游研究最首要的特质。旅游研究方法的能动性使旅游研究本身成为社会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研究者来说,旅游研究既是一项科学挑战,又是一种社会建构,并有一种伦理责任。
五、内在性要求与概念提炼
旅游研究的学术目标绝不仅仅是微观个案经验的简单积累,经验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旅游者、旅游业、目的地、背景社会及其多边互动关系进行有深度的定性与分类,探索其“文化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这些逻辑既不由研究者的思辨和逻辑演绎直接获得,也不产生于外在性的“贴标签”,而是在个案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由研究对象中直接“拧出”的内在的逻辑和理论观点。由这一方法提炼出来的概念是感性认识的直接升华,它形成一种有效的宏观分析工具。随着这一宏观分析工具的得出,旅游研究方法自然地完成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内生过程。
六、旅游研究方法的意义
旅游研究方法的独特源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本质上,旅游现象与日常生活是相互建构的,它们互为“镜像”,共同形成一个追求与扬弃互为倚伏、否定之否定的螺旋,永远面向着“未完成的未来”。旅游现象不是静态的,它会在自身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之间悖论式的逻辑中不断改写与续写。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就必须谨守旅游研究方法的要求与规范,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弥合理论、经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获得理解中国旅游和发展中国旅游的主动地位。
(作者为该院讲师,饭店管理系主任;收稿日期:2007-01-12)
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马聪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100836)
老一辈的旅游研究者积极介绍国外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做法,并且基于个人丰富的从业经验提出了很多深入而睿智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实践。但是,由于从业经验和专业背景不同,这一成长模式却不可能在年轻一代旅游研究者身上成功复制。随着旅游学科和实践的不断成熟,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有更深入、专业和细致的研究成果出现,不能继续从概念到概念、观点到观点的老路。下面就谈谈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未来发展的一管之见。
方法论的缺乏使得中国旅游研究者在国际旅游研究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2006年笔者有幸赴韩国观光公社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以及澳门可持续发展中心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接触到了多位旅游界著名学者,切身体会到内地在旅游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目前国际旅游研究合作的基本态势是:内地学者大多提供素材和思想,境外学者构建研究框架和形成最终成果。内地学者守着巨大的宝贵的素材库,对国情有充分的认识,但却较少运用符合学术规范的国际通行方法来对现象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解读,形成理论框架,为旅游基础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国内旅游学者的很多结论和观点,充其量只是一种假设,尚需大量的实证研究进行证实或证伪。这就失去了在国际旅游研究交流和对话中的共同平台。观点无所谓对错,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众说纷纭。没有共同假定的研究,无法比较和借鉴,也无法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例如,在岗恩(Gunn)关于信息渠道的二维模型(organic和induced)的基础上,加特纳(Gartner,1993)把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信息类型拓展为8个,而加特纳(Gartner,1993)提出的目的地形象的3个组成要素——感知的(Cognitive)、情感的(Affective)和意动的(Conative)——又被巴罗格鲁等(Baloglu和McCleary,1999)进一步简化为2个:感知形象(Cognitive)和情感形象(Affective)。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学者在旅游研究领域的某一点上不断做出探索、不断推进的步伐。
实证研究即所谓的“假说演绎法”,是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它告诉人们“是什么”。实证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邱宜干在对1992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学领域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评述时发现,实证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 上,都得到很大提高。在旅游经济研究领域,实证研究也渐受重视。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一个命题。最重要的不是观点和结论,而是假定、逻辑过程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学界和业界的能力边界不断清晰,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观察角度才可能产生本质差异,也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业界有一定的帮助。窃以为,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并不是鼓励对模型的简单套用,而是对现实的深入洞察。值得欣慰的是,近期笔者看到一些优秀的旅游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例如2006年《旅游学刊》刊登的《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一文,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归属问题上的二元结构可能会对遗产地受益群体产生影响。类似这样深入的调查结果应该得到鼓励。
(作者为该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收稿日期:2007-01-04)
以“分会制”繁荣中国旅游研究
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1.“总会制”的困惑
旅游研究“几人堂”现象是由于学科年轻、学术队伍迅速膨胀、少数学者以自身或所属机构的学术优势拔得头筹进而抑制后来者所决定的。数万名“非知名”学者很难拥有成果话语权,年内几次“总会”基本上是为“大家”准备的,十余年里普通学者基本上只有聆听那些日渐缺少新意,甚至是走向“玄学”内容的份。
这是“总会制”的问题。“大家”的话曾经重要、现在也必要,但毕竟“大家”群体太小而无力全面跟踪旅游,而且我们知道,“大家”的席位相对固定,早年的学术成果与当下的行政职位决定了谁是“大家”,他们一般昼夜交替忙于事务和应酬。鉴于“总会制”的弊端,可以考虑让更多有热情、有时间的学者拥有表达研究成果的话语权。
“交替话语权”是一个“冲突式”对策,不可言佳。“大家”观点虽然大且空,但通过与外国学者的接触和唯“大家”间才可的频繁谋面,由境外搬入概念或与政府一起推出一些“运动”还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拓展话语权空间,在不减少“大家”话语权总量的前提下给更多的普通学者以发言权,实现“大家”和“非知名”学者的双赢。这正是本文提出“分会制”观点的初衷。
2.“分会制”陷阱
对“分会制”的最初认识就是欲在“总会制”内设置若干个分会,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分会。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当前“分会”的主持就是“总会”的发言者,无论是地域分会还是学术分会都是如此,况且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大家”是可以东奔西走出现在各分会主席台上的。
可以认为,地域分会和学术分会不会给当前的旅游研究带来新的活力,由“总会制”内设置分会到“总会制”与“分会制”并存,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3.技术分会的曙光
要阻止“大家”对推进旅游研究的“延误”,同时又不制造冲突,可行的途径首先是允许众人参与,其次是要设置技术成分,也就是以多数研究者的时间富裕来补偿更多百姓对旅游的思考不足,让技术要求阻挡“大家”独占讲坛。
按照旅游资源或产品建设分会是发展潜力很大的一个方向。《国标》(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成8种主类、31种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现在的“大家”中还很少有人自封为专项旅游专家,设置技术分会就可以为许多基层研究者提供话语权舞台,也为“大家”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旅游产品种类繁多且日新月异,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潜水、冲浪、高尔夫、滑雪、漂流、邮轮等数不胜数,这些产品都来自实践前线,也都没有用旅游冠名(比如旅游滑雪的说法就很怪僻),说明旅游千万不能背离生活,由此也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产品性旅游分会出现,为更多的“非知名”学者提供释放热情和能力的机会。本人就是从一位年轻学者的文章里学到了“降溪”、“溯溪”概念的(李健等,《旅游学刊》2006年第12期)。
