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理念与方法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启发式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为例,对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知识的传授及课程教学手段的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关键词、关键句、问题刺激、对比联系和核心思想”等五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全息化、重实践、自启发和综合性”四种教学手段,通过启发联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培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将课程与专业、专业与实际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启发式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探究,对专业课程教学都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科学;理念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时代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对学习积极情感对自主学习的作用,注意运用知识本身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对学生而言,积极情感比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将探究式教学和传统讲授式的教学优势互补进行融合,如何对学生单纯的看书、听讲获取信息和通过经历活动、情景获取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整合;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反应,达到既实现掌握知识技能,又发展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科学方法教育已经作为一个课程目标要求列入课程标准。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把科学方法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科学方法教育由来已久,在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而是如何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科学方
【课标解读】: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本节课的要求是: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分析】:  从知识体系看,《温度》是《物态变化》这一章的核心部分。因为物态变化现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都与“温度是否变化”有关,而且在学习物态变化现象时也都要研究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温度这一节知识是学习六种物态变化的基
[摘 要] 教学实践表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中开展跨专题、跨章节的“主题归纳”法,看似冲突,其实可行,而且有效。“主题归纳”法教学有利于本课程教学专题的系统性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相结合,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分析能力。运用“主题归纳”法需要注重学情分析,做到“以学定教”,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对这一教学法的特点、运用原则等进行说明和阐述。  [关键词] 主题
[摘 要] 地理空间的区隔和地区文化差异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新中国时期的湖湘女性教育重视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努力缩小两性教育差距,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代表的女子高等教育规律探索者和践行者。湖南女子学院的办学体现了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突破边界倡导两性教育平等和女校特色办学执着的情怀和冠绝的勇气,显示了湖湘女性教育者巨大的创造力,是湖湘一脉志士仁人长期
摘要: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传统的课程设置国际化和出国学习等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均存在着各自的缺点,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当今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种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国际暑期学校,文章以新加坡暑期学校活动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具有培养效果好、学生覆盖面广、项目延续性高等优
[摘 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以“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突出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思想政治,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基于MOOC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程设计、学业评价”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努力打造
1876年贝尓发明了电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由“固定”到“移动”,由只能相互讲话到“可视”,由单一功能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电话发生了若干次飞跃性变化.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昔日还是富贵象征的“大哥大”,现如今已是普通的通讯工具而已.仔细观察分析手机,会发现手机的设计、使用方面涉及到许多初中物理知识,现归纳如下.  1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即是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物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经验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以促进其更加有效学习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不可重复的激情与
1 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核准立项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此,由“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一纲一本”体制被打破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导下,多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继出现,可谓是“一标多本”,百花齐放。(下面为了叙述方便,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教材”)。全国目前主