技术性旅游分会可以阻止“大家”以宏观思维态度对中、微观学术领域的干预,改变当前学者冒用专家名义、以study替代research、以“后院”当作“前线”之情形。
4.化解失控
技术分会泛化是否会导致对全国旅游研究发展走向的“失控”,乍一看是“大家”引领还是学者群体自律发展问题,实际上两种推进方式都绝对受控于社会的节律。在国际交往极为频繁和计算机网络无所不触的时代里,“世人皆醉独我醒”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杞人忧天”问题可以留给深邃学者并可赋予他们以风格。
技术性旅游分会以资源和产品为学者集聚的基础,各分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社会且彼此关注,成果必然丰富多彩且不失主题,而且技术性分会必然会聚集兴趣相同而专业不同的学者,多学科的平等交流也要比“某校某帮”形式好。旅游研究是源自生活而形成的金字塔,切不可由塔尖向下布设权威。
(作者为该学院教授,博士;收稿日期:2006-12-28)
加强旅游规划的语言和词汇研究
吴承照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每一门学科都有标识本学科专业特点的语言和词汇,以区别其他学科,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使学生有专业感,教师有自己的学术领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技能和手段,政府管理有明确的管理对象,有利于行规的建立。
专业语言与词汇是学科概念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的载体,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关键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的语言与词汇。对照中国旅游规划的现实,在这方面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从一门学科的语言与词汇的来源来看,基本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外来词汇,即从相关学科中引用或借用,来说明或解释本学科所关心的现象与问题,这在旅游学或旅游规划领域比较普遍,如经济学、社会学、园林学、生态学词汇的广泛引入;二是改装语言与词汇,把相关学科的词汇引进后加上本学科的限制词,内涵也是如此,创新性不多,如旅游心理、旅游经济等;三是本学科的核心词汇,是标识该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突出体现了该学科专业性,甚至其他学科也要引用本学科的词汇,如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等。历史进入20世纪末以后生态学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除了客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生态学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和词汇,构筑了世界各国交流、讨论问题的平台,把对地球的认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问题再回到正题,旅游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如果 作为一门学科其核心是什么?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是什么?中国这么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系,其核心课程是什么?学生学了之后专业自豪感有明显提高吗?旅游规划作为旅游研究者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规划热之余,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旅游规划能否职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众多规划师面前,旅游规划师的特长和优势是什么?话语权有多大?在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市场中各类学科的介入,足以说明旅游规划的专业性不强,或者说社会对旅游规划只是渴求而不理解,但这是暂时的,随着旅游经营与管理实践的发展,社会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旅游规划师必须超前研究、超前发展,以应对挑战。
要建立旅游规划语言与词汇,必须明确3个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三是研究方法。只有明确这3点,才有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词汇。由于旅游内涵的丰富性,要笼统地谈旅游学科的语言与词汇比较困难,我们把问题限制到旅游规划领域。在规划层面上,核心问题是什么?用什么学科来支撑规划?多学科支撑是大家的共识,在多学科中有没有一个核心学科?从旅游动机与行为来看,现在基本上把旅游动机与行为分3类:观光、休闲与公务旅行。公务旅行者在公务之余也有休闲游憩需求,观光休闲者除了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动机是游憩(recreation),所以满足游憩需求是旅游规划关注的核心问题,无论旅游规划的委托者是政府、企业或其他部门,无论动机是什么,只有满足了游憩需求,其他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这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所以游憩学是支持旅游规划的核心学科,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把recreation翻译成娱乐、康乐、休闲等都是不准确的,降低了recreation这个词本来的内涵和品位。游憩学强调关爱居民生活,关爱健康,强调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户外运动的社会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文明,要求旅游规划回归生活;单纯追求观光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观光业只有建立在地方生活底蕴、文化底蕴、资源本底基础上,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吸引力。以闲暇(leisure)、游憩(recreation)为基础的旅游规划语言与词汇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作者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7-01-04)
旅游业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彭欢首
(长沙市旅游局,湖南长沙4100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旅游业对于整体经济的拉动性将会愈发显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产业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除了旅游业自身应加快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素质、优化发展措施外,国家应赋予旅游业更重要的地位,着重在两个方面加以研究探索。
一、把旅游经济真正纳入国民经济的统计范畴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服务业尤其发展迅速,如信息传输、商务经济、资源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行业分为20个门类,将原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业”、“租赁服务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的部分内容,分别调入新标准的“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门类,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16个门类中并没有单独体现,仅在“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门类中分列“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小类,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体现。
通常,各地旅游部门提交的旅游经济指标,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用“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作为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由于缺乏国民经济统计支撑依据,旅游经济的影响力、重要性和权威性大大低于其他行业。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研究和探索旅游业新的统计方法,争取有关方面调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单列“旅游业”门类,更加客观地、科学地、系统地反映旅游业的价值,既可凸现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同时更能引起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二、把旅游管理提升到政府综合管理的范畴
众所周知,旅游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与文化、宗教、水利、林业、交通、园林等紧密联系,近几年,旅游业在工业、农业、科技、体育等方面又有纵深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业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已经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广泛关注。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可以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实践证明,旅游业在发展阶段,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旅游业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国家并没有赋予旅游管理部门横向协调管理的权力,在这种国情下,要促进旅游业更快健康发展,需要研究和探索赋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适应的综合协调权力。当前,国家应考虑加大旅游法制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旅委”的一些做法,把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实际地位和综合协调作用作为旅游城市“创佳”、“创优”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使旅游业成为受全社会关注、有重要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作者为该局副局长;收稿日期:2007-01-14)
中国旅游业研究的新视野
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24)
我国旅游业先后经历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3个发展阶段。发挥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回笼货币、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功能。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下,在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研究应开拓视野,将旅游业上升到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层面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出境旅游。
1.出境旅游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富裕阶层的形成,出境旅游与出国留学、投资移民一样,成为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提高生活品质和增加财富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和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旅游是人的流动,而不仅仅是货物和货币的流动,因此,出境旅游已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在我国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限制公民合法的出境旅游不仅有违法理,而且也不合情理。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发展出境旅游符合我国“和平外交”战略 “三大市场”均衡发展是我国旅游市场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如果把过去发展“入境旅游”视为“民间外交”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发展“出境旅游”则已成为“官方外交”的一部分,成为实现“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等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签署ADS仪式已经成为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一份“国礼”和一个有分量的谈判筹码,为国家的外交战略、区域化合作和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没有一定规模的出境旅游者活跃在世界各地是不可想象的。出境旅游者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外国人了解现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直接的形象代言人,而中外旅游者的双向人际交流和现身说法对于增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具有传媒无法替代的作用。
3.发展出境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会刺激进口,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就业压力,且造成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环境的恶化,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居高不下,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将不断增大。发展出境旅游正好起到反向调节器的作用,在满足出境旅游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外汇账户,减少贸易摩擦,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纺织品、家用电器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出境旅游的发展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形象,中国只有在国际旅游市场成为有影响力的客源地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旅游强国。在消费者主权至上的西方市场经济社会中,话语权是掌握在需求方手里的,出境旅游的发展可以由目前外贸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外向型转变为供给外向型,从而由国际商业规则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成为制定者。目前,虽然人均GDP还只有1700美元左右,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富裕人口的绝对数量甚至都已接近欧洲某些中等发达国家,巨大客源市场潜力是我们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支柱。出境旅游有助于整合入境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和整合。出境旅游还利用于提高中国公民对于现代旅游服务的认识,增强消费者主权意识,反过来促进国内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我国出口型贸易向平衡型贸易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于以创汇为优先考量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层面上来认识,而不再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因为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最后归宿。
(作者为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7-01-04)
当前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三个要点
刘德谦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
《旅游学刊》这次发起“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我国旅游科学研究的现状而言,笔者的粗浅看法是,除了前两期已经发表的那些意见外,似乎还应重申下面这样的3个要点:
一、必须就旅游学的学科地位达成更多的共识
先说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交通、邮电和旅游”等的统计部分,都有该年入境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出境人数、国内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总收入等的统计。而这些数字的得来,决不仅仅是来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L门类的74大类的748中类的“旅行社”业的统计,而显然至少是包括了F、I、L、N、R等几个门类下若干大类和若干中类相关内容的总汇。如果从这一汇总来理解,这正好说明我国的旅游业已经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基本单位”的行业,而是跨越了许多行业门类的“产业集群”。如果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估计资料和有关研究者的初步框算,2006年,我国的旅游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的中外游客数大约已经达到15.48亿人次,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的费用大约已经达到12960亿元人民币。面对15亿多人次的活动,将近1万3千亿元的旅游支付(姑且暂不问其中作为资本的再投入,和再投入下一循环过程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即使只从最简单、最直接的经济角度来看待,从国家的立场来考虑,旅游科学也已经到了必须受到重视的时候。
再来说学科发展的态势。如果以传统的标准来看待一个学科的成熟程度,旅游学科目前已经大体可以满足其选取的衡量标志。其中包括旅游活动在人类社会和居民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学在学科学中的地位,学界业界对旅游学的概念体系的共识,旅游学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旅游学的学科语言系统的确立,旅游学研究方法的选择,旅游学研究群落的形成,旅游学学科生命力的显现。
但是,由于某些传统思想的束缚,目前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却显得相当尴尬。最为显著的是,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旅游学”却成了“管理学”下面的“工商管理”下面的“旅游管理”。这是多么可笑的安排!
如果依据这个目录,一级学科“1202工商管理”下面,共有“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旅游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二级学科或专业。把“旅游”与“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并列,如果说,是因为对“旅游学”的内容不够清楚,难道对“工商管理学”的下属学科也不了解吗?这种逻辑学和分类学的混乱,显然是主持教育管理的机构所不应该发生的。
如果再来看看“12管理学”,其下面共有“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1203农林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这5门一级学科。即使退一步(乃至退两步、退三步)抛开旅游学科的包容面,暂且将其仅仅视作管理工作的一种门类,如果又不出现逻辑学和分类学的错误,那么“旅游管理”至少也应当是与上面“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并列的一级学科。
二、必须形成研究的合力
几乎所有学科的发展都存在着两个侧面:比较成熟的一面和不成熟(或不够成熟,或不太成熟)的一面。成熟,往往就发展成果而言;不成熟,往往是就新发展的需要而言。即使当今被外界视为相当成熟的学科,在内行专家那里,在学科内部,仍然常常被指出它的不成熟。不成熟,并不等于不存在;反之,讳言不成熟的一面,却显然是一种不求进取的乃至反科学的态度。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应该说,虽然由于一些单位的支持和研究人员 的努力,我国20多年的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与学科建设的需要、百姓生活与社会活动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需要比起来,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加之旅游学科的非传统性质和它的综合性,加强研究就更加显得迫切。就我国研究者的智慧和已经付出的努力而言,我们原本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但是现在还没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合力。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中,都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产学研结合”的意义和措施。这对于旅游科学发展与创新,无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其中,政府部门的作用自然又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真诚地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教育和旅游主管机关也能够把推动旅游科学的工作列入自己的日程。
大家也都知道,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当完善的地区或国家,政府对科学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都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发达国家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功已经得到国际公认外,在东亚地区,更把“产官学”的结合看成了科技进步的法宝。看看他们的类似《通过使日本强盛的产官学合作来推进新产业的创出》这样演讲的题目,就不难发现他们的重视程度了。但是,这结合的“产官学体制”或“产官学生态”的不当勾结导致的科学玷污(如韩国的“黄禹锡事件”和台湾的“南科弊案”等),也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产学研的结合,或者产官学的结合,应该是多层次、多格局的,更不一定要追求全面的“一体化”。除了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旅游研究院”之外,更要鼓励地方和全国的“旅游学会”的发展与诞生,并且为它们的运行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与支持。旅游企业也必须注意自己产品的研发,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更要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同时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研究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同,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学科自身建设,还有赖于不良学风的进一步克服。既然旅游学是综合性学科,那么它对相关学科的跨越性,就必然决定了其学科结构与传统学科结构的大不相同。这种非单纯性结构,不仅注定了除旅游学之外的任何相关学科不可能自诩为旅游学科的核心,而且“自说自话”也同样是行不通的。学科是如此,研究者更应该如此。
合作,当然应该以自愿作基础;但是即使是独立的研究,不关注他人的进展,不吸收前人的成果,或者过于热衷自己的“第一”,其成果也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个人和集合体,能够主动把自己的研究作为推动中国旅游研究进程的一部分,相互沟通,相互支持,那么中国的旅游研究就会有更加强大的动力。
三、必须真正重视民间的声音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民间声音和不同声音的今天,人们对民间声音和不同声音的价值,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虽然我国民间旅游研究的声音有时不免显得微弱,但是由于其研究角度的独到,其不少正确的论断已为此前事态的发展所印证。笔者相信,随着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贯彻与落实,有关方面一定能够真正地重视民间的声音,从而推动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限于篇幅,只好就此搁笔。仅供参考而已。
(作者为该院教授;收稿日期:2007-01-13)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宋子千;责任校对:吴巧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王艳平:以“分会制”繁荣中国旅游研究
吴承照:加强旅游规划的语言和词汇研究
彭欢首:旅游业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张凌云:中国旅游业研究的新视野
刘德谦:当前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三个要点
旅游研究方法的要求、规范与意义
曹国新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旅游学的独立地位必然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上,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研究方法是不能忽略的方面。我们认为,初具独立性的旅游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5种要求与规范:
一、真实性要求与田野调查的方法
旅游学特有的以人类跨文化消费动因研究为基础,对跨文化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做整体把握,进而为规划、组织与干预提供理论指导的学科特性,使旅游研究具有了从社会现实出发的基本要求。“市场理性”是这一基本要求的集中体现。旅游研究的一切成果最终都要经历市场检验,所以,真实性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核心理念。旅游研究中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懈怠,这就要求研究者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田野调查,以获得直接而完整的记录与体验,建立起符合真实性要求的知识积累。
二、整体性要求与旅游经济区的视野
旅游研究要建构的是关于跨文化消费的完整知识。它采用跨越旅游发生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区”的视野,并以旅游经济区的市场分级为指针进行相应细致程度的系统观察。这种由明确的激励与有效的约束共同构成的系统性视野,使旅游研究既可以汲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作业方法,又可以摆脱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植入其中”、“沦为对象”的风险,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设定社区范围”的盲目,建立起关于跨文化消费的整体性知识。而这种整体性的定性知识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定量的旅游研究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与基础。
三、个案性要求与知识边界的区分
旅游研究最忌讳将不同时空环境的“知识碎片”拼接组合而形成的空想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无法检验,也没有实效。因此,旅游研究高度强调个案的时空边界,讲求研究的针对性。旅游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针对个案进入“忘我”之境,悬置自己既有的观念、价值和经验,从个案中来,到个案中去,明确区分自己的知识边界,确保个案知识的实在性与有效性。只有这样,研究者才可能提出在调研之前未曾预设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展开多条路径、多个视角、多种方式的探察,本质直观个案中各种复杂关系的内在逻辑,形成更贴近现实的知识图景。
四、能动性要求与历时性分析
旅游研究的学术抱负在于对跨文化消费进行规划、组织与干预。因而,不仅要揭示个案的微观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心态结构,还要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它们历时性演变的机制,并将这一理解放到规划、组织与干预的发展实践中去检验。这种深入发掘微观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心态结构之历时性演变的机制,并运用于旅游发展规划、组织与干预的学术方法与要求,是旅游研究最首要的特质。旅游研究方法的能动性使旅游研究本身成为社会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研究者来说,旅游研究既是一项科学挑战,又是一种社会建构,并有一种伦理责任。
五、内在性要求与概念提炼
旅游研究的学术目标绝不仅仅是微观个案经验的简单积累,经验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旅游者、旅游业、目的地、背景社会及其多边互动关系进行有深度的定性与分类,探索其“文化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这些逻辑既不由研究者的思辨和逻辑演绎直接获得,也不产生于外在性的“贴标签”,而是在个案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由研究对象中直接“拧出”的内在的逻辑和理论观点。由这一方法提炼出来的概念是感性认识的直接升华,它形成一种有效的宏观分析工具。随着这一宏观分析工具的得出,旅游研究方法自然地完成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内生过程。
六、旅游研究方法的意义
旅游研究方法的独特源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本质上,旅游现象与日常生活是相互建构的,它们互为“镜像”,共同形成一个追求与扬弃互为倚伏、否定之否定的螺旋,永远面向着“未完成的未来”。旅游现象不是静态的,它会在自身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之间悖论式的逻辑中不断改写与续写。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就必须谨守旅游研究方法的要求与规范,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弥合理论、经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获得理解中国旅游和发展中国旅游的主动地位。
(作者为该院讲师,饭店管理系主任;收稿日期:2007-01-12)
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马聪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100836)
老一辈的旅游研究者积极介绍国外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做法,并且基于个人丰富的从业经验提出了很多深入而睿智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实践。但是,由于从业经验和专业背景不同,这一成长模式却不可能在年轻一代旅游研究者身上成功复制。随着旅游学科和实践的不断成熟,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有更深入、专业和细致的研究成果出现,不能继续从概念到概念、观点到观点的老路。下面就谈谈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未来发展的一管之见。
方法论的缺乏使得中国旅游研究者在国际旅游研究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2006年笔者有幸赴韩国观光公社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以及澳门可持续发展中心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接触到了多位旅游界著名学者,切身体会到内地在旅游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目前国际旅游研究合作的基本态势是:内地学者大多提供素材和思想,境外学者构建研究框架和形成最终成果。内地学者守着巨大的宝贵的素材库,对国情有充分的认识,但却较少运用符合学术规范的国际通行方法来对现象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解读,形成理论框架,为旅游基础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国内旅游学者的很多结论和观点,充其量只是一种假设,尚需大量的实证研究进行证实或证伪。这就失去了在国际旅游研究交流和对话中的共同平台。观点无所谓对错,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众说纷纭。没有共同假定的研究,无法比较和借鉴,也无法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例如,在岗恩(Gunn)关于信息渠道的二维模型(organic和induced)的基础上,加特纳(Gartner,1993)把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信息类型拓展为8个,而加特纳(Gartner,1993)提出的目的地形象的3个组成要素——感知的(Cognitive)、情感的(Affective)和意动的(Conative)——又被巴罗格鲁等(Baloglu和McCleary,1999)进一步简化为2个:感知形象(Cognitive)和情感形象(Affective)。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学者在旅游研究领域的某一点上不断做出探索、不断推进的步伐。
实证研究即所谓的“假说演绎法”,是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它告诉人们“是什么”。实证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邱宜干在对1992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学领域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评述时发现,实证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 上,都得到很大提高。在旅游经济研究领域,实证研究也渐受重视。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一个命题。最重要的不是观点和结论,而是假定、逻辑过程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学界和业界的能力边界不断清晰,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观察角度才可能产生本质差异,也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业界有一定的帮助。窃以为,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并不是鼓励对模型的简单套用,而是对现实的深入洞察。值得欣慰的是,近期笔者看到一些优秀的旅游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例如2006年《旅游学刊》刊登的《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一文,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归属问题上的二元结构可能会对遗产地受益群体产生影响。类似这样深入的调查结果应该得到鼓励。
(作者为该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收稿日期:2007-01-04)
以“分会制”繁荣中国旅游研究
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1.“总会制”的困惑
旅游研究“几人堂”现象是由于学科年轻、学术队伍迅速膨胀、少数学者以自身或所属机构的学术优势拔得头筹进而抑制后来者所决定的。数万名“非知名”学者很难拥有成果话语权,年内几次“总会”基本上是为“大家”准备的,十余年里普通学者基本上只有聆听那些日渐缺少新意,甚至是走向“玄学”内容的份。
这是“总会制”的问题。“大家”的话曾经重要、现在也必要,但毕竟“大家”群体太小而无力全面跟踪旅游,而且我们知道,“大家”的席位相对固定,早年的学术成果与当下的行政职位决定了谁是“大家”,他们一般昼夜交替忙于事务和应酬。鉴于“总会制”的弊端,可以考虑让更多有热情、有时间的学者拥有表达研究成果的话语权。
“交替话语权”是一个“冲突式”对策,不可言佳。“大家”观点虽然大且空,但通过与外国学者的接触和唯“大家”间才可的频繁谋面,由境外搬入概念或与政府一起推出一些“运动”还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拓展话语权空间,在不减少“大家”话语权总量的前提下给更多的普通学者以发言权,实现“大家”和“非知名”学者的双赢。这正是本文提出“分会制”观点的初衷。
2.“分会制”陷阱
对“分会制”的最初认识就是欲在“总会制”内设置若干个分会,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分会。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当前“分会”的主持就是“总会”的发言者,无论是地域分会还是学术分会都是如此,况且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大家”是可以东奔西走出现在各分会主席台上的。
可以认为,地域分会和学术分会不会给当前的旅游研究带来新的活力,由“总会制”内设置分会到“总会制”与“分会制”并存,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3.技术分会的曙光
要阻止“大家”对推进旅游研究的“延误”,同时又不制造冲突,可行的途径首先是允许众人参与,其次是要设置技术成分,也就是以多数研究者的时间富裕来补偿更多百姓对旅游的思考不足,让技术要求阻挡“大家”独占讲坛。
按照旅游资源或产品建设分会是发展潜力很大的一个方向。《国标》(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成8种主类、31种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现在的“大家”中还很少有人自封为专项旅游专家,设置技术分会就可以为许多基层研究者提供话语权舞台,也为“大家”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旅游产品种类繁多且日新月异,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潜水、冲浪、高尔夫、滑雪、漂流、邮轮等数不胜数,这些产品都来自实践前线,也都没有用旅游冠名(比如旅游滑雪的说法就很怪僻),说明旅游千万不能背离生活,由此也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产品性旅游分会出现,为更多的“非知名”学者提供释放热情和能力的机会。本人就是从一位年轻学者的文章里学到了“降溪”、“溯溪”概念的(李健等,《旅游学刊》2006年第12期)。
技术性旅游分会可以阻止“大家”以宏观思维态度对中、微观学术领域的干预,改变当前学者冒用专家名义、以study替代research、以“后院”当作“前线”之情形。
4.化解失控
技术分会泛化是否会导致对全国旅游研究发展走向的“失控”,乍一看是“大家”引领还是学者群体自律发展问题,实际上两种推进方式都绝对受控于社会的节律。在国际交往极为频繁和计算机网络无所不触的时代里,“世人皆醉独我醒”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杞人忧天”问题可以留给深邃学者并可赋予他们以风格。
技术性旅游分会以资源和产品为学者集聚的基础,各分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社会且彼此关注,成果必然丰富多彩且不失主题,而且技术性分会必然会聚集兴趣相同而专业不同的学者,多学科的平等交流也要比“某校某帮”形式好。旅游研究是源自生活而形成的金字塔,切不可由塔尖向下布设权威。
(作者为该学院教授,博士;收稿日期:2006-12-28)
加强旅游规划的语言和词汇研究
吴承照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每一门学科都有标识本学科专业特点的语言和词汇,以区别其他学科,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使学生有专业感,教师有自己的学术领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技能和手段,政府管理有明确的管理对象,有利于行规的建立。
专业语言与词汇是学科概念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的载体,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关键是看它有没有自己的语言与词汇。对照中国旅游规划的现实,在这方面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从一门学科的语言与词汇的来源来看,基本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外来词汇,即从相关学科中引用或借用,来说明或解释本学科所关心的现象与问题,这在旅游学或旅游规划领域比较普遍,如经济学、社会学、园林学、生态学词汇的广泛引入;二是改装语言与词汇,把相关学科的词汇引进后加上本学科的限制词,内涵也是如此,创新性不多,如旅游心理、旅游经济等;三是本学科的核心词汇,是标识该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突出体现了该学科专业性,甚至其他学科也要引用本学科的词汇,如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等。历史进入20世纪末以后生态学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除了客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生态学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和词汇,构筑了世界各国交流、讨论问题的平台,把对地球的认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问题再回到正题,旅游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如果 作为一门学科其核心是什么?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是什么?中国这么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系,其核心课程是什么?学生学了之后专业自豪感有明显提高吗?旅游规划作为旅游研究者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规划热之余,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旅游规划能否职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众多规划师面前,旅游规划师的特长和优势是什么?话语权有多大?在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市场中各类学科的介入,足以说明旅游规划的专业性不强,或者说社会对旅游规划只是渴求而不理解,但这是暂时的,随着旅游经营与管理实践的发展,社会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旅游规划师必须超前研究、超前发展,以应对挑战。
要建立旅游规划语言与词汇,必须明确3个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三是研究方法。只有明确这3点,才有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词汇。由于旅游内涵的丰富性,要笼统地谈旅游学科的语言与词汇比较困难,我们把问题限制到旅游规划领域。在规划层面上,核心问题是什么?用什么学科来支撑规划?多学科支撑是大家的共识,在多学科中有没有一个核心学科?从旅游动机与行为来看,现在基本上把旅游动机与行为分3类:观光、休闲与公务旅行。公务旅行者在公务之余也有休闲游憩需求,观光休闲者除了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动机是游憩(recreation),所以满足游憩需求是旅游规划关注的核心问题,无论旅游规划的委托者是政府、企业或其他部门,无论动机是什么,只有满足了游憩需求,其他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这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所以游憩学是支持旅游规划的核心学科,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把recreation翻译成娱乐、康乐、休闲等都是不准确的,降低了recreation这个词本来的内涵和品位。游憩学强调关爱居民生活,关爱健康,强调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户外运动的社会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文明,要求旅游规划回归生活;单纯追求观光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观光业只有建立在地方生活底蕴、文化底蕴、资源本底基础上,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吸引力。以闲暇(leisure)、游憩(recreation)为基础的旅游规划语言与词汇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作者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7-01-04)
旅游业应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彭欢首
(长沙市旅游局,湖南长沙4100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旅游业对于整体经济的拉动性将会愈发显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产业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除了旅游业自身应加快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素质、优化发展措施外,国家应赋予旅游业更重要的地位,着重在两个方面加以研究探索。
一、把旅游经济真正纳入国民经济的统计范畴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服务业尤其发展迅速,如信息传输、商务经济、资源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行业分为20个门类,将原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业”、“租赁服务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的部分内容,分别调入新标准的“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门类,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16个门类中并没有单独体现,仅在“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门类中分列“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小类,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体现。
通常,各地旅游部门提交的旅游经济指标,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用“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作为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由于缺乏国民经济统计支撑依据,旅游经济的影响力、重要性和权威性大大低于其他行业。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研究和探索旅游业新的统计方法,争取有关方面调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单列“旅游业”门类,更加客观地、科学地、系统地反映旅游业的价值,既可凸现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同时更能引起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二、把旅游管理提升到政府综合管理的范畴
众所周知,旅游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与文化、宗教、水利、林业、交通、园林等紧密联系,近几年,旅游业在工业、农业、科技、体育等方面又有纵深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业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已经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广泛关注。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可以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实践证明,旅游业在发展阶段,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旅游业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国家并没有赋予旅游管理部门横向协调管理的权力,在这种国情下,要促进旅游业更快健康发展,需要研究和探索赋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适应的综合协调权力。当前,国家应考虑加大旅游法制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旅委”的一些做法,把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实际地位和综合协调作用作为旅游城市“创佳”、“创优”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使旅游业成为受全社会关注、有重要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作者为该局副局长;收稿日期:2007-01-14)
中国旅游业研究的新视野
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24)
我国旅游业先后经历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3个发展阶段。发挥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回笼货币、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功能。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下,在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研究应开拓视野,将旅游业上升到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层面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出境旅游。
1.出境旅游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富裕阶层的形成,出境旅游与出国留学、投资移民一样,成为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提高生活品质和增加财富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和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旅游是人的流动,而不仅仅是货物和货币的流动,因此,出境旅游已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在我国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限制公民合法的出境旅游不仅有违法理,而且也不合情理。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发展出境旅游符合我国“和平外交”战略 “三大市场”均衡发展是我国旅游市场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如果把过去发展“入境旅游”视为“民间外交”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发展“出境旅游”则已成为“官方外交”的一部分,成为实现“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等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签署ADS仪式已经成为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一份“国礼”和一个有分量的谈判筹码,为国家的外交战略、区域化合作和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没有一定规模的出境旅游者活跃在世界各地是不可想象的。出境旅游者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外国人了解现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直接的形象代言人,而中外旅游者的双向人际交流和现身说法对于增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具有传媒无法替代的作用。
3.发展出境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会刺激进口,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就业压力,且造成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环境的恶化,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居高不下,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将不断增大。发展出境旅游正好起到反向调节器的作用,在满足出境旅游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外汇账户,减少贸易摩擦,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纺织品、家用电器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出境旅游的发展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形象,中国只有在国际旅游市场成为有影响力的客源地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旅游强国。在消费者主权至上的西方市场经济社会中,话语权是掌握在需求方手里的,出境旅游的发展可以由目前外贸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外向型转变为供给外向型,从而由国际商业规则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成为制定者。目前,虽然人均GDP还只有1700美元左右,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富裕人口的绝对数量甚至都已接近欧洲某些中等发达国家,巨大客源市场潜力是我们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支柱。出境旅游有助于整合入境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和整合。出境旅游还利用于提高中国公民对于现代旅游服务的认识,增强消费者主权意识,反过来促进国内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我国出口型贸易向平衡型贸易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于以创汇为优先考量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层面上来认识,而不再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因为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最后归宿。
(作者为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7-01-04)
当前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三个要点
刘德谦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
《旅游学刊》这次发起“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我国旅游科学研究的现状而言,笔者的粗浅看法是,除了前两期已经发表的那些意见外,似乎还应重申下面这样的3个要点:
一、必须就旅游学的学科地位达成更多的共识
先说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交通、邮电和旅游”等的统计部分,都有该年入境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出境人数、国内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总收入等的统计。而这些数字的得来,决不仅仅是来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L门类的74大类的748中类的“旅行社”业的统计,而显然至少是包括了F、I、L、N、R等几个门类下若干大类和若干中类相关内容的总汇。如果从这一汇总来理解,这正好说明我国的旅游业已经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基本单位”的行业,而是跨越了许多行业门类的“产业集群”。如果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估计资料和有关研究者的初步框算,2006年,我国的旅游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的中外游客数大约已经达到15.48亿人次,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的费用大约已经达到12960亿元人民币。面对15亿多人次的活动,将近1万3千亿元的旅游支付(姑且暂不问其中作为资本的再投入,和再投入下一循环过程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即使只从最简单、最直接的经济角度来看待,从国家的立场来考虑,旅游科学也已经到了必须受到重视的时候。
再来说学科发展的态势。如果以传统的标准来看待一个学科的成熟程度,旅游学科目前已经大体可以满足其选取的衡量标志。其中包括旅游活动在人类社会和居民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学在学科学中的地位,学界业界对旅游学的概念体系的共识,旅游学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旅游学的学科语言系统的确立,旅游学研究方法的选择,旅游学研究群落的形成,旅游学学科生命力的显现。
但是,由于某些传统思想的束缚,目前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却显得相当尴尬。最为显著的是,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旅游学”却成了“管理学”下面的“工商管理”下面的“旅游管理”。这是多么可笑的安排!
如果依据这个目录,一级学科“1202工商管理”下面,共有“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旅游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二级学科或专业。把“旅游”与“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并列,如果说,是因为对“旅游学”的内容不够清楚,难道对“工商管理学”的下属学科也不了解吗?这种逻辑学和分类学的混乱,显然是主持教育管理的机构所不应该发生的。
如果再来看看“12管理学”,其下面共有“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1203农林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这5门一级学科。即使退一步(乃至退两步、退三步)抛开旅游学科的包容面,暂且将其仅仅视作管理工作的一种门类,如果又不出现逻辑学和分类学的错误,那么“旅游管理”至少也应当是与上面“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并列的一级学科。
二、必须形成研究的合力
几乎所有学科的发展都存在着两个侧面:比较成熟的一面和不成熟(或不够成熟,或不太成熟)的一面。成熟,往往就发展成果而言;不成熟,往往是就新发展的需要而言。即使当今被外界视为相当成熟的学科,在内行专家那里,在学科内部,仍然常常被指出它的不成熟。不成熟,并不等于不存在;反之,讳言不成熟的一面,却显然是一种不求进取的乃至反科学的态度。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应该说,虽然由于一些单位的支持和研究人员 的努力,我国20多年的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与学科建设的需要、百姓生活与社会活动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需要比起来,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加之旅游学科的非传统性质和它的综合性,加强研究就更加显得迫切。就我国研究者的智慧和已经付出的努力而言,我们原本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但是现在还没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合力。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中,都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产学研结合”的意义和措施。这对于旅游科学发展与创新,无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其中,政府部门的作用自然又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真诚地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教育和旅游主管机关也能够把推动旅游科学的工作列入自己的日程。
大家也都知道,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当完善的地区或国家,政府对科学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都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发达国家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功已经得到国际公认外,在东亚地区,更把“产官学”的结合看成了科技进步的法宝。看看他们的类似《通过使日本强盛的产官学合作来推进新产业的创出》这样演讲的题目,就不难发现他们的重视程度了。但是,这结合的“产官学体制”或“产官学生态”的不当勾结导致的科学玷污(如韩国的“黄禹锡事件”和台湾的“南科弊案”等),也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产学研的结合,或者产官学的结合,应该是多层次、多格局的,更不一定要追求全面的“一体化”。除了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旅游研究院”之外,更要鼓励地方和全国的“旅游学会”的发展与诞生,并且为它们的运行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与支持。旅游企业也必须注意自己产品的研发,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更要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同时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研究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同,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学科自身建设,还有赖于不良学风的进一步克服。既然旅游学是综合性学科,那么它对相关学科的跨越性,就必然决定了其学科结构与传统学科结构的大不相同。这种非单纯性结构,不仅注定了除旅游学之外的任何相关学科不可能自诩为旅游学科的核心,而且“自说自话”也同样是行不通的。学科是如此,研究者更应该如此。
合作,当然应该以自愿作基础;但是即使是独立的研究,不关注他人的进展,不吸收前人的成果,或者过于热衷自己的“第一”,其成果也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个人和集合体,能够主动把自己的研究作为推动中国旅游研究进程的一部分,相互沟通,相互支持,那么中国的旅游研究就会有更加强大的动力。
三、必须真正重视民间的声音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民间声音和不同声音的今天,人们对民间声音和不同声音的价值,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虽然我国民间旅游研究的声音有时不免显得微弱,但是由于其研究角度的独到,其不少正确的论断已为此前事态的发展所印证。笔者相信,随着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贯彻与落实,有关方面一定能够真正地重视民间的声音,从而推动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限于篇幅,只好就此搁笔。仅供参考而已。
(作者为该院教授;收稿日期:2007-01-13)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宋子千;责任校对:吴巧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